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里预设的课堂提问,就像抛向学生的思维锚点,引导深度思考的发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案,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节奏与方式,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活动音乐教案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活动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用看图谱的方式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小闹钟机灵、活泼的艺术形象。
2、学习用二声部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完成歌唱作品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小猪睡前在床上缠妈妈讲故事、小猪赖床的图片各一;7:00、8:00的钟面各一;图谱;幼儿已经认识小闹钟,在生活中知道用时间来规范自己的作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理解歌曲内容
1、回忆小闹钟的特点
2、出示8:00这个钟面
3、出示小猪缠着妈妈讲故事的图片
4、结合图谱学唱歌曲的第二声部,教师示范后,幼儿学唱。
5、同样以这个方式出示7:00钟面和小猪赖床的图片,学习小闹钟叫小猪起床。
二、借助图谱学唱歌曲第一声部
1、介绍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的歌曲
2、教师示范唱歌曲的第一声部,幼儿欣赏。
3、提问幼儿第一声部的内容,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并解释图谱,跟念歌词
4、教师演唱,幼儿再次欣赏5、幼儿学唱歌曲两遍
三、完整演唱歌曲,体现歌曲活泼、轻快的曲调。
1、第一次幼儿合作完整演唱时请配班老师和我一起各在一个声部和孩子一起演唱。
2、第二次演唱时互换声部
3、第三次幼儿独立演唱,教师在一边指图谱提示
4、第四次幼儿演唱,教师悄悄地录音。
四、欣赏自己的歌唱作品
1、欣赏演唱录音,体验合作完成作品的快乐。
2、脱离图谱完整表演唱歌曲。
课后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对于小闹钟已再熟悉不过,我以一首《我会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接着就变出了一件小礼物,原本我想直接把它变出来,后来一想,要想吸引幼儿,最重要的就是投入于行动中,因此,我就让幼儿上来用手触摸下,由于人都有好奇心,这时的他们,安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我叫了2位幼儿上来,最后,我揭开纱布,原来是一只小闹钟,顿时,深深吸引了他们。在这堂课中,幼儿很喜欢这首歌,我估计跟我创编的动作也有极大的关系,幼儿不仅喜欢唱,更喜欢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最后,在他们熟悉歌词的同时,我变出了一个青蛙钟与小羊钟的头饰,此时,他们表演的`欲望更加强烈了,对这首歌掌握的也不错。
幼儿活动音乐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体验同伴互助与合作获得的快乐。
2、能根据乐曲的结构、情绪、形象,创造性地用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
3、学习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并表演律动。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听过《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理解"挑水"、"抬水"等动作。
3、活动前看过幼儿用书,了解了小和尚快乐、生气、难受等不同的情绪。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三个小和尚不同的个性化动作。
(1)师幼共同回忆故事,并说出故事主要情节及人物情绪。
(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快乐、生气、难受三种个性化表情与动作。
(3)教师选出同伴榜样,让幼儿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二)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图片,结合音乐结构和形象进行动作创编并表演。
1、欣赏a段音乐,感受乐曲结构。
(1)引导幼儿创编并表演a1段,一个和尚挑水、玩水、喝水时快乐的动作和表情。
(2)引导幼儿创编并表演a2段,两个和尚抬水喝、抢水、生气的动作和表情。
(3)引导幼儿创编并表演a3段,三个和尚装病不去挑水、没水喝、难受的动作和表情。
(4)幼儿听a段音乐,完整地表演"三个和尚挑水、抬水、没水喝"(a1、a2、a3)等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小和尚们动脑筋、握手言和的动作(b段音乐)。
3、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出各种取水的方法,来表现小和尚团结协作共同取水的情节,幼儿三人一组,用组合动作进行表现(a'段音乐)。
(三)幼儿随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完整、合拍地进行表演
1、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完整地表演。
2、幼儿集体创编结尾造型并进行表演。
3、教师采取"退出"的方法,让幼儿完整地、主动地练习动作,享受表演的乐趣。
(四)启发幼儿思考教师:为什么到最后三个和尚没水喝?在共同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家应该怎么做?
