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的标题,要让人有听下去的欲望,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演讲稿,情感的流露会更自然,更加容易打动观众,以下是美篇六六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4年纪演讲稿8篇,供大家参考。
4年纪演讲稿篇1
83年了!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再次走进更耻辱的年代,是从1931年9月18日22点20分开始……
柳条湖的爆炸声、沈阳失守、吉林沦陷:几千万东北同胞成为亡国奴!
83年后的今日,当中国人走出耻辱了,然而还是不能醒悟,不能自尊,不能强大!
911美国遭遇灾难里,我们的国人之中,有人在同情,有人在讥笑,有人在谩骂,有人在伪善!忘却在死亡的人群中有我们中国人的名字,只记得中国人的驻南斯拉夫的使馆被炸、南中国海王伟的牺牲……
为什么中国的使馆会被炸?为什么王伟会牺牲?多少人愤慨,多少人激昂,多少人热血澎湃,多少人痛心疾首!
为什么我们只会在美国遭遇灾难时去讥讽美国的自作自受呢?为什么我们不用同情关爱的心来对待美国平民百姓的灾难事件呢?
为什么不去反思一下当我们中国也面临同样的灾难时,我们怎么去应对呢?
中国的使馆被炸,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王伟会牺牲,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美国遭遇灾难我们去讥讽,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我们不去反思我们也将面临灾难,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
在这些事件里,我们还是要反思一下什么叫做强大吧。
在某种意义上,或许强权并不代表强大,国大也不代表强大!
那么什么是强大呢?团结与经济上的富强才是重要特征!
83年了!当耻辱的岁月终于走尽,中华民族从最危险的时刻挺了过来:然而,几十年过去了,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国:还是如此!
二战之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大都在废墟上建立起强国的经济。
看二战之后:日本的发展,欧洲的复兴,美国的腾飞!每一个经济的闪光,似乎都在讥笑着中华民族文明是否成为真正的历史!
直至2019年9月17日,日内瓦才传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法律文件获得通过”的消息!
这值得兴奋吗?值得庆祝吗?值得津津乐道吗?
为什么我们到今天才得以通过?为什么我们到今天才得到承认?原因只有一个,目前中国还不够强大!
当美国纽约股市因灾难而休市四天后重新复盘的第一天,美国道指下跌幅度仅是681点,比国内“专家”们预测的10%跌幅要小得多,仅7%左右。然而在地球的另一边的中国股市,沪深两市b股却在纽约开盘前分别下跌了6.7%与8.3%!
远在地球的另一边所遭受的灾难却影响到这一边的经济,不能不说是经济实力的强与弱、经济地位的高与低、经济影响的大与小使然。
早在911事件之后的次日,中国台北的股市与中国香港的股市就大受影响:台北竟然以休市来规避,香港也纷纷下跌来体现!
这不禁让人联想:是美国遭遇灾难还是中国遭遇灾难!
究竟为什么?
再回头过来看一看:“九一八”会出现究竟为什么?
九一八的前一年,争权夺利的中原大战让东北防务形成基本真空,内战是九一八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有在1931年的5月,汪精卫另立政府,形成中华国土分裂,更是向侵略者表示中国大地可任人宰割的意味!
委曲妥协亦是让侵略者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的原因。为什么要妥协?为什么要将正义的关玉衡逮捕?为什么采用不抵抗政策?为什么要求救于“国联”而听命于“国联”?
于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就开始了……
日军在入侵中国之前就用策动中国内战来实施调虎离山之计,中国内战、国土分裂成为耻辱产生的根源之一!
83年了!中国目前还处在分裂状态!香港虽然从英人手里回归了,澳门虽然从葡人手里回归了:然而,做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的中国人,却准备将自己的国土拱手让给日本人、美国人甘当他们的傀儡!于是在美国恐怖事件之中中国台湾才会出现经济的恐慌!
分裂是耻辱的根源之一,团结统一才是强大的根本!
为什么九一八的国耻会产生?只要一天不统一、一天不团结,中国就不会真正的强大,或许在某一日国耻还会降临!
