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 的内容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正能量,能够激励他人努力向前,事迹可以展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情感风采和人生价值,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孝星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孝星事迹篇1
陈世鹏是濮阳实验小学的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在一个普通而又特别幸福的三口之家,他从小就体会着爸爸、妈妈一边上班、一边照看他的不容易,懂得了父母养育他的艰辛;看着爸爸、妈妈勤俭持家,家里日子越来越好的变化,陈世鹏也深受感染,学会分担家务,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给父母增加负担。不知不觉中,他成了一个善良、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他学习认真,成绩优秀,懂得感恩父母和老师,懂得尊老爱幼,经常因为做了好事、帮了别人而发自内心的高兴和快乐。
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他在学校是一个认真学习、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课前他能认真收集资料做好预习工作,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能抽出时间认真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不管何时,他见到老师总能热情礼貌的打招呼。平时与同学团结友爱,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他都踊跃参加。因她的出色表现,每个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陈世鹏从小就很会孝顺大人,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却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表现出来。在生活中,他也很懂礼貌讲孝心,每次出门,进家门,总是和家人打招呼,回到家里后,能主动给大人开门、倒茶、拿鞋,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客人到家时,大胆、主动地与客人打招呼,和兄弟姐妹友好相处;经常把学校发生的趣事和大人说说,遇到困难时也能主动和家人交流,寻求帮助。在小区里见到老人总是爷爷、奶奶地叫个不停。
如果家里遇到为难的事,家长讲给她听以后,他也会一起出主意想办法,负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他会从细小的事情入手,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达自己对她们的关心和热爱,有时是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者是一句真诚的“谢谢”。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那天,早上他主动给妈妈煎鸡蛋,在学校里有时间就给妈妈精心准备节日礼物。为了给妈妈准备这份节日礼物,他花了很多心思,四处搜集材料,在放学时完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并在这幅画上写上了给妈妈的祝福。回家后她将这份特殊礼物送给了妈妈,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今天是您的节日,我祝福您!”
他体贴父母,年龄虽小,家里的小主人翁意识很强。每当妈妈身体不舒服或者感到劳累的时候,鹏鹏总会关切地询问:“妈妈,你怎么了?”有时还会给妈妈揉揉肩,按摩按摩。妈妈生病时他端茶送水,用稚嫩的小手给妈妈按摩额头,眼神里充满关切和忧伤,问:“妈妈好点了吗?”爸爸平时工作忙,特累,鹏鹏总能给爸爸捶捶背、揉揉肩,当爸爸歪在沙发上睡着了,陈世鹏总能拿起小被子轻轻的给爸爸盖上;爸爸值班时,鹏鹏总能打电话向爸爸问侯。感觉到像一个小小男子汉,已经懂得照顾别人了。
鹏鹏真的是妈妈的好儿子,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总要和妈妈聊聊天,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告诉妈妈。鹏鹏从小就很懂事孝顺,从来不乱发脾气。每次回到家,总是自觉地完成作业,从来不用家长操心。学什么都很感兴趣,都非常投入,也很刻苦。
每逢春节陈世鹏总能想起把平时攒的零花钱给爷爷奶奶作为一份小礼物以表达自己的心意,平时还会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家里老人买鞋子、衣服等。
尽管有时陈世鹏总爱表现的“酷酷”的,有时也有点撒娇,但其实他还是蛮细心的。每次进出校门,鹏鹏总是主动挥手再见;而且由于校门口附近车辆拥挤,鹏鹏也坚持自己走进校园,一句“妈妈,要小心开车哦”,总能让一天保持美好的心情!平时,还常常帮妈妈作家务活,扫地、刷锅、刷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物品整理得井然有序,自己整理好自己的学习有具、玩具、衣服,并且还会洗自己的衣服。有好吃的也不忘留着大家一起吃。
鹏鹏生病时从不哭闹,他怕爸爸妈妈着急、怕治病多花钱、怕因给他看病耽误爸爸、妈妈上班,又怕耽误自己上学。
他从不乱花钱,即使是正常开销,也总是说:多少钱够吗?咱家有吗?
