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教案的持续改进有助于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水果屋二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水果屋二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序数含义,会用序数词“第几”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能够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准备
1.有5个不同大小的纸盒组成的'列车一辆,背面贴有双面胶的水果卡片1套。1~5数字卡片,水彩笔。
2.幼儿学习资源3第18~19页、操作卡《水果列车》。
3.火车头头饰一个,水果头饰5个,《火车开来了》。
活动过程
1.装饰水果列车,学习5的序数。
请幼儿观察“列车”,从车头开始,数数共有几节车厢,给每节车厢排排顺序并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用序数词“第几”说说每节车厢的位置。
小结:从车头的位置开始数,五节车厢分别排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位置上。
2.请幼儿每人取一张水果图片,说说名称。
讨论:怎样用水果图片把“列车”变为一列“水果列车”?
3.指导幼儿揭下水果图片背面的双面胶护层把图片贴在“车厢”外面,提醒幼儿把同一种水果图片贴到同一节“车厢”上,并给车厢去个名字,如“苹果车厢”。
4.欣赏水果列车,找找自己的水果图片贴在了什么车厢上,这节车厢排在第几。
变换“车箱”位置,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思考:现在你的水果车厢排在第几了?上面的序号还对吗?应该怎样调整?
将车头调换到车尾,感知序数的方向性:车头变方向了,车厢的序号还对吗?为什么不对了?怎么调整?
5.幼儿学习资源3第18~19页自主进行“数一数、涂一涂”活动,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序数词。
6.玩游戏“开火车”,用序数词表达游戏中的变化情况。
幼儿6人一组,一人戴上火车头头饰,5人戴水果头饰,前后双臂搭在肩上排成一列“火车”,说说自己是什么水果车厢。
播放音乐《火车开来了》,第一遍音乐开始,“火车”有节奏地向前开,音乐停止后,幼儿说出自己是第几节车厢;第二遍音乐响起,“车头”走到“车尾”,“车厢”原地后转身,“火车”再往回开。音乐停止后,请幼儿说出自己现在是第几节车厢。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玩数楼房、开火车等游戏,增进对序数的理解。
水果屋二教案篇2
教学目的:
初步认识画面内容的主次关系并进行主次构图方法的练习,在继续蜡笔水彩画的学习中感受到色彩的对比协调效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画一盘水果时的主次构图要求和方法。
教学难点:
色彩的主次认识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画
1、这幅画用什么方法画成?画了些什么?你认为它好在什么地方?
2、师:
a、构图饱满
b、水果摆放生动,错落有致,大小有变化,姿态不??
c、色彩鲜艳有对比
3、主要画了些什么?它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盘子、盘子外的水果、刀、杯子、树叶等)
(画的均很粗糙)
二、板书“画”,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有主次的来画一盘水果。
1、出示静物、水果等物,观察其外形、颜色。
2、讲述主次关系,(电影中的主角、配角关系)
3、师命题,确定主次
学生自行讨论,上台摆出一组有主次关系的静物。
(1)学生上台摆
(2)学生众评
(3)修改或重摆
形的主次:
a、形的大小
b、形的多少
色的主次:
a、颜色的大面积色调
b、颜色的对比
4、出示一些组合静物构图,欣赏
5、学生上台画构图草图
要求:构图饱满有主次
三、按照构图法则进行构图,完成一幅静物画
1、确定自己画的主体物,添加陪衬物。
2、用蜡笔勾线。
3、用水彩涂色。
4、画背景及其它物体。
四、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
画一盘水果
形的主次:
1、主体物
2、陪衬物
色的主次:
1、主体色
2、对比色
水果屋二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果的特征,知道对身体有意。
2、知道水果有丰富的营养,鼓励幼儿多吃水果。
3、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爱吃水果的情感。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水果若干、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
1、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2、你喜欢吃什么水果?
3、为什么要多吃水果?
二、通过听故事《德德不爱吃水果》,了解水果对身体的益处。
1、提出要求,组织幼儿听录音故事。
(听故事不能乱讲话,要仔细听故事里说了些什么事。)
2、提问:
(1)德德刷牙时发现了什么?
(2)大便时觉得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3)你吃过什么水果?为什么要多吃水果?
三、欣赏儿歌《排排座,吃果果》
排排座,吃果果,吃橙子,吃苹果,天天吃一个,身体好得多。
四、活动延伸:
洗手吃水果,鼓励个别幼儿将自己小盘里的水果吃掉,不浪费。
教学反思:
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的刺激性。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水果屋二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水果的明显特征,尝试自己动手剥果皮,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食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自带水果若干
2.盒子、竹签、果盆、一次性台布、水果刀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
1.t:豆豆班的小朋友身体都很棒的,老师想知道,你们的身体怎么会长的那么棒?(幼儿自由回答:吃许多饭、菜的;多吃水果;多吃蔬菜;锻炼身体等等)
2.t:恩,还有吗?原来小朋友都喜欢吃水果。老师这里也有许多的水果,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喜欢它?(幼儿介绍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3.小朋友介绍完。t:这些好吃的水果想和我们的宝宝做个游戏。有意识的把同一类水果按大小摆放成一排,或不同的水果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大小、数数、间隔排列、一和许多等。
t:老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水果,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从小到大等);有几个桔子?我们一起来数数,好吗?(点指数数);看看谁来了?苹果生梨间隔排列(间隔排序);最后出示一个香蕉,许多小番茄(1和许多)……
二、游戏感知
1.t:老师这里有一直会变魔术的金盒子,它能变成出许多好吃的水果。
2.游戏:变戏法
老师摸水果,告知小朋友水果的主要特征,(如:一个红红的,圆圆的,大大的是什么水果?两个黄黄的弯弯的,象小船一样的是什么水果?)让小朋友猜猜是什么水果,当老师知道小朋友猜对时,小朋友一起说:“变变变,变出一只红苹果”或“变变变,变出两只黄香蕉”等等。
三、动手品尝
1.t:小朋友拿来了那么多好吃的水果,我们今天就来开一个水果品尝会吧,尝一尝这些水果到底是什么味道的。老师帮小朋友把水果切好了,放在那里的小桌子上,小朋友等下过去把好吃的水果做成一个个好吃的'水果串好吗?如果要请老师帮忙的,请你说句有礼貌的话(老师帮帮忙)。水果品尝会开始喽!