当我们从美国事件的震惊之中、从股市的溃跌之中、从入世的号角之中、从叫嚣之中、从九一八国耻日纪念之中回首过来时,我们更多的醒悟是:我们必须统一,必须团结,必须强大!
4年纪演讲稿篇2
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祖国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演讲稿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
9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事变。由于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2019年中过着饱受伤害的亡国奴生活。然而,对一个民族最严重的摧残不是摧残他的肉体,而是摧残他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惟一的根与魂。
今天,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能否清醒地坚守自己的文化家园?
三尺讲台是我们平凡而狭小的岗位,三尺讲台却是我们文化战场最广阔最坚定的阵地。我,就是这个阵地上又一位新的战士!毕业典礼上的那一幕,至今还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举起握紧的左拳庄严宣誓:“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言到此时,泪水夺眶而出。是对母校的眷恋,是对恩师的感激,是对同窗的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奋斗终身”就意味着一辈子吗?是的,就是一辈子!我很幸运,这一辈子的起点是在这里,在育才这片热土上!这里有我钦佩的前辈、师长,这里有优良的光荣传统,这里有一种朴实而伟大的精神,叫做奉献!这一个月的工作让初为人师的我尝到了苦头。身边的同事都把疲倦藏在微笑的背后,我还有什么理由说累呢?这一个月的工作让初上讲台的我尝到的甜头。夜深人静,一盏台灯,一个闹钟,一支钢笔……可是,孩子的一次漂亮作业,家长的一个感激电话就会让我精神百倍,困意全无。这就是一个新教师最真实,最朴素,最舒心的快乐!
耐得住寂寞的人生才是充实的人生!没有哪一个岗位能像教育这样聚集了全社会的关注与期待;没有哪一个工作能像教育这样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更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像教育事业这样清醒地坚守着文化家园。
又到“九一八”,再谈血泪史。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前行。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行,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只是为了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4年纪演讲稿篇3
各位团员,同学们:
今年是“五四”运动_周年,又是建团_周年。值此“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学校行政向全校共青团员、青少年朋友以及青年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今天宣誓入团的新团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全校的团员和同学们提三点希望和要求:
一、刻苦学习,树立远大理想。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波澜壮阔的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谁掌握了知识,谁就能够把握未来;谁成为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我们青少年要承继"五四"青年的精神和品质,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要有一种如饥似渴、只争朝夕的精神,滴水穿石、磨杵成针的毅力,永不满足、攀登不止的追求。我们青少年只有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把个人抱负与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新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理想。特别是我们新团员,今天是你们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当你们举起右手,面向团旗发出庄严的誓言,就意味着从此你们将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你们将逐渐成熟起来。青少年的成熟需要努力地学习,知识经济的浪潮正扑面而来,唯有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更好地成长;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刻苦的磨砺,自觉投身于实践,把学到的知识与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快的成才;青少年的成才需要积极地进取,前进的道路充满着挑战和坎坷,唯有迎难而上,才能取得成功;青少年的成功更需要不断地创造,要在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前,用创造的精神、创造的智慧去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希望我们青少年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掌握各种知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
二、遵规守纪,树文明新风。
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们青少年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道德风尚和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自觉遵规守纪,维护社会公德,以实际行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开风气之先,勇立时代潮头,为我们其他同学作出表率。
三、爱岗敬业,宏扬艰苦奋斗精神。
青年是继往开来的伟大力量,是我们事业的希望所在。我们的青年教师要积极投身教育教学主战场,树立角色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创新意识,服务大局、服务社会,开拓进取、勇挑重担,要进一步开阔视野,眼睛向外,博采众长,力戒画地为牢,坐井观天;要强化机遇意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人人求发展、人人促发展;要大胆探索,发扬首创精神,勇于摒弃各种阻碍和束缚发展的陈腐观念、思维习惯和旧的行为方式,引导时代潮流,始终走在改革、发展的前列,真正成为我校各项工作中的生力军和排头兵,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各位团员,同学们,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呼唤人才而又造就人才的时代。我衷心祝愿你们能珍惜青春年华,抓住机遇,在学习、奉献、奋斗和创造中领悟青春的瑰丽、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以壮丽的青春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更加辉煌的业绩!
