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推荐8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教案,以确保课程顺利进行,教案的适切性还包括课堂管理和纪律的维护,以确保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1

目标:

1、培养观察思考能力,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2、萌发环保意识。

准备:

幼儿分2组,每人一个纸盒(里面抹一层雪花膏)、显微镜

过程:

一)分组活动

幼儿分成2组,分别在校外马路上、园内小公园进行活动:

1、打开小盒子。

2、引导幼儿感受这个地方空气是怎样的?让人觉得怎么样?

3、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人、植物等的状况。

二)观察分析、交流

1、你喜欢你去的地方吗?那里的空气让你觉得怎么样?

2、观察比较:

1)用眼睛看看2组幼儿小盒子里的雪花膏的变化。

2)用显微镜看看,那些灰尘、小黑点是怎么样的。

3、分析、讨论

1)为什么在马路上的雪花膏变灰了、有黑点了?

2)空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三)讨论

你喜欢哪里的空气?

怎样使空气保持干净、清新?

设计意图:

空气无所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认识空气》是大班经常进行的一个课题内容,在很多的活动中,教师都把空气的性质空气的重要性放在突出的位置。我所设计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小实验,直面的感知比较、了解空气污染的状况,激发幼儿去形成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意识,产生观察、比较、思考的自觉行为,并且渗透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种子奥秘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认识各种种子的基础上,了解种子的生长和作用。

3、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种子(黄豆、绿豆、赤豆、黑豆、白芸豆、花芸豆、花生、瓜子)

2、苹果、梨子、石榴、刀四把、石磨六个、白纸、木棍、水

3、种子生长图、音乐磁带

4、食物“豆浆”一袋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环节

1、问好:嘿!小朋友好,我是李老师。今天一起来到智慧屋,我们的口号是:“智慧树下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下做游戏,快乐多又多。

2、游戏“公鸡头、母鸡头”

二、引导幼儿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特征

1、秋天,兔妈妈收获了许多的豆宝宝,它想请你们去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它们是什么豆宝宝?长得什么样?有什么不同?(幼儿观察种子)

2、提问:请你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这些豆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3、问:“这些豆子都是一样吗?那些地方不一样?

4、除了你们发现的xx不同,还有哪些是不同的?

5、师小结:我们刚才说的豆宝宝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种子,它们是各种各样的,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形状不同,很有趣。

三、了解种子的生长

1、说了种子的特征,你猜猜种子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幼儿猜想)

2、谁说说你知道书上的种子有哪些?(板栗、松果、白果)

3、谁说说你知道泥土里的种子有哪些?(花生、土豆)

4、谁说说你知道藏在果实里的种子有哪些?(苹果、梨子、石榴)

5、到底种子怎么长大的呢?(师出示种子生长图,幼儿讲述)

6、师小结:种子是种在地里,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又长出新的种子的,真奇怪。

7、那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一起来表演(放音乐,师幼互动)

四、探索“种子变变变”,了解种子的作用

1、师:老师这有一袋豆浆,你知道它是怎么变的?(幼儿答)

2、那老师变给你们看看(师示范磨豆浆)

3、师说:“除了黄豆可以磨成豆浆,你们还知道其他种子还有什么用?

4、幼答:瓜子好吃,你还知道哪些种子可以吃?

芝麻榨油,你还知道哪些种子可以吃?

5、师小结:种子除了可以做成食品、做药给人治病,榨油,还可以种植,有的人还动脑把它们做成工艺品来美化打扮我们的生活。

五、幼儿操作,尝试寻找种子的新秘密

1、幼儿分小组活动(教师提要求)

2、a磨豆浆

b在果实里寻找“种子”

c瓜子榨油

d为豆子磨粉

3、教师评价

延伸活动:

请食堂里的工作人员为小朋友加工豆浆。

小百科: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碘洒与淀粉所产生的变化,并且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含淀粉的食物。

2、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实践来寻找答案,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2、碘洒、土豆、青菜、镘头、苹果、笔、记录纸人手一份;

3、写字板、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结合故事,了解淀粉的作用

1、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提问;彬彬长得怎么样?为什么?

