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记录了一个人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信仰和理念的执着和追寻,编写事迹材料旨在向人们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让他们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和出路,美篇六六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青年抗疫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青年抗疫事迹篇1
面对汹汹而来的疫情,有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背着药箱,每日走家串户,穿梭在乡间小路,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守护着父老乡亲的健康;他们冲锋在战“疫”最前线,不知劳苦、不畏疲倦,奋不顾身地担负着基层疫情监测防控的重要职责;他们危急时刻当仁不让,挺身而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责任和担当,他们就是“村医”。
防疫战役打响后,高基庙镇的村医们建立线上疫情问诊微信群,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也将防疫知识在群内进行宣传。为了保障村民的用药需求,村医们送医送药上门,尽最大努力为村民服务,肖家岭社区卫生室村医夏常强就是其中的一员。
心中有群众,脚下有行动。夏常强把常用药品一直放在药箱中,只要一个电话,就立即送到村民家中,有时还会免费为困难村民治病。55岁的曾三二是精准扶贫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患有智力障碍,丈夫去世后一直独居着,膝下没有子女。她平时来医务室看病,夏常强总是自掏腰包为她免除医药费。在疫情发生后,夏常强放心不下,马上为她送去口罩,教会口罩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并千叮万嘱平时要注意防护,不要外出、不要聚集。肖家岭社区6组的刘希生老人,儿子在三十几岁时因肝癌去世,孙子便一直由他和老伴辛苦照料。夏常强了解到老人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便主动免费送医送药,希望能减轻这个贫困家庭的负担。
使命记在心,责任担在肩。在送医送药的同时,夏常强每天定时上门测量体温、宣传防护知识、进行心理疏导、交代注意事项,为乡亲们拉起健康防线。刚开始上门测量体温的时候,个别武汉返乡人员会有排斥心理,夏常强一户户敲响他们的家门,耐心细致地做着解释工作,安抚着他们的情绪,问询了解身体状况,帮助购买生活必需品。夏常强的主动帮忙、主动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也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开始积极配合镇村两级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虎视眈眈、众人惧怕万分的当下,正是有着像夏常强这样一群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的村医们,用坚定的脚步与信念,夜以继日地奋战着,为广大村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了农村医疗卫生防疫战线的第一道“堡垒”。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6篇《抗疫青年志愿者先进事迹》,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2024青年抗疫事迹篇2
xx是xx职业学院师范教育分院的`一名大一学生,在全国开展防疫工作期间,xx通过手机屏幕看到了医护人员的汗水与泪水,也看到了工作人员们的无怨与无悔。奔赴在疫情前线的勇士们让她深受感动,她在得知xx市南岗区红旗乡招募防控疫情志愿者后,她毫不犹豫的`报上了名字,开始了她的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
在志愿活动中,她和蓝天志愿者团队的其他伙伴们一起为各个社区、各个村镇,挨家挨户地送酒精。在工作中,通过百姓们口中的那一句“谢谢”让她感受到了人间真情与温暖。有的百姓会看着xx离开的背影喊道:“谢谢你,小姑娘,我们一起加油,中国加油!”。每每听到这样话,xx都不禁湿了眼眶。她知道她感动了自己,也在感动着他人。送酒精的路程很远,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以上,但是她不觉得累,手中的一瓶瓶酒精也因此有了炽热的温度,因为他们传递的,不仅仅是酒精,还有爱。
2024青年抗疫事迹篇3
充足的物资供应是打赢这场病毒狙击战的有力保障,作为承担物资保障工作的主力军,供应链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复亮坚守后方、任劳任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职尽责,为医院医疗防护物资与药品的保供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疫情初见端倪时,他1月19日就及时行动,请示院领导提前采购物资事宜,并运用一切资源积极调集专业防护物资、药品,全力满足国康集团及属地公司要求。在春节前的20日,根据国康集团部署,医院首批驰援武汉物资需紧急发送,而此时临近假期跨省物流已非常吃紧,限重限件,让千方百计调剂到的紧急物资无法顺利寄出。为此,他积极与物流公司沟通,按照物流要求,组织科室员工和支部党员逐一拆箱重包,将整箱原封装的物资拆成10箱于21日分批分次寄送,最终成功将物资于节前送抵武汉。
