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讲话稿能让我们更好地表达个人态度,我们在进行讲话稿的写作过程中都是需要认真将自己的思路梳理好的,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校友会校友的讲话稿5篇,感谢您的参阅。
校友会校友的讲话稿篇1
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各位校友: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举国国庆的好日子,一是神舟九号发射,二是隆重举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浙江校友联谊会成立大会。此时此刻,爱国情,母校情,同窗情,都凝结和升华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流淌在每一个校友心中。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和全校26000多名师生员工,向浙江校友联谊会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前来参加大会的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浙江校友会筹备工作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的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六十载薪火相传,一甲子弦歌不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从1952年创建至今,历经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南昌师范专科学校、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几个重要发展阶段。2006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校已走过了一甲子的岁月。在全校几代师生员工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和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下,今天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的综合性大学,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一句话叫做,北有天津,南有江西。60年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6万余名优秀职教师资和高素质专业人才,为职业教育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近年来学校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2006年,获得硕士授予权;2008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水平评估“优秀”;2012年,成功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目前,学校党委又吹起了“二次创业”的号角,正朝着建设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目标奋勇前行。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各位校友从母校毕业后,怀着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奔向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路艰辛、一路拼搏、一路求索、一路凯歌。用坚持等优秀品质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这两天走了三位校友的公司,很振奋很感动,你们为母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声誉。各位校友,你们是母校的骄傲,你们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资源,你们是母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有一句话,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紧紧连在一起。我扩展一下,无论我们的校友走到哪里,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在弘扬母校优秀传统,都在传播母校精神文化,都在彰显母校品牌特色。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高绝顶人为峰。我相信,随着我校中山、浙江等各地校友联谊会的成立,为广大校友搭建起一个增进友谊、沟通感情和交流思想的平台,必将为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也相信,筹备中的浙江校友会一定能开拓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整合校友资源,开展经济科技合作、文化学术交流和联谊活动,必将进一步增进校友与母校之间、校友与校友之间的.情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使母校和校友在感情和事业上联系得更加紧密,互动得更加有力。
各位校友,今年的12月1日,母校将举行60周年校庆,这是母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体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人为之自豪和骄傲的光荣时刻,更是学校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良好契机,希望我们的广大校友广泛动员各地校友届时相聚母校校园,共话离别惜情,共贺母校60周年华诞。
最后,预祝浙江校友会筹备成立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祝愿广大校友身体健康,事业辉煌,阖家幸福!
祝愿我们的学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校友会校友的讲话稿篇2
尊敬的孙老师、七七届校友、各位来宾:
带着一份渴望与敬意,带着一腔激情与企盼,带着一种温馨与甜美,今天,我们心灵有约,相聚母校!首先,我谨代表阜宁中学一万三千名师生,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七七届校友、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同时也向濡养和培育我们的老师表示最衷心的祝福与最崇高的敬意!因为拥有一缕眷念母校的情结,因为拥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乡情,使久别的你们在这良辰吉日里喜相逢!此时,我们欢聚一堂,促膝话旧,慰离情,敦友谊,尽情地谈笑,忘情地欢乐!浮云一别后,流水三十年。
蓦然回首,感慨万千。三十年,从懵懂少年到年富中年,这是最难忘的也是最辉煌的一段人生。如果让历史的画面再切换到我们学生的岁月,让你们再回首那最难忘的中学时光,为了探索知识,你们朝夕相处,苦读寒窗;为了追求理想,你们又执手辞别,远离故乡。曾记否,母校的阔叶梧桐印记下多少学子求知的背影,母校的小桥流水又为多少学子成功而欢唱;虽然,昔日的中学生活一度是粗衣粝食,但这并不失学子的求知热情,虽然,校舍一度低矮阴暗,但这更激发学子砺志奋进的雄心。学子们吮吸着甘甜的射阳河水,领受着师长的呕心教诲,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传递着阜中的不灭薪火,传承着母校的深厚底蕴,今天大家纷纷建功立业于五湖四海,咤叱风云于大江南北,演绎着一曲曲阜中学子的动人乐章。你们的创业壮举,岁月见证你们,母校铭记你们!
