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教师应在教案中设计适当的评估环节,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案中的游戏化学习元素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升参与感,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过小河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过小河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音,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在四字格中正确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水彩笔、头饰、宣传标语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看图,谈话导入
(1)(多媒体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小河”“青草”
(2)教学“青”
“青”这个字读时要注意什么呀?(后鼻音)谁会读?(指名读,评议)你们还知道哪些词语中有“青”字?
(3)揭示课题
板书“与”
多么可爱的小河、青草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
教学“与”:这个字的音节(yu)是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指名读题、评议,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课题读给大家听?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一”画出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bian dao gan xie an
小 河 边 看 到 感 谢 河 岸
jin jin bao zhu xi ai chong zu
紧 紧 抱 住 喜 爱 充 足
hun zhuo bi lu bi lu fen ku
浑 浊 碧 绿 碧 绿 水 分 干 枯
①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讨论一下哪些字音比较难读。
②你觉得哪些字难读。指名讨论并领读
③下面让我们开火车读词语,比比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④齐读词语
(2)检查课文朗读
①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请六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听,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③引导评价
谁来说说,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样的?
2、读一读
同学们说得真好,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画一画
小朋友们读得真棒,你愿意把小河与小草画下来吗?
生自己动笔练画,师巡视。
4、议一议
①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互相比一比、评一评,看看谁画得好,为什么?
②实物投影两位同学的画作。
大家看了这两幅画,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评议)
5、品一品
(1)出示句子“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学生自由读句子。
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多)哪一个词写出了小草的多?(长满了)
(2)指导朗读
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①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试着读一读。
②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请大家分成小组,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组长给读得好的同学加颗星。
6、背一背
(1)聪明的小朋友已经把这句话记住了,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看图练背
多媒体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着图一起来背诵第一自然段。
(3)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这么绿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青边对能到”
2、认读生字并扩词
注意青qing 能neng要读准后鼻音。
3、按笔顺描红
(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到课后练习第2题,找出这几个字,并按笔顺描红。
(2)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的?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①请大家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同座互相讨论:每个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②指名交流: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青:上下结构。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边:半包围结构。第四笔“”与第五笔“”不能交叉。
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能:左右结构。左右基本相等。第三笔是竖,“”不可写作“”。
到:左右结构,左宽右窄。第六笔是提。
(2)师范写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反馈指导,加深印象。
①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讨论、评议:你觉得哪些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要改进?
②重点比较“青”
青这个字的横画较多,你觉得怎样写才好看?(横空相等,长短变化)
6、继续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小河与青草》。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小节,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3、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那么绿呢?听了他们的谈话,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
(3)自由读句子,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
(4)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5)指导朗读
①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引导学生评议。
②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板书“感谢”
(3)动画演示: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
实物投影小草。
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6、小草保护了小河的清澈,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是爱到河边戏水的孩子、是喜欢到河边洗菜的老奶奶,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听。
1、录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2、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1)比较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
(4)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
②为什么小草又要感谢小河呢?
③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
④动画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
⑤指导朗读:小河的功劳也真不小啊,没有小河也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角色体验、指导背诵
1、分角色朗读
(1)请同桌的小朋友自由练习,分角色读小河和小草的话。
(2)指名分角色朗读。
2、练习表演对话。
(1)分成小组,自由练习表演。
(2)小组汇报。
指名演得好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给大家看
引导学生评议:演得怎么样?
(3)为动画配音
小朋友们读得好,演得也好,让我们一起来为这段动画配音好吗?
谁愿意当小河?谁愿意当小草?
3、练习背诵课文。
三、课外延伸,强化感受
1、动画演示:从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长满了小草,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孩子们在河边戏水,大人们在河边洗衣淘米。可是后来,上游盖起了工厂,工厂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们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变黑了,变臭了,河里的鱼虾死光了,河边的小草也干枯了,人们再也不能到河边戏水、淘米、洗衣了。
2、小朋友们,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小河,正面临着污染的危险。为了保护它们,你想怎样做?
4、倡议:让我们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创美好家园!
诵读宣传标语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住得分干”。
2、认读生字并扩词。
3、按笔顺描红。
(1)自由练习描红。要求:边描边记。
(2)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讨论: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你想提醒小朋友什么?