2、教师简单介绍淀粉的作用。

(二)幼儿猜测

1、出示记录纸,引导幼儿一一指认记录纸中的食物。

2、请幼儿猜一猜,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猜测在记录纸中进行记录。

4、各自交流自己的猜测。

(三)实验验证

1、出示碘洒教师以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这是“魔水”。

2、引寻幼儿记录“魔水”的颜色。(荼褐色)、

3、介绍“魔水”遇到淀粉时会变成深蓝柴色。

4、幼儿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

(四)交流讨论

1、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

2、根据幼儿的介绍,教师一一验证。

(五)游戏:找一找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猜测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2、点击课件:一一验证

3、赛一赛:看看哪组找到的含淀粉食物多?

a介绍比赛规则;根据课件和食物,各组讨论并将猜测的结果写在写字板上,哪组猜对的多,就在哪组上插上一面红旗。游戏共进行四次,哪组旗帜多,哪组就赢。

b幼儿比赛延伸:当碘洒遇到淀粉时,有时变色深,有时变色浅,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4

设计思路

针对小班幼儿入园时间短、自我服务能力还没养成,尤其在穿鞋这一方面,总是有穿反鞋的情况,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情景,并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与孩子一起说儿歌、玩游戏,完成教育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穿鞋方法。

2.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在地毯上粘一个圆圈,圆圈里粘有即时贴小星星、小脚印。

2.物质准备:幼儿鞋架三个,拖鞋若干双,哭、笑小鞋脸各一个,家长的大鞋若干双。

活动过程

师生互动过程实录

1.入场:在欢快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幼儿说儿歌走圈。(儿歌:走走走,走走走,围着圆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围着圆圈走、走、走。)

师:宝宝们看看圆圈里有什么?

幼:小脚印、小星星

2.和小脚印、小星星玩游戏。教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边做游戏:123、321,我和小脚印做游戏,你也踩我也踩,踩到小脚印快蹲下。123、321,我和小星星做游戏,你也踩我也踩,踩到小星星快站好。

3.玩小脚印的游戏。

(1)师:请宝宝们站在小星星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许多小脚印。

师:请宝宝看一看小脚印有什么不一样?

幼:有反的脚印,有正的脚印。

师:谁来说一说反的脚印什么样?谁会用小手模仿一下?

(2)师:请宝宝动脑筋想办法将反的小脚印变成正的小脚印。(幼 儿将小脚印换位置)

4.玩小鞋的游戏。

(1)师:宝宝们过来坐在小星星上休息。(出示一双幼儿的.鞋子)提问:宝宝们发现了什么?(幼儿:是反的)请幼儿将小鞋子摆好。(2)学习儿歌《小鞋子》:两只小鞋头碰头,好像一对好朋友,小鞋帕向外扣,穿好小鞋到处走。

(3)师:把自己的小鞋子在小脚印上摆一摆,让小鞋子变成好朋友。

5.送鞋宝宝回家。

(出示哭了的小鞋脸)师:小鞋怎么了?咱们一起送鞋宝宝回家。现在,鞋宝宝怎么了?(笑了)

6.穿大鞋游戏。

(1)鞋子配对,请幼儿将爸爸妈妈的鞋子变成好朋友。

(2)穿上大鞋子,拿着自己的小鞋子,在音乐的伴奏下走起来,老师说儿歌:大大的鞋子,走走走,小小的鞋子,拍拍拍。(说到拍时,带幼儿拍手中的小鞋。)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好玩的游戏。

在音乐的伴奏下,带幼儿一起说儿歌入场,孩子非常高兴。

当踩到小星星、小脚印时,孩子很兴奋,争着说“我踩到了”“我也踩到了”。

孩子用语言、动作模仿着小脚印,你一言我一语很是积极。

孩子们非常喜欢动手撕即时贴,在撕的过程中体验着游戏的快乐。

在组织幼儿围坐时,教师说:“请宝宝们坐在小星星上,把小腿变成小桌子。”孩子们很快就盘坐在小星星上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1、交流:一分钟有多长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滴答滴答当当当,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面钟请小朋友看一看钟上有什么?

幼:有数字,还有针师:有几根针?

幼:3根针师:这3艮针分别有不同的名字,最粗的是时针。最长的,有点粗的.教分针。短的叫秒针。秒针从12走一圈就走了一分钟。那一分钟有多长,我们请秒针走一圈,我们静静的等一等。

2、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师:小朋友一分钟到了,你觉得一分钟时间长吗?

幼1:我觉得一分钟有点长幼2?:我觉得的一分钟有点短总结:一分钟其实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在一分钟的时间里你能做些什么呢?

