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按照演讲稿来进行演讲,我们的演讲效果才会达到最佳,一份高质量的演讲稿需要经过多次修改,通过演讲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美篇六六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诵国学演讲稿8篇,供大家参考。
诵国学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恩师、尊敬的各位学长:
大家好!伴着粽子的清香和龙舟的浆声,又一个端午节到了。去年的这个时候,你们曾踏着落花的余香,带着对品德、对知识的渴望,怀着对国家、对社会的理想,穿过繁华的古玩市场,拾级而上,来到了户部山状元街上的书院,走进第三期国学班的讲堂;而今天,我们踏着你们当年的足迹,接过你们手中弘扬国学、传播圣道的不熄薪火,成为了书院第四期国学班的弟子。在此,我谨代表国四班全体学弟、学妹向您们顺利完成在书院的学业,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年来,你们在书院恩师们的教诲下,汲取着古圣先贤的智慧,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无论是道德、学问、人格、境界都有着长足的增长;而你们也在为书院默默奉献着:我们能看到每次讲学开始前是你们早早地来到书院,抬出展板、摆好桌椅、烧好茶水;我们能看到每次讲座进行时,是你们轻轻帮恩师拭去黑板上多余的痕迹,又生怕那粉笔灰有一粒掉进恩师的水杯里;我们能看到是你们在每次讲学结束之后,将教室的桌椅重新摆齐,地面重新打扫干净……你们的付出,我们看在眼里;你们的奉献,是我们后学优秀的范例!
今天,你们要走了,带着国学的书香,带着书院的回忆离开,然而,我相信,当你们回到大学、走入社会,无法忘怀的是书院一年来的熏陶渐染;不能或缺的是圣贤教化在你们谈吐中留下的余音。虽然你们离开了国学班,但是学长、学姐们,你们的任务并没有结束,相反,你们的职责更加艰巨!怀揣着先贤智慧的典籍,沐浴过历史熏香的洗礼,我们多么期望你们能够继续弘扬圣贤文化,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做栋梁!自古,英才荟萃;书院弟子,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我们,手中接过熊熊的火把,肩头挑起新的责任。我们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决心,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勇气。我们会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学问,追赶你们的辉煌足迹!
不需折柳相送,柳条就在我们心里。学长、学姐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请骑上理想的快马,全力奔驰,走出你们人毕业致辞生的康庄大道;书院有风华正茂的汉风老师,有无数德高望重的恩师,有青春飞扬的我们,请放心去飞翔吧。虽然已至端午,但我们会收起落花的余瓣,等明年花儿再一次盛开;相信,明年春色倍还人,等到下一个花开的时候,春光将会更加明媚!谢谢大家!
诵国学演讲稿篇2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在继承发扬文化的同时,应有所创新,不一定要照搬旧俗。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都拥有着中华文化的精神。
国学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圣人赋予我们无限的智慧,还有那博大的胸襟,为我们塑造一个博大宏伟的国学殿堂。
国学中《三字经》不但讲了治国的大道理,还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住内心的那份灵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说的就是这种道理,保持内心世界的灵境,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成就事业获得幸福快乐的必要条件。只有内心灵境的人,才能在这繁琐复杂的世界面前,看得更深,看得更远,才能使自己的思维闪烁出智慧的光辉,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加透彻,更加完整。所以,我自己总有一种渴望,希望有一天我们每个人可以感悟国学中的奥秘,希望我们可以支持国学,让中华儿女们共同撑起民族的脊梁。
我们从国学中的没一个故事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气、勇气固然重要,但是,博爱的力量是无可取代的,只有用博爱的心去感化所有人,传递给人们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的儒家思想传递的是人生一种智慧,他的思想不仅影响到他的学生,即使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荣,也同样享受着儒家思想的`熏陶,只有正真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那份恬静而又安宁的心境。
国学经典是中国最大的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支柱,是炎黄子孙力量的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照射在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的斗志。国学传承这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也同样存在这爱,有人想问我,爱的力量有多大,爱,可以感化一个人,不仅要学会爱人,还要爱自己,只要将那份真诚的爱融入到世界里,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温馨,所谓的爱自己就是要珍惜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何来去爱别人,也许你的爱在别人面前是廉价的,所以要想得到爱,必须自爱,自重,将那份爱传承下去。
三字经中有太多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很庆幸能学到这门课程,也遇到这位优秀的国学老师,因为国学那哲理深深的吸引了我,因为从这充满浓厚书香中,我可以感受到我们学校淳朴的学风,浓厚的文化蕴涵,可以让我们在智慧的光芒照射下,真正体会正气傲然的存在,让我们的人生有所价值。
希望大家崇尚国学,热爱国学,让人生因国学而更加精彩,品味人生,国学因融入我们_后的学生而无比辉煌!
