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小班教案8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制定生动生活化的教案能够让学生更易于理解知识,教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反馈来不断完善和调整,以下是美篇六六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脸小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脸小班教案8篇

脸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注意倾听他人的歌声与伴奏,并努力争取与他人的歌声、伴奏一致。激发幼儿对唱歌的兴趣。

2、教幼儿学习自编歌词,启发幼儿根据歌词自编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

1、一棵苹果树图片,图片苹果若干。

2、苹果一个(认识苹果,知道其特征。),香蕉、鸭梨等实物各一个。

过程分析

1、学新歌。

(1)教师出示玩具苹果一个,引起幼儿兴趣,

(2)出示苹果树图片,让幼儿作采摘苹果状。然后,再让幼儿坐在椅子上倾听老师哼唱歌曲。

(3)请幼儿跟老师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歌唱。

2、感受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

(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拍手。

(2)引导幼儿边唱边拍身体的有关部位。

3、创编新歌词和表演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见到过的其他水果和蔬菜,讨论其名称、颜色、形状及其他有关特征。

(2)教师引导和帮助幼儿根据新说出的水果编成歌词唱出来。

效果分析

1、歌曲内容浅显易懂,老师出示苹果后,很快吸引了幼儿的注意。

2、老师出示苹果树边做摘苹果的动作,边说歌词,有的幼儿就跟着学起了摘苹果的动作,有的`幼儿跟着说起了歌词。

3、多数幼儿能跟着老师学习歌曲,并能做相应的动作。教学效果良好。

4、创编新歌有一定的难度,但当老师出示相应水果后,幼儿还是能够跟着按出示的水果唱歌。

5、此活动还须在平时多加练习。内容还可以加以扩展。

脸小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蚂蚁,了解蚂蚁触角的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蚂蚁的特征。

2、图片:蚂蚁4。

【活动过程】

一、蚂蚁图片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是谁呀?(蚂蚁)

你们知道蚂蚁在干什么吗?

2、启发幼儿大胆想像,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课件演示:蚂蚁的特征

1、小朋友想知道蚂蚁是怎样长大的吗?

(让幼儿互相议议)

2、观看课件演示,了解蚂蚁的生长过程。

卵——蛹——幼虫——蚂蚁

三、探究的问题: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1、幼儿讨论

(1)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

(2)蚂蚁没有触角可以吗?

2、教师讲解,蚂蚁触角的.作用

(1)蚂蚁的触角比盲人的竹竿还灵。

(2)这对触角有两种功能:

一种是触觉作用,通过触角接触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体的轮廓、形态和硬度,

以及前进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况。

另一种是嗅觉作用,通过闻味进行识别。

原来,蚂蚁一边走路,一边从腹部末端的和腿上的腺体里,

不断分泌出少量的、带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叫做标记物质,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迹。

远离蚁巢的同窝蚂蚁,回巢的时候,就用它的特殊鼻子——触角,

来闻着这条气味路标前进,这叫做“气味导航”。

3、帮助幼儿记忆

(1)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家了。

(2)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吃的。

4、游戏:蚂蚁找食物。

幼儿戴上触角的头饰扮演蚂蚁,从家中爬出去找吃的,找到后搬回家中,

用触角告知同伴去搬运粮食。

脸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并辨识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图形初步的概括力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从生活物品中辨认出圆形和正方形

活动准备:

圆形和方形各2个、魔法袋,大嘴娃娃2个、圆形,方形饼干若干、ppt、鱼竿和小鱼若干,呼啦圈2个。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认识图形)

1. 教师演示变魔术,出示圆形和正方形

2. 分别介绍圆形和正方形

3. 请一名幼儿变魔术,其他幼儿辨认图形

二、送饼干(图形配对)

1. 出示大嘴娃娃,请幼儿观察其异同(圆形与正方形的嘴巴)

2. 给大嘴娃娃送上对应图形的饼干

三、小熊开店(联系生活,对图形进行辨识分类)

1.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2. 尝试在活动室找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3. 引出小熊开店并帮小熊整理货架

四、游戏钓鱼(巩固练习)

1. 引出钓鱼话题,和幼儿一起去钓鱼

2. 介绍钓鱼注意事项:圆形的鱼要放进圆形的鱼缸里,正方形的鱼要放进正方形的鱼缸里。

3. 活动结束,幼儿随教师走出活动室。

脸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我们常吃的粮食,知道粮食对身体的作用。

2、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各种粮食做成的食物,如米饭、面包、面条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大米、白面、生面条,并请他们说出各种粮食的名称。

2、将大米、白面、面条煮熟,请幼儿比较与未煮熟时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品尝煮熟的食物。

4、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吃这些食物,这些食物对我们身体有什么益处。

5、小结: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粮食,吃了粮食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大个。

活动建议:

可以结合吃饭时间向幼儿介绍各种粮食。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脸小班教案篇5

设计意图

西瓜是幼儿非常熟悉的水果,在这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西瓜的外形特征以及教师的引导,使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游戏,并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奔跑、追逐的乐趣,因此,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思考、尝试的机会,不断开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发展他们的智力水平。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已认识西瓜,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2、吃过西瓜。

3、毛毛虫的头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教学难点:

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带领孩子做热身运动。

2、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猜谜语导入课题。

师:西瓜长得什么样?我们想一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现在我们变成大西瓜了)

师:我们用什么办法能变成小西瓜?(幼儿手拉手,小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西瓜)

