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剖析内心世界的最佳载体,多写心得体会可以锻炼大家的分析能力,经常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提高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红日的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1
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红日》这本反映解放战争题材的书,我的心被书中描绘的情节强烈地震撼了,对解放战争时期作出巨大贡献的将士们的敬意油然而生。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他们当时同国民党的王牌师展开惊天地,泣鬼神,生与死的较量的画面。
该书以发生于1946年的涟水战役开篇,讲述了在当时国共双方力量悬殊和解放军面临严峻形势的状况下,国民党军队攻占涟水,解放军因伤亡惨重而被迫撤退而结束的事件。尽管涟水撤退在整个国共军事冲突中只是一个小插曲,但作者一开始就将它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使后面战事的发展成为读者关心的焦点。故事从一开始他们是怎样斗智斗勇讲起,先是我军沈振新军长被国民党王牌师长张灵甫围战在涟水,经过激烈的征战,我军伤亡惨重。在突围以后,我军长沈振新痛定思痛,总结失败教训,重新部署作战方案,决定把国民党张灵甫所率领的王牌师从涟水一步步诱到山东孟良崮,好让国军的优势在山区无法发挥威力。当然,在这种环境下,国民党张灵甫师长也有他的作战计划,他想自己被我军围在中央,再跟国民党的其他几个兵团来个里应外合,彻底歼灭我军长沈振新部,结果百密一疏,其他兵团根本没有过来打援。能让国民党王牌师命丧如此,首先是张灵甫高估自己的作战能力与武器装备;其次是国民党内部派系太多,基本上都是拥兵自重,各有主张。我认为国民党将军张灵甫及其号称天下无敌七十四师之所以全军覆没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必然原因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其次,导火线是军事上的冒进,使之成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很重视的、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歼灭的重要目标;然后,关键原因是国民党内部腐败,军队里派系林立,无法做到统一的调度和指挥;最后,直接原因是张灵甫及七十四师平时仗蒋介石御林军“王牌中的王牌”的头衔骄横跋扈,得罪了其他的友军领导,致使其关键时期被人落井下石。与其说张灵甫和七十四师不但是被解放军围困在孟良崮的孤军,不如说他们是被国民政府腐败统治包围下的孤军,正是这种绝望使张灵甫走到了尽头,不得不一死报答蒋介石的器重之恩。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把他归为悲剧英雄的行列了。
翻开历史,张灵甫同样是一位南征北战,身先士卒,作战中一贯冲锋在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统帅。对日寇的数次战斗中,屡出奇兵,从容淡定,有勇有谋,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骨气和威风,成为令日寇胆寒的铁血将领。如此奇人,若在解放军阵营,必然也是一位战神。可惜,作为不得民心的国民党中的一员,面对万民拥护的共产党,他终于没有了驰骋疆场的豪情,没有了阵前杀敌的酣畅,短暂的胜利后只有无奈的叹息。此后,该书提及了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遭到迅速和彻底的失败也和以上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者,蒋介石的部队没有政工干部,打仗是打仗,但是政治思想工作却没有跟上。国民党官兵的“效忠党国”只是口号,缺乏内心的驱动力。临上战场,所谓的钱财和功名对于可能性命不保的人而言意义并不大。我认为国民党灭亡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要归因于不得人心。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选择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最终只会被人民所淹没。不可否认,国军的抗日英雄不乏其人,铁军、王牌军也屡见不鲜,装备、数量更是占优,可就是这样的军队为什么就没有战胜举着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呢?分析原因可以找到一大堆,但关键问题还是民心向背。国民党打的是没有人民支持的仗,而共产党看起来什么都没有,但他们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翻身做主人的信仰,为了这样的目标,他们可以舍生忘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话一点也不错。作者通过描绘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当时山东战场上力量的悬殊,为最终战斗的胜利形成强烈的反差,说明了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为进一步刻划国共双方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作了很好的铺垫。作者一开始就把解放军放在“绝境”之中,这样的结构布局在当时习惯于描写解放军“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文学作品中显得独特而又真实,体现出这位战争小说作家在当时的时代共鸣下对表现现代战争的独到眼光。