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教案通用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能够帮助教师安排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提问和互动,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进步,以下是美篇六六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湘菜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湘菜教案通用5篇

湘菜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对联导入,让学生猜猜讲的是什么人物。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伤。给辛稼轩、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李清照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现传《漱玉词》。这是词人晚年避乱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所作。其时,丈夫赵明诚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已经53岁了,孑然一身,历尽乱离之苦,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二、教学新课

1、读一读

(1)听读,注意语气、语调、语速。

(2)跟读,注意读准词的节奏。

(3)自由朗读,体会词人在词中流淌的情。(愁)

(4)请一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愁情。

(5)请学生以4人一小组用最能表现愁情的方式来演绎这首词。

2、品一品(品味词的意境和体会作者的感情)

(1)提问: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眼)

学生回答:愁

(2)提问: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作者是怎样写愁的?

学生回答:①“风住尘香花已尽”:风儿停了,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己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又是春意阑珊的季节。这句交待季节特征——暮春时节。

②“日晚倦梳头”:此句是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通过妇女特有的生活细节——倦于晨妆,反映了词人的满怀愁绪。

(3)提问:“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闻说”、“也拟”’只恐’表达词人一种什么心理?

学生回答:“闻说”、“也拟”、“只恐”欲抑先扬,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表达作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4)提问:“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恐”否定自己的计划。两句中词人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仍然表达自己内心不解的哀愁?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比喻。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转为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说“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量、动态。这种写法是——化虚为实。

3、说一说。

李清照的生活状况

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晚期,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李清照的愁情诗在其诗中占绝大多数。

4、赏一赏:

拓展迁移赏析《如梦令》、《醉花阴》

其离愁表达的是一个卓异女性在封建时代满腹愁怨的生存状态;表现家国之愁的词倾吐的是一个女性对国破家亡的生命体验.

5、理一理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名句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唱一唱 歌曲:武陵春

演唱:王笑微

三、结束语

?是你》教师作品

备用资料:《如梦令》资料: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

?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不久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湘菜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幼儿学说完整话及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体验和教师、同伴一起为“春游”做准备的快乐,从而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故事“小动物春游”

教学过程:

1、引出春游①幼儿自选动物头饰,说出自己表演的.角色名称。

②语言引导:你们想干什么?到哪里去?怎么去?

③游戏活动:小动物上公共。

2、春游途中①游戏“点名”,要求被喊到的小动物用叫声回答。

②设置情景:小猫、小狗想上车。

③幼儿交往:

a)招呼小猫小狗;b)给小猫小狗让座。

3、解决问题①老师扮演熊婆婆的角色,提出问题:熊婆婆不想去春游,她要去看病。

②幼儿讨论:

a)熊婆婆上医院和小动物春游哪件事情重要?为什么?

b)怎么帮助熊婆婆?

③角色交往:

a)安慰熊婆婆;b)送熊婆婆上医院。

4、引导讲评①帮助别人是件最快乐的事,夸奖各位小朋友。

②回家告诉父母:春游途中做了哪些好事?

2、小朋友春游活动⑴组织幼儿到野外看蝴蝶跳舞,蜜蜂采蜜,小鸟唱歌,小朋友玩游戏。

⑵观看大班朋友画“我们的春天”或观看“春天”的歌舞活动。

附儿歌:春天说了些什么?

春天说了些什么?

春天说了些什么?

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春天说了些什么?

小燕子那么听话,都飞回来了;春天说了些什么?

小朋友那么高兴,都去春游了。

附歌曲:春天

盛璐德词1=e2∕4马革顺曲3523|15|6161|5-|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翁叫,6716|5135|32|1-||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

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

附故事:小动物春游

小动物幼儿园去春游了,小白兔在绿绿的草地上,看到了牵牛花、蝴蝶花、桃花全都露出笑脸,小鸟在树枝上唱起动听的歌,好象在说:“欢迎小动物们来春游!”小猫、小狗、小羊、小兔高兴地玩呀、唱呀、跳呀,春天真好!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湘菜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制作面具并参加表演的兴趣,感受节日氛围。

2、引导幼儿用剪、画等方法制作各种动物面具。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物面具(打印),幼儿每人一张。

2、音乐:动物狂欢节

3、范例面具、皮筋若干。

趣味练习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通过引导幼儿模仿动物表演,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新年就要到了,小动物们也要举办迎新年狂欢会了。

你们想去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动物面具,等会儿一起去参加迎新年狂欢会,好不好呀?

二、讨论示范

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教师现场示范制作。

师:到底怎么做呢?请小朋友先来看一看!

