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5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任务,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5篇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篇1

教学内容:课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理解凑十法的含义,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能力。

教具准备:挂图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凑十“对口令”游戏。

师:我和大家一起做游戏,我说一个数,你们也说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10。(老师用凑十的方法和学生做游戏。)

2、揭题。

师:小芳今天帮妈妈送牛奶,现在这有两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瓶呢,聪明的你们能够告诉她“有几瓶牛奶”吗?(板书课题)

生:我通过数数,知道共有14瓶牛奶。

师:让我们列个加法算式。

生1:9+5。

生2:也可以是5+9。

师:对,可以列两个算式。9+5=?你会算吗?

二、合作探讨计算规律

1、动手操作。

师:你能用什么办法很快知道这一共有几瓶牛奶?

生1:我是1个1个数的。

生2:我注意到一个箱子里有10格,一行有5格,2行有10格,再加上4格,就是14格。

生3:我有更简单的方法,左边格子只差1个就是10格,可以从右边拿过来1个,那右边就剩下4个,一共加起来就是14个。

师:现在根据你们所想的方法,用小棒试着摆一摆。

(学生各自操作,教师应引导学生边操作边口述操作过程。)

指定一个学生演示,并口述操作过程:我是这样摆的:右边已经有9个,从左边的5个格子里拿出1个放进去,盒子里就正好是10个,左边还有4个,这时可以很快地看出一共有14个。

师:为什么你先拿1个放在格子里?

生:因为9和1 好朋友正好凑成10。

师:箱子里原来有9个,再添上1个正好是10个,这种方法也叫“凑十法”,要把9凑成10,就要想9加几得10。9和1得10,就从左边的5个中放进1个,和9个凑成10个。

板书:9 + 5 =

1 4

师:除了9加1可以凑成10,还有别的.方法能凑十吗?

生:5的好朋友是5,5 + 5 = 10,从9里拿走5,凑成十,9里面就剩下4了,结果还是等于14。

板书: 9 + 5 =

4 5

师:要算9 + 5 等于几,可以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也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

2、试一试。

9 + 3 = 7 + 9 =

(首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理解凑十法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师;9 + 4 = ?请你们在图上用小棒圈一圈。(教师应先做示范,引导学生明白此题是用凑十法,鼓励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数或拆小数等。)

师: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为什么你们在算4 + 9的时候要把4分成3和1,而不分成2和2呢?

(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领悟“凑十法”的思考方法。)

2、比比谁算得快。

9 + 5 = 9 + 6 = 9 + 9 = 9 + 8 =

(学生独立完成,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其通过实物操作帮助计算,然后集体反馈计算方法。)

3、“小猫数鱼”

师:有只小猫今天可高兴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它看到了鱼缸里的鱼。

师:对了,小猫看见鱼高兴极了,你们猜小猫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小猫在想:“这里一共有几条鱼?”

师:小朋友你们都来帮忙吧,写个算式来告诉它。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生1:可以列为:9 + 8 = 17

生2:也可以这样列式:8 + 9 = 17

师:你能告诉小猫你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1:我是这样算的:9和1凑成10,从8里拿走1,就剩下7,10加7等于17。

生2:我们可以教小猫一只一只地数。

生3:也可以这样想:8加2等于10,从9里拿走2,剩下7,10加7等于17。

四、数学游戏“找朋友”。

1、首先让学生弄懂题意,明白中间的9要与1到10这些数交朋友。

2、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合作写出算式,应鼓励学生要按顺序书写。

3、具体反馈。

五、

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是9加几,得数都超过10,在计算时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凑十法)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篇2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是八个声母b p m f d t n l,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兔及一个相关的词语。第二部分是b p m f d t n l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红色标出的是字母的第一笔。第三部分是认识的五个二类生字。第四部分是拼音练习。第五部分是一道巩固拼音和汉字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学习b、p、m、f、d、t、n、l四个声母,要求读准音,认清形正确抄写。

2、学习音节的四声,要求带调拼读音节

3、学认5个二类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b p m f d t n l的发音及音节的拼读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n l的'发音及n l的拼读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拼音卡片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b、p、m、f并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ɑ、o、e、i、u、ü带声调读。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声母。

二、学习声母

看图学习声母b、p、m、f(多媒体打出)指导发音。

1.引导观察说说b和p两个声母在字型上的相同与不同点。

2.教师边读边在四线格上范写

3.学拼读音节

b-ā=bā(八斤)b-á=bá(拔河)

b-ǎ=bǎ(把手)b-à=bà(爸爸)

4.教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

5.练习拼读:b-ɑ b-o b-i b-u p-ɑ p-o p-i p-u m-ɑ m-o m-i m-u f-ɑ f-u

6.拼读书中的词语:广播、上坡、摸人、大佛

7.巩固:读卡片上的声母b、p、m、f抄写声母b、p、m、f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5个小方块。

2.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复习旧知

1.复习数数。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数组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给大家提问题?

进行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a.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准备5根小棒,看谁动作又轻又快。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能较好地把握知识起点,采用开放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学生到前面来展示。

①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又有点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个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家。

[在发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发现。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比较扎实。]

c.全班学生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式)。

d.小结。

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5的组成。

e.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那么我们看到5能想到什么呢?(推小棒)

2.做一做

a.老师还准备了5个小方块,想请大家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①(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个)右手有几个?

