通过互动性的教案,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和互助学习的机会,教师通过撰写教案来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计算机小学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计算机小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产生、现状和发展。
2. 能力目标:收集有关机器人各个方面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辑整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习热情,从小树立爱科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机器人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
能较快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准备有关介绍机器人的演示文稿、照片、录像资料等。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分成:知道机器人一词的由来、知道机器人的种类、了解机器人结构特征和不同功能、畅想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等几方面。
由于学生对机器人的感性认识往往是通过电视、书籍等途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机器人就是像人一样的机器,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等。在处理教材时,可以在开始上课时,让学生来交流:“你知道什么是机器人吗?”“机器人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大胆、充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出示有关机器人的幻灯片,较系统、完整地介绍机器人的由来、种类、特征、发展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本课要重点介绍机器人的发展史,介绍它们在各行各业中的“杰出”表现,同时让学生思考体会:机器人不一定是人形的样子!
教学建议:
通过谈话引入新课——生活中你看到过机器人吗?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事先让学生准备好一些机器人资料,一上课就先来交流展示。
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互相交流,围绕现在的机器人都能做哪些事情、机器人代替人类有什么好处等来谈。让学生来感受体会,发表个人见解,交流互动。教师根据课堂实际,可以适时展示事先准备的有关机器人发展史的图片、录像资料,在让学生做一些适当笔记的同时,也积极思考:什么样的才叫机器人呢?你能给它下个定义吗?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小结。
第三个环节,让全体学生畅想:未来的机器人又将如何发展呢?布置本次课堂作业:画一幅机器人的科幻画。学生上机操作。
最后,教师小结,点评作业。同时,开始安排全班分组,一般以4~5人小组为一个单位,共同学习,使用一套教学机器人。也可以就刚才学生未完的话题继续展开讨论。
练习建议:
1. 上机作业:我心目中的机器人,要求画一幅机器人科幻画。
2. 课外作业:收集机器人的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word简报。巩固本次课堂教学效果,为下节课作铺垫和准备。
计算机小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材《信息技术入门》第一册p1-p10上的内容。
教学要求
1、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知识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技术;
教学重、难点
1、信息技术在生活的应用;
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伙伴,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3页。
信息
师: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信息,你说的话,读过的书,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景象,这些都包含着信息。
1、电话可以把信息传得更远;
2、整个校园都能听到上课的信息;
3、画报是宣传信息的好方法;
4、电视可以让更多的人接收到信息。
想一想:爸爸妈妈通过什么方式与别人联系?他们又是怎么知道外界发生的事情的呢?
信息技术
人们每天都要接收到大量的信息,有时需要把信息记录下来或者告诉别人,这就用到了信息技术。
在古代,技术很落后,没有纸和笔,也没有传递信息的工具。人们要想把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或者告诉别人是很困难的。
1、烽火传讯;
2、竹简记事。
现在,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信息越来越复杂了,没有先进的工具来帮忙,人们很难应付得来。
但,计算机可是神通广大的小管家,再多的信息都能帮你处理好。不过没有你的指挥,它可什么也干不了。
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好帮手,它肚子里能藏很多很多的信息,并且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处理这些信息,所以,在信息技术中失学着重要的.角色。现在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学习计算机知识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是由许多成员组成的,它们密切配合,一起工作,才使计算机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小成员吧!
师:计算机是由许多成员组成的,它们密切配合,一起工作,才使计算机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一下这些小成员吧!
师:现在需要处理的信息更具多样化,计算机来了很多小帮手。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书第9页的内容吧!
思考与练习
1、你身边都有哪些信息?你是怎么获取这些信息的?
2、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见过人们使用计算机?计算机能帮助人们做什么?
计算机小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走进了一位新朋友。
他简直是无所不能,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又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与莫大的帮助与支持。你们知道这位时代的骄子是什么吗?对!就是电子计算机。
2、板书课题: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3、同学们对电子计算机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深入了解它们。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反馈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具体要求:
请一个学生或者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谈自学生字词的收获。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2)再次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
繁衍:
逐渐增多或增广。
角色:
本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课文中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说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为“音信,消息”;在科学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号传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接收符号者事先不知道的。
传真:
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
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指名分段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3、课前,同学们都阅读查找了有关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有关资料。
哪个同学愿意举例说一说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三、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
思考:
预习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试着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吗?(预习中给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多媒体的哪些知识?你对电子计算机越来越“神”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试着解决问题。
(1)多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2)目前,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看vcd、听cd、唱卡拉ok……还可以在家中上网。
3、指导学生分段,归纳段意。
思考: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知识呢?
