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关于猴的教案7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能够使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编写教案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大班关于猴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关于猴的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关于猴的教案篇1

设计思考:

提高跳跃的动作水平和能力是发展大班幼儿基本动作的一个重要要求内容。跳山羊一直以来都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通过有目的地进行跳山羊的教学与练习,不仅可以增强幼儿上肢、下肢肌肉的力量,提高全身动作的协调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果断、勇敢的意志品质。

目的要求:

1、掌握支撑分腿腾跃山羊的技能,增强上下肢的力量。

2、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不服输的意志。

教学重点:

助跑双手支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物。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张高塑料方凳,长条桌6张,音乐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每人那一张圆凳,成四列早操队形将圆凳放在点位上。

(1)教师带领幼儿一对接一对地绕场中的凳子跑(绕场地边缘方形跑,场内绕着凳子蛇形跑、斜线跑等)。

(2)幼儿分散在场内,听信号自由小跑,教师提醒幼儿互相避让。

教学反思:活动前的热身,幼儿能很好地听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个别幼儿会碰到一起,老师提醒后效果会好点。

2、幼儿站在点位上随着音乐节奏跟教师做凳子操:头颈、肩胛、胸部、手臂、手腕(绕)、腰腹、下肢((双脚跳、大字跳)、脚(绕)运动等。

教学反思:做操环节中,刚开始幼儿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二次做时,幼儿明显比第一次要专注,动作也舒展漂亮。为下面的活动起到良好的铺垫。

3、教师:今天我们要用凳子来锻炼,大家探索一下,凳子有哪些锻炼身体的方法。

幼儿探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探索练习中,幼儿的点子很多,能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创意;个别幼儿能把同伴的点子变成自己的,人家一说完他就开始自己练习了;还有的幼儿采用了刚才热身操的动作,想之又想,这点很好!

4、跳山羊动作分解教学。

(1)教师示范讲解用骑马(双手支撑前移)的动作通过独木桩。动作要领:手臂要伸直,双腿打开绷直,提臀前移。

(2)场地上摆放两座独木桥(各三张桌拼接而成),幼儿分成两大组看,一个跟着一个地模仿练习,教师在旁进行指导。

教学反思:练习动作要领时,大多数幼儿能掌握,个别幼儿的协调能力不是很到位,需要老师与同伴的指点;多练习几遍,幼儿就熟能生巧。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除非太懒。

5、通过原始森林树桩区。(练习跳山羊)

(1)幼儿自由探索过树桩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2)请想到用跳山羊方式跳过树桩的幼儿示范,其他幼儿跟做。

动作要领:

有节奏地助跑,双脚起跳,双手主动前伸撑在凳子的前半部分,双腿要充分打开,迅速顶肩推手(推手和分腿同步进行),两腿并拢前脚掌先着地屈膝缓冲。

(2)幼儿自由练习,教师给与指导帮助。

教学反思:跳山羊方式练习,幼儿练习时出现不同的'状况,有的没有双脚起跳,有的没有助跑,还有的没有屈膝,经老师反复提醒后幼儿的标准动作有了很好的展示。

6、挑战过树桩。

(1)连续跳过三个树桩。

(2)连续跳过三个树桩,高度增加为两个树桩的高度。

(3)连续跳过三个树桩,自由选择跳三个树桩的高度和跳四个树桩的高度

(4)跳五个树桩的高度,让想挑战的幼儿挑战,其他幼儿给他们加油。

(5)继续增加高度让想挑战的幼儿挑战。

教学反思:比赛过程中,幼儿的的竞赛意识很强,连续挑战不同高度的树桩;个别幼儿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高度;每个幼儿都能很好地参与到活动中,积极地挑战自己的最高水平。

7、幼儿成功穿越原始森林。

教师:你们太棒了,今天奖励你们吃“雪糕”。我们一起来玩“雪糕融化”的游戏吧,放松手臂、大腿、肩、背及全身。

教学反思:

放松运动中,幼儿也能静下心来,放松手臂、大腿、肩、背及全身。整体活动下来,幼儿是开心的,快乐的;有静,有动,非常好!

8、教师讲评活动,师生收拾场地器材后回教室。

幼儿园大班关于猴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自制墨迹图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2、利用辅助物在墨迹上进行拼砌,发展编讲能力。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1、教师曾示范制作墨迹图,以引起幼儿操作和想像的兴趣。

2、白纸、颜色水、辅助物、铺垫的桌布。

活动过程

1、自制墨迹图,引起幼儿兴趣。

(1)回忆墨迹图制作的方法。

(2)提出制作墨迹图应注意的`事项。

(3)幼儿自制墨迹图,教师巡回指导。

2、根据墨迹图上的墨迹进行想像。

(1)启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依据。

(2)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得和别人不一样。

(3)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墨迹图,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3、利用辅助物丰富墨迹图后进行编讲。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辅助物在墨迹图拼砌,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并提出讲述要求,如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2)请幼儿根据丰富后的墨迹图进行编讲。