大年三十,本已回到老家准备过年的他发现疫情日渐严重,毅然扔下了才团聚的父母、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从老家驱车赶回上海组织物资抢购与调拨。在物资采购压力最大的那几天,他时常熬到半夜,通过各类网购平台深夜“抢单”,为确保及时领到预订物资,他带着支部党员与相关科室团青志愿者驾车赶往工厂仓库现场提货、搬运。就这样,周复亮一干就是二十余天!好不容易在节后盼到夫妻团聚,却被告知从老家返沪的妻子需按最新规定居家隔离两周。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毅然选择了妻子隔离期间不回家,为避免接触后被一起隔离,还抢在妻子抵沪前赶回家中打包行李,直接睡到医院,继续奋战在物资保供战线,为一线抗疫医务工作者及属地电力企业复工人员的防疫物资保障坚持奉献着。
在供应链管理办公室和前来支援的健康管理中心等各科室员工们的通力协作下,疫情以来,不仅扎实确保了院内防控物资的正常使用,更为武汉一线及属地电力企业的疫情防控积极贡献物资力量。截至2月19日,已先后紧急调拨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各类防护物资、药品四批共计51440件驰援国网湖北、武汉电力;并向国网华东分部、国网上海、安徽、浙江电力、华能上海分公司、国电投上海电力股份等近40家所属地、周边电力企业及重要体检客户分批发放口罩、手套、测温仪器、消毒液、消毒设备及相关药品等各类防护物545048件。给电力保障一线员工以保护,给员工家属以安心,获得了相关单位的高度肯定。
周复亮不计得失,默默坚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成为了战“疫”中的幕后英雄。
2024青年抗疫事迹篇4
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2019级本科生__x同学响应学校号召,积极投入到社区抗疫的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__x同学平日里负责驻守快递服务点,偶尔也担任核酸志愿者,以及参与巡逻卸货发物资的工作。他们小区位于南码头街道,属于老式小区,其中大约6成的居民都是老年人,可以说在管理方面问题重重,每天都有各种让她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她措手不及。可能是吵架,可能是老人配药困难,可能是团购的东西丢失等,其中最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挺身而出救助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
一、沉着冷静,高效处事
疫情以来,__x所在小区封控已经两周,那天课后她突然知晓楼下的一位老爷爷快要不行了,__x惋惜的同时并不惊讶。老爷爷已经瘫痪在床三年,身边只有同样是癌症患者的老奶奶。__x下楼探望,此时居委的书记已经叫了救护车,可是救护车迟迟不来,眼看老爷爷的呼吸逐渐衰竭。面对当前紧急时刻,__x沉着冷静立即做出判断,应当有两手准备:首先是找小区内的私家车接送,并报警询问民警是否可以在前方为他们开路并护送到医院;同时等待救护车的到来。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__x也在尝试各种方法报警,可是特殊时期,按照防疫要求警察也无法进入封控小区,并且他们也没有制氧机这样的设备。无奈之下,__x再次打通了120急救电话,在漫长的6分钟的转接里,终于迎来了南码头街道片区的转接员接线了,冷静决断的__x快速又准确的报出了需要的信息。此举得到了身旁邻居的夸奖“年轻人什么的都懂”。而此时__x缺陷入了深思,因为她知道,救护车的到来只是老爷爷保命的第一步,哪家医院能去?找哪个家属陪同?老爷爷没有核酸是否有医院愿意接受?家属陪同后怎么回到小区?他们的子女被封锁在其他小区隔离,无法陪同,对于他们这样高龄又身体重病的夫妇,无疑是状况极度堪忧。
二、生命垂危,挺身而出
终于,救护车终于来了!可是问题又出现了,救护车方面必须要求有家属陪同,否则没有人签字担保。无奈,老夫妻俩的子女们打电话给邻居,不同意患了癌症的老奶奶陪同,而居委会的书记也不愿意让志愿者犯险陪同,两方争执不下,围观的居民越聚越多,居委书记也在犯难,在大家的争论下,老爷爷的病情越来越重。救护车发出最后通牒:必须立刻决定家属是否陪同,老爷爷已经生命垂危。在此危急的情况之下,__x同学终于忍不住,对着居委书记平静地说“让我去吧,我是志愿者,也是他邻居。”__x主动提出愿意陪老奶奶一起前往医院,这样既有家属陪同,老奶奶的安全也能得到保障,毫无疑问是最佳的选择。无奈之下,居委书记终于松口,同意让我陪同老奶奶上救护车。
这是__x人生中第一次坐救护车,救护车的速度和颠簸都让她难忘,最重要的是躺着的老爷爷的生命……经过这番操作,老爷爷顺利得到了救治,虽在第三天的早晨,还是不幸离世。但对于__x来说,这一次的冒险仍然无怨无悔,在生命的紧要关头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献出爱心,就是最大的意义。
三、守望相助,青年担当
离开医院后,走在空无一人的上海,她依稀记得自己的大白服被烤的炽热,沉甸甸的步伐,身上早已汗流浃背。当她扶着老奶奶回到小区时,一些知情的居民都用赞许的眼神看着我,这一刻,她感到自己好像是世界的拯救者。对于__x来说,他们肯定的眼神是莫大的理解和支持,鼓励她在这一个多月的抗疫服务中不曾放弃。