谢谢!
4年纪演讲稿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铭记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这段数字组合应当被所有华夏儿女牢牢记住,好比美国国难日911,一提起,全国缄默哀痛。这一天,策划已久的阴谋大规模爆发;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尖啸而去,撕扯着早已残破不堪的中国土地,举目皆是血肉模糊;这一天,这个我们一直以礼相待,以诚相对的邻国为了一己野心,在中国的历史上野蛮刻下了两个狰狞的大字:耻辱。
回溯历史,那些声音依稀可辨,那些场景依稀可见。我们听到了同胞痛苦的悲号,更听到了在那哀鸣中响起的呐喊;我们看到了哀鸿遍野的惨绝人寰,更看到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用血和泪写下的奋斗史。即使时间已将弥漫的硝烟冲淡,可这一切的一切,我们能忘记吗?绝对不能,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然而,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提九一八,却不仅仅是为了铭记过去,更是为了启迪现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九一八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侵略者固然可恨,但被侵略者也并非全然无辜。落后就要挨打,正因为侵略者看到了那时中国的软弱无能与腐败落后,他们才敢肆无忌惮地在这片土地上张牙舞爪。再看今天,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里坐实了大国的位子,一切事务都以洽谈解决,再不用频动刀枪。两相对比可知,唯有强大的实力才是扎根世界的基础,而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的进步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息息相关的。
或许你会说,而今有那么多人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少我一个也不差吧?其实不然,每个中国人的一小步,叠加起来就是整个中国的一大步!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首先,要时刻怀揣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当然,我们强调,这种爱国应是理性的,并不是一味的抵制外来文化,也不是单方面愤怒的谩骂,更不是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谣言来煽动仇恨情绪。这些不是爱国,而是在把冲动浅薄低素质的标签王祖国脸上贴。其次,诸如勤奋学习,学成之后为国家作贡献之类的话,想必早已是老生常谈,但这并不只是一句空话,行动永远是最重要的。那些在各个领域取得令世界瞩目成绩的中国人,便是这条口号最成功的实践者。他们用自己获得的成绩告诉世界,中国在崛起!在学习疲累的时候,不妨提醒自己,在科研涉及的范围里做出最好的成绩,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脚下这片土地!最后,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不应当将自己的思维束缚于所学所获,而应当发散思维,打开视野,努力培养自己的开拓创新能力,用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勿忘国耻,时刻警惕,振兴中华,我在参与,我在行动!
谢谢!
4年纪演讲稿篇5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看到这样的歌词,相信绝大部分青年男女,包含东北同胞在内,都会想起庞龙的《家在东北》,记起超女张冬玲兴高采烈的歌声,但是,还有谁,会记得这样的歌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我有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家在关内流浪
还有人,会记起九一八事件?还有人,会记起那个国耻日?
85年前的今天,同样是农历八月初七,东北的同胞们,本期待着中秋月圆人圆的时候,一声爆炸,东北沈阳城外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被日军炸毁,在国民党的 不抵抗命令下,一个月时间,整个东北三省沦陷,数千万东北同胞,从此沦为亡国奴,长达2019年……东北军将士流亡关内,唱起这首歌,条条汉子热泪纵横。
同样的9月18日,农历八月初八,同样的期待着中秋月圆人圆的日子,历史的车轮,滚了85个春秋,回忆85年前不堪回首的岁月,我们有何感想?我们需要反思,而我们需要反思的,又是什么呢?
常常在这样的日子里,在这样的国耻日里,听到一次又一次的勿忘国耻,但是,85年后,我们真是勿忘了吗?
