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细致的教案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以下是美篇六六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冀教版数学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冀教版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
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 10÷25 =4 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
32÷8 12÷25 2.45÷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冀教版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锐角和钝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角、画角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课堂中创设的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潘老师,你们一定不知道潘老师还会变魔术吧。不信,你们看,老师可以用手中的这张纸变一个大家都认识的老朋友!你认识吗?
师: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一个角。
生:像国旗角,桌子角,都是直角。
二、分类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周末了,同学们都喜欢去游乐园吧,今天潘老师就带大家去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根据上学期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找一找,图中哪里有角?
师:同学们太棒了,找到了这么多的角。(课件演示:去掉背景图后所显示大小不同的角。)它们长得一样吗?你们能根据它的特点分分类吗?
1、给“角”分类。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学具卡片,先独立思考,你按什么标准分类?想想可以怎么分,分好后和同桌说一说。
(1)分成两类:一类是直角,一类不是直角。
(2)也可以分三类:直角分一类,比直角小为一类,比直角大的可以为一类。
师:这样分更细致一些,我们发现不是直角的角里,有比直角大的角,也有比直角小的角,大家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师:那你们是怎么知道1号角和3号角就比直角大?而4号角和5号角就比直角小呢?
师:嗯,如果这些角比较接近直角,开口的大小和直角很相近,我们看不出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较。(验证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和所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直角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这样就可以比较这个角的开口是不是比直角大或小。)
2、揭示“角”的名称。
师:在这三类角中,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家族中的直角,其实其他两类也是叫的兄弟,一个是直角的弟弟,一个是直角的哥哥,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说4号角和5号角是直角的弟弟吗?(比直角小)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就是锐角,直角的哥哥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钝角,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钝角。今天我们就老学习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
师:角家族我们认识了锐角、直角和钝角。
师:那么给这3个兄弟排排队吧,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现在老师提两个问题,我敢谁第一问题,提出后,所有人的小手都能举起来,而第二个问题提出来后,举起小手的就会寥寥无几了。信不信?
第1个问题:什么样的角水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第2个问题:用什么办法开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
师:(得出结论)和直角比,开口比较明显的,我们可以直接看出来,但开口大小比较接近直角的,我们可以利用三角板的指教来验证。
师:既然大家已经找到好办法了,我们在来用一用,看看我们的高招灵不灵。(课件出示几个不用的角,请同学来判断)
教师出示两张实物卡片,角的大小比较接近直角的。请同学们到前面来验证。
师:看来这样的问题难不倒大家,课件出示,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倒题。
3、找找生活中的“角”。
师: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藏在游乐园里,其实就藏在我们身边,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哪里见到了角,是什么角?
很好,其实数学知识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有知道的,也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等待大家去发现。
4画“角”。
师:既然我们认识了锐角和钝角,想不想画一画,那谁来说一说,你想怎么画一个锐角或钝角呢?(先画`````后画`````)(课件出示画法,请学生来画)
师:你能试着画一个尽可能小的锐角和一个尽可能大的钝角吗?
三、教画人物简笔画
师:角在美术中也有妙处!在美术中有一种画叫人物简笔画,它是非常简单的图形拼摆起来表示人物的一些简单动作,像这样用圆表示头部,用线段表示身体,用角表示四肢(胳膊和腿)。
师:请同学试着创造,用我们学会的角来表示四肢,看看你能创造出那些姿势。(学生作品展示)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冀教版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演示和操作,经历探索两个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相加减的过程。
2、会计算两个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分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具准备;圆行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谈话引入本课。
二、新授:
1、演示计算。师出示分好并涂色的圆形纸,按教材中的图示进行演示。
2、根据演示过程,写出算式并计算。重点让学生理解分子相加减的道理。即,“1个1/8加上4个1/8是5个1/8”和“5个1/8减去1个1/8是4个1/8”。
三、练一练:
第一、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第三题,可采取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来完成。还可以启发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说出结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
四、:说说本节的收获及教法、学法。
冀教版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
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2、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的意识,培养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小朋友们瞧,天使姐姐来了,她还带来了一些小方块(出示一个小方块、一条小方块),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所包含的小方块的个数。(再出示“一板”小方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一板”有多少个小方块呢?
(1)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
(2)同桌交流。
(3)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小结:可以先一个一个数,数出一条也就是10个一是1个十;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出一板有10条,也就是10个十是1个百。
追问:一板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也就是几个百。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教学计数单位“百”和“千”,直观认识整百数和一千。
(1)分别出示“3板”小方块和“8板”小方块。
(2)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一板”小方块是一百,那“3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8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
a、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看法。
b、汇报结果。
2、认数。
(1)谈话:数的王国里有座智慧城堡,只要你肯动脑筋,就能得到“智慧星”,想要吗?
(2)出示方块图(3堆2条),问:一共有几个小方块?(320个)你是怎么知道的?320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呢?
(3)又增加了4个小方块,让学生猜一猜这时一共有几个小方块呢?(324个)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知道的?
(4)谈话:我们用计数器来拨一拨好吗?同桌合作,拨计数器,并读一读这个数。
(5)提问:324中的“3”表示什么?“2”呢?“4”呢?324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7)即时训练:同桌合作,在计数器上拨324和432,读一读,说一说。
3、数数。
(1):调皮的皮卡丘搬来了小方块,让小朋友一起跟着数一数每一次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一个一个地数,从453数到459)
(2)讨论:再搬来一个小方块,一共有几个了呢?你能用计数器来拨一拨、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3)提问:459添上1是460,那么469添上1,479添上1……499添上1分别会是多少呢?
