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心得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在能力和发展方向,在书写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实践的本质和价值,下面是美篇六六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汶川地震心得7篇,感谢您的参阅。

汶川地震心得7篇

汶川地震心得篇1

脑海中浮现出荧屏上闪过的那坍塌的废墟,支离破碎的瓦砾覆盖着整个汶川,楼房几乎夷为平地,一篇狼籍,几处废墟还冒着浓浓黑烟,抗震救援的车队人群不时掠过……

废墟下,我似乎听见了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似乎看见了一双双渴望救援的双眼,还有那支鲜血直流的手,还有那张挂满泪水的脸……

强震,冷雨,伤亡,灾难,惨不忍睹,催人泪下。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这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灾难啊!

还记得那个坚持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的瞿老师,她毅然用她那柔弱的肩膀牢牢地挡住了跨塌的水泥板。看着一个个孩子获救,微笑了的瞿老师微笑着离开了人间,只有一只只散落的小鞋,陪伴在她的身边。

还记得__披星戴月、冒雨前进的那个背影,还记得__弯下身子,从断瓦残砖里扒出孩子的书包和鞋子后湿润的双眼。__啊,年近花甲的老人,竟忘了那冰冷的雨打湿了他的发丝,竟忘了锋利的石块划伤了他的胳膊,冒着生命危险站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

还记得救援者在山坡水沟里摸索前行,还记得武警战士们用自己的手和肩艰难地传递着每一位伤员,豆大的汗珠划过他们的脸颊,他们的脚步却永不停歇地向前向前!

这一切的一切啊,怎不令人感激啼零;这一切的一切啊,怎不令人泪流满面。

关爱,互助,团结,人与人之间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在巴蜀大地,写下了华夏民族的勇气,立地顶天!

多一分关怀,少一些冷漠;多一分帮助,少一些孤独。天灾无情人有情,让和煦的阳光撒在汶川大地上!用您的爱心谱写爱的旋律,用您的双手传递爱的呼唤。伸出我们的友爱之手,筑起爱的长城,向世人昭示——团结的民族是任何天灾都不能战胜的!和谐的中国是任何天灾都不能战胜的!

来吧,朋友,让我们一起,用火热的爱心为灾区人民撑起一片阳光明媚的天!

汶川地震心得篇2

爱心,不仅仅是身边的一些小恩小惠,更是在大灾大难中所显出的临危不惧与团结一心。2008年5月12日,我们就是经历了这一大灾大难,汶川的8.0级大地震,震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爱心——她,是江油市武都镇五通村幼儿园52岁的幼儿园教师王光香。本已逃脱死神的她,为抢救正在午睡的孩子们,不顾楼房随时可能倒塌的危险连续7次冲了进去。最后倒在废墟下的她,用生命的绝雕刻出一座令世人感动的“塑像”:双手死死撑在婴儿床沿两边,用柔弱的后背挡住垮塌的水泥板,床上躺着两个小女孩。救援人员发现她们时,她早已停止呼吸,两个女孩几乎毫发未损……

她,是剖腹产的主刀医生张瑛。地震时,产妇的腹腔刚刚被打开。突然,手术室剧烈地抖动起来,手术器具台的帕巾钳、针持、镊子滑动碰撞起来。医生站不住,无影灯剧烈摇晃,不一会,灯也灭了。医生们放弃了逃亡的机会,他们继续手术,用手电筒照射,划开子宫……婴儿顺利降生了。

他,是德阳东汽中学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他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住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获救了,而谭老师却不幸遇难了……

他们,是普通的百姓。震灾发生后,镇区血库血液告急。全国各地的普通百姓纷纷涌向设在当地的献血点排起了长队,有的人甚至顶着烈日排了七八个小时的长队,甚至凌晨3点都有人询问能不能鲜血,很快,全国各地血量已经达到高限,工作人员不得不劝说他们留下联系方式预约献血,很多人怅然若失,久久不愿离去……

他与她,你与我,或许都不曾相识。但灾难,把我们的心连在了一起——奋力救人,捐钱捐力,祝福灾区;有人流泪,有人欢呼,有人悲伤,有人奋起……爱心,在此时,更多的是一种脱离困难的勇气,一种无私互助的爱。

