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方案设计模板最新7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活动方案需要在活动正式开始前制定好,一个周密的活动方案能够在活动中应对各种意外情况,以下是美篇六六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总方案设计模板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总方案设计模板最新7篇

总方案设计模板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赞美同伴的积极评价,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通过赞美他人,学会欣赏他人,同时也感受被同伴欣赏的快乐。

3、增强班级凝聚力。

活动过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取长不短相得益彰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一、导语:

同学们,看你们这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就如同一朵朵盛开的童子面茶花,如果你肯笑一笑,相信这朵花会开得更灿烂、绚丽,不信,你试试看!好美!真心希望你们天天快乐,笑口常开!

可是,在咱班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同学内心也有烦恼,而这些烦恼大多来自于同学间的相处,有的甚至提出要求调换同桌。那么同学之间究竟应该如何相处,才能消除烦恼,使自己快乐起来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来解决的问题。

二、故事启发,学习欣赏

下面再请大家听听《长颈鹿和小羊》的童话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只长颈鹿和一只小羊碰到一起,长颈鹿看到小羊太小了,很看不起它。于是大摇大摆的走到小羊面前,高傲地对小羊说:“小不点,你在干什么呢?要不咱俩比谁本领大吧”。小羊说:“比就比,谁怕谁呀”。长颈鹿说:“看,那棵树上有许多果子,我们看谁能吃到果子”。小羊说:“好的”。结果长颈鹿个子高,很容易就吃到了果子。而小羊个子矮,又不会爬树,自然吃不到果子。儿童网站

又过了几天,小羊和长颈鹿又碰到一起。小羊说:“我们再比比谁的本领大吧”。长颈鹿又高傲的说:“手下败将,比就比,这次由你定”。小羊说:“前面有一个花园,花园里有好多花,我没看谁能采到花”。结果,小羊个子矮,它从栅栏里爬进去,很容易就采到了花,而长颈鹿个子高,没办法进到花园,也就采不到花。

提问:听了刚才的故事,你们心里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谁来说呢?

主持人:是呀,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值得别人学习。美好与自信,都源于你对人生一往情深的欣赏。欣赏是一种心境,欣赏是一种发现。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他人。今天我们就以《学会欣赏》为题开一次主题班会。

三、实例讨论,学会欣赏

老师希望我们学会欣赏他人,那到底应该如何欣赏一个人呢?这儿有几种行为,请同学们谈谈你怎样欣赏他们。

(1)小刚趁同桌不注意,悄悄地取走了她放在书包里的十元钱。

点评:欣赏也是有原则的,小刚偷拿加别人的钱,这种行为极不道德,我们不能欣赏;小刚通过自我教育,知错改错,这一点值得我们欣赏。

(2)考试卷发下来了,欣欣得了“优”,他十分开心,而丽丽呢,只得了个“良”,她十分难过,伤心地哭了。哭过之后,丽丽擦去脸上的泪水,面对自己做错的题,她重新思索,实在弄不明白的,她又去请教欣欣,欣欣呢,也没嘲笑丽丽,而是耐心地为她讲解,一遍又一遍,直到丽丽真正明白为止。(请问你们怎样欣赏他们?)

学生交流现实生活中的欣赏。学生表演!

四、优点“轰炸”,实践欣赏

主持人:看来同学们的认识也有所提高,那我们就来看看身边的同学,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来欣赏他们,优点大家说,来个优点“轰炸”如何?谁先来说。

(单个同学举事例说明。)

主持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欣赏别人,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是一种沟通、一种祝福。接下来我们邀请几位同学做嘉宾上场,请大家来欣赏他们,帮他们找优点。

主持人:被人欣赏是一种快乐、幸福,能找到自信,会更加努力。那我们欣赏某个人以后应该怎么样呢?

学生思考并交流。

五、诗歌朗诵,升华欣赏

是啊,看来欣赏的确是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请我们班的朗诵小能手为大家朗诵这首小诗歌,大家掌声欢迎!

附:《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细细地欣赏自已周围的人与事,

你会发现生活本来就很美好。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会冲洗掉你内心的嫉妒和烦燥。

你能欣赏别人学业的精湛,

你的成绩也会步步樊高;

你能欣赏别人品格的纯正,

你的心胸也会像大海一样掀起波涛。

你能欣赏大地的每一道晨曦,

你的心情就会被彩云围绕;

你能欣赏天空中的每一丝细雨,

你就会有一个明净而清新的头脑。

你能欣赏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

你的前程就会被金色的阳光笼罩;

你能欣赏父母遗传给你的各种特点,

你就具有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容貌。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使你充满自信,永不烦恼;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使人铁人生更绚丽,生活更美好!

