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雄事迹7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材料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成就,还包括了社会活动、义工经历等方面的内容,一篇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发挥弘扬正气,推动工作的用途,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抗战英雄事迹7篇,感谢您的参阅。

抗战英雄事迹7篇

抗战英雄事迹篇1

抗日英雄赵尚志

抗日英雄的故事,抗战期间7位抗日英雄

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

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五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终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一位专家说,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赵尚志一向用原先的名字。但很少有人明白,赵尚志也曾用过另外一个名字。据尚志市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介绍,赵尚志曾担任1940年创刊的《东北红星壁报》主笔。“向之”的主笔笔名,之后发现的手稿原迹证实,是在“尚志”两字基础上修改而来的。据刘莉馆长介绍,赵尚志除了写过报纸上这些文章诗歌之外,还曾为《白山黑水》这首抗日歌曲写过歌词,并写下两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论文。

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创立抗日游击队。到1934年,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到达数千人。之后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

抗战英雄事迹篇2

何叔衡,1876年生,湖南宁乡人。1914年,何叔衡与_相识于长沙,二人志同道合,成为挚友。1918年4月,何叔衡与_、蔡和森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曾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与_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参加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在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编在特别班学习。徐特立曾说,在莫斯科,我们几个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1930年7月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营救被捕同志,组织革命者去苏区。

1931年11月,何叔衡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与_等参加了中央工农政府的领导工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59岁。

1914年,何叔衡与_相识于长沙,成为挚友。1918年4月,他与_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任执行委员长。

1920年与_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共同发起成立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到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等。

1928年6月赴苏联出席中共六大。9月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编在特别班学习。徐特立曾说,在莫斯科,我们几个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

1930年7月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将暴露身份的同志转往苏区。

1931年11月,奉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与_等参加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领导工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

抗战英雄事迹篇3

他是95岁高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徐振明。一个一生把为国奉献做在行动中的人,1942年,徐振明在参加山东莒县伏击日军的一场战斗中,身受重伤,需要立即救治,可对他来说,战斗任务最重要,为此他又拿起枪支返回阵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用叫唤”,而这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只是一个开始,1950年10月,身为步兵连连长的徐振明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整个战争中,他总是置生死于度外,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冲,对他来说国家、民族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哪怕是退役后,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而是义无反顾的选择到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上班,他要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守陵,他要把英雄的事迹讲述给人民群众听,他要把把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

徐振明是好样的,他在平凡的人生里书写出了不平凡的人生,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革命精神”,作为新时期的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他那种为了信仰一生坚守的心,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想在心中,要知道我们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兵,带领人民群众奔向幸福美好的生活就是我们一生的追求,不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多么大的困难、多么大的艰辛、多么大的危险,我们都要义无反顾的冲锋在前,勇挑重担,要不成功不罢休,只要这样我们才能不愧于党和人民对我们殷切的期望。

抗战英雄事迹篇4

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宋学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碑”。1959年5月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聂荣臻为纪念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宋学义转业到地方工作,1978年逝世。葛振林1981年7月离职休养,离休前任湖南省军区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2005年3月逝世。

抗战英雄事迹篇5

赵一曼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我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忙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

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能够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抗战英雄事迹篇6

一位十七岁中国女童子军泅水游过苏州河,勇敢护送国旗献给八百壮士的壮举,振奋了整个上海战区和租界民气军心。

中日淞沪大战中,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英勇事迹,震惊中外,为我全国军民竖起一座不屈不挠的精神堡垒。

原先,当时八百壮士为了掩护数十万国军撤退,在四行仓库独立对抗日军,除了租界外,上海基本上都被日军占领。这时候,女童子军杨惠敏,正在租界难民收容所服务,眼见对岸日军旗帜遍布,独四行仓库屋顶未竖国旗,于是她立下决心,为英勇孤军作出献旗的壮举。

她随即奔赴上海总商会,接过国旗,激动地说:"我。太兴奋了,我有荣幸来做这一件事!我愿意尽我的力量达成这个任务,即使牺牲!"授旗者之后说:"好!去吧,万一你有什么。我们会转告你的家里,我们将永远纪念你。"说完,杨惠敏将外衣脱去,把国旗紧紧的缠在腰间,再穿童子军装束。入夜以后,到茶叶大楼的俱乐部,这时,英国卫兵与俱乐部的人大部分都认识她,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夜半以后,便趁机溜出大楼。

夜空是黝黑的,远处有英军走动的影子,马路对面,她感觉四行仓库大楼象个巨人,凛然的俯视着她,为了不让英军发现,仅有沿着楼下铁丝网,爬到另一缺口,从窗子爬进去。爬过马路,她急剧跳动的心刚稳定下来,忽然听到枪声,她以为被敌军或英军发现,连忙倒在战壕里不敢动,红绿的火舌在她头上飞舞,原先是白天的广播引起敌人的妒意,向四行仓库发动进攻。

