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真实的心得体会来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我们明白,每一次的尝试都能够带来新的心得体会,让我们受益匪浅,以下是美篇六六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育幼儿的心得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幼儿的心得篇1
糖糖是满了6岁,妈妈觉得他不太懂事、怕受欺负留下来多读一年幼儿园的男孩子。刚来我们班时,恩恩不和任何小朋友说话,上课永远只坐最后一排最左边的位置,不喜欢回答问题,也从不和小朋友发生矛盾。有时会让人忍不住的怀疑,他会不会有些自闭。10月我们上了比比课第一单元第一节《悲伤与快乐》,我们让孩子们画一件让自己悲伤的事情和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情,糖糖画了一张让人震惊的画,在他的画上有两个圆圈表示的白云、一架直升机、一辆坦克和9个战斗而死的流着鲜血的人,画面形象栩栩如生,把人物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让恩恩来解说他这幅画,他只说:“把他们全部杀死就很快乐”。看了糖糖的画和听了他的解说,我的心里特别的.紧张和担心。由于恩恩拒绝更多的表达,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画这幅画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我们只能通过画画来了解糖糖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主题画《我的幼儿园》、《我的家》、《游乐场》等等。在《我的家》这幅画里每个人做着不同的事情。通过和糖糖断断续续的交流,我才知道画里的糖糖在玩电脑、爸爸妈妈在分享美食、奶奶爬楼梯到楼上照顾妹妹。画里的糖糖没有人陪他玩、陪他说话。和在幼儿园里一样孤独,而和他交流只是一台电脑。我明白了糖糖不愿意说话的原因,来自于他的家庭。后来我和糖糖的家长交流了很多次,原来有了妹妹以后,一家人花了很多心思在妹妹身上,觉得恩恩大了,有些忽略他的感受,也没去思考过糖糖不愿意说话和与人交往的原因,糖糖发的恩恩喜欢上玩游戏“我的世界”,比比课里就是画的令他感到开心的游戏情景。一次次的交流,糖糖的爸爸妈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多陪陪恩恩。
在幼儿园里,糖糖依然不喜欢说话,和他交流也是爱答不理的。我知道糖糖喜欢画画,所以我坚持用画画和他交流,糖糖不开心时,我告诉他:“不想说话时,可以不说话,如果愿意的话,就想用画画的方式告诉我,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不开心”。糖糖很快就会画出他伤心的样子,有时还会画出不高兴的原因,然后我们一起来试试我们比比课里学会的应对办法,看看会不会有用,在我们一起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我还会故作夸张,常常逗得糖糖大笑。三个月的比比课学习,恩恩改变了很多,愿意和我说话了,我们的交流不仅仅在画上,也可以通过语言来沟通了。我想只要家园携手,共同努力,用心倾听糖糖的心声,糖糖会一定会变得乐观开朗。
和孩子说话,最重要的是用心观察、认真倾听,为孩子提供全心全意的陪伴。在这个充满未知的时代,只有和孩子站在同一轨道,拥有同一频率,才能被孩子接纳,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
教育幼儿的心得篇2
有一次,我们班观察角投放了红豆、绿豆、黄豆和豌豆等,目的是引导幼儿先观察豆子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然后做种子发芽实验。第二天,我发现泡在瓶子里的豆子有的不见了,有的还剩一点儿,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开始留意观察角,这下让我发现了,几个调皮的孩子正在偷吃,我赶紧跑过去说不能吃,可他们却说这个好吃,这个不好吃,这个是甜的,这个是苦的。难道孩子们需要了解豆子的味道吗?原来,我们也知道观察角可以投放品尝味道的材料,可是从来没想过其他的东西是不是也会引起孩子味觉的兴趣。在成人中都有一种定式: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哪些东西应该是什么味道我们都知道,而孩子也知道吗?