2、出示动物头饰画纸

(1)请小朋友先看一看自己的画纸上是哪一种小动物,

想一想这种小动物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涂色。

(2)然后,沿着动物头的外轮廓线剪下来,重点指导幼儿怎样剪。

采用边提问题边引导幼儿讨论边示范的方法制作鸟面具。

2、重点示范,怎样在面具的`眼睛处剪洞,强调挖洞方法:

现在眼睛的边线上剪开一个小口,然后沿着线剪出两个圆形。

三、幼儿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重点观看幼儿涂色后剪面具的轮廓线,以及能够圆滑的剪出眼睛的圆孔。

2、帮助制作有困难的幼儿完成面具的制作。

四、表演展示

互相观看,互相欣赏,分享快乐

1、通过播放“动物狂欢节”乐曲,幼儿带上自制面具随音乐表演展示。

2、小朋友们,动物迎新年狂欢会开始了,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湘菜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诗经》基本文学常识及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及通假字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男女主人公真挚的感情

3、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重章叠唱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字词含义,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男女主人公真挚的感情

教学课时

1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导入

?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导入,感受过现代诗的爱情之后,来看看古代诗歌当中的爱情——《静女》

二、初读诗歌,疏通字词

1、录音范读,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

姝(shū)俟(sì)见(xiàn)蜘蹰(chíchú)娈(luán)贻(yí)彤(tóng)管炜(wěi)怿(yì)归(kuì)荑(tí)洵(xún)

2、找通假,明读音

爱、见、说、女、归、匪

三、细读诗歌,理解诗意

1、第一章

(1)重点字词:姝、俟、城隅、踟蹰

(2)文雅的姑娘多么美丽,在城上的角楼等我。(她)躲藏起来不出现,(急得我)抓挠头发犹豫徘徊。

(3)本章描写的是什么?

男女主人公约会的场景

(4)想象姑娘此时的心理活动和动作

也许她正悄悄向外窥视,看见小伙子焦急的样子,正偷偷掩口而笑,正是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2、第二章

(1)重点字词:娈、贻、彤管、炜

(2)文雅的.姑娘多么美好,送我红色管萧。红色管萧颜色鲜亮,喜欢你的美妙。

(3)思考:“彤管有炜,说怿汝美”有没有深层含义?

男青年表面指喜欢彤管,实际上借此表达对姑娘的喜爱之情。)

(4)这一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见面时,恋人赠物的场景

3、分析第三章

(1)洵:确实归:通“馈”,赠送

女:通“汝”,你

(2)(姑娘)从牧场回来赠送我茅草,(茅草)确实美丽又稀奇。(但我喜欢的)不是你的美,(而是因为你是)美人所赠送的。

(3)这一章又写了什么内容?

恋人赠物,赞美恋人)

四、再读诗歌,品味人物

小伙子、静女的形象特点

男子:憨厚、痴情的恋爱中男子形象

憨厚“搔首”“踟蹰”

痴情见面前焦急不安;

见面后兴高采烈;

对礼物的重视

静女:天真活泼、温婉深情、内外兼修的恋爱中女子形象。

天真活泼“爱而不见”

温婉“信物传情”、“赠茅”深情

内外兼修“姝”“娈”)

五、拓展知识,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载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又称《诗三百》或《诗》,现存诗305篇。按内容音乐可分为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又分为赋、比、兴,“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湘菜教案篇5

一、预设目标

(一)自然智能

1、感受秋天落叶的美好景象。

2、喜欢亲近大自然。

(二)整合其他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在操场上玩游戏。

二、活动资源

1、活动材料:户外已经有了很多落叶,装落叶的大塑料袋。

三、示例活动

1、带领宝宝到户外有落叶的地方,边念儿歌边鼓励宝宝观察并感受树叶飘落的到处都是的景象。

师:秋风吹,树叶飘,红叶黄叶往下掉。一片一片拾起来,和我一起做游戏。

2、可运用优美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宝宝对大自然的热爱,加深宝宝对秋天到处都是落叶的美好景象的'感受。

3、鼓励宝宝用动作或语言表达对美好景象的感受,如学学小树叶飘。

4、给每位宝宝一个小筐,并带领宝宝找树叶、捡到的树叶放近筐里。

5、可请配班老师协助分组进行活动,注意观察宝宝的行动,保证宝宝在老师的视线内,注意宝宝的安全。

6、引导并鼓励宝宝在捡树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

7、鼓励宝宝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树叶的喜爱,如摸一摸树叶。

8、鼓励宝宝将小筐里的树叶到进旁边的大筐,根据宝宝的活动量适时调整活动时间,请配班老师协助将大筐带回去。

师:我们把树叶宝宝都送到大树妈妈身边去吧!大树妈妈高兴极了,谢谢小朋友把她的宝宝送回家。

四、活动指导策略:

(一)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秋天落叶的美好景象。

难点:喜欢亲近大自然。

(三)活动形式:谈话、户外实践。

四、活动观察与评价

各关键能力表现突出表现较好表现一般备注语言能力

感受能力

湘菜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春节活动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美术虾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画》教案通用5篇

药优秀教案通用5篇

六一儿童节教案通用5篇

儿歌猫和狗教案通用5篇

京调唱歌课教案通用5篇

大班点的教案通用5篇

认识花幼儿园教案通用5篇

好饿的毛毛虫教案通用5篇

湘菜教案通用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