不久,枪声沉寂下去,她又开始慢慢爬,最终爬到仓库东侧的楼下,一根绳子自楼上垂下,由于早已通知守军,杨惠敏明白这根绳子是迎接她,她拉动绳子,楼上的人迅速吊进窗子。谢晋元团长和几位高级军官早已在窗口迎接,杨惠敏脱下外衣,将浸透了汗水的国旗呈献在他们面前时,朦胧的灯光雨下,这一群捍卫祖国的英雄,都激动得流下泪来了!谢团长紧拥着杨惠敏,大颗大颗的热泪滴在她的脸上。这位百战英雄,在敌人的炮火下没有哼过半声,这时却泣不成声地说:"勇敢的孩子,你送来给我们的岂仅仅是一面崇高的国旗,而是我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清晨,谢团长立刻吩咐部下准备升旗,因为屋顶没有旗杆,临时用两根竹杆扎成旗杆。这时,东方已现鱼肚白,曙色曦微中,平台上稀落的站了一、二十个人,都庄严地举手向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敬礼。没有音乐,没有排场,可是,那神圣而肃穆的气氛,单调而悲壮的感人场面,叫人永远也忘记不了。

四行仓库的军心大振,弟兄们脸上掠过几个月来没有过的笑容。当谢团长带领杨惠敏参观仓库时,许多弟兄们躺在血泊中呻吟,杨惠敏问他们:"你们打算守到什么时候""死守!"简短有力的语调,令她感动地哭了,她之后说:"我求求你们,把你们的名字抄给我,万一以后,全国的老百姓也好明白你们的名字!"

将士们抄了一张名单给她,这时枪声又起了,谢团长立即送她走,此时,杨惠敏不肯离开,说:"让我留下为你们服务!"谢团长坚持地说:"为了你的安全,为了你更能够为国家服务。"这时空中枪炮声四起,谢团长立即开了近苏州河的.边门把她推了出去,说:"我们永远记得你,感激你,去吧!冲过去,跳下河!"

她一个猛冲,跃下苏州河,头上的枪炮声便响个不停,她明白自我已被日军发现,幸好懂游泳技术的她能够深潜入水,游至对河公共租界登岸,抬头看时,苏州河畔已站满了人,纷纷向四行仓库屋顶迎着朝阳招展的美丽国旗欢呼招手!有人高呼:"中华民国万岁,国军胜利万岁!"四周人群一齐欢呼高叫起来,响彻云霄,个个泪眼模糊。日本军机在四行仓库屋顶盘旋,企图将国旗击倒,可是始终失败,两岸的市民高声欢呼。

英国路透社记者先后将八百壮士和女童子军的英勇事迹,传遍海内外。当八百壮士完成坚守四行仓库的使命后,中央同意撤军到租界去,没有多久,杨惠敏也走到租界去为八百壮士服务。

杨惠敏不仅仅是中国女童军的光荣,也是中国女青年的榜样。保家卫国不是必须要持刀持枪,一面小小国旗,足以振奋战场上的军心民气,而童子军精神,就是不居功、不怕死,完全是服务人群的仁爱牺牲精神。

抗战英雄事迹篇7

长白山南麓,浑江东岸,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陵园巍然矗立山冈。

60年,21000多个日夜。多次立下军功的英雄老兵徐振明,始终守护着这座陵园,守护着中华民族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高地。

今天,十来岁的孩子都在和平的环境中茁壮成长;70多年前,他们的同龄人却不得不面对血与火的淬炼。

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当时不满16周岁的徐振明从家乡所在的苏北沦陷区出发,一边要饭一边找寻八路军。最终,他来到山东抗日根据地。

“听说我想参军,营教导员就问我,怕不怕死,扛不扛得动炮弹,敢不敢杀鬼子。”因为年龄太小,徐振明被安排当通信员。

新兵培训时,两年前牺牲在林海雪原的共产党员、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将军,成为“娃娃八路”心中的英雄。

“教导员多次跟我们讲杨将军的抗日故事,讲他在冰天雪地里吃不上、穿不上,却战斗到最后一人、最后一刻……”徐振明回忆说,“我们听后特别感动,发誓要向杨将军学习,保家卫国、抗战到底。”

当时,八路军与日寇的战斗时常发生,参军不久的徐振明很快就开始拿起枪上前线了。

那年初冬,徐振明所属部队在莒县伏击一股日军。“突然,(鬼子的)一发炮弹在(我)身后爆炸,我后背受伤。营教导员让我撤退,我没答应。”徐振明对当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当他苏醒过来,他发现自己趴在担架上,正要被抬到后方医院去。此刻,日寇正疯狂向他们所在的方位突围……

“八路军常讲‘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用叫唤’,面对这个情况,我怎么能离开战场!”徐振明忍住剧痛,爬下担架,从牺牲的战友身边捡起枪支和弹药,回到阵地。他的英勇表现,极大鼓舞了八路军指战员的斗志。大家并肩血战,直到胜利。徐振明获得了参军后的第一个一等功。

