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的过程让我们更深入地探索自我,发现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一篇深刻的作文能够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激励我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以下是美篇六六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讲风俗的作文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讲风俗的作文篇1
除夕的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是我国春节的一项年轻的风俗。爸爸妈妈说:他们十几岁时,也就是大约在1984年才开始每年不拉地看春节联欢晚会。而在1980年以前,很多家庭连电视都没有,看电视上的晚会便无从谈起。我隐隐约约记得,自己大概是从三岁时开始每年看春节联欢晚会的。但是,几乎每年都没熬到节目结束就睡着了。
对于亿万中国人来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是除夕夜的必看节目,这已经成为春节传统的一部分,就像吃团圆饭和放鞭炮一样。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8:00至初一凌晨1:00左右,一家老老少少围坐在电视机前,吃着、笑着、说着、玩着、看着节目,共同度过一个祥和、喜庆的除夕之夜。
春节联欢晚会上主要有这几类节目:舞蹈、唱歌、杂技、小品、相声、魔术、戏曲、诗朗诵等等。整台晚会就像一桌无所不包的满汉全席。节目主要以烘托出和谐、喜庆和欢笑的春节气氛为目标。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是在爷爷、奶奶家看的。那天家里特别热闹,有远道赶回油田过年的姑姑和姑父,有年过半百的爷爷和奶奶,还有我们一家三口。我们这一大家人早早地吃过年夜饭,高高兴兴地围坐在电视机旁,等待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开始。
今年我是从春晚正式开始,一直看到凌晨1:00左右。连我自己也没想到我有那么兴奋,一点睡意都没有。
对于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最喜欢看赵本山演的小品,因为其中有这么一段让我觉得好笑。小沈阳读到一段信:“在一片玉米地里,小沈阳的爸爸和情人遇见了一头驴,那头驴看了他们一眼就走了,赵本山也学驴看他们一眼就走了。”赵本山说:“此处略写一万字。让大家想去吧。”我看到此处觉得特别好笑。
不过,今年春晚开始没多久,奶奶、姑姑、妈妈和爸爸就坐在电视机旁的方桌边,兴致勃勃地打起扑克“五十k”来。当然,遇到他们感兴趣的节目,他们就停下打牌,看上一会儿。
看完今年的春晚后,我提两个希望:第一,希望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节目一年比一年更精彩;第二,希望减少读驻各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祝贺词的时间。如果能这样,我想我会不间断地看完整台节目。真希望我的愿望都能实现。
讲风俗的作文篇2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最为隆重的节日。在我的家乡-湖北省咸宁市,春节也是最为欢乐祥和的日子。
大年初一一大早,整个村子就热闹起来了。各家各户的年轻人都穿戴一新,成群结队的,到村子里面的长辈家里去拜年。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丰盛的食物,迎接来拜年的人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说着一些祝福的'话语,拜年啦,拜年啦。小朋友们忙着吃零食,放鞭炮;大人们忙着招待客人,大家都既忙碌又开心!
在我的家乡一件有年味的事情就是舞龙了。大年初一,除了年轻人去给长辈拜年,还有村子里专门的舞龙队伍来给各家各户拜年,他们走街串巷的,基本上每一家都会去。只见舞龙的队伍停在一户人家的门口。主人早已把院门打开,点燃铺在地上的烟花爆竹。在一片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龙就舞进了院子里。领头的人对得这家的主人说着一些祝福的话,其他的人就在院子里舞起龙来。如果遇到的是刚刚乔迁新居的家庭,龙舞的时间就更长了,舞龙的情形也更加有趣。十几个人一起舞龙,每个人执着一根木棍,木棍上是龙身体的各个部分。舞龙的人的动作时而慢,时而快,有时还会跳起来,龙便随着动作时而曲,时而直,时而腾空,时而落地。最精彩的是表演“双龙戏珠”。只见一人手持一个“珠子”,其余人舞着两条龙,跟着珠子跑,争抢着珠子,做出各种花式的动作,互不相让。这时鞭炮是必不可少的,主人家会在舞龙的同时燃放鞭炮,两条龙就在鞭炮声中上下翻飞,活灵活现,加上舞龙队的唢呐声,锣鼓声,煞是威武!
我家乡的春节,十分的热闹,又有着大城市所没有的年味。我们吃着腊肉、腊鱼;燃放着五彩的烟花爆竹,看着舞龙舞狮。正因为有了这些东西,我才觉得在家乡的春节,有着深深的年味!
