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分析读后感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每一篇读后感都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探索,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每次的读后感写作,都是对我们认知世界的一次深刻反思,促进了综合素养的提高,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心的分析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心的分析读后感6篇

心的分析读后感篇1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心的分析读后感篇2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小说讲的是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而在众多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

孙悟空很勇敢,是我心中了不起的'英雄。在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中,孙悟空必须要借到芭蕉扇才能熄灭火焰山的火,可是芭蕉扇在铁扇公主那儿。天有不测风云,孙悟空和铁扇公主有致命的过节,按照铁扇公主的性格,绝对不会把扇子交给他。他去找铁扇公主借扇,必定凶多吉少。于是他把师傅带到安全的地方,自己一人去借芭蕉扇,多么勇敢,多么有担当!

孙悟空对唐僧的忠诚也令人佩服。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把白骨精变幻成的姑娘、老婆婆、老公公三人打死后,唐僧念下了紧箍咒,而且与他恩断义绝、把他赶回了花果山。但当他得知师傅有难时,依旧着急地赶回去救师傅。

孙悟空有这么多优点,但也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鲁莽。

孙悟空经常特别鲁莽,在大闹天宫的故事中,各路比孙悟空厉害的妖魔鬼怪都不敢去天宫闹事,而孙悟空是完全没有考虑后果地去闹,可见他的鲁莽。最后他也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我觉得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孙悟空一样勇敢,却不能像他一样鲁莽。

心的分析读后感篇3

在这个暑假,我看了老舍先生的一个代表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这本书反映了老舍先生对当时社会腐败与黑暗的抨击,讲了书里的主人公“祥子”因为生性老实而惨遭当时旧社会的封建黑暗势力的虐待。

?骆驼祥子》主要讲的是“祥子”,而不是骆驼,这一点书中开篇就已经提到。祥子第一次进北平这样的大城市,他是一个乡下娃子,并没有读过书,进了北平只听别人管他叫“祥子”,而并未曾知道自己真的叫什么。

祥子初入北平,经历的不多,所以对生活抱有巨大的信心,祥子开始拉洋车,渐渐的,他有了一个想法:拥有自己的洋车——不受别人的气,不用担心“车份儿”。于是祥子勤劳坚忍,省吃俭用,一天一天的坚持着。不久,祥子终于如愿以偿,买到自己想要的一把新洋车,天天呵护备加。

然而好景不长,他在拉车途中被十来个兵捉了去当壮丁,连爱车也被没收。终于,谋划逃亡已久的祥子抓住时机成功地逃了出来,顺便救出来了几匹“同病相怜”的骆驼,找户人家把它们卖了几个钱,回了日日思念的北平,重新开始了生活,再次燃起生活的希望。而祥子的事迹在同行中渐渐传开,大家不由自主把“骆驼”和“祥子”联系到一起,于是就有了“骆驼祥子”。

同样,祥子又凭自己的力量买了一个洋车,不过他实在太不幸,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这样的厄运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再也无法燃起生活的信心。他最终选择了堕落,为了报复命运,他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无恶不作,一次次做出令人发指,却又觉得荒.唐可笑的行为。

?骆驼祥子》这本书讲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祥子曾是淳朴善良的,在一次次挫折面前,他一次又一次告诫自己:不能偷!他一次次告诫自己不去做损人利己的事,而面对一次次的打击,他再也承受不住,终于开始堕落,不再有良心不安,不再正直诚实。

说实话,我怀念那个善良可爱而且傻乎乎的骆驼祥子,他的命运令我感到无奈与惋惜,在那个黑暗势力掌权的罪恶时代,像祥子这样因为命运的冷漠无情而变得冷漠无情的人实在太多,那些勤劳幸福勇敢的日子不再有,他们的眼里只有软弱,他们的生活不再是良心安稳的,原应美好的一个人生忽然变得堕落不堪。反复三次,被命运之手玩在股掌,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大起大落,这样的经历换做任何一个常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换作是我,也许我会和祥子一样,也许我会继续认真,好好过生活,也许我会疯掉。

这是多么悲哀。

心的分析读后感篇4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它展示出一幅旧中国的真实图景,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好胜要强的祥子指望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并与刘四爷的女儿虎妞成亲,不久虎妞难产而死。拉车二强子的女儿小福子却对祥子产生感情,可是因穷困却不能他们结合。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来找小福子时,小福子已死。好强的祥子最终也被吃人的社会吞没。

