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们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认真规划的教学内容,教案的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决定了课堂的效果和氛围,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鸡与蛋美术教案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鸡与蛋美术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小班幼儿大部分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情绪愉悦地和老师一起互动,个别幼儿还有哭闹情绪,这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对使用油画棒有初步的兴趣,难点是掌握油画棒的使用方法,培养良好的油画棒使用常规。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油画棒在图纸上进行绘画,了解正确的握笔姿势。
2、了解油画棒的各种颜色、使用方法。
3、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培养创新意识,对美术活动的热爱。
活动准备:
油画棒一盒、图画纸一张、示范画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
师:孩子们,老师这儿有一些大班哥哥姐姐画的画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引导幼儿欣赏画面,感受美术作品。这些美丽的画画,是用什么神奇的东西画出来的呢?
2、出示油画棒,让幼儿观察它的'形状、颜色。
师:孩子们,你们看,大班的哥哥姐姐就是用这个东西画出漂亮的画,它既可爱又漂亮,而且它的名字也非常好听,它叫油画棒,油画棒宝宝穿着漂亮的衣服,一个挨着一个住在小房子里,你们看,油画棒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颜色?
3、示范油画棒的使用方法
师:老师要和油画棒宝宝做游戏了,我轻轻捏住油画棒宝宝的外衣,让尖尖的笔头在画纸上画一画,看,要用点力了,油画棒宝宝才会在画纸上画出漂亮的线线,油画棒宝宝我们要保护好,不能使劲把它弄断了,油画棒宝宝在画纸上画出小鸟、大山、小树,(教师边画边说),看看我的手是怎么动起来的?
再次引导幼儿观察颜色
师:看,现在老师要用油画棒给小鸟、大树穿上漂亮的衣服了,看看,老师怎样给他们穿衣服的?
引导幼儿收拾油画棒
师:油画棒宝宝和我们一起玩了好玩的游戏,现在它想回家了,我们用完了油画棒,还要把它送回它的小房子,一根一根地摆好。现在,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有油画棒宝宝和画纸,我们也来和油画棒宝宝一起玩玩吧。
4、幼儿操作。
提醒幼儿注意握笔姿势。我们可以用油画棒画画我们自己,画画小花小草,画画你喜欢的东西。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对握笔姿势正确的幼儿给予鼓励,对不正确的给予纠正,对能运用画笔画线条和图案的幼儿给予赞扬,鼓励个别有畏难情绪的幼儿。
5、整理材料、展示作品
提醒幼儿收拾油画棒和画纸,对个别幼儿的作品给予展示,激发幼儿兴趣。
活动反思:
这是小班幼儿第一次认识油画棒,接触美术活动,这些五颜六色的油画棒对于孩子来说是陌生又是神奇的,他们乐于探索,乐于在画纸上用油画棒上涂鸦,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保护幼儿的探索精神。在活动中,运用大班幼儿的绘画作品,让孩子初步感知用油画棒可以画出如此美丽、好玩的画来,教师用游戏的语言,让幼儿了解油画棒的使用方法,并在示范使用时,边说边画,让幼儿直观感知油画棒的神奇。在操作中,让幼儿自选颜色,自由作画,教师在这环节,用鼓励性、创新性的语言来发现幼儿作品中的闪光点,如“你画的是什么?是泡泡吗?”“你的小鱼真可爱”“你的小雨点落下来了”,激发、保护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四名幼儿握笔方式不正确,个别幼儿运用油画棒较娴熟,能画出直线、圆这些简单图案,但在涂色技能上,能力较弱,在区角活动中要投放一些油画棒让幼儿自由练习。
鸡与蛋美术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捕捉物象的方法---线描写生,它不同于明暗素描写生,主要是用线条来表现生活中的物象,是一种较为容易掌握的方法。本课分为三大部分:线在绘画造型中的重要作用及审美价值;线描艺术的三种基本类型;线描写生的要点等。通过欣赏历史上成功的线描作品,引发学生对线的审美感受,进而知道线是造型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具有对立的审美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线是构筑视觉形象的最基本手段,同时是造型艺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绘画线描的三种基本类型。
2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鉴赏线描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客观物象中线的感觉和对绘画艺术中线的审美感受能力,选一种绘画线描进行艺术尝试或表现。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感受艺术美,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加强鉴赏线描画的能力;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绘画线描的三种类型,提高审美能力。
难点:难点是感受和掌握绘画作品中线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对线描绘画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在实际写生中感受线条的艺术美。
四、教法
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比较法、演示法、练习法。
五、 学法
首先我会对线描的类型和线条的特点以及线描写生中的要点进行讲授,在学生了解了线描绘画中线条的特点后,并结合课本上的线描绘画作品进行临摹练习,深入理解线条的`变化。学习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室内课之后我将安排室外写生课,让学生自主的观察学习,在校园的花草树木中去学习线描,掌握线条的美。
六、教具准备
教师:教材,笔,速写纸
学生:课本 ,笔 ,速写纸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由前阶段的学习所了解的绘画艺术语言的丰富性,多样性,包括点、线、面、空间、光影、肌理、透视和色彩而引入:线---这种绘画语言。出示作品,讲解、引导和设问: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艺术语言?(重点引出以线造型的作品)
2.新授:
(一)线是构筑视觉形象最基本的手段,也是造型艺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通过出示作品和相关文字,讲解、设问、小结:人类先有文字还是先有绘画?线条可表现哪些内容?