(2)师范写讲解
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末笔横较长。
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上“”上宽下窄。
分:上下结构。上边的撇、捺要舒展,捺起笔高于撇,不能写作“”、“”。
干:独体字。第二横稍长。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实物投影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互相评议、修改。
(3)继续练习。
附板书设计
小河与青草
小河←————→青草
清 绿
过小河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小河与小草的对话。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我们又一次来到这弯弯的小河,你瞧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出示挂图)
2、让我们今天再一次走进小河与青草的世界。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二、多媒体创造情境
1、你们听,它们又在说话了。(静静听,认真地看,不要打扰它们说话)
2、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想不想做小河与青草也来说说话。
三、读课文
1、想做小河的小朋友,戴上了小河的头饰,想做青草地的小朋友戴上了青草的头饰,去读一读课文,再把自己说的话多读一读。
2、指名分角色读。
直接读青草与小河的对话。
3、议:通过自己的读书和听了小河与青草的对话,你信又知道了什么了?
(1)四人一小组交流。
(2)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集体交流。
①我听了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我知道。
②看到如此清的水,你想干什么?
③此时,你也想对小河说:“。”
看着这清清水,小草们再对小河说一声:“。”
④过渡:此时在你头脑立刻又会浮现一个什么问题?
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同桌交流一下,你们还知道什么?
①我读了小河说:“这要感谢呀!”
我知道是。
②读了这句话还知道了什么?
我还知道。
浑浑的泥水是什么样的?
③如果没有青草把泥土紧紧抱住,这小河早已成为浑浊的泥水了,小河怎么能不感谢青草呢?让我们充满感激之情,来读一读。
④还有哪条小河还没说?
⑤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青草说一声:“”。
①你还知道了什么?
②你喜欢吗?你学习小河说一说。
③谁能说得更喜欢地点。
④我们看书上的图,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还可以说怎样的小草?
⑤这嫩嫩的、绿绿的、青青的小草,天天陪伴着小河,小河怎么不喜欢它呢?
4、分角色读
(1)多好的一对好朋友,真是谁也不离开谁。还想学着小河和青草说说话吗?
(2)找你附近的小草小河说一说吧,如果能加上动作会更棒。
(3)请一对小草与小河来表演表演。
5、深一步感受悟。
你想对青草、小河说些什么?
又想对自己说什么?
6、你们瞧,听着你们说的话,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得更绿了。
四、课外作业
同桌互编一段沙漠与青草对话。
过小河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学习助跑跨跳的基本动作。
3、建立与同伴友好合作的意识。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2、物质准备:拉力器人手一个,废旧小榻榻米、沙包若干,大灰狼吊饰。
3、现场准备:如图。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助跑跨跳,掌握动作要领。
活动难点:幼儿能在活动中大胆尝试新动作。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做操,充分活动身体。
2、学习游戏“跳过小河”,探索学习助跑跨跳。
带幼儿来到教师用榻榻米连接成的“小河边”,介绍游戏场地。
3、游戏“打大灰狼”。
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榻榻米、拉力器拼出一条曲折的`小河,河面有宽有窄。要 求幼儿用助跑跨跳的方法跳过去,到河对岸用沙包打击“大灰狼”吊饰。要求:教师观察幼儿,引导胆小的幼儿大胆练习助跑跨跳,游戏进行2-3遍。
4、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放松动作:如深呼吸、放松走、摆臂、踢腿等。
活动反思:
纵观整个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兴趣较高,掌握了跨跳的动作,对自己树立了信心,能大胆地参与到活动中。活动使幼儿动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过小河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以人拟物和对偶修辞。
(二)能力训练点
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奉献是一种爱。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冯至的诗具有的轻柔婉美的抒情风格。
二、学法引导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概括诗歌的内容,讨论分析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诗歌的主题与意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以人拟物,对偶修辞。
2.难点:对“大海”的理解。
3.疑点:“小河”流入大海的理解。
4.解决方法:细读诗句,咬文嚼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2.讨论、研讨全诗;
3.模仿、创造(见随堂练习)。
七、教学步骤
导语 我们知道在中国新诗作者中,郭沫若、冰心、闻一多的诗歌成就很高。冯至的诗如何呢?
冯至的诗既不热情,也不潇洒,要让冯至的诗获得青年的普遍爱戴,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或未来,几乎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恰恰正是因为这一点,冯至的诗有了自己的代表性。他代表着青年中那不被人强烈注目而无意获得人的强烈注目的一部分人的情感特征。他人诗虽然没有绚烂的色彩,狂欢的热情,奇特的形式,但其情绪秾(nóng〈书〉草木茂盛:天桃秾李)挚,在沉静中自有一种不易挥发罄尽的韵味。所以鲁迅说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一)明确目标
1.理解诗中“我”“伤”“大海”“小河流入大海”的含意。
2.以人拟物和对偶修辞。
(二)教学过程
1.朗读
2.字 粼lín 漾yàng
3.词
裁剪:缝制衣服时把衣料按一定尺寸裁开。
漂漾:漂浮动荡。
幻散:(希望等)像幻境一样地消散。
4.提问:冯至的这篇《我是一条小河》幽婉凄清,诗思质朴晓畅。整体感知全诗。
这首诗写的是青年人深深的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也写出了年轻人的淡淡的感伤。
(1)提问:这首诗分四节,每节都说了什么?如何划分层次?