然后,作品再以莱芜大捷的胜利作过渡,最后以集中描写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王牌军” 74师达到高潮。作者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形象地完成了对时代记忆的印证和阐述: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现代革命战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艰难曲折,经过了无数的牺牲,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我们应该怎样去传承那些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流血牺牲将士们的优良传统,增强我们的忧患意识,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在领导与同事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都要同心协力、相互帮助、相互照应,要有大局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保证我们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才能更深层次地去讲求和谐社会的创建。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2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民族展现着她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的民族本色,塑造着引以为傲的伟大。在伟大的背后,是革命的先驱。民族的战士。国家的未来,他们用自己的鲜血。身躯与生命换来民族的崛起。
曾经看过几篇有关爱国的文章,不知是作者妙笔生花还是我心境的不同,总是感觉自己似乎就是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的一员,灰沉天空被鲜血染成了血红色,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远处是丧尽天良的日本鬼子或是葳劣的国民党士兵的虚伪的嘴脸,身边是壮烈牺牲的同伴的安详的笑。他们虽身先死,但他们的灵魂却依然支撑着祖国的旗帜,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起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在《红日》本书中,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那经过__年沧桑巨变后很少还能体会到的`英雄本色。
这是一部优秀的军事历史片。它以涟水。吐丝口。孟良崮三次战斗为主线,描写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消灭国民党王牌军74师的故事。史称〝莱芜战役〞。
家乡沦陷,遭受敌人残酷迫害的苏北妇女阿菊,跋山涉水,来到山东找到丈夫杨军,再一次要求参军杀敌。并且带来故乡亲人的期望:要大军消灭国军七十四师,替乡亲们报仇……危急关头,黎青毅然把孩子交给红姑,让她带着孩子逃命,自己把蔡仁杰等人引到了悬崖边。面对着包围上来的敌人,黎青镇定自若地拉响了手榴弹,壮烈牺牲一颗炮弹落在沈振新身边,黎青奋不顾身冲上前,扑到沈振新身上。沈振新被炸伤了胳膊,黎青却被击中胸脯,受了重伤,昏死过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本色。心的本色本该是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而他们,却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一个空前强大的民族的民族本色。而今天又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们民族复兴的奠基者?如今的人们,只记得网络、股票、债券等诸类时尚的字眼,又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骨子里流淌着的革命先驱的鲜血。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髓?或许早就忘记了吧,或许只有那些当年冲杀战场如今在家中安享晚年的老人们才会偶尔回忆起当年冲杀于战场时的雄心胆。可能是因为生活太过于安逸了,人们早就把那民族魂深深的埋藏在灵魂的深处了。
醒醒吧,华夏未来的贡献者们,伟大的事业正在等待着我们!敞开我们的心灵,展示中华的伟大,中华的本色。用我们的一切,去塑造祖国的明天,让祖国的未来更加辉煌,更加的灿烂!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3
“中国人的纯粹与烂漫融于冰雪纷飞。”时隔十四年,在壬寅年立春之时,通过冬奥会开幕式再次见证中国式的浪漫与诗情,我为生在中国而骄傲。
倒计时融汇中华文化,红旗相传传递家国情怀,五环破冰彰显时代精神,雪花引导牌凝聚世界力量,别样火炬点燃星星之火……开幕式不仅展现了中国人别样的浪漫,更传递了中国和衷共济,兼爱天下的胸襟。火炬台虽小,但生生不息。火苗虽微弱,但永不熄灭。世界各国团结在一起,用心击退寒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冬奥会开幕式一展中国风情,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烟花绽放,爱国之情喷涌而出;国歌奏响,自豪之感油然而生。“此生不悔入华夏”,愿我们都能闪耀中国,愿冬奥会圆满成功!
