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互动性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其实写教案是为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书乐教案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书乐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
以"世界阅读日"为契机,开展为期一周的"读书节"活动,让家长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快乐,鼓励孩子多读书,从中体会读书的乐趣,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二、活动主题
快乐阅读 快乐成长
三、活动内容
1、分发读书节倡议书(4月22日上午8:40—8:50)
各班发放亲子阅读记录表,各班主任以多种形式展示亲子阅读的成果。(附表格1)
2、语言组制作"阅读周"宣传海报(4月22日)
语言组制作宣传海报,形式语言组自定。
3、"我爱阅读、我爱我家"(4月22日—4月25日)
各班设计"我爱阅读、我爱我家"亲子照片征集栏,请家长将亲子阅读的照片带来交给班主任并附说明,进行环境创设。
4、"绘本漂流进我家"活动(4月23日——4月27日)
以年段为单位进行平行班间的绘本漂流,并在书后附上"漂流登记卡",漂流五天要求家长一起亲子共读并留下"阅读痕迹"。(附表格2)
平行班漂流方式:(周二?1→2→3→4→5→1依次类推。
5、"故事大王或成语情景剧"巡演(4月24日—4月28日晨间谈话)
大班各班选2名幼儿利用晨谈时间到各小中班进行故事或成语情景剧巡演。
6、绘本教学走进课堂
老师们在阅读周中统筹安排绘本阅读2个教学活动,并能体现在周计划表中,将活动教案的电子稿发送给年段组长,然后再统一发给竺霜霜老师。
7、读书节闭幕式(4月28日8:40—8:50)
为读书节活动中故事大王颁发奖状。
四、活动摄影
五、活动信息报道
读书乐教案篇2
一、活动主题:
四月书香满校园,心灵观察世界窗
二、活动简介:
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也为提高大学生对读书的重视,让更多的人漫步于书廊下,畅游于书海中,从而学得更多获得更多,以“旧书互换”“以书会友”“让好书流动”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向大家展示读书的魅力!
三、活动目的:
1、开启学校第一届“大学生读书节”,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读书日”
2、提高大学生对阅读的重视,以及养成阅读习惯。
3、在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4、推进学风建设,营造学习氛围。
5、丰富大家的课余时间,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活动主办方:
团委学生会
五、活动策划承办方:
团委学生会学习部
六、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xx年4月22—23日
地点:食堂前空地
七、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八、活动总负责人:
xxx
九、活动内容:
(一)love&care·爱心捐书
1、活动意义:
帮助贫困地区人民,献上我们的微薄之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让每个不完美的角落都能感受到我们诚挚的关怀与祝福。
同时,也使我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2、活动形式:
1)按照同学们自愿的原则,在全校进行募捐。
2)募捐的物资为书籍。主要范围为:中外名著、科技图书、儿童故事书、少儿科普书籍、童话、笔记本,字典(如:新华字典、成语字典、英汉字典)等工具书。(注:如
愿意可在书籍空白处或用小信笺写上祝愿的话,画上笑脸标识)。
3)所有参与募捐的同学在签名表上签名纪念。
(二)旧书互换——以书会友
1、活动意义:
这次活动可以让大家拿出手中看过的书进行交换,让大家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自己喜欢的书籍,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思想的沟通。同时,同学们还有机会通过图书的交流发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以书会友,寻觅知己。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可以选择将部分书籍捐献贫困地区,奉献我们的爱心。
2、活动形式:
1)、按照同学们自愿的原则,在全校进行捐赠。
2)、在捐赠的书籍封面可以注明自己的微信帐号或qq帐号,以书会友。
3)、旧书互换,以一换一的方式换取自己喜欢的书籍。
读书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所表现的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师:我们知道周恩来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为祖国的解放和深受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又是怎样从小立志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恩来的情感世界。
板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通读课文,学习词语
师:大声朗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生读课文。
师:说一说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
生说不懂的词语,学生之间互相解答,教师辅助。
三、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生默读并思考。
师:交流一下。
生用自己的话说文章大意。
师概括: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的事实,立下志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课时
课前板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中华不振立志博大胸怀远大志向
一、回顾文章大意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回忆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什么事。
生默读并思考。
师:说一说。
生:这篇课文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二、引读文章前部分
师:周恩来12岁那年在东北,看到外国租界地繁华热闹,伯父不许他到租界地去玩,周恩来产生了好奇心。读一读这段对话。
师读旁白,指名两个学生读课文一直五自然段。
师:伯父不许周恩来去租界地,使周产生了好奇心。
他问─??
生:为什么?
师:为什么不能到那个地方玩,伯父回答─??