幼1:我能在一分钟时间里我能折5个纸船。

幼2:我能在一分钟时间里写10个字。

师:小朋友你们是个能干的孩子,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做很多事,那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串珠要请小朋友帮忙穿一下,要请小朋友在一分钟的时间里看一看你能穿几个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大家一起动手,老师说停大家就要停下来。你们听明白了吗?

(每张桌子上放一珠)幼儿动手操作。

师:小朋友,时间到,请小朋友数一数你穿了几颗珠子并把它,记操作纸上,记录在操作纸上。(老师请小朋友,开火车来说一说。)师:小朋友,谁穿的最多?谁穿的最少?

师: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里,有的小朋友穿的多,有的小朋友穿的少?

幼1:有的小朋友,没有找到串珠的孔。

幼2:有的小朋友一边做事一边玩。

幼3:有的小朋友穿的快,有的小朋友穿的慢。

师总结:小朋友讲的真好,在同样的时间里,大家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你做事情认真,掌握了串珠的,你就会比别的小朋友穿的多一些。那么,小朋友你还想再试一次吗?

幼:想师:还是一分钟的时间,看一看这次你能穿几个?能比第一次穿的多一点吗?(全体幼儿进行操作)师:时间到。请小朋友数一数你穿了几颗,并把它记录在操作纸上。(幼儿进行记录)师:谁来说一说。你这次穿了几颗?你第一次穿的多还是第二次穿得多?为什么?

幼:因为第二次我找到了找到了方法,加快了速度。所以第二次比第一次多。

师:对了,只要我们小朋友,在做事情的时候,找到方法,加快速度,你就能比别的小朋友快。

师:刚才小朋友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做了一件事,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用3分钟的时间完成3件事,你们想挑战一下自己吗?

幼:想师:第一件事,你们要穿5颗珠子。

第二件事,要用筷子夹8颗弹珠第三件事,要套8个回形针。(一个一个串连起来)看一看那位小朋友能在3分钟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事。,在做事情的时候,先想一想你要先做什么?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大家一起动手。(幼儿在老师的指令下开始操作)师:时间到,3件事全部完成的小朋友请举手。

师:你来说一说,为什么你能完成了3件事?

幼:因为我,速度快,不和别的小朋友讲话。

师:你真棒。老师希望所有的小朋友要向他学习,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师:我们小朋友在一分钟时间了可以穿5个珠珠,夹8个弹珠、套8个回形针,那大人在一分钟时间里可以做什么事呢?老师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播放ppt)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

●一分钟人能踢毽子100多个。

●一分钟人能包30个大馄饨。

师: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活动反思:

上课铃响起,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坐端正,不能发出丁点声音,接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一分钟内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在仔细品读后,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教学中我以帮元元找回分钟为线索,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插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抽学生表演,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结合实践,课外延伸。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改编课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阅读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编的课文中学生顺理成章地点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迟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时间,一分钟也不能多睡。自由说话,你想对元元说什么?我扮演成元元,这样我和学生反复扮演角色,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油水分离的现象。

2.大胆地探索让油水融合的方法,初步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乐于积极探索,细致观察比较。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抹布、记录纸、笔、筷子、热水、洗洁精。

活动过程:

一、观察油和水,运用各种感官初步感知其特点。

引导幼儿看颜色、闻气味的方法分辨油和水。

1.你们面前都有2个杯子,杯子里装的分别是什么?

2.杯子里装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对,这就是一杯水和一杯油。

二、实验:观察油水分离现象。

1.猜一猜把油倒进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幼儿实验、观察。

把油倒进水里,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注意事项:倒的时候小心点别倒到外面,如洒了及时用抹布擦掉。)

3.小结:油和水倒在一起后,是分成两层的,油和水是分离,油总是在上面,水总是在下面。

三、探索感知不同材料能否让油水相融。

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它们融合在一起呢?

2.出示三种材料进行集体猜测

这里有筷子、热水、洗洁精三种东西,你们认为这些东西可以让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吗?(教师进行记录)

3.幼儿实验、观察,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纸上。(提醒幼儿操作一个记录一个以免忘记实验结果)

4.交流实验结果

小结:原来,洗洁精可以帮助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变成了白色的液体。

四、联系生活实际

1.除了洗洁精,还有什么可以让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呢?(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2.观看视频(洗衣粉、洗衣液去油渍)

3.小结:原来像洗洁精、洗衣粉、洗衣液这些洗涤用品都能让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帮助我们把衣服上、手上的油渍洗干净呢!