诵国学演讲稿篇3
大家好,我叫孙xx。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国学像一阵春风吹进我们的校园,吹进我们的课堂,吹进我们的心灵,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弘扬传统文化,美丽情满中华。
神州大地,国家传承千年,何为国学?那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历史长河中中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深沉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从中受益的精神财富,文化深沉。
?弟子规》教导我们人们生活的规范,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句虽短,意深刻。孔子关于学习和交友的态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三人行,必我有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句意为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第二句告诉我们要勤奋努力学习,多向别人请教,第三句告诉我们要真诚对待朋友,这些话虽出自二千年的孔子之口,但至理名言,意义深刻,正所谓:“海纳百川容乃大”,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雄伟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点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学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我庆幸洪小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刻感到浓浓传统文化的熏陶,我明白学习国学经典,就是要以史为鉴,以古为镜,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实现人生梦,实现中国梦!
诵国学演讲稿篇4
青春山大,古风流韵。传统文化就像一阵春风,吹过这个青春而富有内涵的校园。一个有魅力的校园同样需要充满魅力的传统文化的滋养。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弘扬传统文化,美丽情满中华!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一百年来一直在讨论国学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讨论?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关注?当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落后了,人们认为是传统文化作怪;当政治独立、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开始文化反思;当经济全球化开始、强势文化借着现代技术迅速传播的时候,人们也出现了反思和寻根。百年来的讨论说明了什么呢?
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认为,所有的国学讨论,归根到底都是东西文化的交流,是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思考如何正确对待本国已有的文化传统,如何建设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国家。
我们发扬传统精华,发掘我校青年学生的青春活力,向山大“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进军。当然,更重要的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为中华文化的复兴略进绵薄之力,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使国学随青春飞扬!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风中招展的艳帜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蓬勃的朝气,更是新时代青年学子对祖国千年文明的敬重与对传统精华的承接。“苟日新,日日新”,踏着青春的`步伐,呼吸朝露的清爽,让我们共聚一堂,为我们的文化放歌!
纵横五千年,琅琅晨读声。侃侃把古谈,风清云高淡。
身负天下志,晨兴吟沐泽。执手问古今,无畏青年人!
我们是年轻的斗士,是时代的弄潮儿,风尖浪口磨不掉我们的斗志,起起伏伏摔不掉我们的勇气。以史为鉴,以古为镜,国学,今天我们诵读,明天我们传扬!在晨光中沐浴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伟人圣哲的教诲中提升个人素质。小至修身,大至治天下,在这里既有经世致用又有达观练达,既有平凡人的生活又有圣哲的狡黠思辨,让你不由得陷入其中欲罢不能。
我们的进步代表和宣扬的文化却是千年积淀的精华,凝结着睿智的光芒。有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有慷慨激昂的政治观点。在晨光熹微中漫步在古人的思维之中,你会发现原来这里别有一番洞天:经世治国之道,至理名言正以一种俯瞰的态度让你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是放浪形骸之外,还是郁结在冥想中?收获一种感悟,收获一种心态。
诵国学演讲稿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师、评委:
辅延的国学经典,坚持走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应该怎样创新,怎样有所突破。去年圣诞节我们请全国新经典课题组的专家领导来给我们指点迷津,他们给我们出了很多金点子,让我们豁然开朗。在他们的指引下,我们学校成立了”时尚经典“开发小组,把国学经典和现代时尚生活结合起来,开辟了国学启蒙的新天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一、经典时尚短信研究。二、经典与儿童剧创作研究,三、经典主题阅读研究,四、经典与学生文言写作研究等。
(一)经典时尚短信研究,旨在让学生学习经典,品味经典,运用经典,创编并传播文明高雅的短信,以传播文化,丰富生活。我们已做了以下工作:
做调查,了解短信;
听讲座,感知方法;
选时机,练习创编;
后援团,修改发送;
家长团,相互转发。
学校大队部成立了经典时尚短信研究院,定期开展活动。
(二)经典与儿童剧创作研究:是把国学经典的内容创编成喜闻乐见的儿童剧,在舞台上表演,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如去年我们把描写儿童的九首古诗以孩子一天的活动为线索,排成了一个融朗诵、音乐、舞蹈、歌唱为一体的节目,在无锡市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中表演,获得了特等奖,并在颁奖典礼上再次演出。再如,我们把孔子周游列国时发生的故事也编成了剧本,以说书的方式开头,融话剧、歌舞、音乐为一体,表现了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高尚而又平实的美好形象,让观看节目和表演节目的学生都受到了思想品德的陶冶。