讲风俗的作文篇3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又是农历的元月,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然而,我的家乡福州,在元宵节有着与别处不同的风俗,你且听我说说看。
清早,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熟人打个照面,就互道声元宵快乐,吉祥如意。孩童们裹着棉袄,溜出家门,手拿几盒鞭炮,噼里啪啦迎元宵。家家都在灶台前忙碌,传出的味道香飘十里。四处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正午,可少不得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用芝麻和甜馅,加以白糖调之,外用糯米粉搓成球状。状如白玉,吃起来软糯香甜,回味无穷。汤圆是元宵节最具特色的美食,其意味着新的一年,阖家幸福,团团圆圆。
下午,街外忽得一阵儿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对人马浩浩荡荡朝村里走来。领头一人扛着一台琉璃花灯,后有人顶着孩儿弟、黑白无常、四大将军等的竹制扎骨神像。中夹锣鼓队奏乐。末端是人群抬轿接五显大帝出庙巡视,轿上挂着写有百子千孙的灯笼。大鼓大锣之声在村中回旋荡漾。百姓们夹道观看,伴着鞭炮、锣鼓乐声喝彩欢呼,妇女们捧着香炉在神像前接香。一时,场面盛况空前。游神是福州民间元宵节期间的一项风俗活动,把神像请进神轿里,抬出庙宇沿街巡游,接受民众们的香火膜拜。其寓意神明借神像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人们和一方水土平安。
傍晚,元宵节又迎来了一个高潮闹花灯。元宵夜灯市之壮观令人咂舌。街头巷尾,道路两旁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灯,从近看首望不到尾,从远看宛如长龙盘踞街巷。璀璨的'灯光映着树影,蜿蜒而去。皓月当空,街道上行人接踵摩肩。细看,一盏宫灯上粘着条灯谜:老赵一走开,完全就变样(打一食品)。不及我细想,旁的孩童拊掌大笑:这可不简单!‘赵’繁体‘趙’,去走之底,剩‘肖’,可不变样!‘肖’谐音‘宵’,元宵!解出谜,他便得意洋洋的跑开。我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我脱口而出:‘牛’去掉二横下的竖,改为‘口’,告!也总算猜对了一个灯谜。
元宵已至尾声,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仍得以留存。这,就是我的家乡福州,独有的元宵节。
讲风俗的作文篇4
月是故乡明,节是家乡亲,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我的家乡有非常多的春节习俗,如:贴春联,拜年,守岁等等,多的我实在数不清了。
春节最热闹的就要属除夕了。除夕一大早,人们起床后总能听到无数的鹅叫声,这些鹅是人们在腊月二十九买来做年夜饭的。早晨,人们赶着在门口两边贴春联,在门上贴门神,还要把桔子、蒜,绑在一起挂在门顶上,寓意出入平安,大吉大利。接着小孩子们就要开始放鞭炮,鞭炮声仿佛唤醒了新的一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年三十没有一秒是平静的,五点没到,炮声四起,开饭了,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种必不可少,其一,年年有余一一鱼,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其二,工作勤劳一一芹菜预示着来年工作勤劳,寓意着吉祥。饭桌上我们一家父母兄弟围着坐,我和几个小朋友则刚吃过饭,便冲出去放烟火,而那些一年未见面的大人们倒杯酒互相祝愿着。我们小朋友边点烟花边许愿,点燃一个个烟花,让它们冲上云霄。累了一天的我们,静静地躺在草坪上,看着烟花响彻大江南北,烟花色彩是美丽的,好像来年的日子,美得让人不及顾遐。
饭后家家户户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成了连绵的一片,这一刻过年的气氛也就更浓了。
在家乡,春节是我们最欢乐的节日,腊月三十的年夜饭,正月的拜年等,都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永远刻画在我的心里。
讲风俗的作文篇5
昨天,大家一定知道是中秋节吧!我知道大家的活动非常精彩。当然,我的中秋节也安排的很丰富!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就提着月饼,来到了爷爷奶奶家里。一进了家门,哇!好有过节的气氛哇。我一眼就看见桌子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饭菜,都是爷爷奶奶为我们准备的。我趁他们没注意,偷偷吃了2块,好香啊。“今年的中秋就一定会非常快乐的!”我高兴的想着……
正当我在高兴的时候,咚咚咚,是谁在敲门呐?我一开门原来是姑姑一家人来了,乐乐妹妹一进来就说:“哥哥好!中秋节快乐!”真有礼貌,当然,我也不例外,挥着手向乐乐表示友好,于是,我们两个就玩起来了。
到了下午,爸爸就拉着我说出去走走,我们的辛苦之旅就开始了,首先,我们走到城西客运站去坐新修好的地铁一号线,在那里的坏境真美啊!浮雕形式的壁画上刻着我们西安的标志性建筑——钟楼和大雁塔。乘上飞快的列车,感受着畅快的出行节奏,不一会儿就到了北大街,真是方便啊。从此我们西安就进入了“双地铁时代”,怎么样?不错吧!我希望我们家附近的地铁三号线也快点儿修好,这样我们出去玩儿就更方便了。
我们在城里走了好些地方,一直走到了天黑。昨晚的'中秋节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因为阴天没看到十五的圆月亮。但是今天早上我在报纸上看到了全国其它地方拍摄到的中秋圆月,有大海上圆月,也有城市夜晚上空挂着的圆月。无论何地,人们都在欣赏着美丽的月色,期盼着家人的幸福团圆。朋友们,一次中秋节看不到月亮不要紧,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很多次中秋节看不到月亮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记住月亮下面我们幸福的日子。
同学们,一次月圆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请让我们珍惜看月圆的日子吧!
