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的教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背景,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透彻的教案可以让教师有条不紊地展开课堂教学,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数优秀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数优秀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小数正确表示图中阴影部分。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测量,当学生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需要一个新的知识即“小数”来表示,引出小数,然后根据米尺直观图引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都可用小数表示,从而概括出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和概括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米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入
教师指着手中的米尺问:米尺有什么作用?当学生回答后。老师说现在我们就用它来测量黑板的长有几米。
当老师测量三次后,指着剩下的部分问:剩下的部分还够不够1米?如果用米作单位还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不能。
师问:那用什么数来表示?
生答:可用小数来表示。
师说:对,可用小数表示,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经长遇到。例如:在测量人的身高、物体的长度时经常遇到得不到整米数,这时我们就用小数来表示。什么数是小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两位小数
出示例1主题图让生观察(1)师问:从图上看把1米平均分成几份?(生答:分成了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生答:每份长1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生答:是1米的十分之一),是几分之几米?(生答:是十分之一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生答:0.1米)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把3分米写成0.3米。
教师结合学生的口答板书如下:
1分米→1/10米→0.1米。
3分米→3/10米→0.3米。
师问: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一位小数可表示成几分之几的数?0.1表示几分之几?0.3表示几分之几?
(2)师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是多少厘米?1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把7厘米、13厘米分别写成0.7米、0.13米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1厘米→1/100米 →0.01米。
7厘米→7/100米→0.07米。
13厘米→13/100米→0.13米。
师问:从上面看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的数?0.07表示几分之几?0.53表示几分之几?
2、认识三位小数
师问:若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照这样分,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每1份是多少?1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8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3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师问:从上面看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的数?0.013表示几分之几?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1毫米→1/1000米→0.001米。
8毫米→8/1000米→0.008米。
13毫米→13/1000米→0.013米。
师说:若把1毫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母是10000的分数来表示,写成小数就是四位小数。同样我们也可以得到五位小数等。
3、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教师指着上面板书讲解:从上面可以看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母是10的分数来表示。它的单位是十分之一。再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也就是把1米分成了1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它的单位是百分之一。再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也就是把1米分成了1000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就可用分母是1000的分数来表示。它的单位是千分之一。等等
师问:1/10里面有几个1/100?1/100里面有几个1/1000?在这些分数中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整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师述:因为整数和分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因此这些分数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一个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这样的.数就叫小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它的单位就是1/10,写作0.1;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它的单位就是1/100,写作0.01;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它的单位就是1/1000,写作0.001;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51页的例1及“做一做”的题。
让学生直接填在书上后订正。老师可强调做题时要看一看小数的单位和要求的单位是否与一致。
2、做教科书55页练习九的第1题
师让生直接做在书上,订正时让生说一说各是怎样想的。
3、做教科书55页练习九的第2题
师让生直接做在书上后订正。
4、练习九的第3题,通过填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认识。
5、练习九的第4题,通过手势比划用小数表示的长度,加深学生对小数十几意义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表象。
6、练习九的第5题,让学生写出各数中不同数位上的2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的各个数位及其技术单位,体会位值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那些内容?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三、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分米→1/10米→0.1米。
3分米→3/10米→0.3米。
1厘米→1/100米 →0.01米。
7厘米→7/100米→0.07米。
13厘米→13/100米→0.13米。
1毫米→1/1000米→0.001米。
8毫米→8/1000米→0.008米。
13毫米→13/1000米→0.013米。
小数优秀教案篇2
练习要求: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练习重点:能根据需要正确地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教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
×÷÷17
×÷×
+198÷-
÷+×
×4+÷
-1-÷
2.把下面各数中的.循环小数用括号括起来。
..........
6666......0.......
⑴生独立用括号把循环小数括起来,再说一说什么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并检查自己括的对不对。
⑵集体订正。
⑶指出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为什么?
二、指导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
9÷112÷÷510÷7
集体订正时注意学生的两种表示方法是否正确。
2.练习七第4题。
生独立填在课本上。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
3.练习七第6题
生独立审题并按题目要求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七第5题。
小数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培养迁移类推能力,获得借助计算器和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住房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同学都住进了新房,聪聪家最近也换了套新房,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瞧!这就是聪聪家的客厅。(课件出示) 通过观察平面图,你想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课件展示聪聪家的客厅平面图,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诱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2、 生提问题。
3、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要求的聪聪家客厅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列式呢?(板书:4.8×3.6)观察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算式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
4、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设计意图:从计算房间的面积这一实际问题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数乘小数的重点是小数点的书写位置,让学生观察题中因数的特点,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积中小数的位数打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推导笔算方法
①、提出估算要求,
师:计算之前我们先估算一下,聪聪家的客厅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把3.6看作4,把4.5看作5因此:3.6×4.8≈20
也就是说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不到20平方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使学生养成“先估算,在计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未确定竖式计算结果做铺垫。)
②、提出竖式计算的要求,讨论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办?
