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24思政大课心得体会6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没有一个深刻的分析,我们是写不好心得体会的,心得体会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记录我们的想法,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4.24思政大课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4.24思政大课心得体会6篇

2024.4.24思政大课心得体会篇1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

20--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征程新使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勇做科技报国的践行者和示范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和筑梦者。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自西学东渐以来,有识之士为科学救国而奔走呼号,空有才华却报国无门。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科技工作者才真正实现了科技报国、科技兴国的人生抱负,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空中,闪耀着一代代科学家奋力前行的夺目光芒。同样的爱国之情、同样的报国之志、同样的卓越之才,他们心中想的都是祖国、是事业。在深海的惊涛下,在荒岛的风沙中,在最美的年华里,在投身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那些“用热血去守护、用生命去捍卫”的故事从未间断。追梦一生,他们把中国梦播种在广袤大地。

广大科技工作者接过前人的精神火炬,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涌现出以李保国、南仁东、黄大年、钟扬、王逸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以丰硕的创新争先成果,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浓烈情怀,无愧于民族脊梁、时代之光。

不同的时代,共同的精神品质;不同的行业,共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贡献,共同的目标追求,折射出科技工作者品质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美、中华民族精神之美,美美与共,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时代观照。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这种精神始终能够薪火相传并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召唤激励着更多科技工作者奋勇向前。

新的时代更需要伟大精神。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亦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仅打开了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争夺的机会窗口,极大重塑着全球创新版图,更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交织、深刻影响,国际体系在各种制度、体制、机制的不断蜕变中正呈现新的面貌,国际关系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央。

面临百年未有之时代大变局,应对创新的复杂性和全球性问题,明确要求,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能否在新科技革命的激烈竞争中勇立潮头,既取决于我们的发展战略、创新制度是否完善,取决于人才培养是否科学,更取决于精神气质是否彰显。我们比以往更加强烈地需要科技工作者秉承国家使命、人民情怀、引领潮流、大力协同、化育新人的精神气质,爆发出更强大的时代感召力和引领力。

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的长征。“科技三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们正阔步走向伟大复兴的“新长征”。科技工作者作为时代中坚、社会之光,要自觉践行“知识分子当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为抱负”的殷殷嘱托,不畏任重,不惧时艰,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科技强国伟业,洞察变革于端倪,补短板、增长板,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拓展全球视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奋斗中成就创新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2024.4.24思政大课心得体会篇2

2003年10月15日9时42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向世人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消息令国人兴奋不已,也令世界瞩目。各种新闻媒体作全方位,滚动式的报道,街见巨大的电视屏幕播放着这次航天的消息,各界也举行热烈的庆祝活动。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上了太空,是中国航空航天史上的新里程碑。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中国拥有自我研制载人航天飞行船的新技术,成为全世界第三位成功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如今,中国人也能像俄国人和美国人一样在自主创造下成功遨游宇宙。让飞天壮举激发中华族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斗志吧!这时我暗暗立下了决心,将来我要做一名太空人,我要到宇宙去探险,解开世上所有的谜,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迈出新的一步。我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月球。我想去看看玉兔是否在捣药?吴刚是否在砍桂树?嫦娥长得是否犹如天仙?然后,第二个目的地是人类至今尚未能找到的东西,那就是寻找外星人。宇宙中真的有外星人么?如果真有,它们是在哪个星球?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生活的?第三个目的地是最重要的,是人类梦寐以求能揭开的宇宙天体----可怕的黑洞。

“黑洞”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地想象成一个“大黑洞”,其实不然。所谓的“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神秘的黑洞,科学家现在也无法定论它是个怎么样的一个天体。我一定要看清黑洞的庐山真面目,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当太空人,就像“神舟五号”飞上太空一样,不件容易的事。如果有幸,我还真想乘着“神舟六号”飞上太空。所以,我现在就要锻炼身体,努力学习,向理想和目标前进。

2024.4.24思政大课心得体会篇3

星期六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广东公共频道的《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教育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讲座主要讲了一些关于安全知识的内容,这些内容非常重要,能关系到我们以后的人生安全。我深受感触,不光了解了许多安全知识,还懂得了在生活中怎样运用它们,使自己不处在危险的情况中。所以,我们要牢牢记住,只有安全放在第一位,生活才更美好。

我观看得很投入。知道了火灾、地震、洪水和许许多多的自然灾害的应急方法。

在注意安全方面,我们学生不仅要注意校内安全,还要注意校外安全。要防备外来不法分子,防止同学间打闹受伤,防天灾受伤。”我想:嗯,确实是这样,面对不法分子,我们应该躲避、呼救,不要硬拼,要用书包抵挡攻击。但是,比如说,如果有陌生人在校门外,说他是你爸爸妈妈的同事或朋友,要接你回家,你应该马上去找老师、警察或保安。如果发现有人跟踪,就应该马上跑到繁华的街道或商场里,找人寻求帮助,到家前一定要注意陌生人……因为前几年,发生在学校里学生被坏人绑架的事情,我们还记得,这对我们每个小学生来说,都要提高警惕呀。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牢记住这个,注意自己的安全,使自己永远健健康康、安安全全地过好每一天!

2024.4.24思政大课心得体会篇4

我爱国,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我们的国家团结一致,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

我们的国家有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它养育了我们,是它给予了我们坚持不懈的希望。我们的国家有万里长城,那是我国古代人民辛辛苦苦建造起来的,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们的国家有古人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颐和园、故宫等。这些遗产都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勤劳,古人的聪明。

我们的国家还有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我们的国家有着许多天然现象:地震、洪水、泥石流……如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发生的大地震。接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国家的领导立刻赶到现场,亲临指挥。他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还有一些自愿组织的志愿者,他们不远万里的从世界各地纷纷赶到现场,同汶川人民一起作战。还有上次在云南发生的地震也是如此。这些事情都充分表现了我们国家领导人爱民如子,处处为人民着想。

我国的航天技术也很发达。杨利伟叔叔驾驶着神舟六号飞上了太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我想,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民的辛勤浇灌下,又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团结互强。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矗立在世界东方。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我怎能不爱!