或许我们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灾大难,对这汶川地震的贡献也只是皮毛,但是只要我们从小事开始,以爱心待人,去帮助一些我们能帮助的有苦难的人,去关注每一次的灾难,那么我们的这一份爱心,也会变得很大很大……

汶川地震心得篇3

这一次自然灾害,牵动了我们十三亿中国人的心。中国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全国各地的空军、海军、陆军,都积极救援灾区,还有国际友人的帮助。汶川大地震这件事通过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慢慢的稳定了下来。

在这件事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件事。有一位叫林浩的九岁小男孩,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正从教室往走廊里跑,只听“轰”的一声,林浩被那石泥给埋在了废墟里,他自己成功自救了出来,却没有选择逃跑,而是转身去废墟里救同学,当他把两位同学救出来交给校长,他自己又去救同学,这时突如其来的余震,把小林浩又埋进了废墟里。当那些媒体的叔叔阿姨知道林浩舍己救人的故事以后,就问他为什么要救他的同学。林浩说:“我是班长,我应该去救我的同学。”

还有一件事。有一位叫秦静文的小姑娘在地震中她和同学们埋在了一起,她的同学有的因为受伤而去世,有的因为饿了而去世。那些同学们的尸体压在她的腿上,使得她的腿不能动一下,但这没有压倒她那顽强的意志,她仍然在废墟里生存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4天被救援人员发现,当医护人员要进入为秦静文打针时侯,秦静文竟用她那微弱的声音说:“阿姨别进来,这里危险!”在场的人听了都为之感动起来。

这几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还是难忘这些激动人心的事件。

汶川地震心得篇4

自然真的无情,竟然爆发了如此可怕的大地震。而地震来临时,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表露无疑。

成片的房屋倒塌,道路通信中断,人则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本来他们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美好的生活的渴望,但是一刹那,一切都没有了,甚至来不及留下一句话,一句或是对未来的渴望,或是对人生命运的慨叹。

生命在自然面前的脆弱表露无疑。面对如此的灾难,我们看到,那些面临灾难的人,没有被灾难压垮。他们有的靠自身求生的渴望,坚持百余小时,终于获救。有人失去全部亲人,孤身一人在这个世界上,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其他受灾的人带去一份安全。在极短的时间内无数救助大军开赴地震灾区,解放军、武警、公安和其他无数救助人员的及时赶到,给灾者带去了生的希望,是他们的奋不顾身,他们的坚韧不拔,温暖了所有灾民的心,让他们在惊恐中看到了希望,在慌乱中得到了心的宁静。

面对如此巨灾,全国人民体现出了空前的团结,普遍的爱心。如此的爱心与团结体现在救灾的每时每刻。我们看到无数的人投身救灾,他们无所求,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活下来,因为他们知道生命是无价的,虽然他们自己较少考虑自己面临的危险。

爱心捐款的人,好多人并不富有,但有一颗关爱的心,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爱心是支持我们从悲痛中走出来的无比巨大的力量。我们还活着,也许只有看到了别人的痛苦,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幸福。我们是如此的幸运,我们还有未来,还有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生活,我们渴盼我们未来的生活能够快乐,安心。不要再有心的痛苦的震撼了。

汶川地震心得篇5

十四年前的今天,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今天,14时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那天,所有电视台都被紧急插播这条消息,人们不敢相信,唐山地震也才7.6级啊!四川……汶川……这是遭遇了多么大的灾难!

当即,所有的官兵都冲向汶川,开始救援,他们没有多想,就直接冲向了前线。

汶川,本来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现在已经变得一片狼藉,人们撕心裂肺地叫喊着遇难了的亲人,那一块块石板下面也在压榨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刹那间,这个本来人民幸福安康的家园已经成了一个坟场,大地在晃动,在咆哮,在抢夺着一个个无辜的,鲜活的生命。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既能让我们丰衣足食,成全人类,也能翻滚咆哮,摧毁人类。它是那样的危险,那样的变幻莫测!但人类没法离开这片土地,人类得依靠这片土地去生存,所以,对于它所带来的灾难,人类也只能默哀。那几年的汶川,毫无疑问,是灰暗的,整个小镇笼罩在一片烟霾之下,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只剩下了一片伤感和寂静。

