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作文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文本之一,语文成绩的高分需要全面发展,尤其是作文部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以下是美篇六六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走上讲台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走上讲台作文篇1
今天下午,我们班将要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同学们的情绪都很激动!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当语文老师宣布比赛开始时,小雅同学最先登上讲台,她演讲的题目是《直面挫折》,只见她右手拿麦克风,左手悬空,面带微笑地发言:“同学们……”望着她从容不迫的笑容,我心想:真是太棒了,如果我也能上去……噢,我突然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住了。真是失态。下一位演讲的是张帅同学,他在演讲稿中列举了很多例子,真不知他是怎么搜查到的……庞勇,李翔宇、杨宝玉他们也都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望着他们,我也想去尝试一下手握麦克风的感觉,是不是很妙呢?会不会紧张,万一手心冒汗摩擦力减小,麦克风掉到地上怎么办?自己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来会不会和以前不同……我胡思乱想了很多,正在这时,小叶同学已演讲完毕,同学们爆发出一阵掌声。语文老师用激励的眼光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可是没有同学上去了,班内的热情逐渐冷却、凝固……我多想上去,体验我的第一次讲话,可我又实在迈不出脚步,当我的目光与语文老师目光交接的那一刹那,我看到了她的眼里的询问与鼓励,但我马上低下了头,收回了目光,就像做贼一般……正在我犹豫之时,贾秋月同学昂首挺胸,充满自信地走上了讲台,我长吁一口气,全身解放般地伸了一下胳膊,望着小秋同学,我低下了头,伸手翻起了自己的演讲稿,不知该怎么选择……
突然,一阵掌声把握从思考中唤起,哦,原来是小秋演讲完了,我下意识地拍起了手,下一位谁来呢?语文老师用试探的口气问道,全班顿时静了下来。我焦急了,抬起头,目光再次与语文老师接轨……
良久,我终于鼓足勇气,在全班同学注视的目光下走上了讲台!拿起麦克风的手在我的极力克控下终于没有抖,但手心却麻麻的,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我的后脑勺不觉冒出了冷汗,想不到第一次上讲台竟是这样的感觉!迅速地扫视了同学们一眼,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终于开始了人生演讲的第一句话:“亲爱的同学们……”渐渐地,我的话由原来的打啃儿变得流畅起来,到最后,我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在讲台上还做起了夸张的肢体语言……
当同学们的掌声再次热烈响起时,我知道我赢了,不是战胜别人,而是赢了我自己。身体从头到尾再一次轻松起来,不为别的,只为走上那高高的讲台!
走上讲台作文篇2
八十年代末,我和许多人一样,向往新生活,追寻儿时的梦想,渴望自己能走出大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用辛苦的汗水换来一定的报酬,以补给贫寒的家庭。但我没能,只因几分之差,高考名落孙山。我沮丧,恨自己无能,整天睡不安身,食不甘味,懊丧之样难以言齿,怎想到母亲死的早(我刚生下几月,母亲去逝),父亲拉扯我们不容易(姊妹三个,脚下还有弟妹,均属继母所生,继母也死的早),我没能争气,真是伤心欲绝。直到有一天,我听说县教育局招考代课教师,我声不做气不吭地悄悄跑去报了名(又怕考不取丢人),到了考试的日子,我没让父亲知道参加了考试,没过几天,考试成绩公布下来,我居然还在前几名。
这下可好!我终于能实现自己儿时的愿望——做一名老师。