六、总结:

这首诗真正道出了欣赏的作用,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培养广阔的胸襟,学会与人共处,团结合作。

人,不能完美无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长处或闪光点,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发现,能不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学会欣赏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美好,是如此的幸福快乐。

总方案设计模板篇2

微课名称:算法初步

预备知识

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算法初步

设计思路

系统的复习算法的基本知识结构,涵盖了算法初步的全部内容算法与程序框图;算法语句;算法案例。

教学过程

一、片头

内容: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算法初步的基本理论

二、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

算法与程序框图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能够设计出某些具体的、简单的数学问题的算法,并用程序框图描述.

第二部分内容:

算法语句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是相对应的,因此在编写程序的时候要先设计好算法,画好程序框图,然后根据程序框图写出程序.

第三部分内容:

算法案例是算法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的典型事例:求最大公约数、秦九韶算法和进位制来说明算法、程序框图和编写程序的操作方法。

三、结尾

我练我掌握,给出一道练习题,对本讲的内容进行简单应用,巩固提升,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自我教学反思

一节微课复习一章的内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是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加强,只是一个尝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思考。

总方案设计模板篇3

一、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知道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

能力目标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循序式。

五、教具使用

生字卡片,小黑板或投影片。

六、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西门豹”。

板书课题:西门豹

2.解题:

“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3.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想知道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

过渡语:

那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

(二)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

(三)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读生字,查字典联系课文理解新词

1.生字:认读课文后要求学会的生字、并说出每个字的音、形、义,组词、说话。

2.理解生字:战国、邺、荒芜、人烟稀少、巫婆、官绅、徒弟、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开凿、灌溉。

(四)再读课文:按照“调查情况—惩办恶人—兴修水利”的顺序给课文分三段

第1—9自然段为第一段,第10—1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16自然段为第三段。

(五)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言引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西门豹,板书课题。

指名读第一段。

思考:

1.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西门豹—到邺地就进行调查?(找老大爷问怎么回事)

2.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儿件事?(①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的?③新娘从哪来?④漳河有没有发大水?)

3.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①河伯娶媳妇是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②巫婆和官绅是首恶分子。③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使家里有女孩子的纷纷逃走。④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干旱。这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成为西门豹治邺的可*事实依据。)

4.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理解句子含义。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从表面上看,河伯确实很灵。因为河伯要娶媳妇后的确没有发过大水。但实质是,漳河没有发过水是因为这里降水量少。“年年闹旱灾”就是证明。巫婆官绅恰恰利用了这里的气候条件来欺骗老百姓,西门豹讲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明白河伯娶媳妇是个骗局。“还真灵啊”是反话,带有讽刺意味。“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说明西门豹已经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想好了对策。

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即含蓄地总结了上面的调查结果,又引出了下文。暗示西门豹已想好了惩治首恶分子的好办法。)

过渡语:西门豹会怎样做呢?请同学们看课文第二段。

(二)自由读第二段

1.前后讨论、读完这段后,你们知道了什么?(知道了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都扔到河里去了……)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指名读有关段落)

2.出示投影或小黑板、理解句子含义

(1)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西门豹这样说是为了找个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说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要“另外选一个漂亮的”,并不是西门豹真的这样认为,而是故意装着认真给河伯娶媳妇,用这些话作借口。“麻烦”是表面上对巫婆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把巫婆投到河里去。)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等了一会儿”并不是真的要等巫婆从漳河里出来,而是做出等了一会儿的样子。“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表面上做出以为巫婆能回来的样子。“麻烦”,是表面上对官绅头子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把他投进漳河里去。)

3.那么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官绅抓起来杀掉呢?

(这是因为当时老百姓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巫婆和官绅的真面目,西门豹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广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妇的现场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迷雾中觉悟过来。所以西门豹将计就计,也若有其事似的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就这样,西门豹用看河伯娶媳妇的办法使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惩治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绅。从此“漳河也没有发大水”,说明给河伯娶媳妇与漳河发大水没有关系。用事实教育了那些被巫婆、官绅愚弄的老百姓,破除了迷信。)

4.这段共有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层,请同学们给这段分层并说出层意。

(①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②③西门豹借口姑娘不漂亮把巫婆、官绅头子投进漳河;④⑤西门豹故意面对漳河站着,迫使官绅们磕头求饶;⑥老百姓终于明白巫婆、官绅的骗局。)

(三)过渡语:西门豹破除迷信后又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问:1.西门豹又做了些什么?(兴修水利引水灌溉)

2.这一段哪些地方与开头照应?“每年的收成都很好”照应了开头“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这种照应方法使前后意思相反,进一步说明西门豹治邺有功。)

3.再找一找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开头巫婆、官绅们的态度是“急忙迎接”,后来“提心吊胆,气不敢出……”这是前后对照的句子。)

4.说说这些坏蛋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开头他们以为西门豹真的是来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后来发现西门豹是将计就计,严惩他们,所以态度变化极大。)

(四)总结全文

1.指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全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

3.通过全文的理解,你认为西门豹是怎样的人?

