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写好教案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序,教案的语言应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猫做数学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猫做数学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我班家长为幼儿制作的一个小藤球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常常追着小藤球奔跑、扔掷。小藤球玩具,制作简单,玩起来花样多,又安全,非常符合小班幼儿各个肢体的活动内容,能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全面、协调地发展。为了使小藤球更能吸引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拖拉、声响玩具的特点,我在藤球上添加了铃铛和拖拉绳,使小藤球的玩法更多,并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主动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使幼儿不断获得经验和成功。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2、练习投掷等动作。
3、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打包带制成的铃铛球人手一只,用长度约55厘米的绳拴上;
2、充气不倒翁四只(装饰成),放于场地四周隐蔽处;
3、场地布置,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教师(扮演猫妈妈)带幼儿(扮演小猫)入活动场地。
2、热身运动。
(1)寻找铃铛球。(幼儿在草丛中找出铃铛球)。
(2)带铃铛球散步。(幼儿跟着教师带着铃铛球进行钻山洞、爬草地、穿花丛、跨栅栏等动作练习。
3、玩铃铛球。
(1)幼儿自由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教师注意观察不同玩法的幼儿,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
(2)交流铃铛球的多种玩法。(请幼儿演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幼儿互相学习,体现生生互动)。
4、游戏:打。
(1)设疑引起幼儿注意:“妈妈发现四周有,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可用铃铛球当武器去打它)
(2)幼儿自由“打”。(将场地四周的抬出来,幼儿用铃铛球打,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打的方法)。
(3)交流“打“的经验,(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用铃铛球打的)并总结打鼠的方法(投掷的基本方法)
(4)幼儿再次玩游戏“打”。
5、放松活动:收拾铃铛球,幼儿抬着“”念儿歌(自编)绕圈一周后离开活动场地。
活动反思:
1、这个活动适合一些运动能力弱的小朋友,对于另外一些小朋友不太适合,目标显得太低了,对他们来说没有一定的挑战欲望。
2、活动以游戏形式贯穿较好,幼儿比较喜欢。
小猫做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听音乐做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在游戏中观察上下、里外、前后的方位词。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的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对方位有一定的认知;
2、物质材料的准备:幼儿前期熟悉音乐和游戏规则、呼啦圈、桌子、椅子、柜子、纸盒、地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情景游戏,吸引幼儿兴趣。
今天猫妈妈要带小猫出去玩,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捉迷藏的游戏,今天我们可以藏在桌子的下面、椅子上面;呼啦圈里面、纸盒的外面;柜子的后面、地垫的.前面等地方。
二、基础部分
1、听音乐、玩游戏。
幼儿听到音乐后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教师开始找,问:小猫小猫在哪里?
小猫答:“小猫小猫在这里”问:小猫你藏在什么地方?
引导幼儿大声说出自己藏在××的前后里外上下
2、总结第一次玩游戏的问题,第二次玩游戏。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不要都藏在一个地方,避免安全隐患。要轻轻去躲,猫妈妈没有找到的时候不要出声音。
3、第三次玩游戏,引导幼儿藏在不一样的地方。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大声说出方位词,巩固孩子对方位词的认识。表扬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藏在了不同的位置。
三、结束部分
今天猫妈妈带着小猫们玩了捉迷藏的游戏,说一说我们都藏在了什么地方啊
小猫们玩游戏玩累了,去喝一点水,一会猫妈妈带你们去玩其他好玩的游戏。
找小猫这一活动我在给小班幼儿上的过程中发现他们都也别的喜欢,寓教育于游戏,使幼儿在做中玩,做中学。
活动反思:
在操作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表扬将操作材料收拾得整齐的幼儿。
小猫做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受3以内的数的关系。
2、能按数取物,按物说数。
3、乐意参加活动,体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制作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鱼若干。
2、小猫头饰每人一个。
3、创设鱼塘情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框各一个。
4、《开火车》音乐、铃鼓一个、礼物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做运动
随音乐出场,师:“宝宝们我们开着货车出去玩吧!”
师:“今天天气真好,你们想不想和妈妈一起游戏?”
第一次:妈妈和宝宝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小猫小猫喵喵喵,跟着妈妈做游戏,我的小猫跳一下(幼儿跳一下);我的小猫拍两次(幼儿拍手两次);我的小猫叫三声”(幼儿叫三声)。第二次:速度稍快。第三次:速度加快。
二、小猫摸鱼(听觉感知)
(一)摸一条鱼
师:“宝宝们快找块地毯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师:“我们小猫最喜欢吃什么?(鱼)今天妈妈带你们去鱼塘摸鱼好不好?”
