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文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写得好可以展示我们的个性和思想,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江南雨的作文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江南雨的作文篇1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带着对江南的向往,爸爸、妈妈和我乘着大客车来到泉州动车站,向浙江、汀苏出发了。
参观鲁迅故居
刚下动车,我们就奔向了内设空调的大客车,马不停蹄地奔向鲁迅故居。
走进“百草园”,只见木栏里是一排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绿色植物,青葱翠绿。往里走,一块石碑映入我的眼帘,“百草同”三个绿色的大字刻在石碑中间。石碑后面的植物比木栏里的植物还要高,这些绿油油的叫不出名字的植物给“百草园”带来无限生机。儿时的鲁迅在这个同子里和小伙伴玩耍嬉戏,摘果子,挖野菜,捉蟋蟀,捕鸟雀……多么惬意啊!
走进“三味书屋”,一幅“松鹿图”挂在正中,学生的座位摆在书屋的四周,一共有十一个。鲁迅的座位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低矮的椅子。书桌上,鲁迅当年刻下的方方正正的“早”字,至今还看得清清楚楚。凝视着书桌上的“早”字,我仿佛看见鲁迅勤奋好学的情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把鲁迅故居逛了个遍,也把鲁迅读了个遍。
观赏狮子林
早就知道苏州同林闻名天下,今天,我们起了个大早,为了一睹苏州园林的奇观。
跟随着导游,我们走进了苏州狮子林。“苏州有两干多处私家园林,留园、怡园、藕园、网师园……其中最有名的园林是狮子林,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乾隆六次下江南,五次到过狮子林,对狮子林情有独钟。”导游兴致勃勃地介绍着。我饶有兴趣地观赏着。瞧,狮子林中有很多“狮子山”,公的“狮子”威猛凶悍,仿佛“狮子国”强大的守护神。母的“狮子”温和慈祥,好像正在细心地照顾小“狮子”。往远一点看,有的假山高高突起,仿佛在向游人展示自己;有的假山连在一起,像一对双胞胎;有的假山像一块块小板凳,似乎想让游人坐在上面欣赏美景……真是千奇百怪,不愧是“假山王国”。
漫步在狮子林,观赏着假山、亭、台、楼、阁、厅、堂、轩、廊,听着鸟儿清脆的呜叫,闻着奇花异草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游人穿梭其中,其乐无穷,难怪乾隆当年在此题下“真趣”二字。
畅游寒山寺
下午,我们来到古老的苏州寒山寺。一走进寒山寺,我就看见无数根高香“大大方方”地立在层层叠叠的香炉上。一棵棵大树上系着数不胜数的红丝带,我正疑惑不解,导游阿姨娓娓道来,解开我的谜团:“这些红丝带都是游客来寒山寺系上的,它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是游客心灵的寄托。”嗬,这耀眼夺目的红丝带饱含着这么深的寓意。
一阵阵洪亮的钟声时不时地传来,我们循声而去,登上普明宝塔。普明宝塔金碧辉煌,壮丽巍峨,一尊巨大的菩萨映入我的眼帘。许多游人跪在菩萨面前祈愿,为自己和家人祈福。我们顺着木梯拾级而上,终于见到驰名中外的千年古钟。我推着大锤,用力地敲着,“当、当、当”的钟声响起来了,我的心情激动极了。聆听着千年古钟的声响,我忍不住吟诵着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汀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走出寒山寺,我的耳边还回响着千年古钟浑厚的声响……
泛舟西湖
杭州西湖——江南游的最后一站了。我们登上游船,船夫正在熟练地操作着方向盘。我们的游船穿梭在湖上密集的船只之间,我惊讶地说:“船夫的技术真娴熟啊!”坐在船内,感觉很平稳;可站在甲板上,眼看着游船劈风斩浪,起起伏伏,激起的浪花一阵阵扑涌过来,感觉像是要掉下去似的。
一眼望去,雷峰塔、三潭印月、亭台楼阁……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满池青绿色的荷叶,绿得发亮,绿得生辉。荷叶挨挨挤挤,像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粉红的荷花有的半开着,有的怒放着,有的刚刚从水中冒出来,但都一样娇艳鲜嫩,令人着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对眼前这一美景再好不过的描绘了!