三、经典主题阅读研究:这是我们准备开辟的综合实践可复制课程研究,主要研究方式是每个学期围绕一个国学经典主题,搜集各方面相关的阅读资料,展开阅读活动。有植物专题研究,如”柳“文化主题阅读,”荷“文化主题阅读等;动物专题研究:如”蝶“文化主题阅读;自然风物专题研究:如”水“主题阅读,”山“主题阅读,”月“主题阅读等;节日文化专题研究,如”清明节“主题阅读、”端午节“主题阅读等;历史人物专题研究:如辛弃疾主题阅读,陶渊明主题阅读等等,让学生在主题阅读中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祖国的历史人物民族精神。
四、经典与学生文言文写作研究。这个主题主要在高年级进行,学生诵读积累了大量的文言文经典,形成了初步的文言文语感。我们在合适的文言文教学后经常设计相关联系,让学生运用文中文言文说一段话;或者学习一个文言文故事后,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续编故事或模仿创作故事。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学生兴趣都很高,因为文言文简短,再也不要像平时现代文写作要求的那样要四五百字以上了。再如我校贡振亚老师,她本人喜欢古典诗词,对古诗词创作也很有研究。她便在班里教学生创作古诗词。她在网上建立了一个小蘑菇论坛,邀请社会上古典诗词的专家给学生的作品评点修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水平。
是的,当国学经典,穿越了历史的时空,与学生当代生活结合,它会有更富有魅力,更具有生命力。
各位老师,各位专家,传世经典,在千年的岁月中长歌浩叹,既有欢歌,也有呐喊。昨天是历史的今天,今天是明天的历史,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在历史的文化中漫步采撷,相信,传统会在这里升华,文化会由此更生。祝愿辅延,也祝愿全国新经典课题组的所有实验学校,我们的经典诵读之路能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实!让我们的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奠定文化的底蕴,生命的底蕴。读圣贤书,做有德人!
最后纪伯伦的一句话作为我今天讲话的结尾:我知道我所说的一半都是废话,但是,我说出来,为的是你能领悟另一半。——纪伯伦《沙与沫》。
诵国学演讲稿篇6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八班的~~,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不曾消失的文化”。
清亮钟声犹在耳,新的一年已然来到,想必大部分同学都还沉浸在元旦的热闹里吧。元旦代表着“新一年的到来”,俗称“阳历年”。它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古时候,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并称之为“元旦”。元旦元旦,念来总感到一种圆润,一整年的团圆都在这个名字里。不禁让人称叹于古人的才华。与此类似的还有中秋、重阳、清明等等,我国的传统节日正因这些饱含诗意的名字,显出脉脉情深。
但在时间的滚滚洪流中,我国文化不可避免与异国文化发生碰撞——日本的菊与刀,泰国的佛与邪,欧洲的傲慢与偏见。这在时代的进步中是一种必然。但,我们常常忘了。忘了清明时节的雨纷纷,忘了中秋时节的婵娟千里,忘了重阳时节的遍插茱萸。它们不光是节日,更多的是一脉相承的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的语言极美。而事实上,一本名著的文字美好是因为作者,一个民族的文字美好,是因为这个民族中的人有情怀。昆曲《牡丹亭》有“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闺阁女子勇敢追求爱情。唐诗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思乡情浓暗抒怀。婉约词有“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柳永情思烂漫让市井情愁雅俗共赏。诗词曲赋缠绵在民族的血液里,种.种诗意沉积在一起成为情怀。这情怀既温婉,也刚劲,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心性深处都烙着其印记。同样,我一直相信,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性。朝鲜为“隐”,日本为“忍”,俄罗斯那就是“骁勇”。我们的特性是什么,是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沉淀在骨子里的思想。儒让我们积极进取,道让我们无为清净,佛让我们安之若素。中国古代思想纷杂,可能为人争议,但至少给了我们灵魂
每一个国家都有新年,但只有我们的新年叫做“元旦”。也许你认为这句话无关紧要甚至显得可笑。但请记住,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彰显!没有人能离开自己的根,而我们的根,是我们灵魂的发源。我们大可以因为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以偏概全,对其不屑一顾,但切忌遗忘。遗忘是一种背叛,铭记是一种警醒。
所以,请永远不要忘记,传统文化是我们深处的灵魂。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诵国学演讲稿篇7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 则 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
亲 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诵国学演讲稿篇8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中有许许多多的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其中有一句让我感受颇深,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
我觉得,在我们日常学习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味的读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必要的思考,大脑却一片空白。有的人只读“死书”,而不去深入理解书中的含义,这样就会导致学习的'基础不扎实;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学习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结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学习在于思考,也在于吸收,二者缺一不可。
还有一句让我感触最深。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它的意思是: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能者为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树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嫌弃每一块小石子;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汇集他们点滴之长。我们必须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逆境中不怨不怒的平和心态,并且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世界有新的的认识,新的发现,并且有所领悟,有所感动。
诵国学演讲稿8篇相关文章:
★ 演讲稿8百字8篇
★ 守则的演讲稿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