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5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2.通过复习,学生的文言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难点:

1.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2.文言文的复习。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下半句是……’学生答:‘不亦乐乎!’

好,今天,我这位陌生的朋友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复习语文第二单元的内容。大家有没有信心上好这节课?”“有!”

好,下面大家打开课文目录,看看这个单元的课文属于什么文体?(议论文)

二、复习议论文阅读的有关知识。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2.议论文有哪三要素?

板书:论点、论据、论证

3.什么是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4.请大家打开第二单元的课文,找一找各篇课文的中心论点。

第九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中心论点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第八课《多一些宽容》的中心论点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

第七课《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是“但我却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5.看了这几篇课文,你们发现它们的中心论点都在课文的哪里提出来的?(开头)

一般情况下,作者在议论文的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也有的课文在的结尾归纳出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偶尔也出现在的中间部分。

考试的时候,题目叫我们找出一篇的中心论点,我们先在开头找,找不到就到结尾找,结尾找不到就到中间部分去找。

6.联系课文,说说我们在议论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语言要达到什么要求?

论点必须旗帜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应十分明确,不能含糊,模棱两可。比如:……

7.什么是论据?

(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

8.论据包括哪两种?

(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主要指事例、史实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学原理。)

9.在第二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它们的各种论据。

第九课的论据:

第八课的论据:

第六课的论据:

10.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11.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2)道理论证

(3)对比论证

(4)比喻论证

12.在课文中找出各种论证方法。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13.议论方式有两种:立论和驳论。

1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5.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富有概括性,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用词鲜明、生动、严密。

16.议论文中的事例和记叙文的事例有什么不同?

17.小结。

18.议论文阅读练习。

三、复习《陋室铭》

1.复习重点实词与虚词。

名:出名。

斯:这。

馨:指品德高尚。

鸿儒:大儒,博学的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丝竹古今意义的区别。

2.这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作者写这篇的目的是什么?

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怀。

6.你们觉得刘禹锡是否是十全十美的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小结。

8.课堂作业。

四、总结。

字词听写题:

狭隘;热忱;纯粹;派遣;鄙薄;殉职;热忱;毋宁;啁啾;翌日

笃信;宽宥;窒息;灼热;殉职;旁骛;亵渎;胸襟īn;摒bìng弃

迥iǒng异;芥iè蒂dì;嫉í妒dù;缅iǎn怀;揣chuāi摩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小孩钓鱼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4.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⑦供:参加。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天然动物园神奇几作者对人与动物和谐的赞叹。

4、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1

板书设计:16. 游天然动物园

长颈鹿 亭亭玉立

基马猴 挤眉弄眼

河马 庞然大物有恃无恐

大象 横行霸道

狮子 自由快乐

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板书:16、游动物园 师读课题,学生指出漏掉的“天然”二字。

师:“游天然动物园”和“游动物园”没啥区别呀!如果是缩句不是很好。

(“天然动物园”的动物是野生放养的,而“动物园”的动物是圈养的。)

2、游动物园的感觉是比较愉快的,那游天然动物园的感觉是怎样的呢?书本上有这么一句话。

3、出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学生齐读。理解“络绎不绝”(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从这一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多)

4、为什么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那么多呢?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原来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是无穷的)板书:乐趣无穷

5、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有哪些乐趣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

1、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到底有哪些乐趣呢?读课文3~6自然段,把你认为充满乐趣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觉得这些地方充满乐趣?

(可点击红色字体欣赏各种动物的图片及网站上的相关介绍。)

2、学生交流(读出充满乐趣的地方,说明原因)

3、这里的动物那么多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呢?为什么?

4、你觉得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点明长颈鹿“亭亭玉立”的静态美,基马猴“顽皮可爱”的动态美,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对比。)

5、点击“回音壁”完成作业(一)

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动物。

(长颈鹿:亭亭玉立基马猴:顽皮河马:庞然大物大象:力大无穷母狮:满不在乎雄狮:漂亮威武幼狮:可爱)

6、学生交流

三、游戏

做一回小导游,选一种自己的喜欢的动物根据它的特点多读几遍,背一背,然后介绍给大家。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配乐)

1、长颈鹿:师,汽车缓缓前进,大家快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

(二三十只长颈鹿,它们高仰着细长的脖子,在树阴下亭亭玉立,简直一动不动,远远望去,恍若一幅巨大而迷人的风景画。)

2、基马猴:过渡,咦?在长颈鹿中间蹦来蹦去的.是什么呀?(基马猴)(快看这边,一只老母猴从树上跳到一只长颈鹿的背上,一边啃着野果,一边朝我们挤眉弄眼,似乎在挑逗我们哩!)

3、河马:看到河马的游客们,你们能说说你们的见闻吗?

4、大象:看来,这河马算是动物界了吧!让学生反驳

5、狮子:这大象可真悠闲!看狮子的游客,你们有什么收获?

6、师生评议(有没有读出各种动物的特点)

四、写作指导

刚才这几种动物,作者都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番,接下来的这几种动物,作者只是一笔带过,我们书上是这样写的,引读——

(我们的运气越来越好,……数不清的黄牛。)

作者为什么不对每种动物详写呢?(写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不然像流水帐)

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想想我们平时在写哪些文章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写人、记事、写景等) 同学们真是一些写作高手。

五、小结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4

一、学习目标

1、记住巴金、郭沫若、高尔基、纪伯伦

2、能读会写单元字词,记住成语意思

3、记住课文内容要点

二、导学提纲:

(一)记住本单元文章题目、作家作品、出处和体裁。读课文,完成下表:

第二单元课文题目作者出处、代表作体裁

(二)认真阅读“字词表”,记住单元字词的音形义

(三)记住单元课文内容要点:

1、《雪》描写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并在对比中表现了自己的感情倾向:江南的雪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没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在孤单的境遇下,敢于独自抗争,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2、《雷电颂》课后练习一: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愿望,也表现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象征意义:风雷电——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土偶木梗群像——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洞庭湖、东海、长江——人民群众

反复的修辞方法

3、《日》和《月》——作者写日,为什么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里的飞蛾已比仅仅是一个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成为了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4、《海燕》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赞美海燕,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象征意义:

象征革命高潮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象征着席卷一切的革命高潮;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象征形形色色害怕革命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等象征着腐朽、黑暗的反动势力。

5、《浪之歌》《雨之歌》

海浪是一个浪漫的女性的形象,也是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的形象。

雨是奉献着和使者的'形象

三、自主性练习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作家作品:

(1)《海燕》一文的作者是俄国文学家创作的散文诗,全文高度赞扬了海燕的战斗精神。

(2)《日》《月》的作者是,原名,现当代文学家。

3、阅读分析

(一)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了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子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1)开头第一段对海面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从描写方法看,文中画线句子属于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3)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4)文中的海燕象征什么?除了文中的象征意义外,你认为现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与海燕精神有共同之处?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 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

1.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2.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知识链接】

?世说新语》故事两则

(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二)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自主预习】

1.读课题理解题目意思。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惠 曰 禽 诣 为 应

3.读准停顿、读通课文。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合作探究】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2.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3.想像: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5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文6篇

4年级下册语文作文1~8单元作文6篇

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8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6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作文8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篇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作文五百字8篇

初二第三单元作文6篇

六年级语文三单元作文作文优秀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300字7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