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中心明确,能够让读者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一篇优秀的作文是需要结合实际的经历反复推敲修改的,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生活中的数学作文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篇1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
“动物联欢会开始了!”
“动物联欢会开始了!”
森林舞台剧院里吵吵囔囔,动物们都乱哄哄的挤做一团,有的爸妈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而那些找不到座位的爸妈们的怒气也越升越高。
看,一向文静的兔子妈妈此时也有些疯狂,噔噔噔跳着,眼珠子都红了;戴着眼镜很斯文的猴子爸爸,眼镜都被挤掉了,只剩一根线连着眼镜在胸前摆来摆去;优雅的猫妈妈还特地穿了一身礼服,结果低低的裙摆被人踩上了几个黑脚印,不断地在心里埋怨孩子怎么不说清楚。
如果你在此时上前一问,就笑了:这些孩子说的都是什么座位啊!
小兔子:我坐在第三列的第五竖。
小猫咪:我坐在(3,4)
小猴子:我坐在第二列,第六行的位置。
小兔子说的位置肯定不对,竖和列的意思是一样的,她到底坐在那个位置?小猫咪也不对——她说的位置已经有人坐了。而小猴子呢?他描述的座位正有一位刺猬大妈在上头坐着呢!
先别笑!其实他们只是把列,行的意思,还有数字描述的顺序搞错了。先说说小兔子的:她说她在第三列的第五竖,列和竖都是表示竖着同一个意思——列,而她却把竖和行的意思搞混了,应该说她的座位在第三列第五行。列是竖着的,行才是一排的。
再来看看小猫咪犯的错误——(3,4),而她的真实座位是在(4,3)——第四列,第三行。小猫咪把数字表示的顺序理解错了: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而“小猴子”的呢?他认为两列并成一列,就自作聪明的认为就是一列,所以他说他坐在第二列,第六行。无论是两列并在一起,还是不并在一起,它们都是两个列,而不是变成一列。要是变成一列,座位就没办法说了,所以“小猴子”他的座位是在第四列,第六行。
猫头鹰博士听说了这件事,为这些小迷糊们编了一个口诀:
找准位置很重要,竖排为列横排行。
数字表示用括号,先是列来后为行。
前后顺序别搞混,否则闹出大玩笑。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篇2
从前,我一直觉得数学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你去菜市场买菜用得到函数吗?你买别人几件物品用得着公倍数吗?你去上班的路上要迟到了,又想着还要买早餐,当时还有心思算多少分钟到公司吗?直到国庆节的第四天,我参加了小区物业的工作,才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物业的主管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是对每户业主做一个问卷调查,最终建议占多数的会被采纳。我被分配到的是七栋和十栋,我带着资料和笔记本首先来到了七栋,正当我问完之后,我发现这栋楼的业主问卷答得五花八门,有的填不知道,有的填物业费太贵了,有的填卫生搞不干净……如果一个个去排除未免也太麻烦了,该用什么方法统计更简便呢?左思右想,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可以先把一些建议出现过少的和根本不合理的要求删除,再看剩下的各占百分之几,然后绘制扇形统计图交回物业处。说干就干,我把该去除的删除后,发现七栋希望物业绿化再好一些的占53%,希望服务态度好些的占20%,希望监控能让死角也看得到的占27%。
按照这个方法,我来到了十栋。当我统计完之后,发现有一些七栋没有的意见在这里业主提出来的几率比较高,七栋业主呼声比较高的这里几乎没有人填,这该怎么办呢?我大脑飞速运转,突然想到,可以画条形统计图呀!我用这种方法快速统计好后,交到物业处,心中突然明白了什么。
数学不仅在生活中处处能帮助到我们,既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的难题,又能为国家科学的计算提高成功性和准确性。可以说,数学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篇3
星期天早上,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妈妈带我到游乐场去玩,我特别开心。
我最喜欢去游乐场玩了。更令我开心的是我竟然遇到了我的好朋友来杨梓晨。她竟然说要给我出一道数学题,考考我,我答应了她。我才不怕呢,因为我已经上一年级啦,我们老师也给我们讲过很多数学知识。她说要是我答对的话,就给我分享一块面包,我说好,你出题吧!她说:“你知道1加1等于几吗?”我暗自高兴,这么简单的题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答案了,我一口说出等于2。她说:“你真棒!”我接着给她出了一个数学题:树上有5只鸟,飞走了3只还有几只?结果来杨梓晨不会算,我给她说这个题要这样算,5-3=2。她说自己输了,并给我分享了一块面包。
我们一起吃着美味的面包,开心的在游乐场玩了起来。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篇4
前,我眼中的数学只是不断学习课本中的知识,不断的解题、做题,最后取得高分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可是现在,我越来越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数学,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购物是我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而在节假日中,我们更热衷于此。在今年的国庆节里,我就和姐姐一起去商场买衣服。南京的各家商场都开展了许多优惠活动,我们去的商场开出的活动是“满100送88元券”,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优惠。最后,姐姐买了一双鞋,这双鞋的原价是789元,一头忙着试鞋子的姐姐,让我帮她算算能送几张卷,于是,我便算了起来:789÷100=7.89,也就是说能送7张券,7×88=616(元)。然后,我们又问了营业员阿姨:“不要券能不能打折?”营业员阿姨只回答了一声:“不要券,440!”最终,我们没有要券,用440元买了这双鞋。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都在想着440元是怎样算出来的,最后,我终于想出来了:用616÷789≈0.78,再用1÷(1+0.78)≈0.56,最后再用789×0.56≈440(元)。然后,我又想了一下,其实打折和送券都是一种道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其实收益是一样的,打折只是用送券的数额占原价的百分比来算出折扣系数,最后得到打折后的价格;而站在商场的角度来说,送券更能促进消费,对商家更有利。
看来,学好数学对我们更理智的消费是又帮助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数学用到生活中。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篇5