(懂得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将事情做好的道理)
四、活动延伸:
结合社会活动"我会交朋友",学习和朋友交往的简单方法,体验有朋友的快乐。
五、活动反思:
首先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题材,歌曲游戏《三个和尚》原本是学前班的内容,此曲简单有趣、幼儿不管是唱还是念都能朗朗上口。本次活动,最大的优点在于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气氛,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欢快的音乐也很感兴趣,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非常急切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我也提供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就是根据歌词进行歌表演,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地调动了其参与活动的积极和主动性,使其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而我为了更好体现出歌词中的内容,在活动前,我准备了一根扁担,一个小桶,让幼儿利用道具大胆运用夸张、丰富的身体语言来表现自己。这样幼儿才会学得轻松、有趣,也加深了幼儿对歌词的理解。
幼儿活动音乐教案篇3
设计思路:
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培养你的孩子成材,培养我的孩子成材,培养我们的孩子成材,但是培养孩子成材不是我们唯一要做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是快乐的。所以,今天我就选择了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快乐手指游戏〈点点豆豆〉,把点点豆豆这首儿歌配上一曲活泼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 在欢快的音乐游戏中,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点点豆豆〉是一首韵律很强的儿歌,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一拍一点,从而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结伴游戏的能力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本节课采用的都是一些老儿歌老游戏,这些儿歌游戏都是我小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做的,她不仅加深了我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而且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现在还记忆尤心。我也很想让这些儿歌把各位家长老师带回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老儿歌老游戏的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歌唱和游戏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2、学习游戏规则,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3、通过游戏愉悦幼儿身心,培养幼儿活泼欢快的.性格。
活动准备:
指偶一个活动过程:
1、朗诵儿歌〈拉大锯〉进教室。
2、小指偶唱大戏〈点点豆豆〉幼儿欣赏。师:小朋友,你们来这里干什么?幼:看大戏。(教师用指偶在手上唱大戏《点点豆豆》)
3、学唱歌曲〈点点豆豆〉。
(1)、教师范唱两遍,幼儿欣赏。
(2)、幼儿伸出小手当舞台,小指偶在幼儿手指上唱歌。师:小指偶想到小朋友小手搭的舞台上唱大戏。
4、幼儿学唱歌曲。
(1)、用不同的手指点豆唱歌。拇指爸爸先唱歌,食指妈妈再唱歌,最后中指哥哥也要唱歌。
(2)、幼儿边唱边点身体的不同部位。师:想一想我们还能在身体哪个部位上点豆豆。
5、幼儿结伴游戏点点豆豆。音乐游戏《找朋友》幼儿找朋友结伴游戏。
6、和父母一起做点豆豆的游戏。师:你们想和爸爸妈妈做游戏吗?(音乐《找朋友》找到爸爸妈妈做游戏。)
7、歌曲〈小宝宝睡觉〉。
8、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出教室。
评析:小班幼儿年龄小,学唱新歌是比较难的,而且第一课时不是很好上,因此,在选材上,我选择了孩子们都很喜欢的手指游戏《点点豆豆》,并配以欢快活泼的曲子,让幼儿边唱边玩慢慢习得。正因为点豆游戏有一定的情节,趣味性,这就为幼儿在活动中发挥性了保证,活动中采用了手指拟人的手法唱歌,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活动过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多种形式,主动地去歌唱游戏,幼儿始终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手指点豆顺序进行讨论外,还进行了初步的结伴游戏,从而对幼儿进行了交往和遵守规则等社会化技能的训练。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快乐的。另付:儿歌《拉大锯,扯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就是不让二妞去。恩歌曲《点点豆豆》点点豆豆,开花石榴,小狗搬家,喀嚓一锁。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幼儿活动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引导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记忆力及音乐的.表现力。
3、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为第二段填编新词。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根据优美音乐,跟师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关动作。
2、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引起兴趣:小朋友闭上眼睛,数3下睁开,教师吹白色碎纸屑,问:“是谁从天空飞下来?”“小雪花是怎样飞下来的?”(沙沙沙,轻轻飘下来。)
二、展??
(一)看图片学第一段:
1、看图片第一段语言节奏朗诵:“每年的冬天,小雪花都要来到小朋友中间,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2、理解分析歌词:
(1)咱们一起问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小雪花会怎样回答?”
(2)“小雪花怎样来的?”