凉风习习中,导游为我们娓娓道来:“三潭印月岛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面积6万平方米,风景秀丽,景色清幽。秋天的夜晚,在月光照耀下的三潭印月岛更加妩媚动人……”听着听着,我仿佛正自己一个人在秋月下幽静的三潭印月岛上享受着。我静听着蛙声,轻闻着花香,抚摸着流水,完全沉浸在这独特的小岛上……
船行驶到湖中,太阳公公收起了笑脸,远远望去,西湖像蒙上了一层面纱,这时候的西湖,像极了一位披着纱巾的害羞的美少女,难怪诗人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多美的西湖啊,令游人陶醉其中。
真希望时间老人的脚步能停下来,让我们在美丽的苏堤多停留片刻,然而返程的时间到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人间天堂”——杭州西湖。
江南雨的作文篇2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水乡就想是一首诗,诗意盎然。江南的风景好,好在哪里?山山水水随处成画!在这样的天气里,观山看水赏雨是江南以外的人所无法体会的。眼帘中处处都是风景,心情平淡却怡然自得。人们常用山灵水秀四个字来突出江南的秀美。
曾经对江南下不尽的雨大生厌恶之情,而今长大后才觉出没有了江南的细雨缠绵,如何能购置江南的山灵水秀。因为有了天公的滋润,才有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也才有了“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于是才有人说河是江南路,船是江南车,因为有水才有了烟雨江南,梦里水乡。这种美真的是独特的,就象北国风光的雄壮。
说到北国,有一阵子特别渴望去北方,印象中北方的一马平川,尤其是北国风光—冬之美,银装素裹更是深深的吸引着我。我的故乡——江南,一直以来都很少得到冬的青睐,她没有北国那千里冰封的气势,万里雪飘的精彩,惟独只有高山上那皑皑的白雪,树枝间那小蔟的雪垛,她显得那么的弱小而又晶莹。
北国真的成了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直至去年同学去了北方念书回来,告诉我在北方真的好怀念故乡的山水,当时不解,然后她说“因为我们都是江南的孩子……”我们相顾无言。是的,我们都是江南的孩子,喝着江南水长大,秀丽的山川印证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对着江南我们会有太多的留念和牵挂。于是从那天起,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再过九十多天,我将再赴考场,而后我想我会选折留在江南,谁说只有身在北国才会梦绕江南?我们依旧情牵故里。
江南雨的作文篇3
早晨的雾气,缭绕着这个水乡——江南。
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参杂着泥土的清香,含苞欲放的花苞上,点缀着几滴润滑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光,格外的耀眼。
雾,还没有散,池塘里的荷花,若隐若现,清凉的微风,吹来了淡淡的荷叶味,坐在荷塘边的小亭里,望着远处被烟雾蒙盖的黑瓦白墙的江南小屋,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的浮动。天边的太阳,已经露出了半个脑袋,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好似镶上了淡淡的金色,映衬着淡绿色的荷叶,还有点点红的花苞。
雾气中,淡蓝色的蜻蜓停留在荷叶尖上,不动了,不知是水雾太重,它飞不动了,还是景色太美,它被迷住了。
雾差不多散尽了,太阳也隐隐约约的有了一轮金边,周围的柳树,在微风中飘荡着柔软的柳枝,婀娜多姿,时而有几只黄莺在枝头鸣叫,鸣声委婉而动听,时起时落,好像在向人们诉说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雾全散了,阳光普照大地,游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清风吹拂着,运气好,就会看见一艘木匾舟,从河里穿过,和两边的老房子,黑瓦白墙,在金色的阳光里更多了一份幽雅。