和邻居奶奶一起上楼,主动帮奶奶那东西;谦让年龄比他小的孩子,在幼儿园上学时,一名同学咬伤了鹏鹏的鼻子,他没有责怪同学,反而说:“他小,我让着他。”
陈世鹏做的令人感动、受人称赞的小事还很多。虽然他还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他这种做了好事、帮了别人而发自内心的高兴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去学习。
孝星事迹篇2
巴音镇蒙汉十社的小张是个诚实守信,讲文明、懂礼貌,乐于帮助别人,多年以来,在孝敬公婆,兄弟姐妹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方面事迹感人,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小张和丈夫是2000年结的婚,至今已有13个年头,一直和公公、婆婆同住一起,同吃一锅饭。大多数人都认为: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交往的。而在小张的眼里,公公、婆婆岁数都大了,他们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但我们绝不能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我们的亲人,丈夫的亲人,也是我的亲人。
现在,他们的岁数都大了,生病长灾是必然的,不可遇测的,这时候,他们最怕的就是孤独,最需要的就是子女的关怀,虽然丈夫是抱养的,但是养育之恩胜于亲生,精心赡养他们是我们子女最基本的义务。小张的公公现在是88岁高龄了,在04年就检查出冠心病,经常吃药看病,08年又得老年痴呆症,不认识人,四处乱跑,砸东西,好不容易把公公住进了医院,十多天后按公公的要求出院回家,当时,公公因病已全身瘫痪不能下床,丈夫虽有兄妹四人,多半在外工作或忙于农活不能长时间服侍自己的母亲,丈夫当时外出打工,为了公公的早一日康复,小张没想什么就独自站了出来,一心一意的服侍着公公。在服侍公公期间,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每天给公公按时吃药、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为了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期间:还要给家中的丈夫、女儿煮饭、洗衣服、做饭等家务活。公公因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有的时候言语还很难听,每当这个时候,小张从不跟公公计较。就这样,一下来就是四个年头,功夫不付有心人,公公的病情有了好转,已能下床走路,有时也可以做一些基本的体力劳动。婆婆被儿媳的孝心所感动,换取了对小张和丈夫、儿孙的疼爱之情,每当她们有事很忙的时候,婆婆总能想尽办法给她们烧好开水、做好饭菜,照顾好上学的儿子,同时,小张也能把精力投入到自己家庭中。
可没有想到的是,老天爷再一次跟这样幸福的家庭开了一个玩笑,前年,80多岁的婆婆脑梗病犯了,令原本贫困的家庭更雪上加霜,小张又投入到服侍婆婆的生活当中,邻居朋友劝她说:“你只是儿媳妇,这样做值得吗?”小张说:“作为儿女,谁都会有老的时候,赡养老人是我们的义务”。隔壁邻居刘大娘已经70多岁了,还种的6亩地,每次看到刘大娘那么大岁数还在劳动,她就跑去帮忙。她经常说看到刘大娘,就想起母亲的辛苦,小时候父亲赌博输的家里很穷,是母亲含心如苦的把她们四个拉扯大,她太心疼母亲,就没有读书帮助母亲种地供弟弟妹妹读书。在村里不管哪里都有她的帮助,哪家白事宴有她在那缝孝,哪家红事宴有她在哪里掌勺。
孝星事迹篇3
我叫宋雨峰,是二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在学校里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是个好学生。在家里我孝敬父母,听从父母的话,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这次能被评为班级小孝星,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生活在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家庭。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开始让我背诵了《三字经》,还给我读了许多孝亲孝感的故事,让我知道了"百善孝为先",知道了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家有五口人,有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和我。我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爸爸妈妈在私人企业里上班,他们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就是过年时会放七天的假。爸爸妈妈他们很辛苦,每天除了上班,还得给我们做饭,还要辅导我和姐姐的学习。这些都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我长大了,我就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帮助妈妈做我力所能及的事。不知不觉中,我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孝顺孩子。
寒假里,我主动承担了倒垃圾的责任。开始时,妈妈准备去倒垃圾,走到垃圾桶跟前,一看里面光光的,妈妈没有说话。第二次垃圾桶里又是干干净净的。谁倒的?我嘻嘻一笑:"我。"妈妈嘴里念道:"这孩子,真懂事,都知道主动帮忙做家务了!"这以后,妈妈就没为倒垃圾的事操过心,倒垃圾就成了我份内的事情了。有时,我看见邻居的奶奶去倒垃圾,我也会主动抢过垃圾桶帮忙去倒。
还有,我还跟姐姐学习了怎么做饭这一伟大工程。学会了冲鸡蛋水、煎馒头、削姜皮,切姜丝,切红萝卜丝(虽然切的像红萝卜条一样)。
另外,每天晚上,只要我一听到奶奶的车响声,我准会在第一时间跑出去给奶奶开大门,推车,接着给奶奶热饭,热菜,最后再端到奶奶面前让奶奶趁热赶紧吃。奶奶高兴地合不上嘴,见人就夸我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
妈妈说,"孝"其实很简单。好好学习,听爸爸妈妈的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盛饭、洗碗、打扫卫生、倒垃圾、整理房间、爸爸妈妈累了给他们端一杯热茶、给他们端一盆洗脚水,这些都是孝顺的表现,做起来也很容易。
同学们,记住感恩,记住尽"孝"!我们虽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吧!