(3)“小雪花要来告诉我们什么?”(冬天来到了)
3、语言节奏朗诵:
(1)师问第一句,幼儿朗诵后三句。
(2)集体完整朗诵。
4、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
(1)看图片欣赏范唱。“你听到什么?”“第一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高?”(上行音)“第二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低?”(下行音)
(2)完整演唱两遍。
(二)填编第二段:
1、填编歌词:“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你听,猜猜是谁‘滴滴滴滴答’?”“小雨滴会说些什么?”“小雪花飘下来,那小雨滴呢?”(落下来)“小雨滴想告诉我们什么?”(春天来到了)
2、朗诵歌词:
(1)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
(2)语言节奏朗诵。
3、唱第二段:小雨的也想唱着歌来玩行不行?
(1)学着第一段试着唱一唱。
(2)唱第二段。
(三)完整演唱两段。
1、“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
2、“这首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雪花和雨滴)
3、加动作表演唱,教师稍加工,时动作更有美的感染力。
幼儿活动音乐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捏面人》是一首含有京剧中韵味的说唱歌曲,歌曲生动形象,唱起来朗朗上口。其中的念白部分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西游记》里的人物,且面人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小物件。 大班幼儿已初步接触过京味的歌曲,对于京剧歌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对捏面人这项民间艺术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就为活动中念白部分的创编奠定了基础。本次活动通过歌唱、创编等形式,使幼儿独特的表现方式得到充分的回应和赞赏,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敢于并乐于表现的艺术活动氛围。
活动目标
1.按歌曲的'不同节奏,学习带有京韵味的说唱歌曲《捏 面人》。
2.掌握说唱的表现形式,根据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创 编歌曲。
3.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与歌词内容相符的课件,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面人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有个老爷爷特别喜欢捏面人,他捏的面人可好看了。瞧!这是谁啊?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捏的什么呀?仔细听”。
二、用圆舞板以快板的形式说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念 白节奏,学唱歌曲。
1.师:捏一个猪八戒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猪八戒吃 西瓜 师问:捏一个唐僧干什么? 幼回答:捏一个唐僧骑大马
师:捏一个沙和尚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沙和尚挑着箩
师:捏一个孙悟空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孙悟空变戏法
2.师引导幼儿完整说一遍 师:捏面人的老爷爷真是本领大,真的这样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师唱歌曲 提问:“你听到什么了?还听到什么呢?”
4.师再次范唱 提问:你们仔细听听,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的呢?
提升:因为这个捏面人的老爷爷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时 带有浓浓的京味。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唱一唱。
5.师唱响一点,幼儿跟唱(2—3 遍)
师:谁来说说这首歌与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幼儿回答)
小结:这种既有说又有唱的歌曲叫说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再把这首说唱歌曲练习一下。幼儿再练习 2 遍
三、分组进行,运用多种形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1.表演唱: 要求说的部分的幼儿要边说边做动作。
2.交换角色表演
3.男女生练习
四、根据歌曲内容,尝试创编歌词。
1.教师:“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这么大,还会捏什么呢?”幼儿仿编,教师把幼儿仿编的歌词唱进歌曲
2.开火车仿编,教师把幼儿仿编的歌词唱到歌曲里。
活动反思
面人对于孩子们并不陌生,孩子们喜欢这种色彩鲜艳, 形象逼真的形象,但面人怎样捏出来的,孩子们并不清楚,也没有仔细的观察过,如果能有这样一位捏面人的老者亲身 示范。更能为孩子提供探索空间。
幼儿活动音乐教案篇6
一、游戏综述
中国民间故事《马兰花》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和花草不同的个性,让勤劳和善良战胜懒惰和邪恶。故事中人物特点鲜明,表演色彩浓郁,正面形象的代表有马郎、小兰、小鸟,反面形象的代表有大兰、老猫、狼,两组形象具有强烈的对比性和明确的意义。幼儿同情小兰的悲惨遭遇,憎恨大兰的懒惰和老猫与狼的贪婪,特别是对“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这句经典的台词不仅是朗朗上口,而且对其中所表达的勇敢、善良、勤劳等内涵铭记在心。
