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最忌讳的一点就是凑字数,那样写出来的作文是毫无意义的,作文是同学们接触非常多的一种文体,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家乡作文600字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家乡作文600字篇1
春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都定是会做一大桌子好菜的。对于我来说,安徽的美食是我记忆中最为深刻的家乡风俗。
在这众多美食之中,最符合我口味的当是白白胖胖的米粑了。它的做法我略知一二,也和奶奶实践过几回。第一步不消说,用水与面粉充分糅合成鼓鼓囊囊的大面团子,那外形跟吃撑了的“年画娃娃”有得一比。第二步便是捏皮了。跟“隔壁”那饺子不同,米粑的皮像是放大了几十倍,并且要靠人工一步一步小心翼翼捏制而成。往年我都是手扒一小块面团,拇指轻轻按住中间部分,另一只手拉、扯、捏、扭,直到变皮在手下“规规矩矩”地圆起来。我最享受也最喜的当是第三步了。
第三步是奶奶的“专场”。她熟练地将葱、蒜整齐地切成小段,肉沫和着豆角、蒜泥、小葱糊糊涂涂地被奶奶的锅铲轻盈地翻炒着,小火炒后的香味总使我陶醉其中。豆角的酸溜溜、肉末的咸香、以及绿油油的小葱,“奶奶牌内馅”的味道,老家人都是赞不绝口。第四步的步骤与包饺子大相径庭,因此想必各位都是通晓的。值得一提的是米粑周圈包起来的花纹,这个得讲究。先是卷一卷,再是旋一旋,最后包一包,仿照的是孔雀尾巴上的纹路。
全部步骤完毕,上锅一蒸,便可以狼吞虎咽了。米粑的外皮虽软糯绵密,但毕竟无味。因此各家会备上一碟自制辣酱,辛爽入味,辣酱各不相同,像我家,便会有一种舌头发麻的感觉,却不是太过于辣。
春节是一年最热闹的时节,鞭炮声声声入耳,酒肉味丝丝入心,大红“福”字映入眼帘,美好的一年总在这样的团圆中开启,总在米粑鲜美的味道中开启......
我家乡作文600字篇2
我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也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但我更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前几天,妈妈带我去超市买包粽子的材料,如绿豆、五花肉、粽叶、糯米。买完东西后我们又去了小姑姑家,邀请小姑姑们来我家过端午节。
回到家,妈妈和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妈妈先洗锅烧水,把粽叶放到锅里煮软,接着把糯米和绿豆分别放到盆子里用温水浸泡半天,把买回来的五花肉切成长条,放盆子里加上调料腌制备用。然后把煮软的粽叶用冷水清洗干净,放漏网里晾干。这个时候绿豆和糯米也泡好了,妈妈把糯米清洗干净捞出来,晾干水分,让我们我们把绿豆皮搓掉,因为有皮不好吃。在搓绿豆皮的时候,如果搓久了手就会又红又痒,我才搓了不久就开始抱怨道:“哼!这么难搓,我不搓了。”小姑姑们就安慰我说:“这么小的困难你就放弃了,加油,我们一起搓。”经过我们一起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把绿豆皮搓干净了。在床上好这些,妈妈就开始交教我们包粽子。妈妈告诉我们左手拿粽叶,右手拿勺子把糯米挖到粽叶上,再在糯米上盖上一层绿豆,把五花肉放在绿豆的中间,接着再盖上一层糯米,用绳子把粽叶困起来。放到锅里煮几个小时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馋的我们垂涎三尺。
我们问妈妈:“粽子可以吃了吗?”妈妈说:“小馋货们,可以了。”听了这话,我们高兴得跳了起来,我挑了一个最大的粽子,把绳子解开,再把粽叶剥开。我看着那黄黄的糯米上有许多绿豆,好像一件黄色带绿点的小花裙。我咬了一大口,这糯米一点儿也不口,又香又甜,里面还有我爱吃的肉。
我喜欢端午节,每次都能吃到妈妈和我们一起包的粽子,真是太幸福啦!