得出线条可以表现的内容:
a.各种物象(自然物、想象物、具象物、抽象物等)
b.作者的情感、审美
c.结构、空间、明暗、光影、质感、意蕴等
d.美感(韵律、节奏、和谐等)
(二)绘画线描的基本类型
出示相关作品和文字,讲解、引导、设问、小结:写实性线描、表现性线描、抽象性线描。(采用教授法、观察法、比较法,突出本节的重难点) 。
3.能力训练:
通过对线的了解和对线描作品的认识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达到线描写生的目的。(从临摹到写生逐步推进)
4、总结:线的特征,绘画线描的基本类型和线描写生的要点
5、布置作业:完成一幅线描写生作业。
鸡与蛋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积木、颜料以及勾线笔等材料工具探索小鸡的各种动态。
2、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颜料(黄色加点橘黄)、积木两块(一大一小)、勾线笔、抹布、范画(小鸡的各种动态)、磁铁若干、“小鸡、小鸡在哪里”音乐磁带
操作纸每人两张(供前后两次操作)、颜料、积木、勾线笔、抹布、展板。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激发探索欲望。
老师:“我们上次用积木在颜料盘里亲了亲,在纸上变出了什么来了呀?”引导回忆出以前印过的如:泡泡、皮球等。
老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一个新本领,用积木去亲亲颜料在纸上变出小鸡来。那小鸡长着什么样子啊?”启发幼儿说说。
老师小结:小鸡长着圆圆的头、圆圆的身体,头上有眼睛、尖尖的嘴巴,身上长着黄黄的毛,身体下面还有两只小脚。
老师:“你们来看,今天老师帮宝宝准备了哪些材料来变小鸡呢!”教师一一出示材料:颜料、积木、勾线笔,一块小抹布,请幼儿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
2、交代要求,明确操作规范。
提出要求:下面我们来试一试,变出小鸡来,手脏了用抹布擦一擦。小朋友两个人一张桌子。
3、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
教师全面观察,选取成功作品,展示出来。
4、幼儿示范,教师讲解。
老师:“这个宝宝真能干,你的小鸡是怎么变出来的?请你上来变一变。”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鼓励个别幼儿用自己探索的方法,示范小鸡的作画过程,教师及时用语言提示帮助幼儿介绍作画的方法。
老师小结:“噢!原来小鸡是这么变出来的!用小圆印小鸡的头,用大圆印小鸡的身体。头是长在身体上的,两个圆是紧紧地靠在一起的。再用勾线笔画小鸡的眼睛、嘴巴、小脚。”
老师:这只小鸡在干什么呢?
老师:小鸡还会干什么呢?
5、出示范例,引导欣赏。
师:“叽叽叽,这里又来了一群小鸡,看!它们在干什么?”请幼儿回答他看到的小鸡在干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提醒幼儿看小鸡走路、吃虫时的头和嘴巴是什么样子的。说完后,带领幼儿来学小鸡走路、吃虫、说悄悄话等动作。
6、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
老师:“宝宝也来变许多小鸡,变在走路、变在吃虫的小鸡……好吗?”