今天,当我们以无限的敬意与快意牵手走进母校新校区时,你们一定为母校跨越发展感到欣慰与高兴。巍巍南城区,泱泱新校园,依偎于射水之畔,挺立于江淮乐地,翘首盐阜,移步换景,景象万千,大气天成。漫步流连这里,一种独特文化的熏陶能使你感到如沐春风,沁人肺腑,全省中学中最大的广场成一天然的开口向南的倒“u”型,正如一宽阔的膀臂拥抱着前来求学的莘莘学子,亦如一博大宽广的胸怀包容着眼前的大千世界!真可谓是,因为空间,世界包容我们;又因为思想,我们也包容世界!放眼校园,广场西边屹立的'是将军林,那是记载着从这块土地上走出去几十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广场东边是典雅的博士林,那里镌刻着从这个校园里走出去的几百位才华出众的博士。一文一武的园林,对称坐落,刚柔相济,相得益彰!博士林东边是拥有三千余座造型动感十足的鸿图天健馆,这是我校三八届学子台湾友人张新民先生捐资一千四百万元后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的体育馆;将军林西边矗立的是近两万平方雄伟大气的艺术楼,那是我校友好人士香港贤达左涤江先生捐资一千万港币后以他名字命名的艺术大楼。广场中间是一个直径三十米喷高达三十米的音乐喷泉,开启起来,动感与音乐天然成趣,美不胜收!学校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宿舍楼、后勤楼等等,每一片湛蓝的砖瓦,每一块淡雅的涂料,每一层天蓝的栏杆,每一条清清的小河,每一座弯弯的拱桥,每一方萋萋的草坪,每一棵挺拔的大树等等都无不体现着一种独特文化,昭示着一种期望:天蓝色象征着一种宁静的环境,恬淡的心境,淡黄色是教育的特有色彩呼唤着一种充满希望的未来,一种生气勃勃的追求;念慈亭、银杏林、二十四孝感恩画廊时刻在教育着我们芸芸后生们时刻牢记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的情去学习求知;影响世界的十大人物雕像群又为学子们树立了一个个人生追求奋斗的标杆;水面如镜的“觉浅湖”喻意着这样一个求知真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按国际标准设计的篮球场、田径场让人走进便立即萌生一种勃勃生机、四射活力和丰沛激情!这片绿茵将于明年上半年迎接全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检阅······刚刚从教育部相关部门得到好消息,我们母校的新校区被评为全国百佳最美校园。各位校友,有这样一个“好风好水,吉脉天成”园林式学校,我想我们的芸芸子孙们在这里生活与学习,应该说是我们的一种享受、一份造化,一方让师生心灵皈依的精神家园!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代代校友,永远校园.畅想母校未来,我们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因为我们有八十年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有着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有着千万校友的信赖与嘱托,所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完全有信心把阜中办得更好!目前我们已理智地定位了我校近期与远期的办学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培养人才,争名次,冲出江苏,走向全国;远期目标就是培养精品,争位次,冲出全国,走向世界。我们确立的办学理念就是:打造诚信阜中,打造品位阜中,打造品牌阜中,打造激情阜中,打造绿色阜中。就是充分张扬学生个性,追求学生的每一天超越,将阜中营造成一个自然环境美、人文环境谐、德润人心、文化天下的精神家园,就是多出人才,多出精品,尽快将阜中办成无论在理念还是实绩上都是全省、全国一流的并能与国际接轨的新型五星级国际化学校。
回忆昨天,让我们倍加珍惜,因为昨天曾留下我们青春的足迹和身影;
相聚今日,让我们倍加铭记,因为今天又增添了真挚的友情与眷念;
憧憬明天,让我们倍加向往,因为明天的朝阳将更加辉煌与绚丽!
有一种握手是相逢,有一种相逢叫幸福,有一种幸福叫欢笑,有一种欢笑在母校!
有一种同学如手足,有一种手足叫兄弟,有一种兄弟叫你我,让你我把根留念,血脉相再连,让你与我,你们与我们同心同志,声气相求,始终继承母校的光荣传统,不断地从前辈那里汲取更多的拼搏和奉献精神,为母校的发展添砖加瓦,那么这古老而又年轻的母校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姿,生我养我的阜宁百万乡亲一定会更加幸福美满,一定会更加骄傲自豪!