4、向同伴或老师讲述自己图画中的小故事。

活动延伸

(组合编故事)将幼儿制作的墨迹图布置在语言区中,引导幼儿与同伴的墨迹图组合在一起,编出一个更好听的故事。

小百科:有趣,多指某事或物对你很有兴趣。

幼儿园大班关于猴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次尝试在灯笼上绘画的乐趣,体验与家长参与美术活动的快乐。

2.掌握立体绘画装饰技巧。

3.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灯笼人手一个,绘画用品,毛条若根,灯笼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讨论: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在过春节时都干些什么?(放鞭炮,贴春联,挂灯笼,)

那小朋友都见过什么样的灯笼?

二、教学内容

1.观察并欣赏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不同的灯笼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图片欣赏)

2.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形状的灯笼?上面有哪些图案?

3.出示成品灯笼这是老师装饰的灯笼小朋友看看上面都有什么图案,用到了什么材料?

4.马上过春节了那请小朋友也把自己的灯笼装饰的漂漂亮亮的吧。

5.幼儿及家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注意及要求;绘画时注意手的力度不要太大,图案尽量画的大一点,涂色是注意冷暖色搭配,使用颜料时保持衣服的干净整洁,制作完后写上自己的名字。

三、活动小结

教师对幼儿及家长做好的作品进行点评。

四、活动延伸

家长及幼儿将制作好的灯笼拿到手上跟音乐走t台秀最后摆造型照相,最后将作品创设班级环境。

幼儿园大班关于猴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知乐曲的结构,感受音乐的欢快和幽默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用简单的符号、动作、表情及嗓音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3.体验、参与和表演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蚂蚁和蝈蝈的特点有一定的了

2.物质的准备:音乐,ppt课件,蚂蚁和蝈蝈的图片,、蚂蚁和蝈蝈的头饰若干张,英文子母卡aba、大沙带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欣赏的乐趣,

1.以律动《郊游》进入活动室,引导幼儿坐好。

2.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二、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特点和内容

1.完整欣赏音乐,欣赏完了以后向幼儿发出启发性的提问:"听了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允许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表述对作品的理解。

2.对孩子的回答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并引出活动课题"你们真聪明,小耳朵真灵",这首音乐的名称就叫《欢乐颂》,它里头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3.结合课件,有表情的像幼儿讲述故事(讲述故事:秋天到了,果树成熟了,住在树下的三只蝈蝈可高兴坏了……..)从而激起幼儿的感知欲望

三、再次欣赏音乐,采用图谱教学法,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获得对乐曲的经验。

1.再次欣赏音乐,教师利用图谱帮助儿感知乐曲结构,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小朋友,听完音乐你们知道这个音乐有几段吗?

2.运用对比欣赏法,引导幼儿感知AB乐段的不同,提问"A段和B段有什么不同,A段是怎样的,B段是怎样的.""你认为那一段是蚂蚁,那一段是蝈蝈"3.教师引导幼儿用声势或律动来表现音乐的形象"我们用拍腿拍手表现蝈蝈号还是表现蚂蚁好呢?"四、尝试游戏表演,加深对音乐的记忆1.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内容自愿担当角色表演,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游戏的过程中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对能力较弱的孩子及时予以帮助2.熟悉游戏以后,把幼儿分成2――3组同时游戏

活动结束

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活动延伸

1.学习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2.在角色扮演区分角色表演3.在歌唱活动中学唱这首歌曲的歌词版

幼儿园大班关于猴的教案篇5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1.教师设题,幼儿讨论

①娃娃家的娃娃脏了怎么办?

②做完纸工后,小朋友的手上沾满了浆糊怎么办?

③小医院的白帽子脏了怎么办?

④花儿快干枯了,怎样才能救活它?

2.幼儿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用水请幼儿到盥洗室找水,结果发现水没了(活动前教师关掉盥洗室的水闸)。

二、帮助幼儿探究原因

1.为什么没有水了?

2.教师讲出原因:早晨来园时,看到水龙头滴答滴答地在漏,足足滴满了一盆,小水滴说了许多的话,请小朋友听一听。

(出示一盆水)放录音: “我真生气,昨天下午小朋友都回家了,只有我还在滴答滴答地流着,我真伤心!许多人把我当宝贝,说我用途很大,能帮助人做许多事情,大家都离不开我。可是,有的'小朋友就是不珍惜我,总是不拧紧水龙头,瞧!我正哭了一夜呢,我的眼泪整整流了一盆,这次我太伤心,太生气了,我真不想让小朋友再用水了。”

3.提问

①小水滴生气了,小朋友应该怎么办?

