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前后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前后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让幼儿能正确的使用方位词:前、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的表述,并读准字音。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慢羊羊头饰一个
2、灰太狼头饰一个
3、喜羊羊头饰(与男幼儿人数相同)美羊羊头饰(与女幼儿人数相同)
4、大树一颗(灰太狼藏在大树后面)
5、小兔子和小狗娃娃各一个
6、玩具若干个(分别放在小兔和小狗的前面和后面)
7、创设活动情景:教师的一头坐着孩子,中间放上小兔和小狗,小兔的前面放上点玩具,小狗的后面放上点玩具,另一头放一颗树,灰太狼藏在树后面。
8、经验准备:幼儿对灰太狼与喜羊羊的故事有所了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区分前面和后面。
活动难点:
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的表述,并读准字音。
活动过程:
1、做拍手律动,(上拍下拍前拍后拍)
2、小手放腿上,小手藏起来,提问小手藏在了那里,藏在了后面。小手伸出来,现在你的小手在身体的那面,小手在身体的前面。
3、提问:老师在你们的那面,老师在我们的前面。老师转过身去,提问:现在你们在我的那面,我们在老师的后面。
4、现在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站在老师的前面,提问:现在xx小朋友在老师的那面,xx在老师的前面,在请一个小朋友站在老师的后面。提问:他站在老师的'那面,他站在老师的后面。
5、点一个小朋友,指定,请你过来站在我的前面,在请一个,请你过来站在我的后面,提问幼儿,我的前面有谁,我的后面有谁。
6、引起兴趣:
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师:小朋友,有没有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啊?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你最喜欢谁啊?为什么?
幼:我喜欢
师:嗯,那今天啊,韩老师来扮演慢洋洋村长,我们小朋友来扮演小羊,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不好。
7、电话铃响,懒洋洋村长接电话。
师:(铃响后)喂,你是谁啊?哦,你是熊妈妈啊?你打电话找
我懒洋洋村长有什么事?哦,你是说你家熊宝宝的玩具被灰太狼给偷走了,你想让我懒洋洋村长来帮你把玩具找回来是不是啊?那我问问我的小羊们愿不愿意帮你们!小样们熊宝宝的玩具被灰太狼给偷走了,你们愿不愿意帮熊宝宝吧玩具找回来啊。(愿意)熊妈妈,你听到了吗?小羊们都说愿意,那现在我们就开始准备来帮助你了。
8、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师:现在这样灰太狼非常的狡猾,我们小样们现在要好好的教训一下他,等会儿和村长一起去抓灰太狼好不好,不过在去抓灰太狼之前,我要先考考你们,你们要是通过的话我才能让你们去抓狼,有没有信心。(有)听命令行动
教师发号口令:
现在所有的小羊听着,小男孩现在是喜洋洋,小女孩是美羊羊,现在听我口令。
(1)请所有的美羊羊走到自己的椅子后面。
(2)请所有的喜洋洋走到自己的椅子前面。
(3)请所有的喜洋洋向前走一步。
(4)请所有的美羊羊向后退两步。
(好现在所有的小羊都回到座位上。)
9、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方位词
师:现在我慢洋洋村长要和喜洋洋一起去侦察敌情了,我们轻轻的走过去,看看灰太狼在哪里,然后悄悄的在心里面记着,一起出动去把它抓起来。
村长带着喜羊羊轻轻的走去抓狼。
喜洋洋出动抓狼,要求会说: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灰太狼。
请美羊羊在旁观战,思考在什么的前面(后面)看到玩具的踪迹。
美羊羊出动,寻找玩具,要求会说:在什么前面(后面)找到了玩具。
10、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师:(电话铃第二次响)喂,是熊妈妈啊!我们已经把灰太狼他们抓来了,而且还把熊宝宝的玩具找到了,嗯!你要和我们的小样们说谢谢啊!{熊妈妈说,谢谢小羊们}(不用谢)哦,好的,我知道了!再见!熊妈妈!