讲风俗的作文篇6
我的家乡在泰州,家乡的习俗很多,其中最热闹、最有特色的就是溱潼赛龙舟。
赛龙舟通常会在端午节前后举行。当钟摆正好敲到第十下时,突然间鼓声大作,如雷声轰鸣般震耳欲聋,十几列龙舟队一齐划动起来,一艘艘连头带尾一共二十四人的组合随着鼓手的鼓点声越来越快,选手们头上不禁冒出了黄豆大小的汗珠,从脸上往脖子里灌。个个衣服上的水都可以挤出一盆来。有的甚至汗珠都滴进了眼睛里,一片朦胧。现在红队遥遥领先,他们一个个井然有序,动作一致,仿佛前面即使有只猛虎也不恐慌。虽然脸上都冒着汗珠,但都咬着牙,拼劲全力也要赢得这场比赛。因为这并不是代表一个人的.荣誉,而是一个团体,乃至全村人民的希望。
红队因为沉浸在快要胜利的喜悦中,队员们感觉已经胜券在握,失去了原本拼命的模样,个个放松了警惕,明显动作慢了下来。此时白队的鼓手配合着音乐声和号子声快节奏不停地敲着鼓,给队友增添了势气,照着这样的节奏他们团结一致,红队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桥上、路边的人们都在为各自喜欢的队伍加油打气,整个场面热闹非凡!
比赛一直持续到下午两三点还没结束,到了四点队伍才慢慢散开,两股人流渐渐向西东流去。今天这场比赛,每个人都拿相机记录下了这惊心动魄的比赛,场面无不展示出家乡人民的独特魅力。
讲风俗的作文篇7
我的家乡是河南郑州,这里是一个有趣古老又有特色的地方,这么多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特色。我们这儿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家乡特色风俗,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又是华夏文明发源地,我的家乡非常繁华,但在繁华中也有着几百年的古老历史风俗,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郑州风俗吧!
首先,郑州在十三朝古都洛阳与七朝古都开封之间,历史悠久,风俗很多,有些还有名,但有些就不算太广泛了,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些不太文明的风俗吧!
"摸摸会"是在登封市的传统民俗,"会场"在中岳嵩山九龙潭,每年农历5月14日,人们赶来后通宵到第二天也不愿离去,若女子不孕为了求子就趁夜黑来到九龙潭向圣母求子。制作"猴加官"是豫中地区的民俗,"猴加官"是工艺品,有近三百年历史,很有意思,可以让小猴所拿的脸谱通过操纵戴在脸上,因为"猴加官"谐音"候加官",暗示"官上加官"的意思以表祝福。
"独角舞"也是登封市一种独特的民间舞,来源于大禹治水,如果有值得庆祝的'事,都会跳独脚舞,是一人站在在两只高杆上所跳的舞。
郑州也也有广为人知的风俗,上元佳节(又叫元宵节)时要吃元宵,代表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也会耍龙灯,同时还要送花灯,一般会对出嫁或得子时送出,而且还流行猜灯谜,希望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春节里要放鞭炮,舞狮舞龙,还有拜年,得压岁钱,等等我们熟悉的民俗。
郑州热闹古老,也有着许多中国文化风俗,希望大家能发现风俗,喜爱风俗,我爱郑州,也爱这里的古老风俗。
讲风俗的作文通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