教师板书:
4.8
× 3.6
1、回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提问: 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计算?可以转换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吗?
3、让学生说出算理,独立试一试,指名汇报答案。学生上台板演。
4、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问题讨论”是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过程,是理解算理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教学思维的过程。)
③、分析算理。
我们一起在原式上做一做。(边说边板书)
思考:1. 乘数中的两个因数是如何转化成整数计算的?
2. 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8×36的积以后怎么办?
3. 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4、小数点应该点到哪里呢?
教师小结: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1728除以100,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所以3.6×4.8的积是两位小数。
④(教师出示课件),显示算理的全过程。指名学生结合竖式,再次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用竖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2、沙发的占地面积,
①、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求出了聪聪家客厅的面积,聪聪家的客厅里还有一个漂亮的沙发,(出示课件)生观察图,说出了解到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②师:求沙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算式,教师肯定并板书。
0.85×1.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个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一个是一位小数,一个是两位小数。
(设计意图:了解题中的数据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了解因数的特点,为竖式计算做准备)
③师:这样的两个小数相乘,用竖式计算怎样算呢?(教师强调小数乘法列竖式是不要把小数点对齐,要把因数的末尾数对齐。)
教师板书竖式:
生:学生试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让板演的同学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学生完成板书:
师:用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出积以后怎么办?
生:回答,师在竖式中点上小数点。
师:告诉学生在横式中写得数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的0可以不写。
完成横式:
0.85×1.8=1.53(平方米)
④师:(出示课件)再次显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既检验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程度,用便于解决计算中数学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⑤师:用竖式算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检验一下。
学生计算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检验计算结果,确信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三、归纳总结
让学生观察两个竖式,说一说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使学生了解: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问题:观察比较,总结算法。
1、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2、通过比较,你发现上面两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3、你知道计算小数乘小数时,要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吗?小数点的位置是 如何确定的?
师总结算法:小数与小数相乘,先按照整数乘法的算法求出积,再看因数中 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课件播放)
(设计意图: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经历有个性的经验提升为数学方法的过程。)
师:观察的很认真。知道了两个因数和积中小数位数的这种关系,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根据这种关系,我们不计算,就能判断积的小数位数。
四、尝试应用
1、聪聪家的客厅里还有一个漂亮的茶几,(出示课件)生观察图,说出了解到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求茶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0.45×0.9=
师:估计一下,0.45×0.9的积有几位小数?为什么?
生:三位。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它们的积也一定是三位小数。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
学生自主笔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请一名好学生板演。请板演的同学说
一说确定小数点时是怎样想的。
生:先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5×9等于405。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也要从405的右边开始数出三位,405正好是三位,就在4的前面点上小数点,整数部分写0。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先估计积有几位小数,为自主计算打基础。让好学生板演,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师:说的很好,下面我来考考你们。
出示“试一试”,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再自己试写。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试一试”,根据126×12=151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你知道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吗?
生: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熟练应用并巩固因数中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五、全课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优秀教案篇4
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及练习八第4、5、6、7、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
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不断地重复。) 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板书:循环)
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学生列式:400÷75。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揭题:那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互动新授
1.认识循环小数。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
让学生猜一猜400÷75的商下一位是多少?并计算验证
引导学生说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板书:400÷75=…)
2.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出商的特点。在第2小题:÷11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先停一停,看一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指导学生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如果继续除下去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3、引导学生比较400÷75,28÷18, ÷11的商,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400÷75和28÷18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某个数字,÷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
师小结: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像…1. 555…和…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师引导: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在循环小数里,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什么?怎样表示循环小数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第33—34页的'知识。
学生自学后指生回答,学习循环小数的概念。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5. 333…的循环节是3;7 …的循环节是45。(板书)
5.师小结:今后在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自主完成,并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学生可能会说:商是小数,商是循环小数,而且有的能除尽,有的除不尽。
教师从而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如0. 9375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如0. 是无限小数。(板书)
师小结:我们现在学的小数比以前又扩大了,又增加了无限小数,而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反馈)
五.作业:
1、熟记概念。
2、 练习八4、5、6、7、9第题。
六、板书
循环小数
400÷75=… 5. 333…的循环节是3 7 …的循环节是45。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0.
小数优秀教案篇5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p32 p33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你能说说吗?(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数,说明小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把各自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宽(或高)的数据说一说。(教师将各个数据分别按整米数和非整米数两类板书)
师:这些不够整米数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单位写出来,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2页的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是,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知识。
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发现
认识一位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1米尺图。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教师介绍出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吗?
小数优秀教案5篇相关文章:
★ 足球教案优秀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