幼儿经过小班和中班的多次表演学习,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础,对表演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幼儿听过《马兰花》这个故事以后,立刻被故事内容和情节深深地感染了,他们跃跃欲试,产生了表演的冲动,于是我们排演了儿童剧《马兰花》。
二、游戏网络
三、游戏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幼儿会复述故事《马兰花》,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2.幼儿会唱黄梅戏《对花》和表演舞蹈《欢庆》、《美丽的家园》,为儿童剧表演做准备。
3.了解各种动物的典型特征,学习通过特定的动作来表现不同角色的特点。
(二)游戏资源
1.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1)场景:树林。
(2)道具:马兰花、竹篓1个、树枝若干。
2.选配音乐。
(1)《美丽的家园>(选自小天鹅幼儿园大型歌舞剧《绿色家园》):用于第一、五场“花”和“草”上场。
(2)“凶狠、狡猾”的重金属音乐:用于老猫等第二、四、六场上场。
(3)黄梅戏《对花》:用于第三场小兰和马郎的对唱。
(4)《欢庆》中国风格的民乐):用于第六场结束。
(三)家庭与社区
1.家长为幼儿提供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书,帮助幼儿了解相关知识,丰富直观经验。
2.家长为幼儿的表演游戏提供废旧材料和半成品,并与幼儿共同设计和制作道具。
四、游戏提示
1、到了大班,由于表演情节的增加,表演剧情之间的衔接变成了重点,如果衔接不好,就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从而直接影响表演的氛围。因此,在场与场的衔接环节,教师都会根据剧情播放相应的音乐,一方面提示相关的幼儿上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
2、在表演中,教师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因幼儿的个体差异造成其表现也各不相同。能力强的幼儿表演的欲望和表现力都比较强,但个别胆小的幼儿却缺乏单独表演的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让胆小的幼儿进行群体表演。比如表演花草或者一群小鸟,让他们在群体表演中大胆地说出台词,做出动作,这样在满足幼儿表演欲望的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已了3
3、在游戏中出现了反面角色,有的幼儿不愿尝试,总认为自己表演了反面角色,生活中自己就成了反面人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尊重幼儿的选择,对大胆表演艟赫篇瞄;儿童剧表演
反面角色的幼儿进行鼓励表扬,让幼儿在评价的时候谈自己的.感受,并介绍一些我国因扮演反面角色而大获成功的优秀表演艺术家的故事,同时请家长帮助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幼儿逐渐在心理上得到认同和接受,愿意表演反面的角色。
大班音乐欣赏:采茶扑蝶
一、活动目标:1.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2. 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二、活动准备:1. 乐曲:《采茶扑蝶》2. 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三 活动过程: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等)5.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幼儿活动音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幽默滑稽的风格,伴随音乐学习小丑得意、走、看和选菜的动作。
2、在了解4/4x x xx xo/这个节奏的基础上,伴随音乐创编出与该节奏相匹配的切菜动作。
3、体验当厨师进行游戏的快乐。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已经用该音乐玩过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情节,模仿学习情节所匹配的动作。(幼儿围圈坐)
1、在教师动作、语言的引导下初步学习基本动作。
①师完整讲述故事师:看看我是谁?(教师戴上小丑的红鼻头)肚子好饿呀,我要去厨房做一顿香喷喷大餐,(做得意的动作),进了厨房,我走走走走走/左看看右看看/(3遍)。哇,发现了我最喜欢的菜(做指菜动作),我,拿呀拿呀拿呀拿。准备切,切切切切切0/……看看我切的菜。
②配乐,教师完整示范动作两遍。
③幼儿完整模仿学习两遍
2、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初步有节奏的随音乐做动作。
①重点练习有节奏的切的动作
②连续完整游戏(两遍)第一遍游戏:教师重点用语言提示切菜的节奏第二遍游戏:教师重点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在做切的动作时候的节奏
(二)用4/4x x xx xo/节奏创编不同的切菜方法
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用替换的方法创编片和拍的动作
①重点练习有节奏的片鱼的动作,幼儿在圈上按顺时针的方向移动,完整玩片鱼片的游戏(关注幼儿在移动时候的节奏和空间距离的调整,教师重点用语言提示走走,走走走,的节奏,以及片鱼片的节奏。)
②重点练习有节奏的拍姜的动作,完整玩拍姜的游戏
2、幼儿自由创编切菜的动作
①幼儿创编不同菜的切法
②教师引入魔法菜板,进一步激发孩子创编的兴趣
③配乐完整游戏三遍
3、结束师:现在,端上我们切好的菜吧,跟着老师走,咱们炒菜去吧。(幼儿假装端菜状,离开)
【友情提示】
活动延伸:
1、魔法菜板放置位置的不同变化:高、低、左、右、前、后
2、可增加魔法菜板的数量。
幼儿活动音乐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