师:熊妈妈说请美羊羊们把找到玩具放在熊宝宝的前面,请喜洋洋们把抓来的狼放在熊宝宝的后面。
(幼儿上前按要求摆放。)
11、游戏结束:我们的抓狼任务成功,表扬表扬自己。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以后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为了不使整个过程看起来太乱,在去寻找玩具和抓狼的时候我没有请完所有的小朋友,只是请个几个,由于过于紧张还给漏掉了一些个环节,导致整节课看起来过于简单,出处!时间也显得太短,评课的时候领导和老师们提出的错误点和建议对这节课看来都很有用,通过评课这节课也显得条理更加清晰了,谢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加油的。
认识前后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地表述,并读准字音。
活动准备
1.课件-认识前后
2.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多拉a梦,很高兴见到你们。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学习一下“前、后和上、下”吧!
二、通过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玩游戏
大森林中,大雄、静香、小胖、小强在一起玩游戏,他们准备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
比赛开始了!
(1)小朋友们,请注意观察,看看谁跑的最快,在最前面,谁跑的最慢,在最后面。
(2)小朋友们,你们说说:谁跑的.最快,在最前面,谁跑的最慢,在最后面。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教师:你们看!一群小动物要排队上山啦!
(1)小兔子的前面有哪几只小动物呢?
(2)看看大马的前面是谁?大马的后面是谁呢?
四、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看看图片上的小动物,你还知道什么呢?
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前、后|的方位词。
认识前后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通过创设运动会的情境过程,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及应用意识。
重点
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前后位置关系。
难点
体验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关键
体验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内容
1、今天,森林里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运动会,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呢?
(小鹿、小松鼠、小兔、小乌龟和小蜗牛)
(如有人说大象的话就提醒:大象相当于我们的体育老师,他是裁判)
2、那你们猜一猜谁会跑在最前面呢?为什么?
3、一起来看一看xx猜的对不对。(播放flash)
4、谁跑在最前面?(小鹿)
5、睡在它的后面?(小兔)
(引导学生说完整: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6、小兔在小鹿的后面也就是说小鹿在小兔的?(前面)
7、谁来完整的说一遍?
(小鹿在小兔的前面,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让多个学生练习说)
8、谁在小兔的后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那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
完整说(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9、老师都糊涂了,怎么一会小兔在前面,一会小兔又在后面呢?
(因为和小鹿比,小兔在后面,和小松鼠比,小兔在前面)
10、他说的很好,前后是相对的,我们在说前后的时候要说清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11、说一说小松鼠在谁的前面?小松鼠在谁的后面?小乌龟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1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同桌两人练习说一说。
13、知道了他们的前后,我们就能给他们颁奖了,一起来说说,谁跑了第一?谁跑了第二?谁第三?谁第四?谁第五?谁来给他们颁奖?(把小动物的头像贴在黑板的领奖台上)
(1)回过头来看一看你的后面同学,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指名练习回答)
(2)说一说你的前面有哪些同学?后面有哪些同学?
(3)第3竖排起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xx同学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多练习几个同学)
(1)(播放ppt)小淘气听了大家的劝告,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高高兴兴的来动物园玩,到动物园一看,小动物们正在做捉迷藏的游戏,小牛找不到大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好不好?谁来告诉它小鸡在哪?(房子的后面)小猫在哪?(房子的前面)小狗在哪?(大树的前面)小兔在哪?(大树的后面)……
(2)小淘气在动物园玩了一天,他非常累,要坐着汽车回家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在哪一站?(播放ppt)(动物园),你怎么知道的?(站牌的上面写着动物园),
这辆车是从哪开来的?(火车站),
下一站是?(大连湾)
我们要去振兴路小学,还有几站?(3站)我们一起来数一下
如果不去学校了,我们去大连湾,还有几站?(2站)
去公园?(1站)
1、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好,老师出一个难题来考考你,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小鹿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3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8个)
怎么算的?(4+3+1=8)
4表示什么?(小鹿前面有4个小动物)
3表示什么?(小鹿后面有3个小动物)
1表示什么?(小鹿)
3、现在老师前面有2个人,后面有3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几个人?
