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心得体会都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化和拓展,心得体会能帮助我们将零散的知识整合成系统的认知,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学活动实践心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活动实践心得篇1
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经过不断地培训学习,我从一无所知到逐渐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新型课程。
教学内容的改变。本课程区别于其他的学科,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要紧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提出问题,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教学内容真正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作铺垫。
教师角色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包揽学生的工作,避免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运用演一演、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实际操作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互助课堂中的我们既是学生的朋友、参谋、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我们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要给学生多一些真诚的微笑,多一些鼓励的话语,为他们的进步喝彩,使他们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过程,要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就要开放课堂。封闭的教学空间,死板的教学内容,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只能禁锢学生的大脑,限制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团队合作,翻越飞毯活动中,为了顺利地完成“翻越”任务,大家群策群力一起讨论、协商翻毯中遇到的困难,想尽各种办法解决困难:有的组大个的队员背起小队员、有的组男女队员互相搀扶、有的组三四人抱做一团。总之为了小组能够顺利的翻过飞毯就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团结互助、欢声笑语中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我的内心不禁一颤,是啊!为什么我们的教学就一定就要让学生关在四方墙里面学习书本上那些枯燥无味知识呢?外面的世界多么广阔、多么精彩啊!学生喜欢上这样的课,他们更喜欢在大自然中接受一种综合性的方式。
教学活动实践心得篇2
在认真听取博兴一小宋春景老师的精彩分析后,我收益匪浅。实践活动课是非常花精力的课,需要准备材料,组织室外纪律,提高教学效率都是大家需要想到。如果组织好了,学生可以说终身受益;反之学生只是放放风而已。
因此,数学实践活动课需要广大教师加以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体。
一、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以数学知识为支点,以丰富的生活实际为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猜想、验证、推理等,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的简单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如实践活动中测量学校的一草一木让学生感受到100米的到底有多么长,小红的身高是多少……”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以富有个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领悟了数学学习的用处之大。
二.培养合作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较课堂中数学学习有很大不同,更能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在遇到富有挑战性,学习独立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合作,提高活动的效率。如:实践活动“测量男女生的脉搏”,在学生掌握脉博的检测方法后,需要通过互助合作完成,在活动前,要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个个口、心、脑并用。同学之间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三.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只在一朝一夕,更不可能依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来实现。数学实践活动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较好地体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结束后,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拼成一些美丽的图案,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很多的困难,从中培养了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其次,学生通过对一些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够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情感道德观。如对居民节约用水情况的调查分析,及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情况的调查分析,就能使学生明白节约用水的目的和意图,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这样让学生早点接触社会,融入了社会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我们在培训中更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教学活动实践心得篇3
10月28日,很荣幸聆听到了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的《促进理解与迁移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实践》的教研活动,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首先我聆听了井兰娟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节课。课堂伊始,井老师从回顾圆的特点入手,再到生活中圆的例子,然后播放小视频展示古代铜镜的制作过程,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出示残缺的铜镜,提出问题,哪些铜镜是可以复原成圆形的?同学们有了不同的观点,针对质疑进行实验探究:哪些铜镜(纸片)可以复圆,为什么?各个小组踊跃发言,奇思妙想,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复圆方法,最后老师总结复圆的关键在于找到圆的圆心和半径。
短短的40分钟,让我受益匪浅,井老师的课教学重难点突出,切入点新颖,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点拨,是一节重过程,重发现,重生活,重主体的具有探究精神和启发的课。我们在座的老师不禁感叹,这是培养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小数学家啊!
紧接着聆听了杨光有老师的《“圆”单元的实践》,杨老师先介绍了这一单元每小节的课时安排,再分别讲解了每一节课的活动设计。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井盖为什么是圆的,修复铜镜怎样补全圆?使学生对圆和圆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对于后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杨老师的单元实践使我认识到在教学中要善于提出和生活有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要注重知识的前后衔接,把握数学整体性。
曹云老师的新授课《空气质量中的百分数》,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个小组的精彩展示,他们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发现也各有千秋。学生之间真正地做到了“真交流”。学生一直在说想法,互评价,真思考,不停问。学生之间的这种探究和挖掘让学生真正的掌握了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理解了知识点。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很自然,没有刻意的提问,没有死板的回答。而是师生之间真正的知识的沟通,理解,生成。可以说,我们觉得枯燥无味的知识,在曹老师这里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生更感兴趣,也更愿意说。整个课堂我觉得孩子们是一种享受,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
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讲座及课堂教学实践,各位专家老师讲的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在学习过程中,我领悟到了一些有助于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技巧,我将应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去。努力使自己的课堂丰富起来,让孩子们真研究,真学习,真喜欢上数学!