报到那天,我像变了个人样,改以往日的伤心和气馁,打点了生活必须的行李,由县教育局负责人把我送到一个离家较远的乡镇教办,刚到教办,一位领导把我上下打量一番,看我才一米六的个头,瘦小,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显得机灵的样子,碍于局负责人的面子还是接纳了我。说来也巧,在我刚到不一会儿,一位来接“老师”的村长就来了,他和教办领导相互打招呼后,我就匆匆随他踏上了去那村的遥远之路。下车后,因还有几十里的山路,不能带上行李,我要求自己背着行李随村长一行上路,可村长说路太远,又不好走,笔直的山路,攀草牵棘一点儿也不夸张,顺着村长的手指,我仰望山冒,心寒意冷,有些失意。村长看我的表情,似乎明白了什么,和我谈及了他们村办学校的一连串事:村里共有三所学校,两所校点,因山高路遥,交通不便,条件差,没有人爱来我们村教书,现在中心小学的老师已有了着落,两所校点还没有老师,以前也有两位民办老师,可一位转行,另一位又托关系走了,娃儿们还正在为没有老师发愁呢!你是男子汉,看你的样,是个很爱吃苦的人,孩子们一定非常喜欢你,你来后,有困难,尽管找我,我会竭力帮你的。
一番甜言蜜语,使我又增添了勇气。一番嘘寒问暖,不知不觉中,我们一起来到了将要改变我人生命运的校点学校。
来到学校,刚有的快意又一时扫地,三间民房,烟熏火燎,黑里透明,可还被拆去一间,剩下两间,矗立在山顶,我陡然心一酸,泪水在眼眶里只打转,但我心一横,强忍住了泪水,决定为之奋斗。更让人寒心的是,当晚在学生家长住了一宿,刚阴转晴的心又被浇上了一盆凉水,当晚,我正琢磨着开学时如何组织学生上学,怎样去搬运学生用书之时,天不作美,一夜之间,下了一场特大暴雪,齐腰深的积雪,让人难以步行,村长安排帮我背行李的民工也不能完成任务了,眼巴巴,干瞪眼,好在当地的热心人伸出温暖的手,让我在他家住几天,等天放晴。开学那天,几十位家长带着孩子不约而同地来到学校,有帮忙在雪地里砍柴、运柴的,有帮忙收拾房间、整理课桌凳的,有帮忙收理学生炊具的,还有在雪地里帮忙背水的,每个家长还带来了自己舍不得吃的干制菜、猪肉、咸菜,甚至是远方亲人送给他们的稀有菜肴,个个客气不尽,强求“老师”收下,孩子们“老师”好,“老师”好,我望着一个个衣襟不整、渴求读书的孩子,凝视一个个热心肠的家长,心潮起伏,心想,真是天下父母一样心啊!他们到底是许久没有见到过老师了啊!他们这样心安理得、心甘情愿,可我还不是老师。此时,我思绪万千,更加坚定了做一名老师的信念。
而今,我无怨无悔。自己所做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家长爱戴,领导信奉,学生欢迎,我早从一名代课老师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我依恋代课八年的日日夜夜,难忘每月几十元薪水的那些日子。因为没有当初的始终不渝就不会有今天,没有普天下同病相连的同等人,中国基础教育的蓝天不会撑起。
走上讲台作文篇3
今天的语文课是作文评讲,老师先让我们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作文,按照惯例,老师肯定叫我班的那些小“作家”上去展示。突然,老师嘴里竟然冒出:“王超,今天你先来!”一听到这声叫唤,我心一惊,不是吧?怎么第一个就是我呢?我的脸蛋霎时红起来了,全班同学的目光一起射向我,我只得硬着头皮假装着镇定自若的样子,迈着大步走向讲台,可心那就是一个字“慌”。
翻开作文本,我读得又轻又快,真想一秒钟就全部读完,可那是不可能的,只好一点一点读下去,老师在旁边不时提醒我:“王超,你的声音再响点!”可我越读越快,好像忘了身边的同学,仿佛天底下只有我和作文本,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我才读完。
老师叫同学们为我的习作进行点评,同学们纷纷举手,各抒己见。同学们说的意见我细心地听,他们指出的错误,哪些地方不足的地方全都记在心头。最后老师轻轻拍了我一下,微笑着对我说:“同学们提出的建议你都记住了吗?下去后你可要好好修改呀!”,我认真地点了点头。
下去时,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坐在位子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脑海里闪出这样一个念头:下次一定好好写作文,我还要走上讲台展示作文。对!只有这样,把作文念给大家听,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作文才会越写越好。
走上讲台作文篇4
看到这个题目,让人久久难以动笔,不是没得写,而是那一刻此时化作一滴珍藏已久的陈年老酒,在心里回味。
那年我十八岁,经过了三年的城市洗礼,我又回到了农村。那天,我骑着自行车,带着青年人的激情与豪迈去报到。这时,从身边闪过的树在对我微笑,小河潺潺的流水声悦耳动听,清脆的知了声让我精神倍爽。一路上,脑中闪过无数个与学生见面的镜头。
进到办公室,我受到了热情地接待。校长很随和,老师们也让人感觉很亲切。报到没多长时间,我就接受了任务——四年级数学。
下课的铃声一响,校园立刻就沸腾了。上课的教师夹着课本向办公室走来。这时,我渴望着自己也夹起课本,走向那向往已久的讲台。