大家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游戏带来快乐,带来奥秘,同样带来无限的知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几个数学中的游戏吧。
游戏一:扑克牌中的奥秘
扑克牌通常是魔术师们表演的最佳道具。首先,魔术师会拿出一副扑克牌,请你从中随便抽取一叠牌,数一数共抽出了几张(假如你抽出了41张牌)。然后,魔术师会要求你把所抽张数(41)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相加的得数,从这叠牌中取出,再把剩下的(41-5=)36张牌交给他。此时,只见魔术师用手一掂,便告知你正确答案:“共36张牌。”你一定惊奇极了。
那么,这个魔术的奥秘在哪儿呢?原来任何一个自然数减去它的各位数字之和,所得的差都是9的倍数。在一副扑克牌中,9的倍数有9、18、27、36、45。魔术师只需估计一下,便很容易推测你手中牌的张数了。
游戏二:谜底回家
这种游戏的规则是:第一位同学任选一个三位数:如749,第二位同学紧接着再写一遍,第三位同学把前面得到的六位数除以7:749749÷7=107107,第四位同学则继续用11除:107107÷11=9737,第五位同学再把第四位同学得到的结果除以13:9737÷13=749。最后,请第五位同学将求得的结果给第一位同学看,他定会目瞪口呆:经过了这么多计算和关卡,最后的结果竟是开始的749!谜底果然回家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第二位同学仅接着第一位同学写出的三位数再写一遍,就相当于把这个三位数扩大了1001倍,而1001=7×11×13,之后三位同学又分别进行了除以7、11、13的计算,显而易见,结果必然是原数。
当然,游戏的奥秘要想不让别人轻易知道,可以设定许多“烟幕”来掩护。
游戏三:奇幻20xx
请按以下要求逐步计算:
1、把自己的年龄加上你最喜欢的数字。
2、男同学在得到的和上加2,女同学则乘2。
3、在你爸爸和妈妈的年龄中,你喜欢谁的年龄数就加上它。
4、把所得的和乘3。
5、把积中的每一位数字加起来,如果不是一位数,就再把和的各位数字加起来,直到得到一位数为止。
6、把上面所得的一位数乘222,再加上10。
如果你没有算错的话,得数一定是20xx。
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其实奥秘就在4、5两步的计算上。根据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可知:不论前面的计算结果如何,通过4<.1mi.net>、5两步的计算后,结果肯定是9。第6步计算是个固定的算式:9×222+10=20xx。其实前面的三步只是迷惑你的“烟幕”而已。所以,你可以任意改变前三步的计算内容,而不影响最终结果。
数学的奥秘是无边无际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勇于探索,就能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篇6
我叫洪润怡,是大浦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今年11岁,我喜欢画画和手工制作,现在爱上了写作!朱校长每周都发一些获奖让我们阅读学习,我从中受益匪浅,每天二十分钟的大声朗读让我积累了大量词汇,感谢校长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星期六的一天,姐姐打电话给我,问我有没有题目不会,可以问她,我诚实地告诉了她,妈妈微笑着:“哇!你姐姐真热心,在学校肯定乐于助人!“这还用说,每周姐姐都要打电话给她的五个妹妹检查学习呢!
“那你有没有想一想,如果你们每人都要通到电话,那么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呢?“妈妈追问道。”呃,这个嘛……我还真没想到,让我来算一算吧!“于是,我拿起笔,便奋笔疾书地算起来。我思考着,姐姐先要给五个妹妹打电话,第二个人再给剩下的四个人打电话……以此类推。想到这,我赶紧画了个草图,得出结果如下:5+4+3+2+1=15次”妈妈!妈妈!我算出结果了!“
当我把结果告诉妈妈时,妈妈直摇头,爸爸也一脸狐疑。“你们六个人,每个人打电话五次,应该是5x6=30次吧。“我沉思了一会,有点儿道理,又有一点错误。可是,错在哪儿呢?我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妈妈是在故意考我呢!妈妈其实是故意把那几个打电话的人重复算了,正确答案应是5+4+3+2+1=15次。
他们听我讲得头头是道,嘴角露出了微笑,直夸我聪明。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篇7
数学知识不是枯燥无味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是非常有趣的。今天,我和爸爸之间就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一道关于工资的难题。
中午,爸爸从工厂里回来,哼着小曲,兴高采烈的跨进了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最近数学学的怎样?”“没问题呀,我答道。”“那我就考考你吧,爸爸说。”“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高兴么?今天爸爸涨工资了。”我问道:“那您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妈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一进门爸爸就给我出了一道难题。怎么解决呢?”有了……,我拿出纸动手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月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800+100)÷2=1450元,所以爸爸的工资是1450元。怎么样,我很聪明吧?当然我应该先说计算方法和过程,再说答案。”爸爸听了,满意的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他的方法么?”“还有其他方法?”我惊奇的说。于是我又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做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做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然后分成2份,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这就是爸爸一个月的工资。“看,这是第二种方法。”
爸爸看了说:“看了你的数学学的还不错,记着数学不是简单的计算,生活中有很多用到数学的地方,只要你细心观察,会发现一旦将数学知识运用的生活中来,会其乐无穷的。”我高兴地说:“生活处处皆学问呀,我会细心留心的。”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推荐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