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使用积极的语言能够激励听众的情绪,我们在写演讲稿时,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乐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晨会励志演讲稿5篇,感谢您的参阅。
晨会励志演讲稿篇1
多年前我跟一位同学谈话。那时他太太刚去世不久,他告诉我说,他在整理他太太的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条丝质的围巾,那是他们去纽约旅游时,在一家名牌店买的,那是一条雅致、漂亮的名牌围巾,高昂的价格卷标还挂在上面,他太太一直舍不得用,她想等一个特殊的日子才用。讲到这里,他停住了,我也没接话,好一会后他说,「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以后,每当我想起这几句话时,我常会把手边的杂事放下,找一本小说,打开音响,躺在沙发上,抓住一些自己的时间。我会从落地窗欣赏淡水河的景色,不去管玻璃上的灰尘,我会拉着太太到外面去吃饭,不管家里的菜饭该怎么处理。生活应当是我们珍惜的一种经验,而不是要捱过去的日子。
我曾经将这段谈话与一位女士分享,在后来见面时,她告诉我她现在已不像从前那样,把美丽的磁具放在酒柜里了。以前她也以为要留待特别的日子才拿出来用,后来发现那一天从未到.「将来」,「总有一天」已经不存在她的字典里了。
如果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有什么得意的事,她现在就要听到,就要看到。我们常想跟老朋友聚一聚,但总是说「找机会」。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已经长大的小孩,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我们常想写封信给另外一半,表达一下浓郁的情意,或甚至想让他知道你很佩服他,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
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那么的可贵。有人说:你该尽情的跳舞,好象没有人在看你一样。你该尽情的爱人,好象从来不会受伤害一样。
晨会励志演讲稿篇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遇到任何困难,都要想到事物有两面性,而你就要用好的一面去对待事务。你不能事事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续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颜,但你可以展现笑容;只要你能做到这些,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用微笑面对生活,那么一定会成为一位成功的人。
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必须要用微笑面对生活,用乐观的心态看待每一件事。
举世闻名的科学巨匠——霍金,是一位在轮椅生活了20多年高位截肢的残疾人,他只能用简单的几根手指头活动,可他却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这就是因为他能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务。如此巨大的伤害都能被他看得云淡风清,难道我们就不行吗?伟大的霍金是和我们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他的条件比我我们任何人都要差,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希望,放弃生活。别人努力,我就比别人更努力十倍。只要积极的面对生活我们也能获得像霍金一样的成就。
拥有积极地态度会发现头上那片天很蓝,脚下的水很清,身边的一切都会变得美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晨会励志演讲稿篇3
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
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由于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人生能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晨会励志演讲稿篇4
2500年前,伊索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老爷爷带着孙子。牵着一头驴子,准备进入市场去卖掉。
走了一段路,那位老爷爷听到有个路人说:“这两人,放着驴子不坐。真是傻瓜!”二人听后觉得有点道理。公孙两人便一起骑上驴背,继续行程。
走了不久,又遇到一名路人,那路人指着他们说:“这爷俩真是没人性,两人压得驴子要死了。”
听了路人这么一说,那老爷爷赶忙下来,让孙子一人骑在驴背上,自己牵着驴子步行。
过了不久,经过一间茶楼,茶楼外站着一名妇女。那妇女说道:“这是什么时代啊,这个小孩这样不懂事,自己享受,让老人家家走路。”
老人家听了觉得那名妇女说得很有道理,便吩咐孙子下来,让他坐上去。
走着、走着。来到一条热闹的街坊,那里有三五个妇女对着他们指指点点:“唉,这个老人家怎么这样没有爱心,自己享受,让小孩受苦。”
听后,那老人家脸红了。“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怎样才是对的呢?“
最后,那爷孙俩人向人们买了一条大绳与一根长棍,将驴子四脚绑上两人抬到市场去了!
有许多人对推销行业有所误解,或一知半解。身为正当买卖的推销人员,我们必须有一定的看法,正确的做法。有时,我们无法避免他人在旁的批评或劝告,但我们是无法取悦每一个人的,否则将失去了方向,迷失了自己。
晨会励志演讲稿篇5
20xx年5月中旬,夏普、罗丽莉和无腿英格里斯,三位分别来自英国、中国广西、新西兰的登山者先后向海拔8840米的世界最高点珠穆朗玛峰发起冲击。就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他们几乎同时遇到人生中最艰难抉择。
罗丽莉5月11日出发,5月14日登上8680米的高峰。这时,罗丽莉双手被冻伤,体力也已不支。望着距离只有160米的最高点,经过痛苦的徘徊,她最终决定:下次再来一定把那剩下的160米走完。
另外一名登山者夏普不仅也被冻伤,而且氧气瓶也快耗尽,但他依然继续向上攀登。寒冷伤痛、登山器械残缺,氧气不足,夏普躺在了海拔8534米一个岩石后面气息奄奄。随后无腿登山者英格里斯的登山分队从那里经过,经过激烈地讨论,最后他们离开夏普,继续登顶。不久,夏普在珠峰顶下约300米处死去,英格里斯则创造了奇迹,成为第一个借助假肢成功登上珠峰的人。然而,大多数人不能接受英格里斯对身边呻吟的漠视,尽管人们知道在世界最高峰附近,人的体力已经达到极限,人道和勇气的含义绝不同于地面。
面对咫尺之遥的成功,狂热与冲动使夏普完全丧失实现梦想的可能。英格里斯放弃救助实现了梦想,8534米却从此成为他一生中再也无法逾越的道德高度。罗丽莉虽与世界之巅还有“一步之遥”,但作为一名普通女子,她已经站在大多数人一生无法站到的地方,并且她还有机会把剩下的160米走完。
梦想即将成真,喜悦冲淡伤痛,狂热淹没理智,悲剧最容易发生。自新西兰人西拉里与同伴1953年5月29日首次登临珠峰以来,已经有180多人长眠于通往珠峰的冰雪途中。人生之路有无数条,除了死亡之外很少有无法重新走过的路,包括攀登珠峰。偏偏就有那么多登山者逞一时之勇,拿生命去赌一个当时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以至埋骨冰雪抱憾终生。他们的失败大多不是准备不够充分,也不是意志力不够坚强,只不过是忽视了“还有下一次”这个简单至极的道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每个梦想都可以实现。下次再来或者说忍耐,是驱逐烦恼的风,是和能力对称的另一只船桨。下一次也许又需要漫长的轮回,但这不同于退缩,虽然两者很相像。
最灿烂的风景永远只属于理智的攀登者。很多时候,越接近成功我们越要告诫自己:不是每一个梦想都可以实现,还有下一次。
晨会励志演讲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