一切都是那么的安详。
把目光移向水边,两三个面容姣好的妇女,蹲在河边说笑着,洗着衣衫……
不经意间才发现,花朵上的水珠什么时候,蒸发了……
江南雨的作文篇4
天晴时的日总是格外的耀眼,像姑苏姐姐前几日买的颜料中的驼色,很温暖。我不愿睁开眼睛,黏着冷汗的手抓住下垂的条条细薄的轻纱帘幔,迷糊中吵着嚷着要水,我的喉咙闻惯了大哥身上的果香气,许久没品到千五冲泡的伴着缕缕幽香的茗茶了。突然,一女子遮住我眼前的光华,睡眼惺忪,依旧抱着锦被蜷缩到床的边缘,懒洋洋地打开嘴,那女子未把茶水喂我,而是用纤纤细手沾了水洒在我的脸上。
我脸上沾了滚烫的茶水和片片湿湿的茶叶很不舒服,猛地睁开眼,却瞧见一个明眸皓齿的女子——千五,她一袭白衣着身,捧着茶壶,瘦弱的身形仿佛摇摇欲坠,茶盖和茶身敲在一起发出“砰砰啪啪”清脆的撞击声。我扑到床的另一边抱住她,用手握住她湿软的水葱般的细手,她晃了一下,手中的茶水尽数泼在我俩的衣裳前,她惊了一下,转过头去慌慌张张地找棉巾,我却不以为然的拿起床下的鸡毛掸子就往身上擦,她扑哧一笑,我这才发现,千五身前的衣裳也湿了一大片,紧紧地贴在身上,我才发现,她的身形比原来更加消瘦了。我把她拉上来坐在床边,把檀木柜子里的貂裘毛毯抱来铺在床边地上,与她一同坐下,拉下被子说道:“我又没让你马上来伺候着我,难道你还怕爹爹娘亲照顾不好我么?”她说:“你这身子娇惯着呢,清五姐姐一人又要管你又要照看着大小财物,我怕她忙不过来。”我说:“我再提拔一个丫头便是了,你近日就随我睡在主房罢。”我又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转过头望着她,她却已睡过去。
我也不知那日黑衣人如何,只听大哥说过,已被爹爹处死,就没什么了。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丫头粉粹也很尽心尽力,她是从乡下来的,为人淳朴可爱,我们四个人玩儿也是不错的,至于雪蕾表姐,婚期将至,日日与姑苏姐姐一起被关在房里学礼仪。
江南雨的作文篇5
前不久我还站在大连长兴岛海港边感受着大海的风声潮涌,如今我又站在江南小镇的石桥边体味着这烟雨朦胧的江南之美。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突然想,北国的萧萧风尘让人无法睁眼看到希望的曙光,竟也把人的孤独和念想吹散,找一个僻静处三三两两围着小桌,一壶酒也能将这散落在天涯的点点温馨聚集。于是,北国的风声里听不见孤独的哀鸣,只是一片欢声笑语,圆浑而厚重。习惯了怨叹,习惯了倾诉,我们也习惯了握紧酒杯,把一切不如意当做芳醇一饮而尽,管他那些世事琐碎。北国小岛的淳朴还在,风情还在,豪爽还在,而我却要离开,去到另一个天地。
从北到南,从荒漠的海岛到锦绣的江南,迥异的空间转移似乎也拉长了时间的间隔,仿佛有这样的感觉:许多年前我生活在遥远的北方,习惯了冷冽寒风,习惯了飞沙蔽日,习惯了豪情万丈。或许我未能完成跋涉千里山河的过渡,只是一个缥缈于云层间的航行飞快的将我带到。而此刻我站在陌生的江南,陡然间没有了寒风,没有了飞沙,万丈豪情也在慢慢消亡。如诗如画的风景恍然带我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梦,一切都显得那么明艳而温雅。顷刻间陌生而唯美的图景所带来的心潮涌动已阻止了北方的回忆,我就站在这里,江河秀丽,古色天香。
去年我和一位朋友曾同游江苏昆山的周庄,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见识江南水乡的风情。在这里没有那种面对高山大江时雄壮的震撼,也没有面对大自然中奇丽的物象时的惊叹,而是被一种朴静幽回的图景所牵引,这就是人们魂牵梦绕的人间天堂。
悠悠的航船摇荡在狭窄的河道,
摇船人的歌谣飘扬在古朴的小镇。
静穆的石桥,雕栏的楼阁;
亮澈河水上飘摇的柳枝……
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了江南的梦中,
