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和幸福感,而不仅仅是学术成绩,我们可以邀请专家参与教案的评估和改进,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五大领域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五大领域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学习完整地朗诵儿歌.
2、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二、活动准备
油泥、玩具小碗、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图标.
三、活动过程
1、老师演示搓元宵,谈话导入元宵节.
老师:老师拿的是什么?变变变,我用油泥变出了什么?
一碗香喷喷的元宵来啦!元宵节里人们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2、学习儿歌.
老师示范朗诵儿歌《闹元宵》.
3、理解儿歌意思老师: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节日?
4、看图标跟念儿歌.
分析理解“团团圆圆”、“闹元宵”的意义.
老师:谁知道“团团圆圆”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在一起.)儿歌叫《闹元宵》,为什么要说“闹”?(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热闹、很开心.)
5、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2~3遍.
四、附:儿歌《闹元宵》
元宵节,真热闹,
看花灯,吃圆子,
小牛灯,哞哞哞,
小狗灯,汪汪汪,
小龙灯,飞的高,
小兔灯,跑得快.
小班五大领域教案篇2
目标:
能根据形式创编内容。
准备:
请幼儿带一些灯笼来园。
过程:
1、复习《花灯谣》
师:“上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的那首,你们还记得吗?”(记得)
“那的名字叫什么?”(花灯谣)
“我们大家用好听的声音来念一念吧!”
幼儿齐念。
2、创编活动。
①提问:
师:“元宵节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你喜欢什么灯?”
②幼儿相互讨论。
③请幼儿大胆发言。
④将幼儿喜欢的花灯创编到里面,并一起念一念。
⑤把自己创编的念给好朋友听。
3、教师简单小结,用小红花鼓励积极创编的.幼儿。
延伸:
请幼儿试着用好朋友和自己的名字替代宝宝和浩浩。
小班五大领域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认识鞭炮,了解鞭炮的形状和颜色。
3、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能均匀的在一定范围内涂色。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1、录制好的鞭炮声音,各种形状的鞭炮图片。
2、幼儿操作材料,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播放放鞭炮的声音,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我们会在什么时候放鞭炮?"
二、欣赏讨论
1、播放幻灯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鞭炮?
幼儿讲述讨论鞭炮的颜色,形状。
2、你看见过什么样的鞭炮?
三、示范涂色
1、出示操作材料上的鞭炮:这串鞭炮漂亮吗?为什么?
2、教师示范涂色的方法
(1)从左往右涂。
(2)从上往下涂。
(3)先涂边框,再涂中间。
3、幼儿临空练习涂色方法,学习握笔姿势。
4、放幻灯片,幼儿欣赏涂色作品。
四、幼儿涂色
操作幼儿完成自己的鞭炮涂色,教师辅导能力弱的幼儿。
五、欣赏品议
1、展示幼儿作品,幼儿欣赏。
2、引导幼儿从颜色和涂色两方面来进行评价。
六、结束部分
整理物品,自然结束。
小班五大领域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等活动,共同策划元宵节的庆祝活动方案。
2、对元宵节庆祝活动充满期待,共同营造节日氛围。
3、具有分工合作意识,知道通过大家的努力完成任务。
二、活动准备
元宵节的照片展板。
三、活动过程
1、欣赏照片展板,激发共同布置节日环境、准备节日活动的愿望。
指①这些照片是关于什么节日的?在庆祝元宵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②今年的元宵节,大家准备开展哪些活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2、设计“闹元宵准备工作表”,分配任务,各组根据自己的.任务进行讨论。
(1)师幼共同商定“闹元宵准备工作表”(包括准备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等几项
准备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环境、节目、海报
(2)自由分组,分配任务。
(3)各组围绕自己的任务展开讨论。
①布置环境需要哪些材料?布置些什么
②准备些什么节目?请谁来参加我们的元宵庆祝会
③海报上要有哪些内容
3、集体交流小组意见,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方案。
延伸活动:
幼儿分头行动,合作完成闹元宵的准备任务。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小班五大领域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3、通过讲述内容,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良好习惯。
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自主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环境准备:小(2)班
3、材料准备:图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字卡
录象(幼儿自己生活中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小手》,引入课题。
1、边唱歌边做动作。
2、教师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请个别幼儿进行歌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让幼儿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录象内容,并说一说,及时出示字卡。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录象中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是谁?在干什么(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说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勇敢地说出来)。
3、出示录象二、三。小朋友们可讲卫生了,你看,他们在干什么(自己吃饭、自己洗脸)?
(三)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录象里的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2、幼儿充分讲述,教师适当调节。
(四)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还有许多小朋友也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请小朋友找找自己的爸爸妈妈,跟他们说说,能干的你,现在会自己做什么事情(请幼儿与家长交流,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讲述的锻炼)。
小班五大领域教案篇6
小班生活活动不怕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鼓励幼儿不怕黑。
2、帮助幼儿初步建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并初步培养幼儿勇敢、乐观的个性品质。
活动准备:
带门帘的房子一座,蛋糕模型一只,狗、兔、猫、熊毛绒玩具各一。
活动过程:
一、引入情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教师操作教具,师生共同探索故事情节。
1、幼儿猜想小动物在黑房子里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探索黑房子里有什么。
3、鼓励幼儿不怕黑,积极设法解救小熊。
4、揭密黑房子里究竟有什么。
三、教师再次讲述故事,揭示小熊在黑房子里吃蛋糕的秘密。
四、游戏:寻宝
1、怎样不怕黑
1)幼儿讨论交流如何不怕黑
2)电话连线慰问汶川小朋友,并请他们说说如何消除当时周围黑暗环境的恐惧。
3)小结:在黑暗的环境中或突变黑暗的情况下,不要慌张,动脑筋想一些便利、安全的办法环境变亮,或通过唱歌、自言自语等发出声音先将心中的胆小与害怕赶走。
2、玩游戏“寻宝”
评析:该活动选材独到合理、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抓住其胆小怕黑的心理为着陆点,设计新颖、富有童趣,以故事的形式层层递进,由始至终将幼儿的注意力紧紧围绕主题,并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踊跃发言;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能随机应变,巧妙应答,特别是结合当前“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对幼儿进行适时的勇敢乐观教育,效果突出。
小班五大领域教案6篇相关文章:
★ 小班唱歌教案7篇
★ 幼儿小班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