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写教案可以有效分配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进度和效率,编写教案时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和活跃,以下是美篇六六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益智游戏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益智游戏教案篇1
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数数,目测10以内数群、理解序数,并且正确进行记录。
2、在操作摆弄中,体验益智游戏的乐趣。
材料准备:
墙面创设:创设池塘、废旧纸盒制作的青蛙家的情景。
材料:蜻蜓、鱼、荷花、荷叶等图片若干、情景卡片(上有数字、点子)、问题卡片、笔、规则暗示图。
经验准备:幼儿阅读过《夏天的荷花塘》的儿歌、对儿歌内容理解,对荷花塘里的动物植物兴趣较高。
玩法:
墙面上创设有池塘,池塘边贴了荷叶和青蛙的暗示图片,告诉孩子这是夏天的池塘。池塘旁边有用废旧的纸盒制作的房子,房子共有三层,每层三间房间,底楼第一间房间标有“101”字样。其他房间没有数字提示。池塘与房子间有草地、树木连起来,整个墙面是夏天池塘的情景。地面的垫子上有充分的荷叶、荷花、蜻蜓、小鱼图片。问题情景卡片分别在池塘和房子边,上面标有数字,暗示幼儿操作的顺序。
幼儿先取在标有“第1步”中的情景卡片处,取一张情景卡,解读上面的要求,按照卡片上所需的动物、植物和它们的.数量,按数字或者点子取物。有点子的卡片要求孩子默数卡片上点子的数量(旁边标有“小眼睛”的暗示图)。将所需的动物、植物贴到池塘里。然后到标有“第2步”的取卡处取卡片,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把相应数量的动物或者植物请到相应的青蛙家的房间里。最后对请来的动物和植物客人的总数进行记录(根据幼儿不同能力层次可用多种方式统计,可以相加、点数、目测、默数等)。
在孩子操作游戏材料过程中,教师按幼儿能力层次的不同,可以充当旁边者、指导者和游戏伙伴的角色,用语言提示简接指导幼儿游戏。
提示:
1、耐心解读问题情景卡片,理解内容后再操作。
2、是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并能正确进行记录。
益智游戏教案篇2
【游戏人数】
4人
【游戏类别】
益智游戏
【预期建构经验】
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在游戏的过程中,动手、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统筹分配、谋划能力,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
【游戏准备】
材料准备:
自制游戏盒;红、黄、蓝、绿珠子若干;红、黄、蓝、绿的盘子各一个;四个瓶子;制止筛子一个;计时器。
音频准备:背景音乐
经验准备:有5以内数多种分解组合的经验;与同伴进行过竞赛类的游戏。
【游戏玩法】
四名幼儿自己商讨游戏顺序,轮流掷筛子确定点数,根据点数自由选择珠子的颜色放置相应的盘子里,当任意盘子里凑齐5颗珠子时,就可以将盘子里的珠子放到自己的瓶子里,用时9分钟,珠子最多者获胜。
【游戏规则】
1、筛子点数与取珠子的数量相同,过多或过少算犯规,停玩一轮。
2、盘子里必须集齐5颗珠子,才能将珠子放到自己的瓶子里,否则停玩一轮。
3、没有按照顺序游戏,停玩一轮。
4、计时结束,游戏停止。
【关注点与支持策略】
关注点1:观察幼儿是否仔细观察盘子里的珠子数量,按照自己的思考把珠子分配到相应的盘子里,并赢得珠子。
教师策略:引导幼儿观察同伴挑选、分配珠子的方法,让幼儿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关注点2:关注幼儿能否统筹分配,为自己谋划赢得更多珠子。
教师策略: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思考,大胆尝试,发现可以赢得更多珠子的分配方法。
关注点3:当幼儿一直不能赢得珠子时,幼儿表现如何。
教师策略:耐心等待幼儿,不急于干预,给予幼儿表达与思考的空间,幼儿如有情绪低落鼓励幼儿。
益智游戏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户外游戏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特别是对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游戏很感兴趣。在及时捕捉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之后,设计本次户外游戏活动,培养孩子在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快跑中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及躲闪的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能在游戏中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色布条平整的场地音乐光盘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欢乐小兵》做热身运动。
二、游戏开始:
1、幼儿想想怎样玩布条。