最后,恳请各位常回家看看!顺祝在阜期间生活愉快!祝各位老师、领导、嘉宾、工作顺利,事业兴旺,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校友会校友的讲话稿篇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校友们:
上午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振奋和喜悦的心情,迎来了长沙市十五中往届校友中的知名人士,也迎来了长沙市十五中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的胜利召开,这是我校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从此,校友们将共同携手,用一片赤诚爱心唤醒八项智能的心智,支撑起学校发展的蔚蓝天空。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十五中领导班子,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在座的各位校友们以及老师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向为举办此次校友会而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师们、校友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
八十九年的奋斗求索,近一个世纪的文明传承,十五中走过了一段艰难创业、奋马扬蹄和快速发展的光辉历程。1922年,长沙教育界名宿曹典球、宾步程创办了明宪女中。1936年,学校逐具规模,享有北有周南,南有明宪的美誉。1938年明宪师生冒着日寇飞机的轰炸,迁避于安化县蓝田镇。1944年,改名为湖南私立明宪女子中学。1945年,因战声紧急,暂迁距蓝田三十华里的樟梅乡。1945年冬,迁回长沙。1953年秋,私立明宪女中改为公立长沙市四女中,并于1954年秋迁至市南郊月亮山之崭新校址。
1956年,学校改名为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五中学。这为学校发展壮大提供了更优越条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学校的不断崛起不仅见证了长沙基础教育的沧桑风雨,更续写了我校三易其名、五迁其址、三湘驰誉的育人传奇!
八十九载薪火承传,八十九载弦歌永续。自强不息,奋力拼搏、抢抓机遇,勇立潮头,是十五中步步壮大,从弱到强的创业精神的集中概括。尤其是近几年来,十五中的全体师生员工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全面推行具有我校特色的自学探究、当堂评价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四清学习模式,组织全校老师编写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学案,并进入到课堂教学。课改上的不懈努力,赢得了教学上的一系列辉煌。连续两年来,高新招生录取线稳居同类学校第一名。初中会考合格率均居全市省级示范性学校前三名,已迫近周南、明德。09年,高三二本上线人数创恢复高考以来人数量最大值,二本上线率创近十五年来最大值。20xx年二本录取率为39.3%,再创历史新高。学校独立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青春期性教育与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还独立承担省级重点资助课题《普通中学卓越教育五为要素的研究与实践》,其阶段标志性成果是42万字的理论专著《普通中学卓越教育》,该书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20xx年全国影响老师成长百部科研论著,课题的结题报告在第三届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管理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全年出版四期的《教育瞭望》已逐步校本化,并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一等奖。美术专业教学现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被确定为长沙市首个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礼仪为先,教育处的七星六旗一小组评比活动在全市有一定影响,也促使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08年学校获第二届星城杯教学比武团体总分第一名。09年张红美老师被评为省优秀教师。我本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校长。近三年来,有14位教师获市赛课一等奖,6位教师获省赛课一等奖,两位教师获全国赛课一等奖。全校教师发表获奖论文共142篇,其中国家级29篇,省级75篇,市级38篇。学生在各类竞赛获省级奖项35个,国家级奖项5个。羽毛球和女子足球已挂牌成为长沙市体育项目传统学校。羽毛球队在全国中学生锦标赛中总共荣获七金十银十三铜的好成绩。我校女子足球队已连续十六年获省冠军,三次代表湖南参加全国比赛。
回首过去,我们曾是历史的创造者,十五中的昨天因我们先行者的奋斗而厚重深沉;面对现在,我们是辛勤的耕耘者,十五中的今天因我们的奉献而精彩恢弘;展望未来,我们更是未来的奠基人,十五中的明天会因我们创造性的工作而更加辉煌!