(课文的2——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多媒体与计算机的知识。)
追问:
课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第一自然段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重要的地位。
第六自然段讲的是计算机的技术将会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会越来越“神”)
4、再次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四、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查找有关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计算机小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读懂本课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2.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使用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小黑板、计算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思路及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小结,过渡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
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
2.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3.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
4.小结,过渡
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
1.默读课文,试着自己读懂课文。2.小组内讨论交流。3.汇报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
4.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二、精读课文。1.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c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
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
老师随即打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为什么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到底神奇在哪儿?(出示课件3)
4.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以一小组为例,重点说明。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指导朗读,充分利用身边的多媒体辅助工具,例如投影仪,可出示课文内容,用各种方式读:例如指名读,评价,赛读;师范读)
5.其他小组也可按照这个小组的汇报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这篇课文给你了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电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3.老师出示宽带网,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网站,学生也可以自主查阅更多网站,亲身感受宽带网带来的神奇。
4.把自己的知道的网络用处写下来,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交流。
四、板书设计。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奇妙)
查阅信息
建立联系
网络购物
其他用途
计算机小学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展示现代各种各样第四代计算机。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2.新课讲授
教师展示课件,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成本低。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师提问:计算机硬件从外观和内部分别有哪些部件?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学生回答:……
外观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内部构造: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软驱、网卡等。
教师提问:看完这些硬件结构,那这些部件分别都起什么作用的呢?如果把计算机比如是一个人,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各个部件都起到人的哪个器官的作用。
教师展示课件引导讲解。
cpu:犹如人的大脑,起运算和控制作用。
主板:它是计算机的血管和神经,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件。
显卡:相当于人的眼球,图像的形成由它完成。
声卡:它是计算机的声带,计算机能发出声音全靠它。
内存条:计算机的临时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内存储器。
硬盘:犹如一个大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用于储存程序和数据。
显示器:相当于人的脸,大脑处理后的信息,往往通过人的脸表现出来,它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音箱:是计算机的`嘴,计算机由它发出声音,同样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键盘、鼠标:各种操作和命令由它输入计算机,它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打印机:相当于我们使用的笔,也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
老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我们说内存是临时仓库,硬盘也是个大仓库,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包括硬盘、软盘、光盘和u盘等),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展示课件)
(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
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
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换算关系
1 byte=8 bit 1kb=1 024 b 1 mb=1 024 kb1 gb=1 024 mb
计算机小学教案篇6
教学内容:利用金山打字通2002软件中的“自由录入”功能,录入一份英文“自我介绍”然后,绘制出录入曲线。
教学目的:
1、继续提高同学们的打字速度和准确性。
2、掌握一部分功能键的使用。
教学重点:输入中功能键的应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校正在招聘英语小主持人,你有信心去应聘吗?别忘了,用英文写一份“自我介绍”哟!
瞧!这是 一 位同学写的“自我介绍”。
my name is ma xiaohong. i am 13 years old. i think i am a beautiful girl. do you think so? i like english. i read english book every morning. i like singing english songs and watching tv, too.
同学们,请你也写一份“自我介绍”,你会怎样写?你想在强手如云的竞选中获胜吗?那就准备一份能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自我介绍”吧!
二、教授新课
1、指导同学们将自己准备的“自我介绍”利用金山打字通2002中的“自由录入”功能来进行文章的录入。
(1)、启动金山打字通2002。
(2)、选择“自由录入”菜单。
(3)、英文录入。
在英文句子中,第一个单词字母必须是大写,词于词之间用空格隔开。例如:“my name is ma xiaohong.”
a 、输入英文“my”。
方法一:
按一下键盘上的大小写锁定键,你会发现键盘由上方中间的指示灯亮了。这时输入字母m,观察屏幕上显示输入的字母一定是大写的。
如果按一下大小写锁定键,键盘由上方中间的指示灯就灭了,这时输入字母y,观察屏幕上显示输入的字母一定是小写的。
方法二、
按住键盘上的上档键的同时,再按一下要输入的英文字母,输入的英文字母就是大写字母。
b、用空格键来隔开单词
再输入英文的过程中,单词之间的空格是通过键盘上的空格键输入的。例如:在“my”与“name”之间有一个空格,只要在输入完“my”之后,用大拇指按一下键盘上的空格键,继续输入“name”就可以了。
三、结束并绘制录入曲线
输入完成后,想知道自己的打字水平吗?
只要单击“自由录入”界面中的“结束并绘制录入曲线”按钮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如图所示。
四、自我测试
一分钟能录入个字符。
五、课堂练习
1、进一步练习“自由录入”。
2、练习短诗: apple sweet
apple round, apple red, apple juicy, apple sweet.
计算机小学教案篇7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3.培养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说明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有人说“学会英语和电脑,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
新世纪已经到来了,你了解电子计算机吗?你知道多媒体吗?
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文中注明,哪些内容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内容是通过学习可本知道的。
3.把你感兴趣或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三)朗读课文,分析理解
1.提示:有些专用词语找出来,先读顺口。
(1)课文介绍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2)什么是多媒体?
(3)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之间有着这样的关系?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人小组讨论
(2)练习说话: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作“电脑”是因为-----
(3)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你能不能举例说明?(填空)
(4)哪一段集中写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
指名朗读这一段,边听边思考: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电脑是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的“司令部”)
(5)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四)教师介绍引入:
其实现在很多电脑就装备了多媒体系统,我们就称它为多媒体电脑。
根据你得了解,能说说多媒体电脑的功能吗?
(五)激情延伸,扩展思维。
1.十年,二十年之后的电子计算机会“神”到什么程度?
2.将来你想发明这样的计算机。
(六)理清课文脉络,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
(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电子计算机那么神奇,但作者介绍却浅显易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很多我们熟知的事物来举例说明,这是一种很有用的说明方法,我们应该学习吸收。
六、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根据你的想象,写一写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小学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