生: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没地方说理。
师:周恩来又问─??
生:那又是为什么?
师:明明是中国的土地,为什么不许中国人去那里?伯父回答说─??
生:中华不振。
三、品读重点段
师:伯父的'回答使周恩来的好奇心更强烈了。他决心去看个究竟。
读课文六至八自然段,思考周恩来从哪些地方看出中华不振。
生自由读并思考。
师:周恩来到了外国租界地,从哪里看出中华不振?
生1:租界地与别处大不相同。
师:租界地与别处的不同在于─??
生:街道两旁大多是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租界地的情形使周恩来想起了许多问题─??
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师:租界地是什么样的?
生: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读书乐教案篇4
【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示了少年周恩来的广博胸襟和远大志向。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喧嚷、得意扬扬、惩办、志向、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广博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同学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欲望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齐读,个别读。问为什么这样读?
(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2、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
1、同学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全文,正音。解决“华、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自读考虑:课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文中写了三件事,中间有两次过渡。第一次是过渡句:“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疑惑,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这句话衔接的上文是周恩来在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经常想问题,说明正是这些问题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个究竟,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周恩来闯入租界这件事情的起因。第二次是过渡段,即课文的第9自然段。“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经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深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这一句话巧妙地把课文引入了下文对修身课上这件事的叙述。)
四、学习课文的第一局部
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同学体会。如,在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疑惑和追问的语气,体会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疑惑的语气,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时地追问和考虑。
五、学习课文第二局部
1、让同学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2、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身的同胞在自身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实际,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六、学习课文第三局部
1、考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联系图片过去的中华、现在的中华在你心中的样子。)
2、讨论:
是什么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同学们经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深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到“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学可以体会到周恩来绝不是出于一时激动,而是在此之前经过了认真充沛的考虑才立下了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3、抓住“同学们经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深思”一句,结合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实际和他在修身课上铿锵有力的话语等内容,推想一下周恩来一个人在深思什么,让同学谈一谈或写一写自身感受到的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世界。
七、深入探究,感悟升华
1、再读课文对比中理解,考虑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使同学体会到,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对比中,使同学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广博胸怀和远大志向。)
2、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
3、学了这篇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4、诵读课文:
⑴让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小组读。
⑶个别读课文。
八、课外延伸
1、读一读周总理的格言。
2、阅读《立志争光》。
读书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熟悉两条绿线内的两个生字,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并初步懂得选择适合自身的读物。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让同学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重点
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适合的读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交流自身喜欢读的书。
2、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谈谈感受。
3、我们怎样才干选择适合自身的书呢?
二、揭示课题 提出问题
1、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有关读书的文章《读书要有选择》。
2、请围绕课题提出自身最想提的两个问题。(教师归纳:为什么要选择读书?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有什么好处?)
三、学习课文 解决问题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查找资料理解不懂的生字词;
2、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
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读物?选择这些读物有什么好处?
4、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读物?
(二)、同学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随机正音。
(四)、交流
1、我们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
2、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类型的读物?选择这些读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3、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读物?
(通过同学交流、汇报,让同学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及好处。同学边汇报边板书。)
四、总结课文 知识迁移
1、总结:在茫茫书海中,我们要有选择的读书。应该选择怎样的读物呢?这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根据自身的喜好、喜好来选择。当然,还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社会在不时进步,科技在不时发展,我们要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
2、迁移:谈谈你打算选择怎样的读物。
3、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是人类进步的不时动力。人们已经把书进行各种比喻,出示《书的妙喻》。书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要选择适合自身的读物,努力读书,为我们的社会增添一份光彩。
五、课堂延伸
请同学们向你的好友优秀一本书。
读书乐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浓厚的班级读书氛围。
2、养成好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3、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活动准备】
1、策划活动方案,流程,做好人员分工。
2、发动部分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各种爱书、读书的故事,收集有关爱护书籍的图片,了解阅读对生活的重要性;
3、积累一些读书的名言。
4、发动部分同学准备一些朗诵和表演的小节目。
【活动时间】
第16周——星期五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主持人甲: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乙:从书中我们还交到许多好朋友,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呢!
甲:通过读书我们能结识童话故事里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七个小矮人、聪明的阿凡提
乙:读书让我们和伟人交谈,如文学巨匠鲁迅、茅盾,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大发明家爱迪生......
甲:读书让我们我们眼界开阔。今天,就让我们与书相约,尽情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让书香伴随我们的成长!