这是他们心中长久的梦,缥缈在摇橹的风声中。
此刻我又回到了江南的梦中,这次我却独自徘徊在与周庄相隔并不遥远的西塘古镇的石桥上。如果没有要好的朋友在身边,我时常会选择一个人独自出游,一直以来我总是为自己营造一个孤寂悲渺的氛围,且一心使自己被这样的氛围所卷裹。于是旁人总会被我的文字、我的情怀所迷惑,他们开始相信甚至愿意分享我的孤独感,仿佛在人生相似的境遇中我们无法回避也无法脱逃,且能彼此呼应而有了共鸣。就像古代的的那些诗人总是努力的为自己营造一种悲寂的异乡感一样,他们的诗句往往也把那些读者感染得一塌糊涂,特别是那些“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漂泊者来说,往往看到一首思乡的诗句都会心情激动而泪流满面。但作为诗人本身,他们的故乡已然不是一种物象的存在,而是升华为一种强劲的精神力量迫使他们一步步远离家乡。他们在遥远的异乡体味并抒发着思乡之情,而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他们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他们营造异乡感,却又享受异乡感。
事实上我更乐于享受我的孤独感,因为孤独才使我们更能想到诸多情感的存在,由于分离而产生的孤独会令自己更加思念和珍惜亲人和朋友;因为孤独我们才会意识到我们并不单单的为自己而活着,于是孤独会升华为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勇气让我们去寻找远方的美好。我们可以想象没有情感的孤独是多么可怖,无所思念,无所依靠,无所追寻,无所期待,生命已然黯淡。
这里的天地很美,细细的小雨轻轻的飘落,点击着静静的河面,且又撩拨着岸边垂柳的情怀。烟雨的朦胧使江南小镇的物象幻化成了一种梦境,小桥流水、青阶廊坊、垂柳依依、小舟浮荡,一切都是在雨濛濛中,显得那么舒雅浪漫,那么情意盎然。我们也会有过这样的梦:一位年轻婀娜的江南女子,在纷纷扬扬的细雨中撑着一把纸伞,尔或依在桥上的石栏,尔或静坐在摇荡的轻舟上。我们看不清她的面容,但她轻盈的倩影早已将你的心深深的吸引。于是我们想要追寻她、走近她,她却消失在狭长的雨巷。对于江南我们总是期待着这样的邂逅,就像电视剧《似水年华》中文与英在乌镇的邂逅而产生的爱情故事。为什么《似水年华》的作者将这样的邂逅、这样的爱情故事安排在江南的小镇?在我看来或许是因为江南风色的端庄与柔美为青年男女的邂逅提供了恰如其分的情调,使爱情能够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让人不能不暧昧,不能不情意绵绵。
当我走在西塘古镇的街道上经过了几间咖啡馆,从咖啡馆的玻璃窗前看到每张古色的木桌上摆放着一张折成三角锥形的纸牌,纸牌上写着醒目的两个字——邂逅。想不到"邂逅”在这里成为了一种招揽生意的代言词,江南生意人的智慧挖潜了孤单旅人们的一种共同期待。他们从这里经过,也许会眼光一亮停下脚步,点上一杯咖啡慢慢等待。这样的等待无疑充满了美丽的幻想,我们等待的那个人会出现吗?
想到等待突然会想起温庭筠的名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在苍茫的河畔,为什么心上人还未出现,过尽千帆,焦虑的望着它们远去,心里传来一阵阵的隐痛。该等待还是该离开,等待的人是否在船上,等待的人是否把我遗忘?夕阳西下,血红色的残阳又一次洒在江面,我已经不能自己,泪水模糊了视线,夕阳就这样沉入水中,河水依旧漂流,我依旧等待。思妇之心总是怀揣着希望等到心上人的归来,却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在我们的人生中,有的人值得我们去等待,或爱人或朋友,而有的人早已无心于你,等来等去却等不到,那才叫做无聊。
西塘古镇不大,几座石桥,几条小河,几株垂柳,几排青瓦房舍,数只往来的小舟,这些便构建了一个狭小的古朴的原始生态,也构建了一个多少人期待的梦想。而房舍的高墙外便是喧嚣嘈杂的街市,隐隐的能听见汽车在鸣笛,商贩在叫卖,人潮在涌动。再美的梦也还是要醒来,而我只需穿过一条狭长的小巷。
江南雨的作文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