不,他们接触、了解的比我们少多了,正因为我们忽略了他们的需求,他们才会自己寻找了解的机会。
教师是成人,经过长期大量的经验积累已形成了对事物认识的惯性思维。可是,幼儿的经验相当有限,一方面,经验的缺乏限制了他们对更多新事物的认识,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他们没有框框的限制,反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思考。教师和幼儿的这两种优势能互补时,教育与受教育双方才能得到满足。幼儿观察到的就应该得到老师的理解,并作为一种教育的契机加以利用。
教育幼儿的心得篇3
孩子们陆续被家长接走了,看到杂乱的教室,我和钱老师站在一起,相视一笑,“开始整理吧,明天还是这样子。”是呀,面对孩子,我们没有苛求,虽然,每天不管多累都要收拾战场一样的场面,毕竟,看重孩子们的进步是我们最大的满足,累点也值得了。
边收拾凌乱的玩具,不由得让我想起刚被家长接走的孩子们,看到插塑玩具,让我记起哭闹的新生王子恒,正是这个插塑,让我打开了孩子的话题,孩子由原来的哭闹到学会了创造,入园以来,飞机、花朵、长城在孩子的手中尽情展现。他在幼儿园找到了乐趣与欢笑,还时不时的走到我面前跟我炫耀:“老师,我没有找奶奶,我自己玩的。孩子们玩耍的场面在我这里历历在目,我不由得笑出声来,真的,好可爱的孩子们。“无奈了吧。”听到我笑声的钱老师对我说,“谁说无奈,是太可爱,看吧,等到下一星期,杂乱的教室就不杂乱了。”怎样,想到这些孩子们可爱的身影,在不知不觉中,教室就被我们收拾的整整齐齐,一切又回复了昨天的样子。因为,我相信,杂乱是暂时的,它需要我们每个教师的耐心与爱心。 在一日活动中,我这个当老师的常常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孩子,恨不得孩子们个个十全十美,处处都能合乎我的标准。然而那一次孩子们对我的宽容却让我深深的感动,同时也启迪我对以往的做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教育幼儿的心得篇4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似乎是农夫的写照,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幼儿园生活,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幼儿园教师的真实写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让我明白自我职责的重大,或许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幼儿园教师有什么呀,整天哄着孩子玩就行了,有必要把自我搞得那么累吗试想想说这些话的人,如果把你的孩子交给一个不负职责,一无是处的教师,你高兴吗你愿意吗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我:当然不愿意。
我想,这或许就是幼儿园教师为什么那么忙的原因了吧,为了孩子我们每一天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我,深知:“教师要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我要储存一桶水”的道理,有人以往问我:你们既然那么累,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份职业呢我说:那是因为我们爱孩子,喜欢孩子,异常是看着自我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一个什么不懂,咿呀学语的孩子,经过自我的教育,变成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好孩子,相信这时候的.教师,心里别提有多么的自豪,那些苦啊,累啊,在这个时候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所以,即使自我平常有烦躁,发牢骚的时候,可是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天真的笑脸,顿时所有的烦恼已抛之脑后,使自我更加有信心把这份值得骄傲的工作给做下去,甚至要做得更好。
所有的幼儿园教师,加油吧!
教育幼儿的心得篇5
读了不少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我个人认为《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对于我这位不合格的妈妈来说,有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读了刘维隽老师的这本《站在孩子的高度》,一书让我懂得了教育孩子,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外还有新的家教方法。让我从中的到了新的育儿经验,同时也增长新的知识。
刘维隽老师这本书,是在自己小外孙女小荷,结合西方的教育方式为题材。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融入生活从中发现孩子的长处,利用陪在孩子身边玩耍。让孩子通过玩耍来不断地探索、发现自己身边的事和物。从中提高孩子自身各方面能力,来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从事情的各个方面来增长自己的阅历和判断能力等。
?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是利用一个个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来告诉我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告诉我用什么方法把爱传递给孩子,让他如何去感受到我的爱。同时让我学会了怎样与孩子沟通,怎么说他会听你的,能让他明白你的意思。教会了我如何把握孩子在不良情绪时怎样去安抚他,让他乖巧的解开心结。也让我懂得了陪孩子一起玩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现在工作忙,工作压力也大。能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但我认为还是要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从玩耍中培养孩子的性格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让他自己去判断什么谁对的,什么是错的。自己需要什么和自己要要去做什么等。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习惯养成中最好的老师。就是陪孩子做一个游戏或是一家人出旅游货是一起在外面吃顿饭对孩子的帮助和熏陶因为是很大的,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教育幼儿的心得通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