孝星事迹篇4
周海滨同学是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的三(1)班的一名活泼可爱,乐观向上,多才多艺的男孩。
百善孝为先,海滨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体现了他对长辈那份真真切切的孝敬之心。
海滨是爸妈“贴心的小棉袄”。有一次妈妈手被弄破,他赶紧去拿药箱,但是当时里面没有创可贴,妈妈就随便处理了一下,也没有流血太多,妈妈就没在意。中午的时候妈妈的公司正好到了很多货,那个货的包装袋是可以买钱的.,海彬就跟他阿姨说,姨这个袋子买了的钱给我吧!然后他自己拿着那个钱去给妈妈买了创可贴,还给妈妈贴上,妈妈非常感动说:“儿子,妈妈真没有白疼你。”
每周末回到家,只要妈妈新进了货,海滨就会帮妈妈一起整理货物。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妈妈说很累,他就主动给爸妈倒茶,给妈妈敲敲背,捏捏腿什么的;还给爸爸倒洗脚水泡脚,像这样的小事有很多。这种孝心,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美好的情感:单纯的、甜美的、自然的。它给予我们的是生活的阳光,生活的雨露。
他诚实、善良、认真,无论是老师交给的工作,还是爸爸妈妈交代的事情,都能认真去做,用心去做。从不在困难面前叫苦。能自己做的事从不麻烦别人。
孝星事迹篇5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二十四孝”,而今天的孩子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对“孝顺”两字的概念似乎淡薄起来,然而说起城关镇中心小学五(2)班的尹怀靓同学,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因为他不仅在学校成绩优秀,而且孝敬长辈、团结同学、和睦邻里,小小年纪的他就有了很好的口碑。虽然他没有做过感天动地的大事情,也没有什么值的大书特书的的感人的故事,但是他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感动、震撼与美好数不胜数。
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他在学校是一个认真学习讲文明有礼貌的学生,课前她能认真收集资料做好预习,上课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能抽出时间认真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不管何时,她见到老师总能热情礼貌的打招呼,平时与同学团结友爱,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他都踊跃参加。因为他出色表现,每学期都被评为“优秀学生”。
他从小就会孝顺大人,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却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表现出来。在生活中他很懂礼貌讲孝心,每次出门,进家门总是和家人打招呼,和兄弟姐妹友好相处;经常把学校发生的趣事和大人说说,遇到困难时也能主动和家人交流寻求帮助。在家能听从父母长辈的教导,关心父母、爷爷、奶奶的健康,能分担父母家人的忧虑。家中如果有人生病了,他都知道端茶倒水,嘘寒问暖,又一次奶奶生病了,医生说要打几天吊针才可以痊愈,那几天,他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和奶奶一起去医院打针,打针时,他总是关心地问:“奶奶,打针疼不疼?有没有不舒服?”还不时地给奶奶倒水喝,等奶奶打完针后一起回家。回到家里他还给奶奶捶背洗脚,等奶奶睡后才去写作业。在奶奶生病的日子里,他每天坚持如此,知道奶奶病好。平日里,他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擦桌子、洗碗、洗衣服、做饭等。受父母的影响,他对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也很孝敬,有空时陪爷爷奶奶聊聊天,因为外公外婆离得远,所以平时也经常打电话去问候他们。如果家里遇到为难的事,家长讲给他听以后,他也会一起出主意想办法,负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他会从细小的事情入手,向爸爸妈妈表达对自己的关心和热爱,有时是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者是一句真诚的谢谢。妈妈生日那天,他早上主动给妈妈做好早餐,在学校里一有时间就给妈妈精心准备礼物,为了给妈妈准备这份礼物,他花了很多心思,四处搜集材料,请同学帮忙,终于在放学时完成了一幅精美图画,并在这幅画上写上给妈妈的祝福,回家后他将这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妈妈,大声地说:“妈妈,您辛苦了,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祝福您!”妈妈激动的流下了热泪。
尹怀靓孝顺父母,关爱长辈的行为已经感染了他身边的人,这种孝心也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美好情感—单纯的甜美的,自然地,它给予我们的是生活的阳光,生活的雨露。《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其文,那样茁壮健康地成长着,在此真诚地希望他这朵孝顺之花越开越艳,越来越美,越开越沁人心脾。
孝星事迹5篇相关文章:
★ 先进服务事迹5篇
★ 人物事迹模板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