这是一首色彩明艳而情调又显得凄美的爱情诗。诗的感情的推进取迂曲之势,形成三个层面:首节为第一个层面,以后每两节为一个层面。在首节中诗人慧心一转,将多情的男子比作柔波微漾的‘小河”,它偶遇彩霞般明艳的姑娘,于是情意突萌,拥着这迷人的“影儿”缓缓前流。小河和岸上人原来并不相干,但诗抓住人有倒影、水能映照的特点,把两者紧紧地胶合起来,用以表达青年男女从无心邂逅到萌生情意的微妙过程。
在第二个层面中,诗人用两节对称诗正面写出“我”的柔情:不管是流过森林还是花丛,总忘不掉那个倩影,随时捡拾途中的奇珍异宝来献给这倾心钟爱的姑娘。这两节诗以小见大,以动作表深情,表达了怀爱者“我”心中甜蜜的情意以及对姑娘的奉献之心,从而把前面悄悄萌发的爱情推到一个“寤寐求之”的更深层次上。
诗的第三层面情态顿变,诗意起了一个突转:海上的厉风“吹折了花冠”,狂浪“击碎了衣裳”,“我”自身也被无情的海潮卷向天边,原先甜蜜的梦被生活击碎,无以为继。这种由乐境入哀境的情状,是对生活中的自由爱情受到的折磨的艺术概括,曲折地表达出对扼杀爱情的封建礼教及守旧势力的鞭挞,富于时代色彩。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诗中“我”的追求受到阻遏,使诗作蒙上了一层“好景不常”的无可奈何的怅惆,但“我”心中那“彩霞般的影儿”却一样明艳如初,令人怀想。这就委婉地表达出主人公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意,于哀愁中见执著。
(2)提问:诗人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
在诗中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借看“小河”与“影儿”之间的自然联系,写出青年男女间两心的相印与相随。这首诗还十分注重情调的创造,注意运用语言的感情色彩来烘托一种特定的、浓郁的氛围。诗的首节,“我”是“无心”绕过这儿,姑娘也是“无心”投影于“我”的柔波。这两个“无心”,隐然传达出一种悄静、活美的意境,描摹出“我”与姑娘间感情交流的自然、真挚、和谐,令人想见愈是“无心”愈是有情。底下柔波那“荡荡地”、“粼粼地”的姿态,在水波微兴中摇曳着深情,把“我”一腔柔情化作一片清澈、明静的艺术境界,把原来的情意向着纵深方向推进了一步。同时,它又和下面遇到的摧折一切的厉风狂浪形成鲜明对照,以大海的“无情”反衬出人物的多情,以象征社会力量的自然的冥顽映照出主人公爱情遭到摧折的深深不幸,为全诗创造了一个欢快而又带有悲剧意味的情调。此外,还多用叠字(如“软软”“荡荡”“粼粼”等)和重复(如第一节的两个“无心”,第五节的两个“彩霞”等)以酿就一种缱绻的情味。
在诗的形式上,它自由而又有所敛束。整个看来,它运用对偶修辞格,格式较为规整,但表达自然、优雅,调子舒缓柔曼而热烈明丽,音律极活泼,因而显得舒卷自如,别具一种浓烈的韵味。
(三)总结、扩展
要求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加以补充和肯定。
这节课,我们运用朗读、欣赏、分析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了诗的思想内容,理解了诗人细腻真挚的感情.和在诗中带有的一种淡淡的怅惘。
八、布置作业
对《我是一条小河》中的“我”“你”“大海”“小河”流入“无情的大海”,你是怎样理解的?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我”理解为多情的男子,诗中将多情的男子比作柔波微漾的“小河”。“你”指的是被“我”爱上的姑娘。小河和岸上的人原本不相干,但抓住佳人有倒影,水能映照的特点,把两者紧紧地胶合起来。“大海”理解为扼杀爱情的封建礼教及守旧势力。“小河”流入大海理解为,“小河”被无情的海潮卷向天边,原先甜蜜的梦被生活击碎。可理解为生活中的自由爱情受到折磨,对扼杀爱情的封建礼教及守旧势力的鞭挞。
修辞方法参见“整体感知”部分。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作者以“小河”自比,小河流淌的过程就是“我”情感变化的过程。试以《我是一片白云》为题,写一段抒情的话来寄托你的一种情感。
过小河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在会唱歌曲《小河之歌》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即兴表演歌曲内容,进一步激发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体验集体合作表演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 各种纸张材料(铅画纸、皱纸等)、蜡笔、剪刀、固体胶。
2.会唱歌曲《小河之歌》。
3. 有相关环保的知识经验。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河之歌》
t:我们去郊游,去小河边走走看看,唱唱小河的歌。(引导幼儿复习歌曲)
(二)合作歌表演
1. 制作道具
t:我们和小河做朋友,谁愿意做小河?用什么做呢?小河里有什么?(小鱼、小虾等),我们来打扮自己。(请幼儿自选角色,分成若干组,共同制作头饰及表示河水的绉纸装扮自己。)
2.集体表演
t:小河高兴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和动作?难过的时候又是什么表情和动作? t:小河里的小动物在干什么?用什么动作表示? (鼓励幼儿根据角色创编附和角色动作,例如:扮演小河的幼儿站在两边用蓝色绉纸制成的带子表现快乐和难过的动作;中间一块空地上扮演小河中动物的幼儿带头饰自由创编动作,音乐结束摆个造型。)
t:找朋友交换表演。(鼓励幼儿相互交换角色与道具再次游戏)
操作提示
老师要鼓励幼儿参与制作道具与即兴表演活动。因为是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进行表现,教师应接纳每个幼儿的创作方式及创作内容,不过分强调动作的结果。