我仿佛看到了天桥、鼓楼、白塔,是牌楼、街道、小巷,是车厂、大杂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几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这儿没有丝毫田园诗一般的快乐,而是祥子的那双大脚马不停蹄地跑过大街,穿过小巷,烈日下,雨雪中处处有他艰难的身影。兵匪的鞭子,杨先生的盘剥,刘四爷的臭骂,孙侦探的明抢,洋大夫的冷漠,这是一座千真万确的地狱!最后虎妞惨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马头倒毙在街头,祥子也终于穷途潦倒,逐渐消失在一座城门洞里……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层广大劳动大众的生活,这逼真的描写让我体会到了人力车夫们不可逾越的悲惨命运,让我深刻地认识了“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通过祥子周围人物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以及由他们织成的统治之网对祥子们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一种变形反映。

心的分析读后感篇5

虎妞的死使祥子被迫卖掉了车。祥子是一个车夫,卖车相当于把生活的根本都卖了出去。不得不说此时的祥子仍是一个正直的人,没有被生活打倒。也没有一走了事,没有抛下虎妞的遗事不管。他还是一个有责任的人。

但是生活还在继续,祥子被迫卖掉了车,他在城里几年的打拼、几年的努力全都落了空。祥子也要搬出大院子了。邻居二强子的女儿小福子来看他,表示愿意跟他过日子。于是,祥子要强的心再次发作。他狠心的许下承诺:等着吧!等我混好了,我一定来娶你。于是祥子走了。在生活的夹缝中,在绝境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未被发现的出路在等你发现。祥子终于又有了工作,有了生活的希望。

祥子开始有了新的生活、新的希望、新的目标。但是在黑暗腐朽的旧社会这些是多么的可笑……在年轻的夏太太的引诱下。祥子染上了淋病。这是一个不小的厄运。祥子是靠身体吃饭的车夫。但是现在他的身体“背叛”了他,于是他的生活又一次崩塌了。他陷入了黑暗。染病的祥子又染上了抽烟、喝酒、打架的陋习。在警察的眼中,祥子是头等的刺头。

祥子成了旧社会的牺牲品,她的遭遇和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现在的社会稳定,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疾病也不那么可怕,中国也再不是“东亚病夫”,奥运会上的冠军,不论是什么项目,都能看见中国健儿的身影,我国还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让外国都能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作为青少年,有书读,而且到处都有人呵护着、鼓励着。所以,我们不能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至少我们要学习骆驼祥子奋发向上的精神!

心的分析读后感篇6

初窥解梦、潜意识与精神分析

----读弗洛伊德相关著作有感 自从课上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观点和论述后,我就对另一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拜读了弗洛伊德先生的相关著作特别是《释梦》(又译为《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引论》后,我受益匪浅,不仅是对有关意识与无意识、释梦和精神官能症及精神分析有了初步的了解,更对人、人性和人的欲望有了更清晰和更全面的认识。

下面这篇读后感就是对我这段时间阅读和思考的一个系统化的总结和分析。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1)、简要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并简述该学说的重要意义;(2)、简要介绍有关释梦、潜意识和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重点阐释梦的产生和功用、梦的元素和运作的相关知识以及解梦的基本方法;(4)、以我自己和同学的两个梦为例来分析两类梦的类型:焦虑的梦和性梦;(5)、对我的阅读和思考过程加以总结和分析,为以后的阅读计划提出相关指导。