从“奥运三问”到“双奥之城”,从“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中国的体育强国梦已照进现实,冬奥春节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身为中国青年,我想高声宣告:有一种大美叫中国红,有一种骄傲叫北京冬奥。我骄傲,冬奥的冰雪画卷,展开了气象万千的中国图景。传承、创新,奋斗、贡献,身为中国青年,怎能不激动万分!我骄傲,“一起向未来”有中国的声音和故事。胸襟、格局,魅力、精神,身为中国青年,怎能不自豪万分!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更为世界体育赛事蒙上一层阴影,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阻挡人类追求梦想的努力,人类都没有放弃追求卓越的步伐。
有一种骄傲叫北京冬奥,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北京冬奥,中国和世界“一起向未来”,逐梦!圆梦!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4
今年是第_个世界红十字日,我县红十字会围绕“人道--为了你的微笑”这一主题,根据上级红十字会《关于开展20__年红十字博爱周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开展了红十字博爱周活动。
一、通过微信、宁蒗视窗等媒体传播平台加强宣传
在“5·8”世界红十字日活动期间,我县红十字会通过微信、宁蒗视窗等媒体传播平台,以红十字会“五进”工作为载体,集中传播人道精神,宣传红十字会志愿者热心服务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展示红十字会在新时代的新气象、新作为,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的红十字宗旨。
二、结合实际,围绕重点工作和重要任务,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人道服务活动
我县红十字会于20__年5月8日至10日分别到了烂泥箐乡水草坝完小、水草坝村委会、翠玉中心校、翠玉乡库脚完小、翠玉乡阿海村等边远山区和学校,给师生和村民讲解防灾减灾知识、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并演练了地震逃生与自救互救、日常防火及火场逃生原则、洪涝、山体滑坡自救互救、抗旱措施及保护环境重要性,并给他们讲解红十字相关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十字会、支持红十字事业。最后向他们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应急救护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500余份。
三、走访困难群众和困境儿童
在“5·8”世界红十字日活动期间,我县红十字会结合今年扶贫工作重点,走访了边远山区的贫困户和困境儿童,打算将更多的困境儿童送往诗山福利院,助力宁蒗精准脱贫。
通过博爱周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彰显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对提升我县红十字的品牌形象,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红十字事业有深远的意义。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5
继杜鹏程的《保卫延安》以后,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4在用艺术形式表现重大战役方面作了较好的探索。它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情节的发展主线,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战争小说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即发奋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述展示出战争的独特魅力。
这三次战役中,解放军有败有胜,各具特点,作家的描述也有略有详,各有侧重,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在小说结构上的匠心。作品采用先抑后扬的方法,先以涟水撤退来表现当时国共双方力量的悬殊和解放军面临的严峻形势。发生于1946年底的涟水战役,以国民党军队攻占涟水,解放军因伤亡惨重而被迫撤退而结束。涟水撤退在整个国共军事冲突中只是一个小插曲,但作家将它一开始就展此刻读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使后面战事的发展成为读者共同关心的焦点。
而且,作家透过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既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东战场上力量的强弱比较,为解放军的最终胜利造成强烈比较,以说明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为进一步刻划国共双方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作了很好的铺垫。作家一开始就把解放军放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境之中,这样的结构布局在当时习惯于描述解放军“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文学作品中显得独特而又真实,体现出这位战争小说作家在当时的时代共名下对表现现代战争的独到眼光。然后,作品再以莱芜大捷的胜利作为过渡,最后以集中描述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王牌军”74师到达高潮,三次战役虽有主有次,却浑然一体,作家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形象地完成了对时代共名的印证和阐述: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现代革命战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艰难曲折,经过了无数的牺牲,最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红日》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更重要的贡献还在于:在应和时代共名的同时,小说在战争观念和小说美学上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探索性。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感慨于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不禁钦佩于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那是要多团结的军队才能做到啊!战士们,你们在枪林弹雨中坚守阵地,真不愧是惊天动地的英雄。你们在战争中逐步克服缺点,不断前进,为中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你们是人民的骄傲!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6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和解放军相比,既有装备和数量的优势又有美国的支持,且国民党军队指挥官的学历普遍高于解放军,为什么却遭到了如此迅速和彻底的失败?
