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仅是教学的指南,更是教师思考与规划的重要工具,一份注重实践的教案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锻炼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鼻子的作用及重要性,知道要保护自己的鼻子。
2、能根据闻到的气味辨别物体,或找到气味的来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香水、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香水,引导幼儿闻气味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寻找气味来源,鼓励孩子大胆说出。
2、引导孩子分辨气源,知道卫生间的名称及位置。
3、引导孩子闻不同物体,并说出味道。
4、引导幼儿知道要保护自己鼻子,以及安全闻气味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到处去闻一闻,说一说自己闻到的气体。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反思到这节课有着不足的地方,魏老师的点评更是让我茅塞顿开,这节课我应该让孩子多说(放开让孩子说)多做多练(说完让孩子练习体验),老师不要限制包办,在第二个环节让孩子闻气味中,我就应该顾及到每个孩子,让他们都闻一闻,说一说。在课前准备所需东西时也要考虑到是否每个孩子都能操作到,操作的材料要丰富。在孩子保护鼻子的环节中,我应该让孩子们去思考,让孩子们去说一说结果。科学是比较严谨的,一定要让孩子先猜想在验证。
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同伴之间要有礼貌,体验好朋友的美好情感。。
2、帮助幼儿发展朋友间的友谊。
活动准备:
1、课件:两只青蛙
2、小青蛙的头饰每人一个,录音机。
3场地:创设环境:一个池塘,里面飘着几片荷叶,荷花开放。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幼儿欣赏课件
——夏天的荷花池里,谁来了呀?引导幼儿说出是小青蛙来了。(教师在背景图上出示一只青蛙。)
——呱、呱、呱,两只青蛙在说些什么?
——它们是什么关系?你怎么知道是朋友呢?朋友见面要怎么样?
——我们一起学学小青蛙的见面说的话和动作。
——一只小青蛙跳到了荷叶上,而另一只却没有跳上来,荷叶上的青蛙是怎么帮助荷叶下的青蛙的?
——最后他们玩得开心吗?
2、欣赏配乐故事
教师边讲故事边演示课件,让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3、幼儿扮演角色
幼儿带上头饰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两只小青蛙之间有趣的语言和动作,从而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故事的内在意义。
4、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设置一个表演区,引导幼儿进行模仿表演,并且改编故事把小青蛙改成小金鱼、小兔子等小动物。让幼儿学习进一步学习文明礼仪。
——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鼓励幼儿学做小青蛙,同伴有困难时要帮助同伴。
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知道耳朵能够听声音,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活动准备:
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空铁罐每人一个,石块、沙子、米粒或者黄豆、树叶若干,碰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探索活动,感知声音。
1.玩铁罐。
师:“小朋友们看,今天我们班级里来了许多铁罐娃娃,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做游戏吗?每人抱一个铁罐娃娃和他一起玩一玩吧。”
2.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玩铁罐。
二、交流讨论,了解声音。
1.讨论自己的探索过程,了解声音。
师:“刚才你是怎么和铁罐娃娃玩的?”(有的单手摇、有的双手晃动、有的放在桌上、地上滚动、还有的用脚踢……)
师:“你在玩铁罐的时候,发出了什么?或者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听辩声音。
⑴老师选出分别装着石块、沙子、米粒的铁罐,提问幼儿在摇动时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
⑵教师小结:原来呀,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⑶教师摇动装着树叶的铁罐,并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听到)铁罐了有么有东西?(没有)
⑷教师小结:有的会发出很响的声音,有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很轻,有时几乎听不到。
三、知道耳朵能听声音。
1.师:“你们用什么来听声音的?”(耳朵)教师摇动装沙子的铁罐,请幼儿捂上耳朵听一听。师:沙啦沙啦的声音听得清楚吗?(不清楚)
2.游戏:谁的耳朵灵。
教师帮助小朋友戴好头饰,敲着碰铃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最后进行总结,引导幼儿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活动评析:
在活动中,我准备了很多教具、学具,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乏有一些幼儿只顾自己在那玩铁罐,无视教师的组织与其他幼儿同伴的活动,一味地沉浸于自己的小天地里。针对这一现象,我会特别关注一下,让这些幼儿尽快加入到集体教学活动中来,在大集体中一起感受声音的美妙,体验科学活动的有趣。
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篇4
活动准备:
1. 幼儿旅游照片若干。
2. 环保图片。
活动过程:
分享趣事
1. 国庆长假刚结束,有些小朋友就急忙想告诉老师他们都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可是如果只说给老师一个人听多没意思呀,今天大家一起来说说你去了什么地方?
2. 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长假趣事。
3. 教师小结:刚才你们说的真好,老师国庆节也出去旅游了,可是我却遇到了不高兴的事,你们想知道吗?
旅游中怎样环保
1. 我在旅游途中看见很多被丢弃的.餐巾纸、空酒瓶、易拉罐被扔在路边,清洁工叔叔和阿姨都忙得来不及清扫。(出示图片)
2. 你们说说这样旅游会开心吗?
3.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 教师讲“在旅游中应当怎样保护环境?”提问:你们能做到吗?
5. 小结:我们都来做文明小卫士,开开心心、干干净净地旅游吧。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国庆节旅游的快乐事。
2. 让幼儿了解旅游中怎样保护环境。
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乐于参与探索活动,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
体验科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乐于参与“让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
难点: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
活动准备:
装有水的整理箱每组一个。
涂蜡和不涂蜡的纸船若干、油画棒、干毛巾、白纸。
幼儿已有玩水的经验。
幼儿用书第6册第9页。
活动过程:
纸船会变化。
观察纸船(教师出示纸船)。
——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
——你们想要怎么玩呢?
自由玩纸船,边玩边观察纸船的变化。
讨论观察结果,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纸船被打湿了,有的没有被打湿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的船是直接用纸做成的,有的船的身上涂了油画棒。)
——你是怎样玩纸船的?你发现了什么?
蜡船有秘密。
观察教师实验,了解蜡是不吸水的。
——为什么涂了蜡的纸船没被打湿,没涂蜡的纸船被打湿了呢?
——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将水滴在蜡和纸上进行对比:纸吸水,蜡不吸水。
讨论探究怎样让纸变得不吸水。(在纸上涂蜡。)
探讨不吸水的蜡还有什么作用。
——蜡是不吸水的,所以把蜡涂在船上,就好像给纸船穿上了件雨衣,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在其他需要防水的地方也可以用上蜡。
我们来试试。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没涂蜡的小纸船,想请你们帮帮忙,让它们都变成不会被水打湿的小船。
幼儿用油画棒给小船涂蜡。
自由玩蜡船,交流自己的感受,活动结束。
托小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