②右手藏1个

③右手藏2个

刚才大家猜的都很准。那老师要问一问你们:为什么猜得这样准?有什么办法?

b.抢答。

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反应快!对口令。

3.小组自学4、3、和2的组成

a.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编出了5的组成。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4、3和2的组成。

板书)

b.填方框(第19页下面)。

看图边读边填。指名板演。做完的同位检查。订正。

[把练习设计成猜一猜的游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了5的.组成,突破了难点。4、3、和2的组成就可以完全放给学生,采取小组使用的方式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层次清晰。]

4.指导看书。

边说边填。指名板演。订正。

5.做一做。

a.动手操作。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学生摆学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用5的组成连线。

b.对口令。

巩固练习

1.男女分读组成。

2.第8题。

边说边做,做完同位检查。全对的、书写好的可以各得一个小印章。订正。

[本节课教师能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找规律、做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了富有趣味的学习过程。教师教法灵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注意指导小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在游戏中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师注重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等评价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总体来看,既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又注重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出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设计说明

5以内数的组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9~20页的内容,并完成练习二的第8题。其教学目的是借助分小棒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在同位交充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这部分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时都接触过,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的说出组成。

本节课我没有使用课本资源,而是对教材资源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娱悦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努力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这节课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分小棒的游戏,让学生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与合作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分层练习,逐步提高要求。

在练习的设计上,教师也努力体现层次性。先让学生看实物猜组成,再让学生看图填组成,还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摆组成,最后才要求学生根据组成将数字卡片连起来。通过这一系列层次分明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是一次由操作实物过渡到抽象出数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发展了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学国的声母和韵母。

教学重难点:复习学过的声母和韵母。

教学准备:小黑板,每人两条绳子。

教学过程:

一、按字母顺序连一连。

1、抽读23个声母卡片。

2、按照课文学习的顺序,把握23个声母在桌面上摆一摆。

3、按顺序把握23个声母读一读。

4、出示连线图,让学生从b开始,按顺序连线。

5、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连的?连成了什么动物的图形。

二、还能摆什么字母?试试看。

1、先读课本上摆成的字母,说说“x”由几根线段摆成的;

“s”由几根线段摆成的。

2、发展思维训练。

想一想一根线段还可以摆出哪些字母,即一笔写成的字母?两根线段还可以摆出哪些字母,即两笔写成的字母?

3、学生动手操作(摆出一个字母便把它写下来。)

4、交流反馈。

三、哪些同学的姓里有下面这些字母。

1、说已姓里有什么声母?

2、出示ɡ、k、h、j、q、x、zh、ch、sh九个声母卡片,请同学认“朋友”,即谁的姓里有某个声母,谁就是它的朋友,老师把该生的姓名写在声母的下方。

3、按字母的顺序认读同学的姓。

4、比一比,哪个字母的`朋友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

2、拼读音节,进行初步的思维训练。

3、复习巩固学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1、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

2、拼读音节。

3、复习学过的生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

出示小黑板:

zū—zhūcè—chèsuō—shō

nà—|àpí—qíbǔ—dǔ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读。

3、检查自读。

二、读读连连(进行词语归类)。

1、拼拼读读(连成成语)。

2、想想说说(汽车、火车为什么连起来)。

一是颜色相同;二是它们都是车。

3、照样子连一连。

4、检查

1、先说哪两个词连起来

2、再说为什么这样连。

三、我会认(巩固学过的生字)。

1、先让学生读一读。

2、再让同桌互读并组成词(句)说一说。

3、开火车说。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篇5

教学内容:

1、歌曲“上学歌”学唱;

2、综合训练

3、欣赏:快乐的一天

教学目标:

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学歌》教案。

2、通过学唱《上学歌》和欣赏《快乐的一天》,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常规培训(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世界学习音乐)

1、老师先讲今后上音乐课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不要乱动,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确的发声。书放在乐椅的扶手上,今后带一只笔一块橡皮,不要在带其他东西。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再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后应怎样表现。(调动积极性,自己感受到应遵守的纪律和要求)

2、发声动作应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全体起立,跟老师找到双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师体会吸气和呼气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腹部变化的.规律。

跟教师练唱小乐段,感受正确发声方法的运用。

(第12页发声练习曲,谱例略)

3、进教室的要求: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节奏自编动作边做边走到自己的位置。

听音乐练习

将学生带到教室外练习,看谁做的好。

二、新授

1、导入:

“同学们,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学,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学歌》教案》。”

“好,接着,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听音乐的第一段“早早起”

请学生说一说这一段听过后有何感受

看图,这一段表现了小朋友早晨起来的情景,请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边听边用动作表现。

“早晨起床后应该做什么?”“上学去”“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3、直接听第二段,请生边听边做动作表现。

“那么在上学途中,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4、学唱《上学歌》

①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

②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跟琴唱歌词,注意情绪,要活泼欢快。

④歌曲处理:

中速、充满朝气地演唱。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连贯舒展

“小鸟说:早早早”轻松、亲切、富有弹性

“我去上学校……爱劳动”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节奏明快。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坚实有力,表现出决心

注意以上几点,教师范唱后,学生练唱。

⑤请同学根据歌词给歌曲编舞蹈,边唱边跳,看谁表演的好。

5、分别听“来学习”、“做游戏”、“放学了”、“静静睡”,并请生边听边根据乐曲情绪、表现的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听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段的情绪是怎样。

6、完整复听乐曲,并做动作。演奏到“上学歌”处齐唱,做动作。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上学歌”,也欣赏了“快乐的一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好好学习;长大立功劳;养成良好习惯;热爱学习等)

希望同学们今后向歌曲唱的那样好好学习、快快乐乐。

板书设计:

第一课上学歌

情绪欢快、富有朝气

中速演唱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讲话稿模板5篇

小学一年级短作文推荐7篇

小学一年级短作文7篇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6篇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模板5篇

小学音乐教案模板5篇

小学一年级短作文优秀8篇

小学一年级期末总结8篇

一年级上美术教案8篇

小学教案模板范文5篇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