我是被周老师领进课堂的,那一刻教室里很安静。我站在门口靠近讲台的地方,周老师走上讲台,告诉学生我是刚分配的吴老师,让他们以后要听话。简短的介绍完成后,周老师便把三十九个孩子留给了我。当时,我没敢去认真地看每一个孩子,显得有些拘谨。而下面的孩子却与我相反,虽不敢大声说话,却已经在窃窃私语。看着衣着朴素、年龄相仿的这群孩子,我突然有了一种亲切感——那不就是我儿时的身影吗!也许就是这种亲切感,让我平静了下来。首先我将名字大大地写在黑板上,接着用标准的普通话说:“以后你们就叫我吴老师,我想以后咱们会成为最好的朋友!”奇怪的是,话音一落,我发现比刚才周老师带我进来的那一会儿更安静了。我不知道这种效应是怎么来的——是我那刚劲有力书写在黑板上的名字,还是被他们认为是“阴阳怪气”的普通话,亦或是我亲切和蔼地态度。不管怎么样,那时39双眼睛齐刷刷地朝向了我。此时,农家孩子憨厚的样子让人倍感清心。站在讲台上的我,也感受到了初为人师的喜悦。
孩子毕竟是孩子,没过多久,几个大胆的男孩就开始了对我的审查,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我应接不暇。又过了一段时间,女孩子也加入进来。这时候,真像是分别多年的好朋友又重聚一块,而主角却是我。那节课,黑板上除了我的大名什么也没有留下。我被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审问了四十分钟。
下课了,当我带着满心的愉悦走出教室时,还有一伙不尽兴的孩子围着我,而有些羞涩的孩子则偷偷地趴在窗子上,目送我走进办公室。
那天下午,我是走到最后。其他老师早已回到家,而我依旧陶醉在这一天的兴奋之中。带着一种冲动,带着一份激情,带着一个梦想,我在勾画自己未来的人生。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生命将与孩子紧紧地连在一起;我美丽的人生也必将为孩子而书就。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那天的39个孩子早已成家立业,我也变得苍老了许多。可我却总感觉那血管里流淌的依然是那最初站在讲台上的热血,那颗心依然是那样激情澎湃,我依然是那么年轻。
走上讲台作文篇5
明天就是第26个教师节了,校园里一片喜气洋洋。我是1984年走上讲台的,1985年我国的第一个教师节隆重举行。19岁的我热血沸腾,似乎这个教师节就是为我而特意设置的!
18岁的我梳着二个刷子辫,走进了实验小学五年级五班的课堂。那时的孩子们五年级大多是12岁或者13岁,我比他们大不了几岁。怯生生的我站在讲台上,心里直打鼓。虽然我接受了三年师范教育,也顺利通过了实习,但是真正面对56位学生的时候,我还是有点语无伦次。
上讲台第一天的情形在我的记忆中有些模糊了。可能因为师范的老师比较器重我,分配到学校的时候,特别有一位在省里上示范课的王德海老师做我的导师,我听了师傅一周的课才上的讲台。执教的是《赶集》这篇课文。因为是第一次亮相,所以校领导齐刷刷地坐在下面,我的腿直发抖。
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人们赶集的欢乐场面。我只是带着学生从头到尾地读课文,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串讲。对“簇新”这个词体会至今记忆犹新。我们先了解了它在字典中的意思:极新,全新。而后我请学生找这个词的近义词,学生们轻而易举地说出:崭新、全新等词。我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赶集时要穿上簇新的衣服呢?孩子们的解读也相当到位,有的说是特别高兴,有的说是把赶集当作一个节日似的,很重视。我问学生你们是怎么体会到赶集的人们这种心情的。有的`学生回答自己穿上簇新的衣服时就是这样的,比如春节的时候,比如哥哥姐姐结婚的时候,比如跟着大人走亲戚的时候等等。我随口说了一句:“你们比老师聪明。”然后,我们又喜滋滋地读了读这个自然段。
之所以对这个环节印象如此深刻,是当我终于红着脸冒着汗结束了一堂课的教学的时候,师傅和领导评课时,竟然对这个环节大加赞赏。其实,我是无心而为的。也因为这个“簇新”我成了学校的“新苗”,好多课堂比赛给了我增长见识,历练教学能力的机会,让我这颗教坛新手逐步上了道,并且一天天成熟起来。
后来改版的教材《赶集》这篇课文被筛下了,从此远离了小学语文的课堂。可是我的《赶集》情结却与日俱浓。可惜,我是个马大哈,没有留下原来的教材,在网上查找,也没有结果,真的是特别遗憾!我走上讲台的第一课竟然只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影像和一个词语的教学片断,但是初上讲台的感觉却清晰如昨!
走上讲台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