(善于调查,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

八、板书设计

14 西门豹

调查了解

破除迷信

有勇有谋

惩办恶人

敢作敢为

兴修水利

与民作主

为民除害

【设计意图】

以事件为线索,抓住课文中故事发生、发展、变化、结局的过程,起到掌握事情来龙去脉和详细经过的作用。

总方案设计模板篇4

一、活动背景:相对于母亲,父亲羞于表达自己的爱。他们常把爱放在心底。母爱有声,父爱无声。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向来重视孝敬父母回报感恩,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开展互动的亲情文化营销。

二、活动主题:礼赞父亲,孝行天下

三、活动时间:__年6月21日

活动内容:

1、赠送生日蛋糕:

凡6月20日出生的父亲凭有效证件可在___店享受购生日蛋糕6折优惠。

2、喝啤酒的比赛在大厦店换购处持本商场当日单张50元以上购物小票者可参加喝啤酒比赛。

活动细则:每场次分两组,每组5人。由主持人下令,能在最短时间内喝完1听者获胜。获胜者将当场奖2听啤酒。

3、五颜六色闯关中大奖:

父亲节活动期间,商品全场88折,购买商品折后单票满128元以上者,可凭电脑小票参加"五颜六色闯关中大奖,为父亲抽个父亲节礼物"活动,为父亲献上精美的父亲节礼物。

(1)奖品设置:

特等奖:任选服饰一件;一等奖:送指定商品一个二等奖:购买商品在打8折;三等奖:购买商品在打7折;活动细则:

在商场收银台出入口处放一促销长桌,并铺上红布;于桌上放置两个抽奖箱,每个箱上都装着5种颜色的乒乓球共11,分别是白色4个、兰色3个、绿色2个、黄色、红色各1个。

只要顾客连续两次从箱子里抓出来的乒乓球的颜色是一样的',即可获得相应的中奖奖品;红色球代表特等奖;黄色球代表一等奖;绿色球代表二等奖;兰色球代表三等奖;白色球代表四等奖。

4、为父亲父亲赢奖在商场门前搭建舞台,举行"为父亲父亲赢奖"趣味游戏,即让孩子戴上眼罩,去找找谁是自己的父亲父亲。口号:为父亲父亲赢奖!

(1)活动细则:

a)从现场围观的观众当中选择5—7对父子,小孩子的年龄应该在4————7岁之间。父亲父亲们套上商场提供的一模一样的衣罩站在一边,衣罩上应该有编号牌,号码与自己的孩子身上的号码相对应。

b)将孩子们蒙上眼睛,由主持人一个一个轮流引着他们去找自己的父亲,可以采取摸、闻方法,但不能说话和做其它暗示性动作。违反者取消资格。孩子找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后就站在其背后,但不能摘下眼罩。接着完成下面几个孩子的找父亲父亲的游戏。

c)当所有的人都找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后,就摘下眼罩看结果。

d)如果能准确找到自己父亲父亲,孩子将获得一份肯德基或麦当劳餐饮券,父亲将得到衬衣一件。其他没有成功找到自己的父亲父亲的孩子也将获得精美食品或饮品一份(5元左右)。

四、广告宣传及预算:

?__报》6月19—21日名片大宣传。

预算金额:20xx元、电台6月19—21日某一时段(待定)播出。

预算金额:1000元、纸质宣传单5000份。

预算金额:500元。

总方案设计模板篇5

一、活动时间:

20__年6月21日下午3:00——4:00

二、活动地点:

各班课室

三、活动主持:

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参与人:

本班老师和幼儿

五、活动目的:

1、了解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基本的习俗。

2、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六、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七、活动准备:

1、有关端午节的ppt和赛龙舟的视频以及音乐。

2、各班请提前通知家长为幼儿准备好一个粽子和一个水果,并于活动当天带回幼儿园,幼儿将进行端午节食物分享活动。

3、各班自行进行拍照活动。

八、活动内容:

(1)分享有关端午节的ppt,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看赛龙舟、欣赏赛龙舟时的音乐,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气氛。

(3)将大家带来的粽子及各种水果一起分享。(重点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下粽子的不同形状及包法和不同的口味。

九、注意事项:

