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语言类教案参考7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制定完善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促进有效的师生交流和合作,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案语言类教案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案语言类教案参考7篇

教案语言类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体会故事中滑稽、有趣的情景

2、 观察图画中表现城市的事物,理解故事内容

3、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对城市的理解。

4、 认读字词:城市、马路、斑马线、地图、报纸

活动准备:

大图书、字卡、头饰“野猫”、“斑马”、“奶牛”、“老鼠”

地图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我们住的城市叫什么?这个城市里有什么?

有一天,从城市里来了一只野猫,他眼睛里的城市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野猫的城市》

二、基本过程:

1、 幼儿自主阅读,猜测故事内容

提问:(1)猜猜野猫对动物们说了什么?

(2)野猫对动物们做了哪些事情?

2、教师带领幼儿集体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阅读第一页:引导幼儿说出画面内容,出示字卡“城市”

问:(1)故事发生在哪里?

(2)动物们在干什么?

阅读2—3页:引导幼儿观察斑马与斑马线之间的相似处,明白斑马线的作用。出示字卡“马路”、“斑马线”

提问:(1)野猫找斑马介绍城市的什么?

(2)为什么找斑马来介绍斑马线?

(3)为什么斑马说城市是一个很疼的地方?

(4)邀请幼儿上台说一说、画一画斑马线

阅读4—5页:知道地图是可以让人点点画画的,出示字卡“地图”,引导幼儿观察地图并进行描述

提问:(1)野猫找奶牛介绍什么?为什么找奶牛来介绍地图?

(2)为什么奶牛说城市是一个很痒的地方?

(3)邀请幼儿给大家介绍地图

阅读6—9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模仿动物们的表情。出示字卡“报纸”

提问:(1)野猫说城市中特别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2)野猫是怎么介绍这个特别的地方的?

(3)动物们听完后表情是什么样的,并学一学

(4)老鼠认为城市是什么样的?

阅读10—11页:鼓励幼儿自己介绍城市

2、 师幼集体完整的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三、字卡游戏结束

教案语言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人物和情节,学习简单的词语。

2、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小脑筋,并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

2、大灰狼和小兔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头饰,引起幼儿兴趣

师: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凶恶的大灰狼,还有一只聪明的小兔子,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呀?(想)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这个故事,好吗?

二、完整欣赏课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欣赏故事

讨论: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面有谁呀?

三、分段欣赏课件,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讨论:

(1)小兔在干什么?

(2)谁来啦?小兔是怎样做的?

(3)大灰狼想干什么?

(4)小兔是怎样做的?它想了什么好办法?

(5)大灰狼有没有抓到小兔?它怎么样了?

四、小结:

小兔可真聪明,他能想出好办法把凶恶的大灰狼赶走,不让大灰狼吃掉他,真棒!我们小朋友也要向小兔学习,遇到问题要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出好办法,这样你就是一个聪明的小朋友!

教案语言类教案篇3

骑上我的小红马

?活动目标】

在初步了解马的基本特征中理解和学念儿歌,体验骑马游戏的快乐。

?环境创设】

图片:小马、树林、草原,人手一匹小马(颜色不同)系在一根竹竿上。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会念儿歌

难点:得儿驾,得儿驾的儿化音发音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见过的马

——教师用手指在桌上发出马儿跑的声音问:咦,是谁来了?它是怎么过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见过马吗?在哪里见到过?它在干什么?你见过的马儿是怎么样的?

二、看看说说小红马、学习“骑上我的小红马”

——出示小红马,看,到底是谁跑来了?这匹马长得什么样子的?(师:对,我有一匹小红马)

——它的脖子和尾巴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师:长长的脖子大尾巴)

——你们想不想骑骑这匹小红马呢?那谁知道骑马的时有什么办法让马儿听你的话向前跑呢?(重点指导幼儿“得儿驾、得儿驾”的发音)

——小红马跑呀跑,会跑到哪儿去呢?去干什么?(师:穿过树林奔草原,带着我去看妈妈)

——教师完整念一遍儿歌,引导幼儿一起跟着学念。

三、说说骑骑我的小马

——引导每个幼儿挑选一匹自己喜欢的小马,说说小马的颜色,将小红马改编自己的小马。

——带着幼儿边念儿歌边玩骑马的游戏。

教案语言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欣赏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2、体会朋友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及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快乐。

3、鼓励幼儿运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让幼儿体会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爱及分享美好事物的快乐。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准备:

课件、小蟋蟀、蜗牛、青蛙、蝉萤火虫图片、《找朋友》歌曲。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蟋蟀声音和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猜一猜它是谁?你们知道小蟋蟀要去干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故事。

教师边用图片演示边讲述故事。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蟋蟀摘了三朵向日葵,要去做什么?