连队里,有一名比徐振明还小的“娃娃八路”——14岁的小卢。“我俩跟亲兄弟一样好。但不久后的一次战斗中,小卢头部中弹……”徐振明至今忘不了他当年的战友,“他牺牲在自己的家乡,他父母和姐姐知道后都哭得不成样子,我也哭了好几场。”

回忆起牺牲的战友,90多岁的老人一次又一次中断讲述,泪水涟涟……

1945年,徐振明和战友们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消息。他也没想到自己很快就来到杨靖宇将军战斗过的白山黑水。

“根据上级命令,我们部队从山东行军58天,来到东北。”徐振明回忆说。四平战役、锦州战役……老人已记不清参加了多少次战斗,只记得每天啃着高粱窝窝头,脚步停下来就是打仗,打完仗就接着行军。

锦州战役前,徐振明是侦察班副班长。“我带着5个战士,从国民党军阵地抓回俘虏,获得了重要的情报。”

参加完平津战役,他跟着部队一路南下,直至南海之滨,再折向云贵高原……徐振明用自己的双脚,标示出解放战争最为漫长的行进图。“天安门升起国旗、新中国宣告成立的时候,我们的部队还在湖南作战。”

1950年10月,身为步兵连长的徐振明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参加了松骨峰阻击战、“394.8”高地战等著名战斗。“天上敌机狂轰滥炸,地面枪林弹雨,我们是为祖国而战,没有人怕死!”徐振明回忆说,“在争夺‘394.8’高地的拉锯战中,我们连270多人参战,最后只剩下十来个人……”战斗结束后,徐振明再立一等功。

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牺牲18年整。吉林通化,浑江东岸的山冈白雪皑皑,各界人士隆重举行公祭安葬大会,抗日英雄长眠在他生前浴血奋战的地方。这一年,徐振明随部队返回通化,随即以营职干部转业。

徐振明有3个岗位可选,但徐振明果断地选择到靖宇陵园工作。他听着将军事迹,从“娃娃八路”成长为“战斗英雄”,他庆幸自己能够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情。

“当时地方很缺干部,转业时选择也多,但我受了一辈子革命教育,崇敬杨将军,心甘情愿为将军守陵。”徐振明说,即使时光倒流,他也不会改变决定。

“全国那么多人崇敬杨靖宇将军,只有我有机会为他守陵。”他说,“我既是自己在守陵,也是代表牺牲的战友为杨将军守陵。我守在这里,感觉自己还跟战友们在一起……”

传承——自己守陵一生,又动员儿子接过守护英雄的接力棒

靖宇陵园建成时,整个山冈没有一棵树,没有一丛花。

徐振明带着陵园几位职工一起挥锄抡镐、植树种花。几年后,陵园夏日繁花盛开,冬季满眼苍翠。

徐振明爱陵、护陵是出了名的。遇到刮风下雨,他深更半夜也会到陵园巡查,看看屋瓦是否漏雨,看看树木能否挡风。

徐振明更容不得别人对杨将军和陵园有一丝不敬。有一次,有个人参观曾有些不屑地说:“这个陵有什么可守的?”徐振明一下就急了:“要是没有这样的陵,这样的英雄,能有你的今天?!”那人听后,红着脸不断道歉。

为了使这一块肃穆之地不遭到人为破坏,徐振明想尽一切办法。

空闲时间,徐振明或乘坐牛车,或双脚步行,深入群山密林,寻找杨靖宇的珍贵遗物,踏访旧址,收集故事。

1980年,徐振明离休。他对陵园放心不下,就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徐永军到陵园工作。但徐永军没打算接父亲的班,而想去闯世界。

经过3次长谈,徐振明终于说服了儿子。至今,徐永军守陵也已整整37年了。他仍然牢记父亲的要求,每天早早来到陵园,把将军的铜像擦拭得一尘不染……“像父亲一样,我对陵园、对杨靖宇将军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出差时间稍长,就会特别想念。”徐永军说。

离休后,徐振明还是满心牵挂。经过再三请求,他回到陵园当门卫,继续为将军清扫落叶、清理积雪……

他还经常应邀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孩子们和官兵们讲述那些感动过自己的事迹和经历。

如今,徐振明已经年过九旬,但只要天气晴好、身体尚可,他就会坐上轮椅,让儿子推着,到陵园四处巡查,静静瞻仰将军的陵墓和塑像,亲手抚摸那些早年种下的松柏。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牺牲的英雄……”采访最后,这位老人郑重地说。

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徐振明矢志不渝,守护着英雄的陵园,守护着中华民族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家园。

抗战英雄事迹7篇相关文章:

抗战胜利纪念日作文8篇

抗战胜利日活动方案8篇

抗日小英雄作文7篇

2023英雄素材作文7篇

英雄作文600字7篇

人民英雄心得体会7篇

小英雄雨来的心得体会7篇

英雄精神心得体会1000字7篇

小英雄雨来的心得体会优秀7篇

小英雄雨来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

抗战英雄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