1、各班请提前向家长说明活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穿好相应的校服。

2、注意不要给幼儿吃太多粽子,难消化,也请和家长说明。

3、各班自行拍照并准时上传到本班博客,并于下午五点之前上传两张精华照片至黄友文件夹,并以班级命名。

总方案设计模板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激发孩子创编的灵感和兴趣。2、通过活动让幼儿掌握几种创编规律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兔子头饰;1开大白纸一张;碰铃、铃鼓、手铃、沙锤若干。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呀音乐国将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想”

“咦,小兔子把它的拿手好戏——节奏表演也带来了,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兔子演员登台表演音乐节奏)

2、发现规律

老师:“小朋友,你在刚才的节目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节奏有规律)

老师:“对了,刚才小兔子的节奏表演不仅好看而且十分有规律,谁能说说看它的规律是什么?

( Х0×0|×0×0| )

3、创编有规律的节奏

老师:“谁能自己创编一个有规律的节奏?试试看!”

(鼓励幼儿自己创编有规律的节奏)

如:×0 0|×0 0|×0 0|×o o|

××××|0 0 0 0|××××|o o o o|

××oo|××oo|××oo|××oo|

4、创编有规律排序题

老师:“小朋友想一想除了音乐可以创编出规律以外生活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编出有规律的?”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出尽可能多的物品)

老师:“请你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编一道有规律的排序题好吗?看谁编的和别人不一样。”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教师在纸上写出孩子编的规律并用节奏中的×和o表示。)如:3朵花3把草可以用×××|o o o来表示。

5、总结规律排序的方法

老师:“生活中的有规律排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两种不同物体之间排,也可以三种、四种…不同物体之间进行排序,好现在和你身边的小朋友一起说说看你掌握了哪几种排序的方法,说的越多越好!”

(引导幼儿说出这节活动中发现的排序方法。)

如:×00×00;00×00×;×000×ooo;ooo×ooo×;

6、练习有规律的节奏

老师:“刚才音乐国的国王打来电话,让我们给一首音乐配上有规律的节奏,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想”

“请你和你们组的小朋友一起来选一个有规律的`节奏,再来选一种你喜欢的乐器一起来试试吧!”

(幼儿分组练习节奏,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7、活动延伸——合奏

老师:“请回到位子上,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打节奏吧!”

(给予幼儿鼓励与肯定)

小结:“你们打的节奏不但有规律而且特别美,说明你们动了脑筋了,老师为你们自豪!现在就让我们乘着小列车到外面领取音乐国给我们的礼物吧!”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了,我的大胆尝试也有了明显的效果。这节活动让我深切的感觉到给孩子万千知识不如给孩子一种解决途径。活动中我把规律排序的重难点也就是(自编规律排序题)这一数学领域中难题,通过与音乐领域的有机结合而轻松的解决掉了,孩子们在想象中、拍打中总有保持着一股创编的兴趣与‘兴奋’,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孩子创编的方法之多让我有些目不暇接,让我由此更加坚定了兴趣教学的信心,但其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与不足,如:孩子发现了六种不同物体之间规律的排序,但在打节奏的过程中孩子并没有把它用节奏的形式打出来,也许是怕编的太慢而我给的时间不是很充足吧,就留下了一些的遗憾。我想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更注意孩子突发教育的引导,效果会更好!

总方案设计模板篇7

识字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提高性目标:

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并有条理地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看图识字、识词,读好韵文

难点:创设情境使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发展学生语言、思维,感悟桂林山水的美丽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方法手段

图文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认读生字,诵读词串,并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初步领略桂林秀丽的自然风光,了解壮乡的风土人情,感受祖国山河的无限美好。

3、能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碧、峰、影”。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一) 教学内容:激情导入,检查预习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激情导入,初步感知桂林山水的美。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三) 教学过程:

1、画面激情导入:

(1)同学们,咱们的祖国山清水秀,有许多著名的游览胜地。我们国家的xx区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到广西游玩,一定要去欣赏桂林山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最美之处就是漓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游轮,到漓江上观赏一番吧。

2、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串,说说哪些词串在读的时候要注意的?

(2)学生交流,重点指导“秀峰、倒影、骆驼”的朗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互读检查。

(4)齐读

(四)教学意图:有的放矢,难读的或容易读错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并同桌检查,做到人人过关。

板块二

一、教学内容:学习韵文

二、教学目标: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行词语:

1、我们的游船已缓缓驶入漓江,多么可爱的漓江呀!