活动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这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现象,我抓住这一现象,意在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整节活动连接紧密,稳扎稳打。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并坚持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发现的原则,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感悟出真知,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油和水”的奥秘。也培养了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的科学态度。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小百科:油是常温下为液体的`憎水性物质的总称,由一种或多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组成(硅油有很大部分由硅氧化合物组成),与醇、酮和醚等碳氢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油的组成部分不极化,与脂肪的区别在于组成油的化合物的分子长度和分子之间的连接比较小。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使幼儿初步知道新鲜的空气是没有形状、颜色和气味的。

2、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空气充满我们的空间,空气无所不在。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二、活动准备:塑料袋、

三、教学活动:

1、回忆故事《空气空气你在哪儿?》

2、出示塑料袋

塑料袋里有什么?抖动一下,把口捏住,有什么变化?

3、请幼儿拿塑料袋,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找空气.------证明:我们周围到处都充满了空气.

四、小结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8

设计意图:

“三八”节来临之际,为迎接家长半日开放活动,我和孩子商量如何把我们的活动室打扮得漂亮一些,文文的妈妈听说后,第二天带来一大包气球给我们,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气球很漂亮,我们决定把这些气球充气后挂起来。孩子们看到充好气的气球,高兴得又蹦又跳,迫不及待地跟我要:“老师,给我一个!给我一个!”我想,气球是孩子们熟悉并喜爱的东西,平时通过玩耍已经储备了相关的经验,既然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不妨从这一角度切入,设计一些适合小班幼儿下学期活动的内容,让孩子感知气球的特点,初步了解空气与气球的关系。

活动一:玩气球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气球的特点。

2、体验玩气球、分气球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学习用各种感官感知气球的特点,知道气球是轻轻地可以飘起来、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周围的物体、是五颜六色的很漂亮。

活动难点:

学习按不同的形状给气球分类。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充足气的气球。

活动过程:

1、玩一玩。教师发给每个孩子一个充足气的气球,然后带孩子到室外草坪上,让孩子尽情地和气球宝宝做游戏。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和气球宝宝做游戏吗?

(幼:想)

教师:和你的气球宝宝玩一玩吧,不过,玩的时候要小心,别把气球宝宝弄破了,不然气球宝宝要生气的。

孩子们有的拍气球,发现气球轻轻地飘起来;有的把气球放在耳朵边用手轻轻拍,听听气球发出的声音;有的把气球放在眼前方,透过透明的气球看天空、看幼儿园的大型玩具,看周围的景色,发现气球的壁很薄,可以看清东西……孩子们跑着、跳着、交流着,玩得非常高兴。

2、说一说。玩过一会,孩子们有点累了,教师将他们召集在一起,围坐在草地上,边休息边让孩子们说一说。

教师:你是怎样和气球宝宝做游戏的?

幼1:我轻轻拍气球,气球就飞起来了。

幼2:我把长气球顶在头上做游戏,可是它老会跑,我抓不住它。

幼3:我把气球放在眼上,看到幼儿园的滑梯变成红色的了。

师请小朋友演示一下自己刚才是怎样玩气球的,其余小朋友也模仿他的样子玩一玩。

教师:为什么明明看到的滑梯变成了红色的?

幼:因为他的气球是红色的。

教师:你的气球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你用气球当眼镜能看到什么?

幼儿自由讲述,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3、分一分。

(1)教师:小朋友,气球宝宝有点累了,我们把它送回教室休息一会儿好吗?(教师带孩子回教室)

(2)引导幼儿按形状分类。(教师出示贴有分类标志的纸箱。)

教师:气球宝宝请小朋友把它们分一分,把长得一样的放在一个箱子里,圆气球放在圆形标志的箱子里,长气球放在长圆形的箱子里。提醒幼儿轻轻放,小心别弄破了。

(3)幼儿根据标志小心地把自己的气球放在纸箱内。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推荐8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数学集合教案8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精选7篇

幼儿园大班交通棋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二等分教案8篇

大班幼儿睡觉教案8篇

大班幼儿安全教案8篇

幼儿大班数学1到10的教案最新8篇

幼儿大班数学1到10的教案精选8篇

识字游戏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冬至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推荐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