精神分析学说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精神层次理论:意识层次包含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2)、性本能理论:性欲是指人们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3)、释梦理论: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可以探究其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4)、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吵我三部分组成。本我代表来自遗传的影响,为快乐原则所支配,他不理会任何社会道德和外在的行为规范,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他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而自我充当仲裁者的身份,调和现实、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推动了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对于人的观念的探索,弗洛伊德做出了重要的甚至是开创性的贡献,它的理论是人的观念有了新的内涵,即人是意识和无意识、社会性和生物性、理性和非理性的辩证统一;现今精神分析的一切发展,无不在弗洛伊德固定的框架内,弗洛伊德不但为精神分析奠定了基础,还为他以后的发展够花了蓝图;该学说带来了诸如文学和美学、宗教史和史前史、神话学、民俗学、学科等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弗洛伊德认为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梦的功用在于睡眠;(2)、梦由两种相互冲突的倾向所引起,一要睡眠以保持按死那个,一要平息心理的刺激;(3)、梦为富有意义的心理动作;(4)梦有两个主要的特性,即愿望的满足和幻觉经验;而潜意识即是当时一无所知但却充满强烈的情感价值的各种思想及兴趣(亦即所谓情意结),且有“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之分,“个体潜意识”来自于个人的特殊的生活经历,而“集体潜意识”则是指有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的沉淀而形成的潜意识,“潜意识”一词不再用以表达暂时潜在性的观念,因为潜意识现已成为特别的领域,有他自己的欲望和表示方式,以及特殊的有在他处运作的心理机构;对于精神官能症,弗洛伊德认为“不仅是症状的意义理所当然的是潜意识的,而且症状和潜意识之间尚有一种互相代替的关系,而症状的存在也只是这个潜意识活动的结果”,而且“精神病患者的冲突不同于正常人在两种相反的冲动间的奋斗,而是一场介于已经进入心灵的意识和前意识阶段的力量与滞留在潜意识阶段的力量之间的斗争”,而精神分析的任务就在于寻找潜意识并使其进入意识领域。

同时,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梦的解析研究可用以证明潜意识活动----因为它实在是梦的潜在思想的存在,解析梦的结果可是我们知道心灵的潜意识生活”,由此可见,梦的解析对潜意识的发现和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下面我将着重阐述有关解梦的相关论述和观点。

首先是弗洛伊德有关睡眠的观点:“睡眠乃是我们不愿与外界有所干涉,也不愿对外界发生兴趣的情境之一。我们借睡眠以脱离外界,而躲避那些来自外界的刺激。如果我对外界厌烦,我们就去睡”,“所以睡眠的生物上的目的似乎是蛰伏,而心理上的目的似乎是停止对外界的兴趣”;对于梦和睡眠之间的关系,“我们确实相信没有梦是最好的、最安逸的睡眠。睡眠的时候,心灵的活动必须消减,否则真正的睡前的安静情境即难以达到。那样以来,我们就无法完全避免一些心灵活动的残余物了,而做梦的行为是这种残余物的表现”;梦的产生是因为“很可能是因为某些意念不愿使心灵平静;或有些刺激仍干扰着心理,心理对于这些刺激不得不予以反应”,“梦不仅使刺激重现而已,且将刺激化简为繁,义外生义,使其和与梦境,以他无为代替”。梦具有显意和隐意“把所叙述的梦成为梦的显意,而其背后所由联想而得意义可称为梦的隐意。梦的显意与其说是隐意的伪装,不如说是一种有弹性的、有可塑造性的、具体的、有字的声音所引起的意象的表现”。

下面是有关梦的形成过程的观点:梦有中断,修饰、暗示、暗喻和重心转移、重组三种检查作用,而材料的删除、改变更动和重组便是梦的检查作用的活动方式及伪装作用所用的方法;梦元素的象征作用的三个特征:(1)、做梦者虽然能够作一种象征的表示,但是他对于这种象征不但一无所知,而且清醒的时候也不再认知;(2)、这些象征的关系并非做梦者所独有,或者是象征所以表现的梦运作所独有(3)、真正的象征和性有密切的关系;梦运作有“凝缩作用”、“转移作用”、“造型语言表现”、“二度润饰作用”四重作用,且梦的运作确实会把时间关系转变为空间关系,并以这种关系表现出来。

关于梦的类型,弗洛伊德的观点是“你们已知道那满足愿望的梦是用以满足最显著的需要----如饥饿、口渴,以及可望自由-----安乐的梦及不安的梦以及贪欲自私的梦。但是你们千万要记住,依据精神分析的结果,那些伪装作用特别厉害的梦,大部分都是性欲的梦”。下面分析一个我的同学的梦:前两天,我的一个同学向我介绍了他的一个梦,情境是这样的“做梦者跟随一对情侣走进一个房子,然后看着这对情侣上楼梯,在楼梯上搂抱,并发出兴奋的叫声,然后突然从楼梯上掉了下来,地上留有一大滩血迹”,然后这位同学当然被血迹吓醒了。其实这个梦只要用象征意义就可以明显的解释为一个性梦,反映了做梦者青春期对于性的萌动。在这个梦中,“房子”即女性的阴道,进入房子本身就具有性交的意义,同时“上楼梯”这一规律性动作和“兴奋的叫声”更是性交的直接象征,而“最后留下的血迹”则是性交的结果。至于那对情侣实际上是做梦者自己的化身,对其观察则是反映了做梦者对于交姌的窥探欲和自己的理解。那么这个梦就是一个明显的性梦了。