3、游戏:切西瓜

幼儿围成圆圈,教师示范讲解游戏规则,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西瓜西瓜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要吃西瓜切开来。”教师边走边有节奏的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

4、教师扮演毛毛虫来吃西瓜练习切西瓜游戏。

5、放松活动。

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在幼儿熟练掌握游戏后,适当增加游戏难度,当切到两位小朋友中间的时候让这两位小朋友沿着圆圈朝相反的方向绕圈跑回原位。

活动反思

孩子们玩得很尽兴,运动量也达到了小班年龄段的标准,在游戏中孩子们玩的兴致很高,活动目标完成得比较顺利。

让小班的孩子明白玩游戏要遵守规则,这对以后小朋友参加其它各项活动都有个前瞻意识,明明白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规则。以后进行其它游戏活动也更顺利。

脸小班教案篇6

游戏目标

训练幼儿跑步。 增加幼儿体力。 游戏准备 赶马人和小马的头饰。

游戏玩法

1、教师先和孩子做热身活动,活动孩子们全身的各个部位。 2、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游戏的玩法,出示头饰,

游戏准备

赶马人和小马的头饰。

游戏玩法

1、教师先和孩子做热身活动,活动孩子们全身的各个部位。

2、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游戏的'玩法,出示头饰,这就是游戏中的两个角色,这两个角色是什么啊?我们今天的游戏就是和马有关系,你们想不想玩啊?

3、今天玩的游戏名叫《赶马人》,下面老师就把这个游戏的玩法讲给大家听。

4、我们把班上的人数分成两半,有一半扮演小马,另一半就扮演赶马人。

5、游戏开始:听教师口令做动作,教师说:“小马,小马,快快跑,得儿——驾!”

6、扮演小马的孩子们就像前跑去,赶马人在后面模仿赶马动作,向小马前进方向跑去。

7、教师说:“吁时。”孩子们要慢慢的停下来,孩子们互换角色,游戏继续开始。

8、教师也可以请其他教师来一起做示范,这个游戏的玩法。

9、分配头饰戴好,那我们来玩游戏吧!要听好老师的口令。

10、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本次游戏进行的情况。

游戏结束

脸小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认真观察迎春花外形特征的基础上,尝试搓、捏的技能表现迎春花花瓣一头尖一头圆的特点。

2、通过制作和欣赏,幼儿能感受春天美丽的景象,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面泥每人一盒、画好的树枝、迎春花图片、制作步骤图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春天到了,花园里开了各种各样的花儿。有一种花儿是春天里第一个开放的,猜猜是谁?(出示迎春花图片)

提问:迎春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几个花瓣?花瓣是什么样的.?

小结:美丽的迎春花有六瓣黄色的花瓣,花瓣的形状是一头圆圆的一头尖尖的。

如果有一大片的迎春花该多好,它们会大声吹响喇叭,告诉大家:春天来啦!我们一起来做做美丽的迎春花吧!

二、老师示范。

出示画好的、光光的树枝,这里的迎春花要开花了。

示范制作它的花瓣:搓一个小汤圆,然后把它放在手掌心里搓长,然后压扁,接着用小手捏出一头尖尖一头圆圆的小花瓣,把六瓣花瓣组合在一起后,中间粘上几根细细短短的花蕊。

三、幼儿制作。

让树枝上都开满黄色的迎春花,幼儿独立制作。

观察点:是否捏出了花瓣的形状?每个花瓣的大小、厚薄是否相近?

四、作品展示,讲评。

1、将作品放置在一起,变成大幅的迎春花。

2、和同伴一起欣赏并念念儿歌,说说自己的感受。

附儿歌《迎春花》

迎春花,开黄花,

朵朵张开小嘴巴。

它是公园小喇叭,

迎着春风吹喇叭。

滴滴答,滴滴答,

它把春天迎来啦!

脸小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有初步分辨笑与哭表情的能力。

(2)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不哭闹,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大镜子一面,小红花若干朵。

(2)录音机、录有幼儿笑声和哭声的磁带。

(3)哭娃娃、笑娃娃头像各一个,贴有幼儿照片的夹子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1.放笑声、哭声的录音,让幼儿说说喜欢听哪种声音,感受笑声比哭声好听

2.让幼儿分别对着镜子笑笑,说说自己为什么事情笑过

对着镜子学学是怎样哭的.?为什么事情哭过?让幼儿再次感受笑比哭好。

3.出示哭娃娃、笑娃娃让幼儿分辨

提问:谁是哭娃娃,谁是笑娃娃?你怎么看出来的?你喜欢谁?为什么?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娃娃?早晨上幼儿园应该怎样?

4.行为练习

把镜子放在教室门口,一位老师扮演妈妈,幼儿分别表演,早晨来幼儿园高高兴兴地和“妈妈”说再见,向老师问好。并将贴有自己

照片的夹子夹在笑娃娃的面具上,同时告诉笑娃娃:“我是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老师发给每位幼儿一朵小红花,鼓励他们以后人园时再现自己的行动。

脸小班教案8篇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蔬菜教案8篇

小班《放风筝》教案8篇

小班幼儿拔萝卜教案8篇

幼儿小班感恩活动教案8篇

小班《小画家》教案8篇

小班安全119教育教案8篇

小班数学《排队》教案8篇

嗨,你好小班教案8篇

《草》小班教案模板8篇

剥水果小班教案8篇

脸小班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