政府出了政策,要帮扶汶川重新建设,人们自发组织,帮助汶川人民度过难关,这些温暖的'行为的确可以为汶川带来一些安慰与关怀,但毫无疑问的是,有些东西,是无法弥补的:在汶川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看到自己的家园已经物是人非,他绝望了;汶川在外的游子,听到自己亲人遇难的噩耗,他绝望了;那些儿童,幼儿,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经不幸去世,他们也绝望了,但他们即使已经失去了希望,也有着坚定的信念,来自自己故去亲人的希冀,也来自那些舍己为人官兵的嘱托—活下去,他们知道,只有有了这样的信念,掩盖着那些伤痛,继续坚强的活着,汶川,他们的家园,才有重生的希望。

今天,如果你到了汶川,你看到的一定是崭新的汶川,它已经在祖国的帮助下站起来了,但也许,它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哭泣。

汶川地震心得篇6

那一年的那一刻,我还在十四中学读高二。当时我和同学们正在教室里上午自习,突然教室里的吊灯开始摇动,课桌也感觉被人踢了似得移动了一下,但是对于从未经历过地震的我们而言,并没有感到什么异常,都以为是后面的同学恶作剧故意摇桌子,照旧在教室里写作业。午自习后的第一堂课刚好是地理课,地理老师刚进教室就告诉我们,就在刚刚14时28分04秒,四川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当时还在纳闷:四川地震怎么会影响到我们?那时哪里知道,这场地震夺走了几万人的生命,还包括我的许多同龄人。

地震发生后,当因为正在读高中,一直都不给看的电视,在那期间都总是打开着,全校都在关注,全中国都在关注。每个人都在捐款,家长都会多给钱还说着“多捐点儿吧”,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想帮助受灾人民。让人感动的更多的是坚强不息的精神,“能听见说话吗?有人吗?”电视里播放的新闻,每救出一个人,我们都跟着鼓掌。听到有人要截肢,心都跟着揪一揪。可乐男孩,敬礼男孩,猪坚强……是沉重灾难中的一抹阳光,一抹光彩。解放军精神,白衣精神,带给我们安全感。一直都记得那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时光飞逝,竟然已经十四周年了,大地的伤疤已经愈合,人类挺过伤痛,但会记住伤痛。新冠疫情,汶川地震,让我感受到了,灾难会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进,也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人在灾难面前从不服输!要相信不管怎么样,背后都会有强大的祖国支撑。中国人民真的很了不起,这十四年中国人经历了很多,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在挫折中越来越强大,伟大的中国,伟大的中国人民都是自己的英雄,祖国大好河山,在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中一定会越来越雄壮。

汶川地震心得篇7

汶川这个名字大家还都熟悉吧!对,就是十五年的今天—2008年5月12日发生啦令世界唯以震惊的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就是在这次地震中体现啦中国的富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精神—坚强不屈的精神!在这次地震中,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在那次地震中我最记得的一个感人的事情: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半的小林浩没有惊慌的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处受伤。爬出废墟后,由于通讯的中断,小林浩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联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岁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镇滞留了两天,2008年5月14日,他们三人同其他乡亲一道,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镇,转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来到成都与堂哥汇合。2008年5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这里安置了所有来自灾区的孤儿。小林浩到成都市儿童医院做了身体检查,还好并无大碍,只是一些皮外伤。2008年5月20日,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地方电视台播出了《九岁救灾小英雄林浩》的专题采访报导,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龄的成熟与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

汶川,这个名字将用永流传,这个事件我们会永远的记在心上,“逝者安息,生者奋斗!汶川将永存,汶川精神不朽,汶川抗震的精神,将用永流传,地震灾害我们会永远的记在心上,“逝者安息,生者奋斗!

汶川地震心得7篇相关文章:

谈心得促发展心得体会推荐7篇

心得一综合实践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安全生产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安全生产心得体会精选7篇

7.2精神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7.2精神的心得体会参考7篇

学7.1讲话精神心得体会通用7篇

足浴心得7篇

公安工作心得7篇

支教的心得7篇

汶川地震心得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0217