老师在游戏中可让幼儿在讨论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并请各种能力层次的幼儿进行操作表现,再集体帮助修改,使每个幼儿在游戏中都有表现自己想法和做法的机会,并能在集体讨论中不断充实自己。如有个幼儿想表演虾的动作,但他用的是甩手甩脚的表现方式,老师引导集体幼儿共同创作:思考虾的形状和动态,帮助幼儿回忆对虾的已知经验,从而讨论出虾的动作——身体弯曲弓背,然后舒展,双臂上伸作虾须。通过这样的互动,运用集体的智慧对个体幼儿动作有了提升,个体和集体都获得了成功感,享受了音乐游戏中的快乐。
将制作的头饰道具及音乐放入区域活动中,让幼jl再次对动作进行创编,充分尝试不同的角色。
附:儿童歌曲《小河之歌》
小河小河真难过,黑黑河水在流泪,小河小河真难过,小鱼小虾生病了。
小河小河真快乐,清清河水在唱歌,小河小河真快乐,小鱼小虾才来了。
小河小河真快乐,清清河水在唱歌,小河小河真快乐,小鱼小虾都来了。
过小河教案篇6
作者:虞淑华
教学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早春景色的美丽。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晴朗、衣服、金灿灿等词意。
3.能说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是指什么?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难点:知道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是指什么?
重点:说出小河经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教学准备:教学投影,录音有关春天景色的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初读课文,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教学有关生字新词。
过程:
一、揭题
1、读题
2、质疑,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3、说说课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看课文,小河是怎样自我介绍的?
2、指名分节读课文,标出共有几段。
3、说不得说小河是怎样的小河?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三、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自学生字,说说难写字的记忆方法。
3、指名开火车,同桌互读等多形式抽读生字。
4、给生字扩词。
5、指导书写。
四、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并划出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河(用——划出)
2、交流所划出句子。
3、看投影理解句子。这里的“蓝衣服”指什么?花衣服指什么?
4、指导并朗读。
五、小结:说说明亮亮的小河里有什么?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完成课堂作业1、2、题。
第二课时
要点:学习理解第2、3两段。教学有关的生字词
过程:
一、复习
1、朗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1、回忆第一段的学习方法。
2、用迁移学习法,分小组学习2、3段。
Ⅰ学习第二段,讨论理解。
⑴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⑵跑过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⑶说说读了这段明白了什么?
Ⅱ学习第三段
⑴理解为什么会到处听到歌声?
⑵为什么说我们拉起手来?
⑶谁和谁拉手?
⑷理解奔向大海的含义?
⑸朗读第二三段。
Ⅲ学习小组汇报交流。
Ⅳ运用投影进一步理解“桃花、杏花、梨花开了”
Ⅴ进一步指导朗读
三、小结:说说小河经过了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
3、完成课练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要点:朗读指导,试背课文。说说在校园里和校外有哪些春天的景色。
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听写词语。
3、说说小河流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二、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朗读。说说怎样来记背课文。
2、同桌互背。
3、抽背。
三、延伸教学。
1、除了书上所写的春天的景色。还有哪些?去野外找一找春天,说一说春天的景色。
2、把找到的春色写一写。
四、小结:说说学了本文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练作业。
3、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找春天》。
附板书
我是一条小河
怎么样 哪里 看到 听到
明亮 田野 麦苗迎春花 到处是歌声
快乐 果园 花儿
鲜艳艳的花衣服
散发着花香东击西 ————奔向大海
带着歌声
过小河教案6篇相关文章:
★ 乡村小河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