幼儿自由找朋友,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请幼儿示范玩法,把布条塞进裤腰,让对方揪出布条。
3、教师讲解玩法规则:幼儿自由分组,5----6人为一组,教师数“一二三”,幼儿开始在指定的范围内四散跑开瞅准机会揪对方揪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对方尾巴为胜,幼儿进行游戏。
4、教师提问:怎样不被对方捉住尾而自己却能捉住别人的尾巴?鼓励幼儿快跑躲闪身体灵活动作要快。
三、自由玩布条
1、幼儿探索布条的新玩法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布条除了有这些玩法,还有其他什么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吗?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3、互相交流分享各自发现的新玩法。
?延伸活动】
将幼儿探索的新玩法揪尾巴的游戏,回家后请家长与幼儿一起玩,共同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揪尾巴》这个游戏活动主要是训练幼儿快跑活动中身体的灵活性和快速躲闪动作的协调性。通过本次活动的训练幼儿在游戏中还是比较灵活的。从而培养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益智游戏教案篇4
【年龄段】
5--6岁
【游戏人数】
8人
【游戏类别】
益智游戏
【预期构建经验】
此游戏需要幼儿仔细的观察,发展幼儿观察力、专注力,在反复的操作探索中,提高幼儿视觉空间感知,和逻辑分析能力,在图形的摆弄、操作过程中,发展其空间方位认知,通过与同伴进行分工、合作、协商、经验分享,提升合作意识,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情景游戏的设置中,让幼儿体验闯关,解救小动物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快意。
【游戏准备】
材料准备:
自制叠影重重卡片,喷绘闯关地面游戏图;目标卡托4个。托盘20个。
音视频准备:
玩法视频、音乐
经验准备:
1.幼儿对于环形形状、颜色、有一定的认知。
2.有一定的'观察力,和空间方位感,会分清物体的上下、左右及重叠关系。
【游戏玩法】
此游戏一共有五关,每一关都有一张目标卡,游戏开始后,幼儿要根据给出的目标卡,对照目标卡通过重叠2张或2张以上卡片,完成线索卡组合,再将组合卡、线索卡与目标卡放到指定位置,继续闯关,最先完成五关,搭建起解码小路,解救出被困的小动物为胜。
【游戏规则】
1.对照目标卡,组合颜色卡片时,卡片必须完全重合,同时组合的图形要与目标卡图形一模一样。
2.每组幼儿在游戏时要每一个关卡都要完成,不能漏掉关卡。
3.闯完五关,搭建起解码小路,先解救出小动物者为赢。
【关注点与支持策略】
关注点:
游戏材料:
关注孩子与材料的互动情况,能否通过旋转、翻转、组合图形卡。
游戏情绪:
1.关注幼儿是否能积极专注的参与游戏,遇到困难,积极努力尝试,不放弃。
2.关注幼儿是否有游戏的成功感与满足感,正确面对输赢。
游戏常规:
在游戏时能否遵守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游戏交往合作:
关注幼儿能否与同伴合作,快速、准确组成目标卡,同时也能分工一人铺路一人整理整理桌面。
支持策略:
1.认真观察,学会耐心的等待孩子不急于干预。
在幼儿探索操作过程中,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支持者,同时在遵守游戏规则情况下,每组两位幼儿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是合作还是分工,在游戏中找到最快闯关成功方法。教师不指定安排,尊重幼儿的选择与意见,当发生冲突时,在安全的范围内,可以等待观察,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冲突,通过适当的评价、展示、于交流分享等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与接纳同伴,提高游戏的质量。
2.关注幼儿面对困难时的情绪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帮助
因为游戏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要随时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当幼儿游戏中遇到苦难时,要适当的引导鼓励与支持。最先完成的一组,可以分享一下游戏的经验。关注游戏中赢者的有效策略,游戏技能的提升和快乐的体验。
【建议】
延伸游戏:
1.此游戏具有一定难度,材料提供要层层深入,建议第一次接触时提供实物图片在过渡到较为抽象的形状。
2.游戏熟练后,可增加难度,2人游戏,将若干图片平铺在桌子上,寻找叠影重重时,不可触碰卡片,必须在脑海中旋转和重叠卡片,率先识别出来后,喊“叠影重重”,然后拿牌验证。如果验证有效,成功获得卡片,失败后,要扣除一张已获得的卡片。
注意事项:
此游戏是视觉观察游戏,锻炼幼儿空间方位,所以制作图卡时,目标卡与配对卡上的图案大小、位置要一致。
益智游戏教案篇5
目标:
1、听懂普通话,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喜欢和同伴一起听老师讲故事。
准备:
布袋偶爸爸(爸爸的大口袋要夸张一些)、小亮,巧克力、甜饼干各一块,故事录音磁带《爸爸的大口袋》。
过程:
1、布偶表演,初步了解故事:
教师边演示边讲述故事。“爸爸的大口袋里有些什么?”