甲乙:三乙班“我爱阅读”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读书的小诗
甲:书籍是一叶轻舟,载我们前往浩瀚的知识海洋;乙:书籍是一壶陈酒,让我们细品前人的余香。甲:书让我们快乐放松。
乙:书让我们充满智慧。
甲:有的同学还写了读书的诗歌呢!请欣赏徐承礼写的小诗《书》三、名人读书的故事
甲:xx你知道吗?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倡导读书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很多伟人都有酷爱读书的好习惯呢?
乙:请欣赏小品(《凿壁偷光》、《映雪囊(náng)萤》四、同学们读书的故事:
甲:名人这么爱读书,我们三乙班的同学喜欢读书吗?请爱阅读课外书的同学举手。
乙:同学们阅读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阅读也让我们得到心灵的快乐。袁睿敏还说:“一天可以不吃饭但是不能不读书呢?”
甲:是吗?听说有的同学因为沉醉于课外阅读还闹出不少笑话来?请看发生在同学们读书过程中的小品《我们爱读书》五、怎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甲:我们都说爱读书,可就是难以坚持,时间久了就偸起懒来。你每天都坚持读书了吗?你读多久的书呢?
乙:我也有懒惰的习惯,但自从《司马光警枕催读》的故事,我就有了坚持课外阅读的毅力和习惯了,下面请袁睿敏来讲一件这个故事吧!
甲:同学们,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吗?
六、读书的名人名言书签大比拼:
点名上台展示自己做的书签,读一读里面的诗句。
评一评谁的书签最美观。选五分书签评为班级“最佳书签”奖。
七、课外知识大比拼
书中人物猜一猜
百科知识问答
八、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借着这次班会,我向大家提议:让我们坚持读书让我们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浓浓的书香飘溢在我们的班级,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让我们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九、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读书乐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以迎接4月23日第21个世界读书日为契机,继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浓厚的班级读书氛围。
2、养成好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3、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活动准备】
1、发动部分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各种爱书、读书的故事,收集有关爱护书籍的图片,了解阅读对生活的重要性;
2、积累一些读书的名言。
3、发动部分同学准备一些朗诵和表演的小节目。
【活动时间】
4月22日——星期一第一节班会课
【活动过程】
一、老师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书中我们还交到许多好朋友,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呢!通过读书我们能结识童话故事里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七个小矮人、聪明的阿凡提读书让我们和伟人交谈,如文学巨匠鲁迅、茅盾,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大发明家爱迪生......读书让我们我们眼界开阔。今天,就让我们与书相约,尽情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让书香伴随我们的成长!
三二七色花班“读书成就中国梦”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宣读活动倡议书:
4月23日这一天,请告诉亲人和朋友:“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共同享受读书的快乐”;
这一天,请走进伴你终生读书的学校——图书馆;
这一天,请走进书店,买一本有关感恩的书,开始阅读;
这一天,请大家互赠一本最喜爱的书,传递美好的感受和新的启迪;
这一天,请家长朋友关闭电视一小时,和您的孩子在温馨安静的环境里共享阅读的快乐;
从这一天开始,请确立一种信仰:“阅读是教育的灵魂”,“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
三、读书节来自美丽的传说
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读书节”,最早可追溯到1926年西班牙国王首次设立的“西班牙自由节”。
4月13日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由此相沿成习。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各地的书店都悬挂出醒目的庆祝标志--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一颗心。巧合的是,4月23日也是英国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它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响应,1996年开始,美国将每年四月定为“全国诗月”;英国政府接受了“世界图书日”的倡议,在每年3月6日举行读书节活动。
“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四、名人读书的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倡导读书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很多伟人都有酷爱读书的好习惯呢?
请欣赏读书的故事:视频《凿壁偷光》、《恰同学少年》
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王夫之高兴地捡起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袁枚“吃书”: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痴瘤。”袁枚自然是善吃者。“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李时珍“啃书”:李时珍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医,22岁当医生,博采经方、单方、验方,外治内服,疗效显著。他发现《本草》错误很多,品种不全,决心重修。经27年辛勤劳动。“啃书”无数,遍访名山大川,搜集药物1289种,插图1160幅,处方11096个,于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
五、同学们读书的故事:
师:名人这么爱读书,我们三二七色花班的同学喜欢读书吗?请爱阅读课外书的同学举手。
同学们阅读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阅读也让我们得到心灵的快乐。下面谁来讲一下你读书的小故事呢?
六、中外学生读书量差距:
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读书64本;
前苏联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5本;
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21本;
日本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17本;
而我国平均每人每年不到3本。
七、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借着这次班会,我向大家提议:让我们坚持读书让我们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浓浓的书香飘溢在我们的班级,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让我们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九、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读书乐教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
★ 偷着乐作文5篇
★ 人生的乐作文6篇
★ 围绕乐写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