下面在介绍并尝试解析一个有关我自己的一个十分混乱的焦虑的梦。焦虑的梦是如何产生的呢?弗洛伊德认为焦虑的梦的形成原因有三种情形:(1)、梦运作有时也许不能完全造成愿望满足的局面,因此隐意中的不快情感遂有一部分出现于显梦中;(2)、做梦者对于他的愿望的态度却很特别,他摒弃这些愿望,指责这些愿望,总之不愿意拥有这种愿望。所以这些愿望的满足并不会使他快乐,反而使他不快;这种不快由经验可以知道,形成了我们的焦虑不安(3)、惩罚可使冤枉的满足产生十分不快的结果。所以梦可以是冤枉的满足,也可以是愿望满足的反面,如焦虑不安和惩罚的实现。

由于这个梦时间持续很长,且有多个片段,所以梦的情形我已记得不是太清了。所以我就直接加以解析了:首先,“报考暑期夏令营”反应了我不愿意在南京读书的潜在欲望,而深入下去,原因在于南京的天气和环境和老家的环境相差太大,梦的场景发生在家乡的中学,则一方面反映了我对家乡山水的依恋和对南京污染的不满;“报考的对象是上交和北大”则反映了当年高考报名时我欲报往北京和上海的学校而最终没有实现的潜意识里的遗憾和未满足的愿望;梦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是因为他是我的好朋友,而且做梦当天下午我还和他讨论了是否要读研究生的问题;整个报考过程则是一周前我报考另外一门考试的变形和扭曲;梦的后半部分是十分焦虑的状态,原因是报考的时间恰好是我在上课的时间,所以我就一直在报考和上课之间犹豫,终于没有听清老师讲课的内容,仔细思考之后,我发现这一段梦应该这样解释:这段时间我有许多正常学习之外的事情,其占用了我许多时间,所以我担心其会最终影响到我的学习效果,所以产生了焦虑的心理,并反应到梦中。

上面我以一个性梦和一个焦虑的梦为例介绍了梦的象征作用、梦的修饰作用以及梦运作的部分原理,也可以算作是我在解梦上的一个小小的尝试。

关于这段阅读和思考过程,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1)、弗洛伊德的书是十分艰涩难懂的,十分注重逻辑的分析和推演,所以要真正读懂是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的;(2)、弗洛伊德后期的观点和早年相比有了一些修正和提升,这些提升反映了弗洛伊德先生严谨的态度,而这些并提升的内容往往是其精神分析学说中十分关键的部分,因而是我们研读的关键;

(3)、在阅读的后期,我发现后来在精神分析框架下出现了诸多心理分析的分支,如个人分析等,了解这些新的观点也是十分必要的;(4)、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释梦和精神分析是否有其特殊性呢?如荣格就注意到了道家学说的心理功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精神分析的中国化得关注。上述这些方面也将成为我下一步继续阅读和研究的方向。

参考资料:

?精神分析引论.新论》,(奥)弗洛伊德,罗生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释梦》,(奥)弗洛伊德,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

?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奥)弗洛伊德,林克明译,太白文艺出版社 《图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精粹》,梁素娟,中国言实出版社

陈蕙静,谈音乐治疗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音乐时空

张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与超现实主义,艺术设计论坛

申荷永,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心理咨询与治疗,2005(6)

马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认知本质,中国临床康复,2005(9)疏志强,“释梦”:梦的修辞文化阐释,北方论坛,2007(4)

孟秋丽,高申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无意识观念的理论性质,社会科学报,2007(3)

高鸿萍,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专刊

张辉,将弗洛伊德的释梦技术运用于心理咨询中的一个个案,中国精神疾病杂志,2009(5)

郭本禹,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发展脉络与思想内涵,社会科学报,2009(9)于淼,弗洛伊德无意识创造力理论及现象学方法论释义,人文社会医学报,2010(5)

心的分析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

考试分析会校长讲话稿8篇

期中考试分析发言稿范文7篇

分析室年终工作总结7篇

心的力量作文模板6篇

宽容心的作文6篇

中国心的作文通用6篇

化验室分析化验工作总结7篇

中国心的作文疫情800字6篇

宽容心的作文通用6篇

心与心的桥梁作文6篇

心的分析读后感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