我们将完善落实学校二五发展规划。通过五年努力,逐步完善、形成科学合理、全面协调发展的校园文化;构建廉洁、民主、高效、和谐的领导集体和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信息化、社会化;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强、工作作风正、教学业务精、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力争到20xx年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教师获得研究生学历;形成规范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构建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内容的课程体系;构建完善自学探究、当堂评价新课堂教学模式和四清学习模式,打造教学特色品牌;以导师制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两翼,力促五化、三自(自主规划、自主教育、自主学习)、两翼育人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培养身心健康、行为规范、自主学习、国家情结的学生,使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达到长沙市一流名校的水平。
八十九载桃李天下,八十九载办学历史,就是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历史。八十九年来,十五中向社会输送了近四万人才,这些同学在全国各地为祖国贡献着自已的才华和智慧,并取得了无数骄人的业绩,有很多人已成为各种领域中的中坚骨干力量。八十九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校友永远是母校最宝贵的财富,是母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母校前进最可信赖和依靠的力量。衷心感谢十五中的历届校友!你们以十五中人特有的素质和精神风貌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母校赢得了荣誉。是你们用坚实的脊梁和赤诚的爱心,支撑起十五中发展的这片蓝天。
八十九载春寒秋暑,八十九载文化积淀。岁月沧桑,锤炼了十五中人坚忍不拔的性格。春去秋来,更彰显十五中人进取的本色。八十九年,十五中的园丁默默奉献,十五中学子孜孜以求,他们锻造了十五中的精神,铸就了十五中的文化。十五中的历史是一部光荣的创业史和奋斗史,是一曲高昂奋进的歌,是一首催人向上的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目前,基础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基础教育将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从扩大规模转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学校的发展无论内外都巧遇历史的发展机遇,我们都在期待新的突破。学校将以卓越的理念指导教育,以人本的理念引领管理,这也是对明宪的明德所以亲民,宪章斯能立教的文化的传承。我们要用情感凝聚人心,用发展鼓舞士气,真正做到以管理人、以教育人、以文化人,负重前行而无惧,喜结硕果而不骄,在教育强市的东风的引领下,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老师,各位校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永远年轻!祝愿十五中的明天蒸蒸日上、朝霞满环球!
谢谢大家。
校友会校友的讲话稿篇4
今天,江汉大学校友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美丽的三角湖畔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们欢聚一堂,共叙友情,共商校友会发展大计。这是全校校友的盛会!是校友工作的盛会!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参会的校友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通过各位代表转达母校对海内外近20万江大校友的亲切问候!
刚才,大家集体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校友会理事会,推选我担任校友会会长。我感到无上荣光,深感责任重大。在这里,我代表新一届校友会理事会感谢大家的信任与支持!我们将严格遵守校友会章程,认真履行校友会宗旨,紧密依靠和团结广大校友,积极工作,细致服务,不辜负各位校友对我们的信任。
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在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下,建立了校、院两级校友工作体系,创建了“一网一刊一库”校友工作平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友交流活动。引导广大校友参与母校建设、参与武汉发展,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截至今年10月,校友累计捐赠1548万余元,反哺之情,令人钦佩。特别是广大校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全力以赴,2018年1月成功举办“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江汉大学专场”活动现场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652.43亿元,为“三化”大武汉建设做出了江大贡献。
今年1月,湖北省召开高校“双一流”建设动员大会,江汉大学入围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学校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性机遇,决心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地方一流高校。今天的江大,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今天的江大,上下同心、信心百倍!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下,江汉大学一定会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新的起点,新的使命!新一届校友会要在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推进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上敢于担当、不辱使命、有所作为。借此机会,就新一届校友会的工作提三点建议:
一是要做好校友服务,联通校友情感。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各位校友,无论你们身在何处,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校友会要践行为广大校友服务的基本宗旨,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帮助校友更好发展,真正当好校友的娘家人。
二是要汇聚校友力量,服务武汉发展。武汉正在成为蓬勃发展的沃土,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在这里叠加,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等国家重大改革发展试点在这里落地。市委市政府抓住创新与人才两个关键,创造性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引领校友资本与智力回归。校友会要汇聚校友的智慧和力量,要把武汉的校友、外地的校友这股宏大力量凝聚到服务武汉高质量发展上来。我们需要创新工作的方式,我们需要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江汉大学要有所作为,一定要尽早实现从适应城市发展到引领城市发展的跨越。
三是要发挥校友作用,支持学校建设。母校之荣光,源于校友们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强大力量。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不少校友已经成为行业翘楚,领军人物,还有更多的校友在各自岗位辛勤耕耘、努力工作,成为各单位的中坚和骨干,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广大校友在各自岗位上的精彩展现,既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是为母校增光添彩。学校为大家的成绩与进步而欢欣、而骄傲!每一名校友的卓越成就,都是江汉大学闪亮的名片。几十年来,江汉大学累计培养毕业生近20万人,为武汉市、湖北省及全国各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一支宏大的力量,是学校发展必须依靠的力量!校友会要充分发挥校友作用,围绕人才培养核心,充分利用好校友资源为学校人才培养、为学校发展建设做贡献。要创新校友支持母校、回馈母校的方式,要根据校友自身优势和特点,采用校友欣然接受、易于实现的方式来完成校友对母校的情感表达。比如分享你们的成功经历和励志人生,对在校的学生是极好的激励,还有在专业与学科建设、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成果转化、课题联合攻关以及设立奖助学金等方面,都是行之有效、非常成功的方式和渠道。校友会要积极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广大校友以他们的智慧和热情服务学校,激励广大校友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校友的捐赠,既体现的是校友对母校的情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我们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好检验,是学校的荣光!