②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③水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三、引导幼儿尝试和讨论

1.请幼儿用这盆水去做刚才没水时无法做的事情,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教师打开水闸后,再请幼儿到盥洗室找水,体会有水的喜悦心情。

3.讨论:如何做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延伸活动】

幼儿制作宣传牌,向全园的小朋友宣传要节约用水,珍惜水。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了解水的重要性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教师的“设疑”抓住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巧妙地设计了矛盾冲突的情景,使教师提出的节约用水要求变成孩子们的自身需要,而非被动的说教。活动更注重幼儿自身情感体验,通过设置矛盾,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没水时的焦虑心情及有水后的喜悦心情,从而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情感。

二、效果分析

此活动通过教师层层深入地提问,使幼儿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继而萌发节约用水的意识。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始终保持高涨的活动情绪。难能可贵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能及时关紧水龙头,并能提醒家长用洗脸水冲洗便盆等,可见孩子的节约用水的行为正在逐步形成。

幼儿园大班关于猴的教案篇6

设计意图:

纸工活动是我们班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每次开展纸工课,幼儿们的积极性非常高,都很乐意参与活动。然而,一次性筷子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小红旗也是非常受幼儿的喜爱。因此,根据我们班孩子的情况,同时也为了结合推普周的开展,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推普活动《小红旗》。希望通过活动,提高幼儿讲普通话的意识,体验宣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次性筷子和红色三角形彩纸组合制作成一面小红旗。

2.在小红旗表面贴上标语,宣传请讲普通话的口号。

3.提高讲普通话的意识,体验宣传的快乐。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一次性筷子、做好的小红旗一面、剪好的三角形、双面胶、“请讲普通话”标语。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已做好的一面小红旗,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朋友,这是什么呀?你们觉得漂亮吗?小红旗上面有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小红旗是怎么做的。

4.它是用什么做的呀?是怎么做的呢?

5.教师小结。

二、制作小红旗

1.教师简单介绍制作小红旗需要用到的材料。

2.教师示范讲解制作小红旗的步骤,重点讲解粘贴三角形的方法。

3.分发材料,引导幼儿自主制作小红旗。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指导幼儿粘贴三角形时是要沿着一次性筷子的边缘粘贴。

6.提醒幼儿在做好的小红旗表面要贴上普通话宣传标语。

三、宣传

1.拍照记录幼儿的成果。

2.引导幼儿拿小红旗宣传“请讲普通话”的口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拿着小红旗向爸爸妈妈、身边的人宣传“请讲普通话”的口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都学会了制作小红旗,也很乐意宣传普通话,感受到了宣传的快乐。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活动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课上的氛围也还好。但是,我发现课上有很多幼儿的小红旗制作的不够美观,分析原因,是材料准备得不够完善,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此外,虽然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幼儿讲普通话的意识,但是我觉得在日常活动和晨间谈话中,还需要多引导幼儿、提醒幼儿,加强幼儿讲普通话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关于猴的教案篇7

内容与要求:

1、模仿运用短弧线及色彩的对比手法表现变幻的星空。

2、欣赏梵高的作品,感受画面中线条、色彩、形象带来的视觉效果。

重、难点:

模仿运用短弧线及色彩的对比手法表现变幻的星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画面几种常见的线条,它们是谁?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总结: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线条,它们本领高强,会千变万化而且无处不在。

二、出示梵高的作品《星月夜》,引导幼儿欣赏、讨论。

(1)师:他的.画里画了什么?

画家用了什么样的线条画星星、月亮、树木?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总结:梵高用波浪线、短弧线,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规律来画画。大树像火苗一样旋转着上升,星星月亮是用短的线条以旋转的方向来画,让人感到它们不停的在运转。云在风的推动下也飘动着。整个画面都动起来了。

(2)师:画面的天空里用了哪些颜色?哪几种颜色用得比较多。它们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

总结:画家用黄色、橙色来画月亮和星星,这两种颜色明亮温暖和夜晚形成强烈对比,近处有一棵高大的树,天空中月光、星光把夜空点缀得非常美丽。远处有山,山下的房屋里有温暖的灯光。

(3)师:请小朋友给作品起名字。

三、尝试用画家的绘画手法创作作品

1、教师示范

我们也来学学画家的画画方法,创作自己的画《星月夜》。

(1)、展示砂纸,简单介绍使用方法。

(2)、作画步骤,先确定主次,分配画面,先在砂纸上轻轻地用蜡笔勾出外形(由近到远),再用弧线来点缀画面。

2、幼儿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把自己对“星月夜”的感觉用绘画表现出来。

四、展示作品,相互交流

请每个小朋友在这些画里面找出两幅,一幅是你觉得最美的作品,还有一幅是你觉得最特别的。

幼儿园大班关于猴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

幼儿大班数学1到10的教案推荐8篇

幼儿大班数学1到10的教案最新8篇

幼儿大班数学1到10的教案精选8篇

小猴请客大班教案7篇

大班优质课教案通用7篇

大班美术梅花教案7篇

大班数学去超市购物教案7篇

大班音乐中国功夫教案7篇

大班心理教育活动教案7篇

大班冬至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关于猴的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