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重点理解第三段。“小亮使劲扳开爸爸的.大拳头,什么也没有,小亮怎么样?”
让幼儿来扳一扳教师的手,帮助理解“扳”的意思。
“第三天,小亮是怎么上幼儿园的?”(学讲角色对话)
幼儿学说对话。“你们会像小亮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吗?”
3、模仿游戏: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教师扮演不同角色,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幼儿扮演小亮。
“家长”送小亮上幼儿园,亮亮跟“家长”说“再见”,并叫声“老师早”。
益智游戏教案篇6
游戏目的:
1、使幼儿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义;
2、训练幼儿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游戏内容:
1、家长准备小猫、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张(可自选)。
2、家长先拿出小猫卡片说"你们是小猫,先叫以下(幼儿会叫"喵、喵")现在我们做游戏。我说小猫叫一声,你就叫"喵"我说小猫叫2声,你就叫"喵、喵"依次说到4声。做完游戏后,家长和幼儿对换角色继续下去。
说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继续游戏,直到幼儿熟练掌握。
游戏指导:
1、游戏时,幼儿叫声不对,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不能直接叫所要的声数。
2、此游戏可以多个小朋友一同进行。四、《小猫钓鱼》
游戏目的:
(1、)训练幼儿点数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础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
游戏内容:
1、家长先要准备好小猫钓鱼的玩具一套。
2、家长告诉幼儿。"你今天扮演小猫,看看你能钓多少条鱼?"幼儿拿起钓杆开始钓鱼(这种玩具是一直转动的,而且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可以锻炼幼儿)当幼儿钓到一条时,家长就问"钓到几条?"幼儿会回答"1"条。当幼儿再钓到一条鱼时,家长说"一条与再添上一条鱼是几条?"幼儿回答"2条"。第三条时引导幼儿说出"2条鱼再添上一条鱼是3条鱼"当幼儿钓到第4条鱼时,家长问幼儿:一共钓了几条鱼?并且让幼儿仔细数钓到鱼的个数,说出总数,"3条鱼加上1条鱼是4条鱼"。
游戏指导:
1、幼儿钓鱼时,家长要鼓励幼儿不慌不忙的钓鱼,锻炼耐心,对于钓不到鱼的家长,家长可以手把手的帮助。
2、幼儿在达到游戏目标时,若有兴趣,把鱼放在里面重新进行。
活动反思:
本节课幼儿的情绪高昂,不仅得到了体能上的锻炼,而且也得到了情感上的愉快感受,也基本达到了我预先制定的目标,相对来说,是一节较为成功的体育活动课。在接下去的活动中,还可以增加跳格子的难度,再幼儿再次练习,把这一传统游戏流传下去。
益智游戏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记忆力。
2、体验游戏的乐趣。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准备:勾线笔、蜡笔、雪花片积木、蔬果积木、各种图形卡片等物品每桌一份。
游戏规则:盖起来的物品不能打开偷看。
活动过程
1、教师把所有物品随意物品排列在桌子上,用布盖住。
2、教师请幼儿打开布仔细观察1分钟,在这1分钟里,告诉幼儿要尽可能把所有物品记在脑子里。
3、时间一到,用布重新盖上,每一组的幼儿凭着记忆把桌上的东西悄悄告诉老师,别让别组小朋友听见。
4、在3分钟之内能把所有东西说出来的一组小朋友就是胜利者。
5、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激发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益智游戏教案7篇相关文章:
★ 课堂游戏教案6篇
★ 体育游戏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