2024.4.24思政大课心得体会篇5

当叶子开始泛黄的时候,就以为着我们秋季开学了。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我们开学的日子已经到来。在开学这天我们也迎来我们的的第一课——《思政第一课》。这个节目是具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

?思政第一课》它是结合当下的时事和事件来给我们上课,是一门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十分的贴切我们的生活。2024年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共青团建团100周年、香港回归25周年、七七事件85周年等等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反省感悟这其中的意义。

在今年的《思政第一课》中,我看到了祖国的迅速发展,看到了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的付出和劳动,让我们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学生,也许我们的力量很微小,接触不了更多的东西。但通过看《思政第一课》了解到这些,那么我们就要暗暗下决心,为祖国奋斗!为了幸福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让我们一起向《思政第一课》里面的英雄前辈学习!体会他们的奋斗精神!勇往直前,只要坚定不移的炒着一个目标前进,那我们一定会成功。

?思政第一课》给我们带了励志奋斗的节目,相信大家都会有所感想,让我们一起奋斗,奋进新时代,跨进新征程。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少年!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为祖国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4.4.24思政大课心得体会篇6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全面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日前联合打造了同上一堂“四史”思政大课活动。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11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的12名主讲教师,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大课分为四次,持续时间一个月,总观看量超1800万人次。

“四史”思政大课上线后,在全国高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对“四史”思政大课的学习,更加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为全国思政课教师上了一堂优质的示范课”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深刻体悟党和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中筑牢信仰根基,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课题。

此次“四史”思政大课共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堂课,分别围绕英雄、复兴、创新、信念四个重点展开,为探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程质量提升探索了新路径。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蔡文成表示,“四史”思政大课以系统的教学体系、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授课方式,为全国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为全国思政课教师上了一堂优质的示范课,对于推动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永志说,通过“四史”思政大课的学习,我们不但能够从学习中汲取历史智慧、获得精神力量,而且还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大追问及其历史解答有了更为深刻的理性把握。

“这次难得的思政课教学示范课,使我深感作为思政课教师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激励我致力于把党史有效融入教学中,让百年党史沁润学生心灵。”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燕妹表示,观看大课后自己深受触动。

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朱新华说,思政课教学要以红色资源厚植家国情怀、以红色基因传承使命担当,引导学生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

牢记“来时路” 走稳“脚下路” 走好“未来路”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雪超老师在讲授“新中国史”思政大课时引用了一组震撼人心的数据。“自1921年建党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8年时间,可以查到姓名的牺牲的共产党人有370多万。换言之,在这1万多个日子里,平均每天就有370名共产党人牺牲。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表明自己是最忠诚、最热烈、最彻底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利益最坚定的捍卫者。”

在观看“四史”思政大课后,北京科技大学宋晨杰同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谈到感受,他表示,要牢记“来时路”, 走稳“脚下路” ,走好“未来路”。

华侨大学张薇同学说,“通过‘四史’思政大课的学习,我了解到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到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经历的艰难困苦。

天津理工大学沈琪同学在观看完课程后说,“通过大课的学习,那些原本在文字中记述的过往,像一帧帧画卷在我眼前展开,越来越生动具体,也使我更加坚定信念: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代青年要牢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福建黎明职业大学林巧虹同学表示。

青海民族学院藏族学生士丁成林说,这次大课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最好的指引与鞭策,如远洋里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南昌大学李昊宇同学说,百年峥嵘岁月,百年砥砺前行。我们站在先辈们的肩膀上,更应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引领学生感受“四史”魅力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为此,高校教师正在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紧密结合现实,把“大思政课”讲得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同时,创新课堂教学语言,让学生愿意听、喜欢听,进而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此次“四史”思政大课的12位授课教师由老中青相结合构成,从11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中遴选产生。每堂课围绕一段“史”,由三位教师联合讲授,时长1.5小时左右。其中,“党史”从党的百年历程、伟大复兴、革命精神等方面展开;“新中国史”从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经济发展奇迹、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剖析;“改革开放史”以时间为序,分别阐释了改革开放的背景、成就启示及伟大意义;“社会主义发展史”则是以三位教师“对话”的方式讲述社会主义500年的伟大历程。

“党史”思政大课授课教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何畏表示,“备课的过程亦是自我提升、自我教育的过程,数名专家的层层把关指导有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准确,也让我从老一辈思政人的严谨和忠诚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

“新中国史”思政大课授课教师、天津师范大学教师王雪超说,希望通过“四史”思政大课,使更多学生感受到“四史”的魅力,尤其是百年党史的荣光与辉煌,引导他们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本次授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讲好思政课要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善用有效方式将高大上的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叙事,真正解疑释惑。”“改革开放史”思政大课授课教师、南开大学教师肖光文谈到。

“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政大课授课教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付丽莎说:“我一定会将授课体悟带回课堂,使学生从社会主义气势恢宏的历史源流中、从世界各国的艰辛探索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来源:人民网

2024.4.24思政大课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思政教案8篇

2023教师思政工作总结7篇

优秀思政课教师事迹材料7篇

年度大思政工作计划8篇

榜样6榜样7心得体会通用6篇

3-6岁心得体会参考6篇

心得体会事故心得体会通用6篇

心得体会事故心得体会6篇

成长后体会心得体会6篇

党课教育体会心得体会6篇

2024.4.24思政大课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