(2)小蟋蟀有几个朋友?

(3)它在路上遇到了谁?它要找的朋友是谁?它是怎么问的?蝉在哪里?

(4)小蟋蟀和蝉在一起它们在做什么?

(5)下雨了,蟋蟀又去哪里找朋友?它们在一起做了什么?

(6)玉停了,天渐渐黑了,小蟋蟀又去找哪位朋友了?它们一起做了什么?

(7)晚上,小蟋蟀是怎么回家的?

3、再次欣赏故事,体验小蟋蟀和朋友相互关爱的情感。

小蟋蟀为什么说今天是夏夜里最快乐的一天?

4、玩《找朋友》的游戏,鼓励幼儿互相讨论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要讲文明、讲礼貌。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爱、团结友爱。

教案语言类教案篇5

活动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

露珠像什么。

活动准备

课件 板书 字卡

活动过程

1、 出示课件

花朵上圆圆的 亮亮的是什么?

2、讨论

露珠是怎样形成的。小结:露水四季皆有,秋天特别多。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热量散失很快,气温迅速下降。温度降低,空气含水气的能力减小,大气低层的水蒸气就附着在草地上、树叶上,凝成小水珠,即露水。

3、出示课文

老师范读。

4、找出认识的字

学习生字。

5、提问

(1)露珠像什么?

(2)露珠为什么不见了。

(3)露珠藏在哪里。还会藏哪里?

6、讨论

夏天的早晨在草地上走一圈,会发现什么事?

露珠有什么好处?(对农作物很有好处,露水像雨一样,能滋润土壤,起到帮助植物生长的 作用。)

7、教师带读课文

8、分角色朗读

拓展阅读:《小露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露珠》这篇课文是江苏版教材第五册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课文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全文共7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露珠形成的过程,从夜幕降临到黎明,小露珠越滚越大。第二至五自然段写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十分美丽,所以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小露珠。第六自然段写植物因为小露珠而显得更精神、更美丽。第七自然段写小露珠消失的过程,植物都与她依依惜别。

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趣,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了身边的自然科学常识。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同时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二、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本人力求体现“以读为经,以悟为纬,不断积淀语感,丰富语言,发展思维”这一特色。在充分学习,张扬个性的基础上,挖掘文本,活用文本。可分五个步聚进行:(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创设情境,分层朗读;(3)自主探究,体验乐趣;(4)尝试迁移,分享成功;(5)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三、过程分析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说:“上节课咱们一起走进了童话世界,认识了可爱的小露珠。”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童话世界,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创设情境,分层朗读

教学环境是作用于儿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学2-5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在自由读完课文后,说说小动物们是怎样赞扬小露珠的,然后要求学生分别为三种动物配音朗读,并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求学生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听到小动物们在夸自己,小露珠又会说什么呢?”抛出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表演,而后指名分角色表演。表演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形式,采用趣味性较强的课本剧表演,既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新知,又能体现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与人交往,提高了学习与生活的自信。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我提出了“小露珠又会碰到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赞美小露珠的?”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加深学生的对课文的感悟。

3、自主探究,体验乐趣

课文第6自然段描绘的是所有植物在小露珠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赏析、质疑,让他们拥有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4、尝试迁移,分享成功

语文应该是让人感动、让人心灵震撼的东西,语文更应该是朴朴实实、教人求真的东西。教学第7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学生之间展开谈话:“小露珠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它为什么还‘笑盈盈’的呢?”“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会怎样和小露珠告别的呢?”在探讨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5、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课文教学后,我让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小露珠吗?为什么?这样,不仅使学生回顾了课文的内容,感悟了大自然的和谐,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做好审美中介的角色,注重教学技艺的运用,从而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领悟大自然的美、思想情感的美、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教案语言类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根据谜面猜出谜底的方法,学会说谜语。

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和分析、判断及联想的能力。

3、丰富词语:打扮、光闪闪、辛勤。

活动准备:

蝴蝶、知了、蜜蜂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了解一些昆虫的知识。

1、你认识哪些昆虫?它们长什么样?在哪里见过它们?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如当幼儿说到知了时,可以问:知了是怎么唱歌的?以此来让幼儿认知昆虫的一些相关的知识。

3、今天有些昆虫朋友要来我们班做客,不过它们要考考小朋友猜猜它们是谁?猜对了它们就会出来和我们一起玩。

二、猜谜语

(一)蝴蝶

1、小朋友仔细听听谁来了?老师说谜面:身穿花衣爱打扮,美丽翅??