教师提出摸鱼的要求:拍一次铃鼓摸一条鱼,两次铃鼓摸两条鱼,三次铃鼓摸三条鱼。
幼儿摸鱼,教师指导:妈妈刚才拍了几次铃鼓啊?(一次)你摸了几条鱼啊?(一条)看看你的小鱼是什么颜色的?摸到红色鱼的宝宝举起来让妈妈看看,请你把它放到相同颜色的框里。
(二)摸两条鱼
幼儿摸鱼,教师指导幼儿摸两条鱼。摸完后,请宝宝们休息,老师检查:妈妈看看你摸了几条鱼?都是什么颜色的?教师拿着筐子:红色鱼宝宝回家了,蓝色鱼宝宝们和妈妈亲一亲,黄色鱼宝宝回家了。请一名幼儿检查放的.对不对。发现有错都及时纠正。
(三)摸三条鱼
幼儿摸鱼,教师指导:“妈妈来看看那只小猫最能干,摸对小鱼了,你摸了几条鱼啊?”(3条鱼)(多问一些孩子。在摸鱼的过程中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老师总结:“哇!摸了这么多鱼,今天晚上可以大吃一顿啦!”
三、小猫摸奖品
师:“今天小猫真能干,摸了这么多鱼,妈妈要送礼物给你们。在你们的地毯后面有一封信,里面是妈妈送给你们的礼物,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摸一摸里面有什么?有几个?用小手数一数!”
老师总结:“妈妈送你们的礼物喜欢吗?天快黑了,宝宝们拿好礼物,带着我们摸到的小鱼回家了。”随音乐出门。
小猫做数学教案篇4
设计思路:
小班数学活动小猫钓鱼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活动目标,经验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活动身体,巩固1—4数数,懂得颜色对应,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小猫钓鱼教案吧
枯燥的计算活动不能使幼儿轻松接受,为了锻炼小班幼儿爬的动作,将体育游戏和计算游戏融为一体,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快乐地参与,真正做到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把幼儿置身于全方位、立体化的真实数学情境中,使幼儿从小就体会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活动目标:
1、活动身体,巩固1—4数数,懂得颜色对应。
2、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经验准备:
1、有爬的技能,了解猫的一些特性。
2、对4以内的数数有一定基础,区分三种颜色。
材料准备:
小猫胸饰若干,猫妈妈胸饰一个,小鱼若干多于幼儿人数的两倍,小猫音乐竹篮三个装鱼的小篮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律动:小猫起床。
2、今天妈妈和宝宝一起学本领。
妈妈教过你们什么本领?
二、游戏《小猫捉鱼》:(反复2——3次)
1、小猫跟着猫妈妈学爬。(鼓励幼儿向不同方向爬)
2、小猫捉鱼:观察猫妈妈篮中的鱼,知道有许多鱼和多种颜色。
3、猫妈妈把小鱼朝一个方向抛,小猫朝这个方向爬着去捉鱼。(第一次要求把鱼捉完为止;第二次要求捉各种颜色的鱼)
要点:必须是爬着过去捉鱼。
4、小猫装鱼:分颜色按要求装到相应的竹篓中。
三、律动:小猫回家
回家猫妈妈带着小猫听着音乐高高兴兴地回家,把小鱼送到娃娃家。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活动中有趣的故事情节,游戏化的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以及活动的积极性。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和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强调活动的游戏性、活动性、操作性和趣味性,在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满足感,整个活动孩子始终沉浸在游戏中,兴趣极高。
小猫做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物体的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巩固14的数数。
2、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体验师生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鱼竿、篮子人手1份,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小鱼若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鱼缸各一个,其他形状的鱼缸一个。
活动过程:
一、和猫妈妈一起做运动
1、你们看看我是谁呀?(猫妈妈)今天我来扮演猫妈妈,你们来扮演猫宝宝,好不好?
2、宝宝们,和妈妈一起做做操吧。
老师念儿歌,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做操。
二、小猫钓鱼
1、现在妈妈带你们去散步,好吗?这里有好多小兔子,我们和小兔打个招呼,小兔你好!咦,前面是什么呀?我们过去看看。
2、原来这里是个池塘,里面有许多鱼,这些鱼长的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颜色呢?
3、池塘里有这么多的鱼,宝宝们想不想把他们钓上来呀?看看妈妈手里这个是什么呀?(鱼竿、篮子)
教师示范:我把鱼竿轻轻地放下去,一条小鱼上钩了,这条小鱼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呢?我再来钓一条,这条是什么样子的?这条呢?
4、你们看看妈妈一共钓到了几条鱼呀?(一起点数)
5、幼儿自主钓鱼。你们想不想来钓鱼呀?每人去拿一个篮子,找个空地方钓鱼。
6、带幼儿回到座位。宝宝,拿好你的篮子到妈妈这里来,我们要回家了。
7、分散交流: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钓了几条鱼,是什么样的?