浓浓母校情,依依校友心。刚才,校友代表蔡学恩、刘向东、邹超颖、樊晋豪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从广大校友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力量,引领大家在各自岗位上勇攀高峰,以勤勉和智慧创造人生价值。不管你们离开学校的时间有多长,但对青春美好的大学时光一定历历在目,终身难忘;不管你们离开学校的时间有多久,母校的情结一定是最美的回忆,始终萦绕在心间。一朝入江大,终身江大人!江大是我们共同的印记!借此机会,我也愿意以学校的校训与各位校友共勉。江汉大学的校训是“立德、致用、兼容、创新”。校训是学校办学传统的文化表达,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集中呈现。在校期间,校训是每个学生需要践行的行为准则;离校之后,我希望,校训仍然是每个江大校友不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砥砺人生奋进的价值追求。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要海纳百川,有世界眼光和广阔胸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追求新高。真诚地希望广大校友无论是工作中还是学习中,都能始终将校训精神铭记于心,不忘初心,修身立德,学以致用,兼容并包,开拓创新,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
最后,衷心祝福各位校友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事业兴旺发达!
校友会校友的讲话稿篇5
尊敬的各位校友:
你们好!今天,我今天特别高兴。在这金秋之际,你们回到母校重温往日的美好情景,这是一件大喜事,我代表英利中学128位教职员工和3000多名学生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你们关心母校的发展和支持母校的工作,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世纪风雨,桃李芬芳。英利中学从1958年办学以来,虽然屡经磨难,历尽坎坷,但始终承着“好学力行、求实创新”的办学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英利的教育、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的英利中学已发展成为雷州市基层初级中学中规模较大的一所学校,校容校貌整洁亮丽,育人环境优雅。目前有学生3100多人,教职员128人,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教育教学成绩更为突出,考上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创我校办学以来最高记录,大大提高我校社会信誉,为营造英利镇浓烈的文化氛围和为打造英利文化大镇创造了条件。我认为,英利中学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可以说是母校与校友荣辱与共,校友与母校息息相通,母校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关心和支持,都凝聚着校友们的心血和汗水。置此之际,我把这些情况特向各位校友通报,一是为了感谢广大校友对母校的关心和支持,二是希望校友们以后再继续大力支持下去。
说实在的,今天这个日子很难得,可以说这是我与你们毕业以后回来母校第一次欢聚在一起。回忆起过去,那段生活真叫人留恋,你们纯朴、天津、充满活力的形象仿佛还在眼前。你们的美好形象仍然留在我的记忆当中。今天又能看到大家的音容笑貌,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你们在各行各业的发展我不太清楚,不过我衷心祝愿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顺顺利利,心想事成,前途无量。你们的成功是母校的最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母校为拥有你们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团结友爱,相互提携,共同进步,一直是我们校友关系的主旋律。多年来,各届校友主动相互联络,开展了许多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校友联谊活动,各届校友还纷纷返回母校聚会,畅谈师生同窗情谊,为母校的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广大校友的联系,增进校友之间及校友与母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母校对校友的凝聚力,更好地为广大校友服务,增进校友之间以及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络和感情,我将向英利中学现任校长湛国贤校长建议,成立我校校友会,方便广大校友常回来,我们将期盼着广大校友“常回家看看”。母校的发展需要你们的大力支持!母校也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
各位校友,我希望在这次聚会上,大家能畅所欲言,互相沟通,多多交流,能借这次聚会把我们的情谊再推上一个台阶!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校友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校友会校友的讲话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