(2+3+1=6)
2、3、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来看看大家用的怎么样?第一小组起立,裴浩亮后面的同学到走廊里排队,车伊祺前面同学到走廊里排队(依次按照前后顺序把学生叫到走廊里排队)
认识前后教案篇4
教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观察判断法,交流互动法;
学法:活动体验法,尝试判断法,沟通补充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上与下、前与后它们具有相对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学习活动中,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抽象出四个方位词,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游戏:
手指上面,手指下面,手指前面,手指后面。
全班活动——师指生说。
刚才的游戏我们用上下前后表示了方向,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四个方向位置。(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认识上下
(一)认识“上、下”。
1、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说说谁在谁的上面吗?反过呢,谁在谁的下面?
个别说—集体说
2、课件出示:这是一幅江上大桥图。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3)大家一会儿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儿说火车在下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4)怎么才能说清楚呢?
3、摆一摆:
(二)认识“前、后”。
1、课件出示动画汽车图
2、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1)你又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车的位置吗?车头开向的方向就是“前”。
(3)怎样才能说清楚呢?看谁跟谁比,标谁前谁后,然后说清楚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3、练一练。
三、练习
1、练一练:你的前面是谁?你的后面是谁?
请坐在xxx前面的同学起立。
请坐在xxx后面的同学把手举起来。
2、课件:练习三第1题。
(1)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讨论:小玉在小兵的前面还是后面呢?你是怎样想的?
(3)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面”对的方向叫做“前”,所以小玉的前面是小兵,小兵的前面是小玉。
3、课件上下山图,强化上下位置关系。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吗?
认识前后教案篇5
目标:
动力系统:对空间方位感兴趣,积极参与操作和游戏活动。
能力系统:
1、能够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
2、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能够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
知识系统:
认识前后。
准备:
一、教师教具
1、熊哥哥、熊妹妹、小袋鼠、小刺猬、大萝卜
2、其他:黑板、磁扣
二、幼儿学具
1、《操作册》第20页
过程:一、导入
有一天,熊哥哥去菜园里拔萝卜,它使了好大的劲,可是萝卜一动也不动。熊哥哥赶忙叫来了熊妹妹一起拔萝卜,熊妹妹抱着熊哥哥的腰,“嘿呦、嘿呦”使劲儿拔,可是萝卜还是一动也不动。
小朋友,熊妹妹的前面是谁?(熊哥哥)
熊妹妹喊来小袋鼠一起拔萝卜,小袋鼠、熊妹妹和熊哥哥一起使劲,“嘿呦、嘿呦”使劲儿拔,可是萝卜还是一动也不动。
小朋友,熊妹妹的后面是谁?(小袋鼠)
熊妹妹的前面是谁?(熊哥哥)
这时小刺猬跑过来帮忙,和它们一起拔萝卜。大家一起“嘿呦、嘿呦”使劲儿拔。
小朋友,小袋鼠的后面是谁?(小刺猬)
小袋鼠的前面是谁?(熊妹妹)
萝卜终于被拔出来了!今天大家能吃到美味的萝卜汤了。
二、主体
1、回顾故事,解析知识点。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谁最先去拔萝卜的?(熊哥哥)
开始时熊哥哥拔出来了吗?(没有)
谁排在熊哥哥后面帮它拔萝卜?(熊妹妹)
熊妹妹来帮忙了,这时萝卜拔出来了吗?(没有)
后来谁排在熊妹妹后面拔萝卜了?(小袋鼠)
小袋鼠过来也没有拔出萝卜,后来谁又来了呢?(小刺猬)
谁排在队伍的最前面?(熊哥哥)
谁排在队伍的最后面?(小刺猬)
小刺猬来了以后萝卜拔出来了吗?(拔出来了)
2、幼儿操作和练习。
幼儿自己操作,感知前后。
发《操作册》第20页,引导幼儿操作感知前后。
小朋友,看看《操作册》里有什么?(公共汽车和一群小动物)
原来是一群小动物乘坐公共汽车去旅游,请你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分别坐在什么位置上?请你贴一贴。
小朋友,请你说一说,小动物们是按照什么顺序坐的?(老虎坐在上层的`最前面,小牛坐在老虎的后面,河马坐在上层的最后面,小狗坐在河马的前面,小兔子坐在下层的最前面,小刺猬坐在小兔子的后面,熊猫坐在下层的最后面,狐狸坐在熊猫的前面。)
三、结束
总结回顾,自我评价。
认识前后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