光闪闪,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舞得欢。。

2、请小朋友轻轻地在老师耳边说谜底,如果说对了,就请他留下。

3、帮助幼儿理解谜面意思,引导幼儿逐步猜出谜语:谁喜欢穿花衣爱

打扮有美丽的翅膀光闪闪的,不爱唱歌,只爱在花丛里面跳舞呢?它是什么谁?丰富词语:打扮、光闪闪。

4、教师公布谜底,为猜对了的小朋友鼓掌。猜对了的`小朋友学蝴蝶飞回

座位。

5、出示图片,引导幼儿逐一核对谜面,学说谜面。

(二)、知了

1、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对了蝴蝶,小朋友再来猜猜还有谁来了?老师说谜面:天热飞上树梢,躲在那里大叫,明明啥也不知道,偏说知道知道。

2、幼儿自由猜谜。

3、解释谜面意思,教师揭示谜底。

4、出示知了图片,引导幼儿逐一核对,带领幼儿念谜面。

5、我们能不能像知了一样明明啥也不知道,偏说知道知道呢?

(三)、蜜蜂

1、还有一只昆虫也想请大家猜猜它是谁?教师说谜面:一家兄弟万万千,辛勤劳动在花间,造下小屋千千万,蜜浆藏在屋里边。

2、幼儿自由猜谜。

3、解释谜面意思,教师揭示谜底。丰富词语:辛勤。

4、出示知了图片,引导幼儿逐一核对,带领幼儿念谜面,学蜜蜂采花粉。

5、你们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

三、结束部分

1、今天我们学了这些昆虫的谜语,回家后把谜语说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来猜一猜。还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再找找还有什么昆虫的谜语,学会了讲给大家猜。

2、复习《水果歌》。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谜语的兴趣。

教案语言类教案篇7

【活动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小板凳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他们经常用小板凳当汽车开,于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充分利用能当汽车的物品和孩子们爱动手的特点,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已有的生活经验。

2、会使用替代物搭建汽车和方向盘,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各种塑料、泡沫、海棉制的大积木若干,小椅子若干。

2、玩具方向盘若干,圆形的小筐,一次性纸盘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教学,幼儿边听(开汽车)音乐边进入活动室。

二、情景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将小椅子的椅背反过来坐着说:“我来开汽车喽,宝宝们的汽车在哪里?”

2、当宝宝们找不到“汽车”时,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

师:“这里有一些大积木,能不能用,怎么用?”

3、教师请幼儿互相讨论大积木的用法。请个别幼儿示范给小朋友们看。幼儿一起玩积木汽车。

三、教师引导幼儿搭建汽车,激发幼儿的想象。

1、师:“刚才小朋友们用大积木当汽车,玩的很高兴。但是没有方向盘怎么开汽车呢?”

2、引导幼儿自由找一个方向盘。当宝宝找不到时,教师及时提醒宝宝:“这里有些小圆筐、圆盘子,能不能用呢?”

四、游戏:开汽车

1、先让幼儿自由玩开汽车,边玩边说儿歌,如:“板凳汽车嘀嘀嘀,变变变变成什么?”请幼儿自由表达,如:变成救护车、消防车、洒水车、大火车、大卡车、公共汽车等等。

2、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3、幼儿做游戏2—3遍。在游戏过程中,宝宝自由表达,最后教师将宝宝表达的内容编成儿歌,如:“板凳汽车嘀嘀嘀,变变变变成救护车,呜啊呜啊救小熊,变成消防车,嘀呜嘀呜去救火,变成洒水车,哗哗哗哗撒水啦。变成大卡车,拉货忙又忙……”

教师小结:宝宝们开汽车累了,我们把汽车们放到这里,让它们休息一会,我们也到院子里休息一会吧!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时,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材料,如:塑料、泡沫、海棉制的大积木、小椅子,圆形的小筐、一次性纸盘等玩开汽车的游戏。

教案语言类教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

春天语言教案推荐7篇

中班语言吹泡泡教案7篇

小班语言《夏》教案优质7篇

燕妈妈语言教案7篇

小熊过桥大班语言教案7篇

会动的房子中班语言教案7篇

中班语言桥的故事教案7篇

小班幼儿语言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语言冬教案7篇

小班语言三只羊教案7篇

教案语言类教案参考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7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