2、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碧水:

a、学生交流

b、师:是呀,漓江的水美。像碧玉一般的清澈,这就是“碧水”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个词。

c、我们文中是用“碧水”一词来写漓江的`水美,还有一段文字也是写漓江的水的,大家来听听,想想它写了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老师配乐朗读,学生齐读

(2)秀蜂

a、你还看到了什么?桂林的山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b、与你以前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

c、师:是呀,桂林的山多么清秀呀,谁来读?齐读

(3)倒影

师:水美、山美,碧水倒映着请山,就更美了!

把你看到的倒影读出来,比一比谁看到的最美。个别读,齐读。

3、让我们把看到的景色美美地读出来。齐读第一行词语。

(二)第二行词语:

1、我们的轮船继续前行,听,耳边传来了动听的歌声,我们循声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2、: 对歌 榕树 壮乡

3、学生看图交流对“对歌、榕树”的理解

3、师补充简介壮族: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人民爱唱歌,壮乡有“歌的海洋”之称,人们喜欢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还喜欢依山傍水建屋,在青山绿水中生活,日子那样的幸福美好。

4、少数民族的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谁愿意带我们去看一看,读好这组词。

(三)第三行词语:

1、走出了壮乡,轮船渐渐驶进群山之间,这里的山真有趣呀!师配乐读第三行的词。

2、交流:看到这三个词,你仿佛看到了哪座山?

3、象鼻 骆驼 笔架

4、这么有趣的山峰,谁想读?

5、其实桂林还有很多各有特点的山峰,师介绍:看,这座山多像一轮弯月,所以叫月亮山;瞧,在这座山上,你仔细数一数的话,能数出九匹马呢;再看这座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它就是彩叠山……

还有一段文字也是写桂林的山的,想不想听听,山有什么特点?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四)第四行词语:

1、我们的行程即将结束了,眼前又出现了一幅画,自己读读第四行的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指名读词语

3、看图交流了解:鸬鹚

3、交流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把这美丽的画面读出来。齐读这组词。

(五)总结指导读好韵文

1、(出示配乐画面):无论是晨曦、白天、还是晚霞当中,漓江两岸的美景都是如诗如画: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这美丽的画卷,识字2用了12个词语就把它们都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我们好好地来读读这篇韵文

3、自己先读读,我们还要比一比,看谁读得好,下节课要请他来当小导游,带我们去游漓江。

四、教学意图:

根据每组词的难易,分配不同的教学时间,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大致了解词意,带着理解和画面读好词语,同时也注意对整篇韵文的朗读指导,给学生课文的完整行。并在本板块中尝试补充了与内容有关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有机地结合使用,让学生由词的感悟过度到对篇章的赏析感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美。

板块三

(一)教学内容:指导书写“碧、峰、影”3个生字

(二)教学目标:会正确、美观地书写这3个字。

(三)教学过程:

1、碧 峰 影

2、观察字形,什么结构的字。

3、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 ;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

5、学生练习描红、书写,师提示写字姿势。

(四)教学意图:

这一板块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临帖,把字写美观。

作业设计:

a类:完成《习字册》。

b类:背诵词串。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鼻、骆、驼、架、廊”。

提升性目标:

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并有条理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一)教学内容:练习说话

(二)教学目标: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整个漓江好像一条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谁能有感情地背诵词串。

(2)齐背。

2、水如碧玉,清澈见底;山是奇峰,挺拔秀丽,真是百看不厌。谁能当一回小导游,带领我们再次去饱览无限美好的风光?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词串说几句话。

3、小组内进行小导游演说比赛。

4、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

(四)教学意图:延伸性学习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运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设计导游词,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板块二

(一)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书写剩下的5个生字。

(二)教学目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鼻、骆、驼、架、廊”。

(三)教学过程:

1、出示生字,读一读,说说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字?

2、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

3、师示范,重点指导“鼻、廊”的书写。

“鼻”:先看清结构特点,再看教师示范,然后在书上描红。“鼻”也作偏旁,读作鼻字旁。

“廊”:注意里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点。看教师范写,再在书上描红。

4、学生练习描红、书写,师提示写字姿势。

(四)教学意图:

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不同想法。通过交流、讨论,把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阵地,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识字写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识字写字兴趣,写好字成了他们主动的愿望。

作业设计:

a类:1、继续完成《习字册》。

2、完成《补充习题》。

b类:选择一组词串写几句话。

总方案设计模板最新7篇相关文章:

总护理部工作计划推荐7篇

2023年总审计个人总结优秀7篇

会议总给讲话稿优质7篇

会议总给讲话稿参考7篇

设计活动方案模板7篇

元宵节方案模板模板7篇

方案策划最新7篇

班级最新小活动方案7篇

农村搞活动方案最新7篇

2023工会活动方案最新7篇

总方案设计模板最新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8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