教学活动实践心得篇4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有着独特的课程价值,决定它有着独特的课程组织形式,也决定了它的丰富多彩和灵活生动性。
一、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生成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不同于学科课堂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是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关注学生成长的生命历程,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因此,在活动中首先要多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方式。
二、学会合作探究,体验成功的愉悦
虽然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但并不否认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存在。这两种方式并不对立,而是相互作用于活动的全过程,统一和谐,互为补充。
在综合实践的实施过程中,经常都会有操作这一环节,而这一环节同学们便学会了交往,学会了沟通;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欣赏;学会了承担,更学会了合作。
三、勇于实践,提高的动手及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它强调课程的亲历亲为,鼓励学生超越学科的逻辑体系,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发现和探索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
教学活动实践心得篇5
我有幸到小学参加“课堂开放周”活动,首先听了三节课,这三堂课让我感受颇多:课堂上教师的执教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在这几堂课中,看到教学的艺术。
王玮老师执教了《再见了,亲人》让我领受了青年教师的风采,那精臻的教学语言、灵活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如同置身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和朝鲜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王淑燕老师讲的是一节数学课《年、月、日》,她那老练的教风、娴熟的教学艺术,诗一样的语言让我陶醉。这两堂课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的情绪高涨,被老师带动起来了。杨莉莉老师执教了《四季赞歌》有条不紊的讲授,让学生既学到知识,也学到了学习的方法。
课后,我们又参观了学校的活动室、学校的成果材料展室,不禁让人叹为观止,材料的丰富、完整、多样、细致地、精美等都得到了体现,从而我也想到我们的学校里这些活动不是没有干,而是不注意积累和保存,注重成果的积累,这是很值得学习的地方。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我要好好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
教学活动实践心得篇6
有幸参加了进修和四中联合举办的思想品德学科区域教学研究活动。本次活动先由四中的李红梅校长、刘洪君两位教师进行课堂示范,然后王艳老师进行中考经验介绍,最后由郑老师做中考分析与中考后段复习策略讲座。
这次活动对于我一个接触初三思品学科没多久的老师,是一个极大的触动,可以让我尽多地汲取教学营养,丰富自己的教研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的水平。
两节示范课,让我看到了两位老师的细致、认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上,他们有针对性的把时政热点与教材进行了整合,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本节课与中考联系甚密,对学生即将在6月份进行的中考有很大帮助。在两位老师的身上让我看到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专业素养,在我今后的从师与教学道路上我要向他们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王燕老师的复习经验介绍与郑老师的中考分析,都让我获益匪浅,让我在接下来带领初三学生的复习中有了更好的侧重点,也让我看到了要想真正的做好一件事情,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不断地反思、踏实的实践。
本次活动让我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磨练自己,更好地去备课、上课、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
教学活动实践心得篇7
姓名:顾顺凯学号:2302130106学院:食品药品学院专业:食品安全年级:13班:1
在这一个火热的7月,我们暂别了象牙塔中的舒适生活,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了社会,去更进一步了解社会。这一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一次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契机。
那天,小伙伴们集合在一起,人手几百份报告报告顶着炎炎夏日向路边的行人分发(主要是大学生)。经过了一天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由于调查的对象以大学生为主,所以我们的调查进行的相当的成功,也得到了相当的“情报”。虽然最后下了一场大雨降温,却没有降下我们心中的那一股激情。
然后通过报告中的数据,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手机话费多大100元以上,他们的手机价格也大都在20xx~3500元左右这一价位,并且主要的使用方式全都是手机上网的流量话费。这也进一步的说明了现在的手机成为了“上网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再也不是面对面或是通过声音来交流,而是通过网上的文字来进行对话。
最后,我认为现今的大学生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手机上瘾症”。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需要用理性来对待手机问题。我们应当压抑住自己的冲动,不可以让手机控制或者阻碍了我们本应该过的生活。毕竟,手机的初衷是为人们提供快速、便捷的生活,而不是阻止或者影响我们的生活。因此,我在此号召,我们应当减少与手机的“甜蜜约会”,更应该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教学活动实践心得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