老师巡回指导、观察。
7、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老师:“你喜欢哪一幅作品?最喜欢哪一只小鸡?哪里可爱?”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并引导幼儿交流内心的感受,帮助幼儿肯定自己、欣赏同伴……
老师:“我们一起来和小鸡做个游戏吧!”(师幼一起在“小鸡、小鸡在哪里”音乐下,边唱边做各种动作。
鸡与蛋美术教案篇4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知道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会使普通造型更具有艺术美感,会有选择地将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进行排列,组合己想表现的图形。通过造型活动,丰富学生视觉与触觉的感受,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鼓励大胆创新。并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
教学重点:认识、发现身边的.日常用品等各种物象的外形、色彩特点,利用这些物体排列组合己喜欢的图形。
教学难点:有选择地利用物体的形与色进行排列组合。
教学准备:各种自然物(水果、花生、豆子、花、树叶、石子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情景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品,你们高兴吗?出示礼品:
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他们这样呆在这里很乱,谁能上来摆一摆。让他们呆得更舒服一些,也更漂亮一些?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是这样,随意放就很乱,动手摆一摆就美观。不信,你们看(课件)。
二、欣赏课件里的摆花样。
三、、教师出示课题——摆花样。并请学生为老师摆一组花样作为礼物(要求是:可以用材料袋里的材料,也可以用你铅笔盒里的所有用具来摆)
织一个小比赛。要求:可以用你自己带的东西也可以用“百宝箱”里的用具设计拼摆一个美丽的花样,看谁摆的最漂亮。
四、欣赏评述:自由的互相欣赏,评己认为最漂亮的花样。
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并启发思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来摆花样?课下可以试一试
课后反思: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摆出来的花样也非常丰富,有花朵、有风景画、有人物,千姿百态,体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较强的动手能力,这说明,一、课件发挥了作用。二、教师引导到位。只是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待继续培养。
板书设计:摆花样
鸡与蛋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世界各地著名的特色建筑,感受不同文化的建筑美。
2、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喜欢的建筑物进行简单的描述。
3、尝试用蜡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建筑。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埃及金字塔、古希腊歌剧院遗址、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美国白宫、悉尼歌剧院、伦敦大本钟、北京故宫、巴黎圣母院等图片。纸、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建筑不仅是为人类遮风避雨的庇护所,更是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请幼儿一起欣赏一些闻名遐迩的建筑独特的'风采。
二、图片欣赏。
——教师展示金字塔的图片,请幼儿讨论金字塔的特点。
——引导幼儿讨论的内容包括:建筑的形状、颜色、建筑材料、用途等。 教师依次展示古希腊歌剧院遗址、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美国白宫、悉尼歌剧院、伦敦大本钟、北京故宫、巴黎圣母院等图片。
——请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建筑呢?为什么?
三、绘画。
1、打开课本p14—15页,请幼儿找找自己喜欢的房子,然后把它画下来。
2、作品分享展示:请幼儿将自己画好的作品贴在幼儿作品展示区,并跟大家说一说自己的作品。
活动应变
如果有家长喜欢旅游或者对建筑专业比较了解的,可以邀请其组织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也可以收集更多世界著名建筑,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区角活动
美工区:放入蜡笔和白纸,请小朋友画出自己喜欢的著名建筑。
语言区:投放建筑有关的图书如《弗瑞丝历险记——埃及大旅行》等,让幼儿感受不同文化下的建筑魅力。
科学区:投放教师自制的“世界建筑迷宫”“世界建筑棋类游戏”等材料。
环境创设:主题展示区:贴上世界各地著名建筑的图片,让幼儿欣赏。
家园同步:请家长在网上搜集一些著名的建筑物图片,并讲解给幼儿听,再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认识的特色建筑。
随机教育:家长在带幼儿外出旅游的过程中,可以适时给幼儿介绍当地的特色建筑,拓展幼儿的知识面,也可以给它拍照带回来幼儿园分享。
相关链接:1、网络资源:关于古希腊歌剧院遗址、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美国白宫、悉尼歌剧院、伦敦大本钟、北京故宫、巴黎圣母院等建筑的介绍。
2、图书资料:《弗瑞丝历险记》系列图书
附录:北京故宫
故宫即北京故宫。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故宫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建成后3个月即失火烧毁,20年后重建。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两代24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所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活动反思
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来源于生活,因为他们熟悉这些建筑,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绘画,那么他们就觉得有内容可画、并不断升华,能在作画时始终保持兴趣。这节课我本着让孩子欣赏、自主、自由的原则,从欣赏中激发孩子创作的愿望,自由去用笔描述自己喜欢的房子,感受设计房子的乐趣。在自己的天空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成果,享受着课堂,享受着自己的收获。
鸡与蛋美术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一个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2、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感受瓶子艺术魅力,掌握瓶子对称造型的剪法。
【教学难点】
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及外形美观。
【教学准备】
教师:40张小白纸、课件、剪刀、图画纸。花瓶。
学生:剪刀、水彩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纪律,检查用具。笔袋、彩笔、绘画本、美术书、彩纸摆放整齐。
二、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走进这整洁漂亮的美术教室上课来了,看,今天老师讲台上多了一样什么呢?(花瓶)漂亮的花瓶可以用来装饰我们的环境。
2、师:这是一楼陶艺教室的陶泥花瓶,上面还画着漂亮的荷花纹样。那你见过哪些漂亮的花瓶呢?