2.引导幼儿先洗手再吃水果。(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小手甩一甩,毛巾擦擦,小手变干净)
3.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分享。
t:“你可以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做水果串,也可以请你身边的老师帮帮忙,但是要说什么?(老师帮帮忙。谢谢。)”
t:“小桔子剥开来以后,串成好看的水果串。可以分几个给其他小朋友,也可以分给你身边的老师,请他们也尝一尝好吃的水果。”(小朋友/老师,请你吃。谢谢。不用谢。)
水果屋二教案篇5
【活动目标和准备】
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通过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等活动,感知苹果、香蕉、橘子的明显特征,并懂得果皮和果核不能乱扔。丰富词汇:甜、酸、剥、瓣。
活动前,幼儿已认识了苹果、橘子、香蕉。准备“水果小卖部”(内有苹果、香蕉、橘子),口袋1只,每人1张代用券。
【活动过程】
1.买水果。
(1)发给每个幼儿1张代用券,告诉幼儿可以用这张代用券到小卖部买香蕉、苹果、橘子。
(2)先想一想,再说一说:“你想买什么?它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
(3)买水果。
营业员:“你要买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说清楚了,就能拿到水果,并提醒幼儿向营业员说声“谢谢”。
2.摸水果。
(1)老师说出水果的名称,让幼儿摸出这种水果。
(2)老师讲出水果的特征,让幼儿拿出实物。
(3)口袋里最后剩下橘子和苹果,让幼儿摸出橘子,提问:“你怎么知道这是橘子?”
3.尝尝水果的'味道。
(1)讨论怎么吃。
(2)尝一尝,说一说是什么味道。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活动后,和老师一起制作水果羹,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进一步加强对三种水果的认识。丰富词汇:爱吃水果。
【与家长沟通计划】
向家长介绍本次活动的目标、内容,请家长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幼儿认识更多的秋天的水果,鼓励幼儿多吃水果
水果屋二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感知各类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品尝水果的滋味,培养幼儿触摸觉、嗅觉、味觉的能力,
2、幼儿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参观果园
2、苹果、梨子、香蕉、柑橘、柚子、石榴等水果若干个
3、塑料盘子五个,塑料刀子每人一把
过程:
一、引入: 今天,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好多的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水果?
二、感知水果
1、分组观察水果(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来感受水果的'色、香、)
2、集中交流讨论。鼓励幼儿大胆把自己看到、摸到、闻到的感受告诉他人。
三、水果拼盘比赛
1、 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制作水果拼盘
2、 幼儿分组制作水果拼盘(提醒幼儿用刀时要小心)
3、 欣赏各组的水果拼盘,幼儿进行评价
四、品尝水果拼盘大会 引导幼儿品尝自己 做的水果拼盘,并说说吃到的滋味如何 五、游戏“运水果”结束。
评析:
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整个过程通过幼儿分组交流探索的结果,分组合作制作水果拼盘,分享共同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水果屋二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儿歌,能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
2、在图片一一对应的帮助下记忆儿歌的内容
3、通过活动会简单地创编儿歌,体验创编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苹果、梨子、葡萄、西瓜实物,水果图片,四种颜色的圆形卡片,魔术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教师出示魔术箱。
2、逐一从魔术箱里取出苹果、葡萄、等水果,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出示相应颜色圆形卡片贴于黑板上)
小结:这些水果宝宝听说中一班的小朋友特别的聪明,所以特意带来了几个问题要考考大家,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二、编儿歌:
(一)、给苹果编儿歌。
1、什么水果红红的?(出示“问号”“水果”图片)
2、幼儿回答。苹果红红的。(教师出示对应红圆形图片、红苹果图片)
3、师幼对答: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
(二)、给梨子编儿歌。
1、什么水果黄黄的?
2、幼儿回答。梨子黄黄的。(教师出示对应黄圆形图片、黄梨子图片)。
3、教师结合黑板图片,根据苹果的'句式把关于梨子的儿歌完整说一遍。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
三、游戏:大声小声游戏。
1、我大声提问题,你们小声回答;
2、再来一遍这样的游戏,我小声提问题,你们大声地回答。
四、给西瓜编儿歌。
1、西瓜说:小朋友们,请你们快点来帮我也编一首像苹果和梨子那样好听的儿歌好吗?
2、请个别幼儿根据苹果的排列把西瓜的图片出示出来,并完整读一遍。
五、给葡萄编儿歌。
1、什么水果紫紫的?
2、幼儿回答。葡萄紫紫的。(教师对应紫圆形图片、红苹果图片)
3、师幼对答: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4、我这首儿歌还没有名字了,我们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好吗?
小结:小朋友们,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水果和颜色,也编了一首儿歌。我们大家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儿歌来念一念吧。
六、引导幼儿创编儿歌《水果歌》
1、生活中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它们也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它们都是什么水果,什么颜色吗?指幼儿说。
七、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找找水果,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编儿歌吧!
水果歌
什么水果红红的?
苹果苹果红红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
梨子梨子黄黄的。
什么水果绿绿的?
西瓜西瓜绿绿的。
什么水果紫紫的?
葡萄葡萄紫紫的
水果屋二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
★ 取水果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