先看看张灵甫失败的原因。我认为国民党将军张灵甫及其号称天下无敌七十四师的灭亡主要是四个原因:首先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这是必然的原因;第二,其军事上的冒进,使之成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很重视的、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歼灭的重要目标,这是导火线;第三,国民党内部腐败,军队里派系林立,各自保存实力,打自己的小算盘,无法做到统一的调度和指挥,这是关键原因;第四,张灵甫及七十四师平时仗蒋介石御林军“王牌中的王牌”骄横跋扈,得罪了其他的友军领导,致使其关键时期被人落井下石,这是重要原因。因为以上四点主要原因和种种其他因素导致了张灵甫这位国民党军中颇有能力的干将和王牌军七十四师的全军覆没。张灵甫和七十四师不但是被解放军围困在孟良崮的孤军,更像是被国民政府的腐败包围的孤军,正是这种绝望使张灵甫走到了穷途末路,不得不一死报答蒋介石的器重之恩,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把他归为悲剧英雄的行列了。
再说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遭到迅速和彻底的失败,以上因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再者老蒋的部队没有政工干部,这一点他需要向毛泽东学习,打仗是打仗,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得抓上去。国民党官兵的“效忠党国”只是口号,他们内心没有驱动力。临上战场了,或许以大洋,或许以高官,这些对于可能生命不保的人意义可谓不大。我认为国民党部队灭亡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因其不得人心。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选择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最终只会被人民所淹没。国军的抗日英雄不乏其人,铁军、王牌军也不少,装备、数量更是占优,可就是没打过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呢?主客观原因想找能找出一大堆来,但关键还是民心向背的问题。别说是机械化部队,全套的美式装备,就是美国人亲自来也不行,看看朝鲜战争就知道了。剧中表现的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国民党人的官僚作风,对现在也有积极意义。国共战争,国民党有兵,有武器,有大将,但仍失掉政权。就象以前台湾一样,国民党高高在上什么都有,但打不过草根的民进党。当年国民党的失败,一是败在国民党的腐败,再是败在没有民众基础。他们打的是没有国民支持的仗。而共产党人看起来什么都没有,但他们内心有希望,他们希望翻身做主人,没有任何愿望比这更有意义,于是可以舍生,可以取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言实不谬也。
总之,《红日》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堪称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7
为庆祝第__个“5.8”世界红十字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扩大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红十字品牌形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红十字爱心行动,推动三项红十字博爱工程的有效开展,改善易受损人群的境况,促进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现将“5.8”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市红十字会为使宣传纪念活动有序进行,于4月29日组织召开了活动筹备会议,成立了以副会长为组长的“5.8”纪念活动领导小组,下设4个职能工作组,并制定了__市红十字会“5.8”纪念活动实施方案,会上副会长谷秀春就“5.8”活动提出具体安排意见,并要求:
1、各级红十字会要依法履行职责,按照《红十字会法》的要求去做,按总会、省红十字会的通知要求抓好活动的落实;
2、要继续深入宣传《红十字会法》及配套法规;
3、要继续落实好初级卫生救护培训,抓好培训中的有关协调工作;
4、要结合我市正在实施的加拿大红十字会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及干预援助项目的实际,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5、积极开展社会募捐活动,宣传红十字会,扩大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篇8
岳阳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李腾飞 通讯员章明)一场春雨,染出遍地清脆。沿着宽敞油亮的柏油路轻松前行,走近岳阳市岳阳楼区红日学校,教学楼上高悬的三条横幅特别引人瞩目:“强党建、铸师魂、当先锋”,“核心引领,青春建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敬仰的老师”。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起点上,红日学校选择“先锋”二字,这是全体教师对学生和家长作出的铿锵承诺!
时代发展呼唤先锋教育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教学质量快速发展,师生面貌日新月异,学校面貌焕发勃勃生机。
在成绩面前,该校的党政领导班子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们敏锐地感觉到,少数教职员工在大好形势面前,存在先锋意识淡薄、履职尽责不力的现象。精神上的“懈怠”,会造成工作上的“迷航”,要实现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一支敢当先锋的教师队伍。“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毫不保留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强党建,铸师魂,当先锋”。开学典礼上,校长彭红对全校广大教师郑重提出了这一要求。在学校领导班子眼里,先锋是对党员的要求,也是教师必备的品格。 一时间,“先锋”成了教师的“座右铭”,群众的“关注点”,学校的“高频词”。“先锋”家喻户晓,主题教育深入人心。
榜样示范检验师德效果
先锋不是口号,是具体行动,它需要在促进教育教学发展、提升师德的具体实践中来检验。这也正是红日学校先锋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围绕推动教育教学、提升师德,该校广大教职员工广泛开展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敬仰的老师”的主题教育活动,由此催生了新一轮师德建设高潮。践行先锋,争当表率,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该校校长彭红一马当先,身先士卒。一是带头履职尽责。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校,她用行动为全校教职员工树起了一面“以校为家”的镜子;二是带头建设“书香红日”。每周推介一篇重点书目,班子成员在行政会上逐一交流读书心得,她把“书香校园”落到了实处;三是带头抓教育教学。对教育教学有欠缺的教师及时进行谈心谈话,对基础差、玩心重的学生每天抽空进行心理疏导、课程辅导,她把“心理辅导师”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该校校长彭红表示:“先锋教育不但点燃了一盏灯,而且照亮了一片人,不但温暖了一个学校,而且促进了一方和谐。”
读红日的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