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作文500字参考5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优质的作文是会给读者带去积极向上的能量的,很多时候,我们写作文的题材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的作文500字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的作文500字参考5篇

家乡的作文500字篇1

在家乡,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过节,我们的风俗也不逊色于别的地区呢!

就拿离我们最近,也最喜庆的节日——春节来说吧!

春节,在我们家乡,过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买肉,买糖,屯年货,生怕去晚了就没得挑了。还有做馍馍,杀公鸡,拜社王爷等风俗。可你不知道吧,这还要分日子做呢!

我的家乡,过春节啊,很讲究,每天该干啥干啥,多做少做都怕坏了风俗。例如阴历腊月二十八需要“把面发”,那就必须“把面发”,缺了少了都不行。还有春节得贴对联,不贴,“福”就不来,也没年味儿。还有吃饺子,象征团圆吉祥,春节就也得必须吃饺子。大年三十一晚,大家要熬夜通宵,小孩子还会收到压岁钱,并且会对长辈说祝福语。

而第二天,则是串门送礼,祝福亲人在新的一年里顺心、健康、有才、进步。我们村里,还会有“会”。就是大家出来摆摊,还有人逛“会”。“会”上可有许多小孩儿见了两眼一亮的:糖画,棉花糖……那儿不仅有吃的零食,面摊也有!卖玩具、衣服、首饰、挂画的也很多,年味儿十足,大家也都喜气洋洋的。十分热闹,人们肩膀碰肩膀,脚尖碰脚跟。

春节还有一个都有的风俗。过年回家,与长辈团圆。这也是家乡的风俗。

还有,家乡过节的风俗很多:端午节,包粽子,系彩绳;重阳节,团聚,插茱萸;七夕节,看星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家乡的风俗,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带着,都要记在心里,做在手上!

家乡的作文500字篇2

我的家乡在湖北,那里的冬天让我难以忘怀。

一到冬天,那里的风是快乐的。推开房门,北风就淘气地吹乱了我的头发,吹着我的脸颊隐隐作痛,他将秋姐姐美丽衣裳也一起刮得无影无踪了。

啊,下雪了!我赶忙拉上了羽绒服拉链,戴上我最喜欢的小帽子和手套,一路小跑,来到后院。

屋子的后院是一片的大草坪,草坪上生长着许许多多的树。春天时,那里美丽极了,树枝上长满嫩绿的叶子和美丽的粉色小花,空气中散发着阵阵花的清香,我们经常在后院里玩耍、钓鱼。而此刻眼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光秃秃的树枝上没有一片树叶,干枯的树枝用它独特的形状迎接我的到来:有的树枝像梅花鹿的角,形成一个大大的v的形状;有的像死神的魔爪,似乎下一刻就可以把我们抓走;有的像一个巨型的弹弓,高高地挂在空中各种造型各异的树枝,在灰蒙蒙雪天的笼罩下,显得那么诡异和神秘。

雪越下越大,越积越厚,小村庄由最初的安静变得热闹起来,孩子们纷纷跑到院子里来玩。有的在打雪仗,我和哥哥也加入了这场大战,当一个又一个的小雪球砸向对方时,对面的“敌人”惊呼着四处跑散,大家开心极了,笑声一片。有小朋友在路边堆起自己心目中的小雪人,可就有几个顽皮的小孩子爱捣乱,总是把别人刚堆好的雪人打倒,于是好几个孩子追着他打闹,绕着村子跑了好几个来回,直追到他不能再跑为止。整个后院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尽情地享受着冬天带来的欢乐。

我爱冬天,更爱带给我无尽欢乐家乡的冬天。

家乡的作文500字篇3

转眼间,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是我国把端午节首次例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此来发扬传承此节日,端午节一是纪念屈原,二是通过通过包粽子,插艾叶来驱毒消灾,现在商家也准备打一场粽子战。

端午,一开始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时因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义却遭排挤、流放,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担,所以在江边,愤然抱起大石头跳江了,江边的渔夫们看见了,立刻划着船去打捞,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将包着竹叶的米团抛入江中,所以演变到今天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绑成一个近三角的形状,馅有许多,如蜜枣、绿豆、红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么,都可以包,可以说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当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时,你又没有想到怎样包粽子吗,现在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几个小时,用二张青绿的叶子叠加在一起折成一个锥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里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胀开,然后把上面的口用青叶合拢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有细绳绑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可现在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节也没有时间去包,还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这个节日,推出了许多品牌、品种的粽子,如现煮现买的粽,也有可以放着慢慢吃的冷冻粽,真是应有尽有,它们比味道、比品种、比价格,谁都想乘这个传统节日赚一把。好了不说了,吃粽子去了。

家乡的作文500字篇4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家乡的作文500字篇5

家乡的冬天朝暮之景不同,神秘中有温情。

清晨,薄雾笼罩天地,周围的世界变得亦真亦幻、山川、树木、房屋、行人若隐若现。白色的、淡淡的、轻盈的雾气,你追我赶,慢慢地飘散在你的周围,仿佛一层纱披在你身上。同时还有不知从哪儿来的清新空气钻入你的鼻孔,让人心旷神怡。

渐渐地,东方露出了鱼肚白,一丝丝的金光飘进了人们的视线,雾气在渐渐地消逝。没错,我确定是金色的阳光,虽已是冬天,但丝毫不减太阳的。橙黄的太阳平静地俯视大地,一身素装,冷淡和而又不失优雅。冬日里金色的太阳光芒四射却毫不刺眼,明亮而又温柔,像妈妈慈爱的目光,饱含深情,充满期盼。冬日暖阳,不热,也不冷,一切都恰到好处,带给人一种宁静、优雅、舒适的享受。

中午十分,深蓝色染遍了天空的每一个缝隙,纯净的让人感动,太阳的光晕慢慢扩散和点点白云一起,装饰这个世界。

我家屋旁的几棵梧桐树上挂着最后几片不肯凋零的黄叶,在轻柔的北风中,悠闲地起舞,缓缓下旋,最后拥抱大地,同秋天落下的叶子们,一起铺成一条金黄的路。这“路”和着和煦的阳光,将金色抛洒进村庄的每个角落,让金色飘在每一缕空气里,淡淡的韵味浸透了一点点丰收的喜悦,温馨而又安详。

已而夕阳在山,它裹上了一层橘红色的衣裳,瞅着这夜幕前的大地,温暖如春。大地,仍是那样平静;金色的树叶,偶尔随北风轻动一下,然后继续沉睡;天边,淡得近乎白色的云彩缓缓地移动,伴随着太阳,向下沉去。

你来或者不来,冬天的静美都在这里,家乡有蓝天白云,家乡是我心灵的归宿。这就是家乡的冬天,它令我陶醉。

家乡的作文500字参考5篇相关文章: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500字6篇

爱家乡作文500字5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精选7篇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500字精选6篇

家乡的山作文500字作文模板8篇

家乡的风俗500字优秀作文7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7篇

爱家乡作文500字推荐5篇

爱家乡作文500字最新5篇

家乡风俗的作文六年级500字8篇

家乡的作文500字参考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