8、请个别幼儿交流。
三、小猫养鱼
1、宝宝们,我们钓了这么多的鱼尝尝味道吧,今天宝宝的本领很大的,钓了很多鱼,这么多的鱼吃不完,怎么办呀?(幼儿自由想办法)妈妈想到一个好办法,我们把它们养在鱼缸里,等想吃的时候再吃。
2、出示鱼缸:这个鱼缸是什么形状的呀?圆形的小鱼说我喜欢住在和我相同形状的鱼缸里。这里还有正方形的鱼缸,我们请什么形状的小鱼住进去呀?三角形的小鱼住在哪里呢?师演示贴的方法。
3、请幼儿送小鱼,并一起检查。
4、刚才我们把小鱼都养在了鱼缸里,妈妈这里还有许多小鱼呢?但是这些小鱼喜欢住在和它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鱼缸里。这个鱼缸没有颜色,妈妈变个有颜色的鱼缸好不好。请小鱼住在相同颜色相同形状的鱼缸里吧。
5、请幼儿送小鱼,并一起检查。
6、宝宝们,现在小鱼都养在鱼缸里了,我们去外面看看哪里还有小鱼,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小猫做数学教案篇6
孩子们对于小球非常的感兴趣,而且在追逐球的过程中,能促进身体动作全面协调的发展。根据幼儿喜欢小球的特点设计了此次参与活动,让幼儿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探索多种玩法。
设计意图
我班家长为幼儿制作的一个小藤球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常常追着小藤球奔跑、扔掷。小藤球玩具,制作简单,玩起来花样多,又安全,非常符合小班幼儿各个肢体的活动内容,能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全面、协调地发展。为了使小藤球更能吸引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拖拉、声响玩具的特点,我在藤球上添加了铃铛和拖拉绳,使小藤球的玩法更多,并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主动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使幼儿不断获得经验和成功。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2、练习投掷等动作。
3、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6、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打包带制成的铃铛球人手一只,用长度约55厘米的绳拴上;
2、充气不倒翁四只(装饰成),放于场地四周隐蔽处;
3、场地布置,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教师(扮演猫妈妈)带幼儿(扮演小猫)入活动场地。
2、热身运动。
(1)寻找铃铛球。(幼儿在草丛中找出铃铛球)。
(2)带铃铛球散步。(幼儿跟着教师带着铃铛球进行钻山洞、爬草地、穿花丛、跨栅栏等动作练习)。
3、玩铃铛球。
(1)幼儿自由探索铃铛球的多种玩法。(教师注意观察不同玩法的幼儿,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
(2)交流铃铛球的多种玩法。(请幼儿演示自己玩铃铛球的方法,幼儿互相学习,体现生生互动)。
4、游戏:打。
(1)设疑引起幼儿注意:“妈妈发现四周有,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可用铃铛球当武器去打它)
(2)幼儿自由“打”。(将场地四周的抬出来,幼儿用铃铛球打,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打的方法)。
(3)交流“打“的经验,(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用铃铛球打的)并总结打鼠的方法(投掷的基本方法)
(4)幼儿再次玩游戏“打”。
5、放松活动:收拾铃铛球,幼儿抬着“”念儿歌(自编)绕圈一周后离开活动场地。
活动反思:
1、这个活动适合一些运动能力弱的小朋友,对于另外一些小朋友不太适合,目标显得太低了,对他们来说没有一定的挑战欲望。
2、活动以游戏形式贯穿较好,幼儿比较喜欢。
小猫做数学教案篇7
设计思路:
枯燥的计算活动不能使幼儿轻松接受,为了锻炼小班幼儿爬的动作,将体育游戏和计算游戏融为一体,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快乐地参与,真正做到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把幼儿置身于全方位、立体化的真实数学情境中,使幼儿从小就体会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活动目标:
1.活动身体,巩固1—4数数,懂得颜色对应。
2.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有爬的技能,了解猫的一些特性。
2、对4以内的数数有一定基础,区分三种颜色。
材料准备:
小猫胸饰若干,猫妈妈胸饰一个,小鱼若干多于幼儿人数的两倍,小猫音乐竹篮三个装鱼的小篮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律动:小猫起床。
2、今天妈妈和宝宝一起学本领。
妈妈教过你们什么本领?
二、游戏《小猫捉鱼》:(反复2——3次)
1、小猫跟着猫妈妈学爬。(鼓励幼儿向不同方向爬)
2、小猫捉鱼:观察猫妈妈篮中的鱼,知道有许多鱼和多种颜色。
3、猫妈妈把小鱼朝一个方向抛,小猫朝这个方向爬着去捉鱼。(第一次要求把鱼捉完为止;第二次要求捉各种颜色的鱼)
要点:必须是爬着过去捉鱼。
4、小猫装鱼:分颜色按要求装到相应的竹篓中。
三、律动:小猫回家
回家猫妈妈带着小猫听着音乐高高兴兴地回家,把小鱼送到娃娃家。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活动中有趣的故事情节,游戏化的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以及活动的积极性。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和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强调活动的游戏性、活动性、操作性和趣味性,在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满足感,整个活动孩子始终沉浸在游戏中,兴趣极高。
小猫做数学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
(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
(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活动延伸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活动反思
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小猫做数学教案8篇相关文章:
★ 小猫咪咪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