4年前的这个日子,一群日本人,在珠海集体买春,日本人记得这个日子,而受辱的一些中国人,却忘记了……既为国耻日,为何不法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勿忘国耻,知耻而后勇,而不是单纯的说说,缺乏宣传力度,更缺乏政治力度,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法定日子,是有必要的,不然,再出现类似首都某大学饭堂开业打出9·18,就要发的宣传横幅,那真是令人心伤……
有人说,随着岁月的流逝,残留在脑海里的记忆,总是痛苦,而非快乐。依然记得,当年高考时,作文是如果记忆可以移植,当年正值科索沃事件,我在作文提到,要让这段记忆,包括九一八事件等记忆牢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只可惜,评卷老师似乎更喜欢快乐,他希望残留在脑海里的记忆,永远都是快乐,于是,我的语文得到了难得的超低分,如果说其他命题得几分心里有数,那么,问题只能出现在作文上。类似评卷老师这样思想的人,在中国,不在少数吧?
中国,永远都不缺汉奸。这样的言语,在小日本的口中说出,带着嘲笑。事实上,在中国的历史中,每一次历史转折事件中,都不缺汉奸。当年驻国联的中国代表顾维钧曾有悲痛的回忆:当他向各国代表逐个求援时,得到的最令他无地自容的回答是:你们自己都不抵抗,怎么能期望别人替你对付日本?
85年,在历史的岁月流逝中,不算长,但对人的记忆消磨中,也不算短。中国有句老话:好了伤口忘了疤。85年了,还有人记忆起当年的事件痛心疾首,但是,也还有不少人,呼唤着中日友好。似乎,他们已经忘记,当年的东北军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合作后果。有人吼着愤青误国,要冷静,事实上,真的可以吗?
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日本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侵华,日本人的骨子里,就有着他们的帝国主义思想,这是一个品质败坏的民族,智商再高,素质再高,只能说明,这样的国家更危险。而我们,与这样的国家毗邻,与这样的国家相处了这么多年,难道,还仍然可以相信这样的国家吗?
靖国神社拜了又拜,教科书改了又改,劣质产品售往中国还奇货可居,钓鱼岛上,还有不少国人的冤魂……别跟我扯中日友好,别跟我扯右翼分子在日本只占少数,别跟我扯日本有很多人对中国人是友好的,别跟我扯我不懂日本就丫的你懂。当年就是有太多这样的白痴,才造就了九一八事件,85年后,你还跟我扯中日和平?曲线救国?也别跟我扯这个,不好玩,玩火自焚,如果真正团结一心,中国民族,怕谁?
一声叹息……为85年前的九一八事件,更为今日今时那些好了伤口忘了疤的自以为头脑冷静,智商高的白痴们。勿忘国耻,这,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更别忘了,日本已经从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
4年纪演讲稿篇6
79年前的今天,日军铁蹄踏上卢沟桥。
今天,为和平、为祖国的富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让我们以理性和深情来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上的卢沟桥。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1937年的7月7日,日军进犯宛平城,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中国抗战拉开序幕。我们该拿什么来纪念79年前的七七事变?有人写评论建议,将7月7日定为国耻日;此前,也曾见到有人建议将九·一八事变之日确立为我国法定的国耻日,以警醒国人。可我总是在期待以更多更实在的纪念方式,来纪念值得纪念的纪念日。
日本作为典型的新旧文化并存、菊花与刀同在的双层文化结构的国家,有许多让人瞠目的厉害之处,一位深入研究日本的前苏联学者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日本人善于捕捉生命运动的最隐蔽的形式。这句话大有深意存焉!面对人家经济文化实力的强大,在纪念纪念日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的恰恰是:我们该拿出什么样的沉甸甸的实来!
