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决胜小康心得5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反思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为了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都是可以进行心得体会的写作的,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全面决胜小康心得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全面决胜小康心得5篇

全面决胜小康心得篇1

“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小康,缘于1979年12月6号,邓小平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____时,就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回答了____的提问,提出了在中国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邓小平同志创性地用“小康”这个词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提出了连普通百姓也能听得懂的奋斗目标。“小康”是“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就是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社会存在的问题能比较顺利地解决。”邓小平说:“目标放低一点好,可以超过它。”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一直以‘两个一百年’为奋斗目标,苦干实干。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小康由人民上升到全民,由生活发展为社会,小康社会的高质量的如期完成被赋予了神圣的结局和不容失败的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领域全面和区域全面,对应的新目标是发展协调性和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以“五位一体”为主导,同步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民主、文化软实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坚持任何一个方面也不能滞后。另外城乡区域共同发展是长久以来的重点。“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我们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缩小差距,优化平衡。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的人口要全面,照应了新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就没有全面小康。因为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我们要加大力度,保障基本民生。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全面小康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达到同一水平。”所以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好高骛远,我们要本着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总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创新驱动成效和定型各方面制度等新目标。

总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关键决胜时期,我们要一鼓作气,坚决打好攻坚战,立下愚公志,勇于担当,以毕生的决心,昂扬的信心,踏实的专心,投身新的历史进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全面决胜小康心得篇2

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目标内涵不断丰富,小康社会建设持续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砥砺奋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经济实力大幅跃升。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物质基础。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稳健前行。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76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增强,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2013—2019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接近30%,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二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全国上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呈现新面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40万亿元,达到41.2万亿元。2013—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为60.5%。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9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4.4%,比2012年提高5.0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9%,提高8.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联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落实。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60.60%。

三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惠民生增后劲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国基础设施规模继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综合效益持续显现。交通建设突飞猛进。2019年末,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突破3.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里程2/3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达15.0万公里,比2012年末增长55.5%。通信水平全面提升,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基本建成。2019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4928万户,比2012年末增长1.6倍;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1220亿gb。能源水利基础保障作用增强。2019年,能源生产总量比2012年增长13.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

四是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到9191.4万名,党的基层组织共468.1万个。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越性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

五是创新引领作用凸显。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全国上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大力发展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不竭动力。研发投入持续扩大。201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2012年增长1.1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9%,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茁壮成长。2015—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10.4%。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0.7%。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创新指数上升到世界第十四位。教育科技发展硕果累累,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量子通信、大飞机制造等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5年的10.2年提高至2018年的10.6年,教育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六是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2019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96个、博物馆5119个,分别比2012年末增加120个、2050个。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48%,比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健身日益普及,2019年有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竞技体育成绩斐然,2013—2019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808个世界冠军。“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年(节)”等文化品牌活动遍及全球,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七是基本公共服务持续加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民生保障能力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健康中国建设扎实推进。2019年末,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数比2012年末增长52.1%。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74.8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2013—2019年中央财政累计支持73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19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9.8、48.9平方米。

八是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新气象。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所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宜居生态,绿色发展进程加快。201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24.6%。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0%;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74.9%,比2015年提高8.9个百分点。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2019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2019年,完成造林面积739万公顷,比2012年增长25.3%;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22.96%。

九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标志。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积极扩就业增收入促消费,14亿中国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末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2013—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1%,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2%;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35.3辆,比2013年增长1.1倍。

全面决胜小康心得篇3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民的生活也不断得到改善。可以说,现在的中国正走在腾飞的小康之路上。小康,是指一种经济比较宽裕的生活状态。《诗经》中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影响,始终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古时,小康宣扬的是以“礼义仁让”精神为主导、有吃穿的社会形态。近代也有不少人借用这一思想,走上社会改良的道路,提出过许多美好的设想。

上世纪初,为了能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孙中山先生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撰写了《建国方略》一书,明确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代思想家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影响。小康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形态。中国古代思想家把小康社会作为比较现实的目标。

两千多年来这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与进步的历史观念深入人心,并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因此,小康社会是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当今邓小平所使用的小康理论以及他使用“小康”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表述,唤起了中国人民对发展小康之路的广泛认同。二十多年来,中国人民朝着“奔向小康”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去不断努力奋斗。

中国这样一个有十亿人口的国家,进入小康社会是一件具有伟大意义的事。这将为国家的长久治安打下新的基础,是更加有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点。在经济和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看经济与社会基础指标与人均指标,还要看收入的分配状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如果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就会出现数字庞大的贫困人口。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我国目前农村贫困人口约为3000万;在城市中,20_年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口有20_多万人。其中包括1400万下岗及失业人口中的很大一部分。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对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必须加以控制,才能确保我国小康之路顺利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对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作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经达到前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实现全面小康,实现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度发展。可以这样说:科技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第一生产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国立国立党的根本。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宏扬先进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撞击中,始终坚持正确方向,保证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要加强综合智力的开发,并通过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等手段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成为新一代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为把祖国建设成腾飞在小康大道上的科技强国而奋发努力!