我家乡作文600字篇3
我的家乡在横山,说起我家乡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而最热闹的当属大年初一了。
大年初一这天早晨,家家户户一家老小都会准时起床,一起动手包饺子。而且包饺子也有分工:通常是一个人和面,一个人制作肉馅,剩下的人便擀皮包饺子。一家人忙活起来,热火朝天,仿佛时间在他们那里比什么都重要,而这气氛,则给原本就喜庆的大年初一更加增添了年味。
包完饺子后,接着便是煮饺子:将饺子放在用高粱杆编成的圆盘中,一个一个地往下“跳”。
随后就是另一大步骤:炝粉汤了。炝粉汤时,总会有一个经验丰富的父亲或母亲亲自下锅炝。粉汤炝好后,会传来一股丸子、卤鸡丝、豆腐条和粉条等食材诱人的香味,让人真是垂涎欲滴。
粉汤饺子出锅了。出锅的饺子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想要多吃几碗,谁如果吃到包在饺子里面的钱币,那谁就是新年里运气最好的。
而过年吃饺子,则有另一个独特的寓意:饺子从字面上来说跟交子,也就是交好运差不多,所以人民把这种盼望交好运的心情象征到了饺子身上,所以在过年时,每家每户都会在大年初一早上吃一碗象征交好运的饺子。
吃过交上好运的饺子之后,人们便开始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交流一年来的收获。久别重逢的一家人又汇聚一堂时,便少不了打扑克牌的娱乐活动了。每次会有三个人轮流来玩……结束后,每个人又流连忘返,对其他人说:“下次我还会来的,做好准备。”仿佛又在无形中对家人诉说了重逢的喜悦。
这一天,不管是走到哪里,都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亲情与友情啊!春节也就此拉开序幕,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
我家乡作文600字篇4
按照广西陆川县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啊!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从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了。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
“人日”、“人胜节”和“七元日”都指这天——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女蜗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了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有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我家乡作文600字篇5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回家,总能看见学校门口的那棵桂花树,让我不由联想到家乡的老桂花树。
家乡的老桂花树,听大人们说有70到80年了,因为他们小时候就有了。桂花树一年四季都很美,我很喜欢。
春天,万物复苏,大地慢慢地苏醒,小草也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大雁也从南方飞回来了,树木也吐出新芽,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桂花树是四季常绿植物,但你若仔细看,会发现桂花树的顶部,有着青黄色的小嫩叶,它与老树叶比起来,就显得稚嫩,老树叶显现出一种老练的感觉。当别的树开花了,它连花苞也没有,可它并不着急,因为这时还不是它一展风采的时候。
夏天,有的果树结了果子,柳树的嫩叶变得青翠,太阳炙烤着大地,桂花树依旧如以前一样,不过嫩叶变得更绿了,这时,这树下便是乘凉的最佳之地,树叶子吸收了夏天的暑乞,而老树花树像一把绿伞,遮住了阳光,制造出阴凉的地方。
秋天,一簇簇小黄花挂满了整棵树,绿色的大伞,因为这些小花的点缀。更加美丽。秋风吹过,吹落了桂花,树底下满是,密密的,像一张带香味的黄色地毯,此番景色。拿一把椅子坐在树下,那该多美好呀!黄昏时候,夕阳的光辉照在到桂花树上,看上去就像一棵散发着金色光芒的神树,多么夺目。
冬天白雪纷飞,雪儿落在树上,老桂花树像穿上了一件绿白相见的衣裳,在冬天里很美丽。
我爱家乡的老桂花树,它承载了我的家乡的怀念,更爱四季的老桂花树!
我家乡作文600字篇6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每当听到这首《端午》,自然想到香飘万里的人间美味——粽子。
粽子,一个神奇的美食;一个独特的美食;一个富有传奇故事的美食。
以竹叶或河塘嫩芦为皮,糯米为馅,植物为味,蒸熟后脱去那墨绿的外衣,露出白玉般肌肤的“棕子小姐”,远远就能闻见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因楚国灭亡,投江自尽。百姓为了江中鱼虾不食屈原尸首,向江中投放食物,引开鱼虾,后来就有了粽子的出现。
粽子不仅有白玉糯米粽,还有红枣白玉粽。在粽子里加入红枣,叫枣粽,谐音"早中",喻意学子金榜题名。这色味俱佳的粽子,寓意无穷,隐藏着人们的勤劳与智慧!我爱这个神奇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不仅在粽子,还隐藏在植物中。每年端午,家家户户门头都要挂艾叶。据说端午这一天,百草皆是药,艾叶更是可以去百毒,治百病,新鲜艾叶散发出的强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杀菌素,能有效起到驱蚊杀菌的作用。小孩洗药浴,便可以“百毒不侵”。
洗药浴,那清新的草药香伴随着深褐色的水面,本以为会十分舒适,所以就“一蹦三尺高”地跳进去。但下去才发现这汤的味儿可真大,简直“销魂”,原来“欲要练就金刚身,必经皮内苦”。这复杂的滋味,让端午的味道别具一格,我爱这个独特的味道……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端午就是一个以味道为载体,寄托人们对家的爱,对民族的爱,对家国的爱。粽子包的是乾坤与大地,包的是中华民族魂,还有永不褪色的习俗。
我家乡作文600字篇7
1、说起端午节,我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因为去年的端午节,我就亲自尝试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悦。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吧!
2、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3、虽然端午节已经过去,可是在我的内心深处,还是保留着对端午的无限向往和那个我小时候听过的古老的传说。
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5、“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南方流传的儿歌。说起端五,我立即便想到幼时学包粽子的情形。
6、“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到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了端午节,我家乡的孩子们便唱起这首儿歌,有的一边唱,还一边洗龙水澡呢!
7、赛龙舟使我们珠三角端午节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这个活动的起因是为纪念我国古代时的一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8、农历五月初五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期盼以久的端午节向我走来。
9、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
10、赛龙舟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
我家乡作文600字篇8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新年习俗,让我来带你们走进我的家乡,走进家乡的新年习俗。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中旬左右就开始了。那个忙碌简直无法形容。腊月二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油炸果,酥角,米粽,年糕。用糯米打成粉,用糖和粉拧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糖果,饼干。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个各种玩意儿——口琴,风筝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炮竹响起来,便有了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年糕。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鸡,肉,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七关门,到正月初八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着做年夜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贴好后人们要祭祖。饭后是我们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因为要领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铺户上看板子,门前堆放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二,大家提着大大小小的礼品回娘家。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大家忙着为“老爷”准备饭菜,“老爷”游门是家乡年的重点。这天,你会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旗子,这是护送“老爷”的旗子。旗子是以前“老爷”留下的,十分有价值。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这天月晚,大家会到庙里去看别人演戏,灯火越亮,观众就越多。
一眨眼,到了春节的尾声,春节使我们又增长了一岁,更懂得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春节使这个慈祥的祖国母亲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喜气洋洋。
我家乡作文600字推荐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