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层面,还是在经济现实层面,我们都更需要务实求真,不必过多地空喊那些愤愤然的口号。早在1987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是《有感于50年前的今天》,这是迄今为止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对七七事变的一个纪念,虽然无声,却有教益。那时高考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提前到6月,而开考语文的那一天恰恰是7月7日,1987年距离1937年恰好是50周年,在考场里唤醒学子对我们民族深重苦难的回忆,让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八年抗战战场上的枪炮声,无声地弥漫于今日的考场,这比多少空洞的说教和虚拟的纪念要好上无数倍。
作为纪念日,有的是喜庆的,有的是耻辱的,有的是传统的,有的是新立的,有的则无关痛痒。现今国人见得最多的,大约是疾病日,几乎每一种常见疾病都设立了一个日。人的身体健康是重要的,但更要紧的是精神的健康。此时此刻,我的耳际回荡着《松花江上》,那是作曲家张寒晖于1937年7月12日在西安创作的歌曲,是对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的血泪控诉,也是一位作曲家对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最好纪念———我曾读过一篇文章,忘了作者是谁了,他回忆了自己的孩提时代,懵懂中将九一八,九一八听成、唱成救一把,救一把,从而让那歌声更加悲切感人,矢志不忘!
听到了吗,在今天,我们如果真的没有更好的纪念招数,那还不如干脆唱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唱一唱救一把,救一把吧,在心中,在心灵深处!
4年纪演讲稿篇7
各位年轻的朋友:大家好!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精彩?你会怎样回答?战争年代的踊跃参军,八十年代的文学热,还是九十年代的出国热?对,它们都是精彩。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彩,每个时代也造就了不同的精彩,但无论怎样,精彩总是与青春紧紧相连。
记得走进大学的第一天,辅导员就告诉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老狼校园民谣里轻松自如的大学生活在这个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九十年代宣扬的"读书无用论"也早已被热火朝天的"考研"、"考证"热吹得无影无踪。时代已经将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新一代的青年推向了社会的最前沿。因此,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要寻找属于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这一代人的精彩。
为了活得精彩,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要拥有目标和信念。目标是心头的一盏明灯,信念是鼓舞你向着目标迈进的力量源泉。目标可能飘渺,路途可能坎坷。然而只要确定一盏明灯,就能让你顺利地泅过危难的海洋!传说中的火凤凰,它迎着太阳飞翔,为的就是将自己的身体点燃,因为只有燃烧才能重生。这多少有一些悲壮.但又确是一幅壮美的画面。因为奋斗拼搏的过程无比精彩!
为了活得精彩,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必须拥有知识和技能。知识是成功的`基础,技能是实现成功的工具。人类步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多极化,信息全球化,知识信息量在以百倍的速度递增。面对这样的现实,昔日象牙塔里轻松自在的场景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寻找精彩的一双双炽热的目光。社会将竞争的残酷带到了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的身边,从而也造就了新一代青年的自强和向上。有一句话说"机遇留给有所准备的人",那么,年青的朋友们,让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早早准备。
为了活得精彩,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还要有不断超越的精神。鲁迅先生曾说,"不满是向上的灵魂"。时代的进步使新事物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没什么铁饭碗,没什么保质期。无论什么时候,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都必须以起跑线上的姿态去迎接挑战。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才能跟得上这个精彩的大时代。
永远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小小一滴水。然而既是青春的拥有者,就没有理由不为自己喝彩,没有理由不活得精彩!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都将老去,但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不是为了永远的青春而来,而是为了感受和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不同的青春而来。从现在开始,让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们活得精彩!
谢谢大家!
4年纪演讲稿篇8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据说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喂饱鱼蛟虾蟹,让它们不去吃屈原的遗体。
在我们长寿之乡如皋,至今也保留着端午节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囊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从河边采来新鲜的芦苇叶,清洗干净,先放在水里煮一煮,同时把准备好的糯米浸泡后晾干。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奶奶就开始包粽子了。每次她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接着在里面放入糯米,最后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宝宝”就诞生了!奶奶还喜欢根据各人的口味在糯米里加入红枣、红豆、火腿等“点缀”。那些穿着绿衣的粽子在炉火上煮着,还没出锅呢,空气中就已飘荡着苇叶的清香,馋得我直流口水,恨不得先抓起一个吃起来。
端午节前夕,奶奶还会特意买来艾叶,挂在门上获放在柜子上,妈妈则要替我佩戴五颜六色,香味四溢的香囊。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个危险时期,很多人都会生病。而香囊里面的艾叶和雄黄有着辟邪驱瘟的神效。
我爱上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哦,又到一年粽子飘香时……
4年纪演讲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