指名说说。
3、师:从古至今呀,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喜欢制作各种各样的瓶子。它们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精美,有的甚至还成了世界艺术珍品。如今,瓶子不光可以用来陈放物品,还用来欣赏。
欣赏:各种造型的花瓶。
长颈瓶、圆桶形、宽肩花瓶、瘦长形、葫芦形、矮胖形、带柄花瓶。
4、说说你最喜欢的`花瓶。找找花瓶的共同点:对称形。出示虚线。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对称形。蝴蝶、动物、图形、树叶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说花瓶的造型特点及制作过程,对称图形的特点,引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对称图形的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
三、学习制作。
1、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彩纸来制作一个花瓶。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剪出一个左右对称的花瓶呢?
2、指名学生讲讲、画画。师投影仪上示范画一画,剪一剪,指导绘画时要画的大些。画两种。再展示其它造型的花瓶。指导:如果要制作一个矮胖形的花瓶,我们可以怎么做:将纸横着对折。
3、指导添加花纹。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来装饰。
(设计意图:在欣赏中逐步认识花瓶的造型特点,感受不同的造型带来的不同的外形美,并且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提高审美能力。)
4、看书: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制作的花瓶造型。可以创作一个特殊造型的花瓶。
5、出示要求:剪一个有创意的花瓶外形,画一画贴一贴。
6、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业(机动)
1、比一比谁设计的瓶子最美、最新奇、富有创意。
2、请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自评互评:a、造型美的瓶子b、有创意的瓶子。
3、欣赏现代的漂亮花瓶。
鸡与蛋美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水彩笔,尝试用笔在纸上任意涂画。
2、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只水彩笔、一张图画纸;教师范例。
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教师示范――幼儿操作――讲评总结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今天有个新朋友来我们班做客?幼儿表现得很高兴。
师:猜猜是谁?
幼:小动物、娃娃
师:把你们的小眼睛闭起来,它来了!(出示水彩笔)幼儿欢呼。
师:它的名称叫水彩笔宝宝!向它问好吧。
幼:水彩笔宝宝好。小结:幼儿年龄小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设计“闭眼睁开”调动幼儿参与兴趣。现在的幼儿很自我为中心,喜欢被人称呼为宝宝,因此将介绍的材料叫做“某某宝宝”,会让幼儿觉得它们和自己是一起的`,愿意去接受新材料。在老师有趣地引导下,幼儿参与兴趣被充分调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二、教师示范
师:我们来看看水彩笔宝宝长什么样的。这是它的头(笔头)、身体(笔身)、脚(笔尖)、鞋子(笔帽)。
师:水彩笔宝宝比我们小朋友还小,还不会走路呢,你们大姐姐大哥哥帮帮它吧。
师:先鞋子放在上面。把右手握拳,大拇指、食指伸出来,扶着水彩笔宝宝的身体,其它的指头当枕头靠着它的头和身体。
师:你们也来试试。
幼:我会啦.。呵呵。小结:小班幼儿还不愿意发言,以拟人化的口吻,配合示范支架式教学为主,鼓励他们多动手,跟着老师共同来完成。在多形式的调动下,大部分幼儿都能主动跟着老师学习。但由于新小班,有个别幼儿不愿意动手就兼顾不到。
四、讲评总结
师:我们来看看小朋友带水彩笔宝宝走路的情况,谁带得最好呢。
幼:我真棒。
小结:老师引导集体观看每个幼儿的作品,不管好坏都表扬,集体给予掌声。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有两个目地,一方面是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鸡与蛋美术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