__x认为,疫情之下,作为青年大学生,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必须抱着舍我其谁的态度站出来,展现青年担当。虽然因疫情环境被封控,但是人心不会被封控。无论何时都要心中有爱,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现在虽然不在学校,但是老师们的教导仍声声在耳。__x保有正确的大局观、是非观,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她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战胜疫情,志愿者服务让她确信只要团结一致,守望相助,总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
2024青年抗疫事迹篇5
马正明同志,男,现年56岁,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程度,自2018年1月起,担任永昌街道中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默默地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务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永昌街道党工委交给的各项任务,为社区党建及其它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工作出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可喜成绩,多次荣获“优秀党员”、“平安村(社区)”、“优秀社区干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以来,为切实做好中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严格落实保山市隆阳区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马正明同志长期坚持带领社区“两委”成员扎根疫情工作,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如同战情,关键时刻,党员应冲锋在前,我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决带头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把居民的安危放在心里,把防控疫情的责任抗在肩上,把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宣传、防控等作为第一职责,坚守岗位、勇挑重担、冲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根据疫情形势,永昌街道在中村社区设置新冠疫苗接种点。自从疫苗接种到现在,他每天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各项工作,经常拖着疲惫的身躯很晚才到家,但只要接到有情况的电话,又匆匆赶来处理。排查是否有高风险地方入隆,对其严格管控、重点观察,及时掌握每日身体状况并上报上级部门。在防控第一线,他带头对来往人员进行登记消毒、逐户排查返乡人员、走访隔离家庭、进行消毒等等,严格落实管控措施,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不管什么事,他都走在前、带头干,为了让居民了解疫情防控知识,他亲力亲为给居民发放宣传单、粘贴公告,面对面给居民讲解防疫知识,引导居民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他的尽职尽责和主动热情,坚定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在疫情防控紧要时期,因为天气逐渐变冷,工作任务重,他的左手关节疼痛病又犯了,疼痛难忍,但他咬牙坚持,从未放松一丝一毫,大家劝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却笑着说,与在各医院前沿阵地抢救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医护人员相比,我这点疼痛根本不算什么,继续奔波在防控工作的路上。
多年来的社区工作经验,让马正明同志充分认识到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根本在人。他认为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作为“班长”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更要培养一支廉洁高效、务实为民的社区干部队伍。因此,他十分注重强化社区“两委”班子建设,提出了有创新意识的目标:以人为本创先进,服务居民做表率。即勤奋工作,做社区干部的表率;发挥作用,做党员的表率;创先争优,做同行的表率。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工作人员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复合型”的社区干部,经常深入居民了解民意,排查疫情,管控居家隔离人员,扎实练好“三套基本功”,即“会做、会说、会写”,切实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作用。
“疫情不退,我们不撤”。中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工作人员在马正明同志的带领下,以实际行动践行“站得出来、冲得上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诺言,有信心、有能力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阻击战。
2024青年抗疫事迹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