全面决胜小康心得篇4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五专题《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编织的是人民的梦想,描画的是奋斗的底色,铺展的是红火的日子,这一宏伟目标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编织的是能盛放人民幸福的“结实箩筐”,我们要熔炼的是能挑起人民梦想的“金色扁担”,自当奋蹄而行,怀着奋斗不息的为民初心,立稳永不动摇的精神支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征程中,以最坚定的人民信仰呼唤最强烈的使命担当,压茬干、接棒跑,用脚印串成音符,以奋斗旋律谱写人民的幸福乐章。

“风紧雁行高”,立下奋斗之志。雁行高是因为它们有饱满丰盈的羽翼,有遨游四方的壮志,如鸿鹄一般的志向是一种“穷山距海不能限、天涯海角必能至”的信念,是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理想。志向是党员干部开始奋斗的起点,能够为事业发展作定位,能够为价值追求作诠释,能够激发脱贫攻坚路上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坚定的志向更胜锐兵精甲,可赢百万雄师。抱定了扎得下根、顶得住风、劈得开浪的志向,就能信念如石竹、意志如磐石,磨难就能被揉捏铸造成辉煌,就能做好更多的大事,就能在脱贫攻坚战中获取更多、更大的斗争胜利。我们正举步于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在前,路长不怕,路难走也不怕,怕的是朝三暮四挪了意,怕的是千磨万击没了劲,怕的是半途而废弃了功,一个人的志向够不够坚定往往体现在他看待困难的态度中,看在对待困难时能否屏息聚力、能否紧咬牙关、能否矢志不渝,从而战胜艰难险阻,驶向全面小康的幸福港湾。

“春风一夜到衡阳”,燃烧奋斗之情。群雁能够在一夜间抵达衡阳,在于雁阵凌空翱翔的冲刺激情。脱贫攻坚战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要走好这“最后一公里”,就要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挥洒“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情壮志,在奉献自我中定义最美青春。从很好、更好到最好,从苦干、实干再到能干,从敬业、乐业再到立业,贯穿这三条线的正是奋斗豪情。面对脱贫攻坚中急难险重的任务,我们当迈出愚公移山、夸父逐日般的逐梦脚步,以豪情满怀浓墨书写不负韶华的奋斗篇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征途上,除了不后退,更要敢上前;除了找差距,更要创一流;除了真务实,更要求创新,要把思想和精力投入到事业发展上,咬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把目标落在坐标上,把成绩写在行动上,把脚印刻在大地上,将脱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巩固好,将脱贫攻坚的成果面不断扩大。

“雁点青天字一行”,聚合奋斗之力。碧空中的雁阵造型是雁群团结风貌的体现,脱贫攻坚战要取得全面胜利,也需要团结一心的奋斗之力护驾保航。脱贫攻坚道路上,有一座座高山要翻越,有一道道沟坎要跨过,单靠一人一户之力,没有全社会的友爱互助、同心协力,是无法抵达终点的。值此关键之时,我们当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村助村、户带户、老乡帮老乡、干部领群众、先富促后富,激发出将脱贫道路上的挑战捏扁搓圆的强大力量。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也要集聚攻坚能量,将面对的各种挑战难题当成“五谷饭”,把工作中的磕磕绊绊当作“家常菜”,从中吃出不懈奋斗的甜味来,吃出干事创业的劲头来,吃出成长成才的养分来。“鸿雁于飞,肃肃其羽”,我们当始终保持万里长征的执着、求真务实的笃行、猛浪若奔的进取、挪石搬山的勇毅,在聚合奋斗之力中扎实地走好脱贫攻坚的每一步,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搭建迈向幸福的“连心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当发挥“雁阵效应”,立下奋斗之志、燃烧奋斗之情、聚合奋斗之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力量。

全面决胜小康心得篇5

听!时代的音再一次响彻在祖国的蓝天和世界上空,从嘉兴南湖那艘红船起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我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收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现场直播,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总书记的报告务实、亲民、振奋人心,中华民族听到了百年梦想的召唤。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触最深的是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生活的不断便利,尤其是近5年来中国的发展巨变让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满。回想从前在农村的老家,天天盼过年,只是想吃上肉,而现在的老家,讲究“回归自然”,崇尚吃蔬菜水果,到处是“农家乐”。以前的老家,道路弯弯曲曲,破烂不堪,一遇下雨,泥泞不堪,上学读书要走很远的路。而现在,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泥泞狭窄的乡间小道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交通条件改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普及,农民真正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些变化,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安康,未来的中国将更加繁荣昌盛!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领导人朴实的话语,真真正正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暖到了老百姓的心窝里。曾几何时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抱团炒房,或圈地、或囤房、或者歪门邪道,使中国的房价极不健康地涨了起来,居高不下的房价让许多国人忧虑忡忡,有许多人不得不成为房奴,发工资前夕欣喜若狂,还房贷后泪流满面,诗和远方成了梦中向往,硬生生将二十几岁的人生过成了暮年。更有许多人望房兴叹,过高的房价已成为当前中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共产党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远的将来,中国的老百姓一定都能住有所居,乐有所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曾几何时,“毒牛奶”、“雾霾”、“水污染”、“垃圾食品”成为了常用词,天天见诸报端,惊恐国人。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威胁,呼吸受扰,生活困惑。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它装载着我童年的快乐时光。记忆中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小鱼成群结队在河里欢快跳跃,大人在河里洗衣服,小孩子在河里捉鱼打水仗。后来,河边建起了造纸厂,发黑发臭的沸水不断排向小河,小河的水变黑了,变臭了。河中的小鱼也不见了踪影,两岸的野花垂头丧气。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健康中国”出发了,雾霾渐渐散去。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走科学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祖国的天将更蓝,水将更清,祖国人民将更健康!

中国共产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听!前进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亿万中国人民备好行囊,整装待发。今天,我们比历仼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我骄傲我自豪,我赶上了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将努力与公司全体员工一道,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创新创效,尽职尽责,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面决胜小康心得5篇相关文章:

2024教师全面工作总结8篇

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半年总结6篇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总结7篇

2024全面从严治党报告总结6篇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工作总结6篇

2023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总结7篇

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计划8篇

心得家长会心得体会5篇

电力安全心得心得体会5篇

电力安全心得心得体会模板5篇

全面决胜小康心得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