4、完成例2:同桌合作一边拨一边数
(1)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五十数到四百六十。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三百九十后面的数是多少?
(2)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九数到九百九十九。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九百八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
(3)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多少?
(4)小组活动:一个一个地数,从988数到1000.
5、(1)出示计数器后提问:看着计数器谁能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什么位?(学生边回答边对照计数器出示个位、十位、百位)
(2)教师再问:那你们想知道从右边起的第4位是什么位吗?(学生回答后出现:从右边起第4位是千位)
(3)请小朋友看着自己读一读。
(4)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个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百,那么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多少呢?(让学生掌握扩展后的数位顺序,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从而推想出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一个千)
6、出示“10板”小方块。
(1)引言:小朋友们看,天使姐姐这里还有许多小方块,请你们一百一百地数一数,看一共有多少?
a、让学生伸出手指对着方块一百一百地数,当学生数到九百时教师问:九百再加一百是多少个一百呢?如果学生回答是10个一百,教师追问:10个一百是多少?
b、将“10板”小方块合在一起,这时教师指着屏幕上的“大正方体”问:这个大正方体是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表示一千的“大正方体”是什么样的。
(2)由此明确:千也是一个计数单位,这个计数单位可用一个大正方体表示。
(3)追问:10个百就是多少?一千里面有几个百?
(4)提问:你能不看屏幕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吗?
(5)引言:小朋友,天使姐姐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非常高兴,她不停地伸出大拇指夸奖你们呢!不过,天使姐姐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敢应战吗?
a、出示“几板”小方块让学生说出是几百。
b、说几百,让小朋友想像出是“几板”小方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边拨珠边数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利用计算器你们会数数,没有计算器你们会数数吗?
学生交流、得出答案。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小棒图后问:这个图中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集体交流,总结答案。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题目,提问: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小组合作,集体探究讨论。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课件出示图后问:图中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会统计它们各有多少张吗?这些人民币一共有多少元?
小组合作,得出结论。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老师拨出一些数,你们能不能说出它的组成?这个数是多少?
课件出示图后问:你能看出这两幅图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它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自己的收获?
小朋友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吗?
五、课堂作业
六、教后反思
冀教版数学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
冀教20xx课标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0—21页商不变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综合、归纳等思维活动,获得一些探索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4.进一步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
四、教学难点
理解商不变的规律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和尚分面包》的故事情境,引入新课
1.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大家猜一猜,三种分法,每天吃到的面包数一样吗?
3.你会用算式表示出小和尚们平均每天能吃到几个面包吗?
(二)探索规律
1.板书学生的算式
8÷2=4(个)
16÷4=4(个)
32÷8=4(个)
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三次分面包看起来分的面包数越来越多,分的天数也越来越多,其实平均每天能吃到的面包数是一样的.。老和尚是运用了什么知识帮助教育了肥肥小和尚的,现在就让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活动要求:
从上往下仔细观察这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商,说一说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2)结合算式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这一规律。
(3) 举例验证商不变的规律。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4.归纳小结。
师:谁能将你的发现用自己的语言试着说一说。
生: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生: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幻灯片出示规律)
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这里为什么0要除外?
生:因为0不能作除数。
5. 同桌讨论,发现规律。
师:从下往上观察,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生:汇报学习成果。
师:你能像前面的发现一样,用你的语言表述一下你的发现吗?
生: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幻灯片出示规律)
6.总结规律。
师:谁能把两次的发现合并在一起,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
生: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板书规律)
师:板书课题《商不变的规律》(学生齐读课题一遍)。
师:你认为商不变的规律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同时、相同、0除外)学生齐读商不变的规律。
7.举例验证(再次小组合作完成)。
师: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
8.让学生看书并齐读P20页商不变规律。
9.前后照应(故事中的疑问得到解决)。
(三)巩固规律
1.试一试: 650 ÷ 40
(1)让学生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试着笔算650÷ 40(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
(2)余数是1还是10?
2.学以致用。
下面的计算对吗,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740÷60=12……2
12
60 740
6
14
12
2
小结:利用商不变规律能使除法运算更简便。
(四)尝试运用规律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利用所学的规律进行创关练习吧!
第一关:填空我在行
(1)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除以5,除数也除以5,商( )。
(2)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乘10,要使商不变,除数( )。
(3)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 )的数(0除外),( )。
第二关: 判断我神速(正确的拖进正确的蘑菇屋里,错误的拖进错误的蘑菇屋里)
(1)甲乙两数的商是7,如果甲乙两数都乘100,商是700。
(2)被除数乘3,除数也乘3,商不变。
(3)48÷12=(48÷2)÷(12÷2)
(4)80÷20=(80+2)÷(20+2)
第三关: 规律运用我能行(帮小兔过河)
48÷4=
240÷20=
480÷40=
4800÷400=
第四关: 解决问题我最棒
聪聪和红红从同一天开始分别看两本故事书。聪聪看的故事书有70页,红红看的故事书有140页。聪聪每天看14页,5天看完。红红每天了28页。不计算,你能说出红红几天能看完吗?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并说出理由。
(五)总结、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作业:课本21页练一练第1、3题。
冀教版数学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